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把孩子當成了寵物,家長時時刻刻都想著掌控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家長是特別的疼愛孩子,可是仔細觀看家長只是在愛他自己而已。因為家長沒有尊重孩子的想法,一味地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給孩子設定的路線去成長。
蘇蘇以前是公司的主管雖然官不大,但是手下多多少少也有10多口子人呢,可是自從蘇蘇生了孩子之後,因為家中無人照看孩子,請育嬰師蘇蘇還不放心,沒辦法蘇蘇只能辭去工作,回家專心照看孩子。
自從蘇蘇回歸到家庭之後,重心全部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為了提現自己的成果,蘇蘇對待孩子簡直是無微不至。孩子做任何的事情都要經過蘇蘇的同意才行,如果蘇蘇不同意孩子絕對不敢貿然行動。
蘇蘇看著自己的孩子還挺有成就感的,逢人就誇讚自己的孩子,誇孩子聽話、誇孩子好帶養等等。孩子在蘇蘇的「培養」下,確實挺聽話,有些時候不是孩子不想,而是不敢。
每當蘇蘇誇讚孩子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是象徵性的符合幾聲,雖然她們能夠看出蘇蘇對待孩子的不足,但是從來沒有人指出來。直到有一次蘇蘇帶孩子去參加某早教中心的活動,中教中心老師的一句話徹底讓蘇蘇清醒了。老師對蘇蘇說,我覺得你的孩子就像是你的寵物一樣,做任何事情都要看你的臉色,自己一點主見都沒有。
因為參加活動的孩子一共有5個,年齡都是差不多的,其他孩子都參與的特別好,唯獨蘇蘇的孩子,孩子做什麼都要看蘇蘇的眼神,好像是在請示自己到底能不能去。只有蘇蘇同意之後,孩子才敢去參與。
聽完老師的話蘇蘇回家思考了很久,自己確實沒有把孩子當成是一個完整的人,因為她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有些事自己要成不了,需要自己的幫助,所以大事小事自己都會幫孩子去做,而且有時候為了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還會要挾孩子。自從老師說過之後蘇蘇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現在也在慢慢的改變。
可是生活中有不少像蘇蘇這樣的家長,自己真的把孩子當成寵物,卻渾然不知。
家長把孩子當寵物養體現在哪些方面?
1.左右孩子的行為
孩子本來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著好奇,好奇心驅使孩子做出一系列的行為,當然這些行為有好的也有壞的。因為孩子不知道,只有親身經歷過孩子才能明白。可是家長從來不給孩子機會,總是去幹擾孩子的行為,只允許孩子有好的行為,不允許孩子有不好的行為。
2.左右孩子的思想
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家長總是覺得孩子小,怕孩子思想有偏差,於是總是想方設法的去左右孩子的思想。家長覺得自己經驗豐富,自己經歷過世間百態,總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和自己統一思想。
有些時候家長把孩子當成寵物養也就算了,我們我可以理解家長是愛孩子所以才會害怕孩子受傷害。可是有的家長不僅僅是把孩子當成寵物保護孩子,她們還會用所謂的愛,用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威脅孩子。
生活中家長用主觀要挾孩子體現在哪方面?
1.孩子的學習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如果你這次能考第一名,媽媽就會獎勵你100塊錢」「如果你這次考不了第一,我就不帶你去旅遊了」等等。家長想要第一名,可是不見得孩子也想要第一,家長從來沒有和孩子溝通過,就單方面的去要求孩子,而且還用一些物質去要挾孩子達成父母心中想要的目標。
2.孩子的興趣
有的家長還喜歡用孩子的興趣來要挾孩子,因為家長只想讓孩子好好學習,除了學習之外的東西家長都覺得是浪費時間。所以每當孩子不好好學習的時候,家長就會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我就把你的籃球班給你停了,把你的籃球鞋給扔了,讓你再也不能打籃球」。
3.孩子的工作
孩子長大之後依然逃不過家長主觀思想的威脅,尤其在孩子找工作的時候,家長想要孩子安安穩穩,於是有的家長就會託關係給孩子找一份自認為安穩的工作,可是有的孩子不想這麼早就被套牢,於是家長就開始說「你要是不去那裡上班,以後就別回來了,咱們斷絕關係」。
家長覺得自己這樣做都是為孩子好,可是家長認真的想想自己把孩子當成寵物到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還是真的為了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