2020-12-13 09: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諸暨站 黃柳苞 朱黎靈 編輯 楊凌燕
昨天下午,記者在諸暨城區學府雅苑北區壁湖小棧門店看到,藤羹、粉絲、石壁湖胖頭魚等各式農副產品琳琅滿目地擺放在顯眼之處,外包裝是統一印製的,上面帶有「陳宅」字樣的圖形商標讓人耳目一新,一看就明白它們的產地。「剛接了上海的粉絲訂單,杭州客戶又來催了,這些客戶非常認可我們陳宅的農副產品。特別是現在有了統一的商標和包裝,我們的產品就更受人歡迎了,很多都是回頭客。我天天在朋友圈曬訂單成績呢!」門店負責人周銀芳笑盈盈地向記者介紹。
「今年10月底到11月中旬,我們陸續拿到了由國家商標局頒發的2組9個類別的圖形商標,然後幾乎是同步把商標應用到農產品包裝上。我們委託石壁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運營特色農產品,其授權的壁湖小棧門店就相當於陳宅特色農產品在城區的一個展示窗口。」陳宅鎮黨委書記王其軍說。
今年以來,陳宅鎮以「打造一個商標,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指導思路,來培育地方特色商標。而作為生態型山區鄉鎮,陳宅鎮雖然有優質藤羹、粉絲、茶葉、水果等特色農產品,但因知名度不高、銷售不暢,導致農民種植、加工量無法提高,經濟效益低。鎮幹部們意識到,振興鄉村脫貧致富必須充分發揮當地優勢,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於是圍繞陳宅特色產業和資源優勢進行地理標誌商標註冊,來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長效機制,讓廣大農民依靠品牌脫貧致富。
這一舉措,得到了市場監管局的大力支持。從今年1月份開始,市場監管局根據陳宅鎮實際,開展商標註冊行政指導,對鎮域內的粉絲、滕羹、茶葉、碧湖胖頭魚等符合地方特色標誌商標註冊條件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商標註冊規範化使用入庫培育。
「我們在國家商標庫裡進行了大量的核實、排摸,確定遞交一個有著『陳宅』2個字的圓形圖標及一個代表石壁湖水庫的長方形圖標。最終2個圖形9個類別的『特色農產品地理標誌』商標都成功註冊,應用範圍涉及農業、林業、養殖業、食品、蔬菜、食用農產品、酒水飲料等領域。」陳宅市場監管所所長何玲玲介紹。
隨著商標成功註冊,陳宅鎮開始促進特色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的再布局。該鎮在設置壁湖小棧門店「城市展廳」的同時,還著力打造一個「鄉村展廳」——樣板藤羹小作坊。一是藤羹加工用,理想狀態是大家都到小作坊來集中生產,保證食品衛生安全;二是展示藤羹蒸製傳統技藝,吸引遊客。目前,已落實石壁湖村一處兩層集體用房,按照食品安全生產標準建設,打起了灶頭、晾攤點等,甚至還預留了直播間。有30多年藤羹蒸製經驗的村民蔡根良,將作為樣板作坊的匠人。
陳宅鎮副鎮長倪卓君表示,當務之急是向村民宣傳好商標、使用好商標,對農產品外包裝進行統一印刷,設定準入門檻,為符合要求的村民優惠提供各式外包裝,打響「陳宅」特色農產品品牌。據悉,溢旺家庭農場負責人周愛雲近日率先到鎮政府為自己的黃金蟠桃、貴妃雞等農產品對接使用統一外包裝使用事宜,其他藤羹、粉絲蒸製專業戶也紛紛前來諮詢。
16078245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