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鍾是在《紅樓夢》中曇花一現的人物。而且粗看來,初時印象和形象極好,終時卻是「一地雞毛」,令人既愛且恨,扼腕嘆息不已,是一個典型的悲劇性人物。縱觀文中所寫,他的悲劇與三個是非之地關聯甚深。他是被自己的貪慾一步步引向罪惡的深淵,而誘發他的人則正是賈寶玉。
秦鍾原本是個很乾淨的少年。其父秦業是個營繕郎,年近七十,五旬之上方老來得子,其母早亡。與姐姐秦可卿相較,應是來歷清楚,家世清白。其父家教也很嚴格,期望很高。其自身條件則又算得上優異了。文中第八回中對其出場的直接描述是「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兒之態」。間接的描畫有三次:在王熙鳳眼中的印象是,一見之後,先推寶玉,笑道:「比下去了!」在寶玉眼中的印象是「人品出眾」且心中似有所失,瘋了半日,並妄自菲薄地做了一個深度反省,生出愛慕結交之意。第九回家塾裡眾人眼中的印象是「花朵一般的模樣」、「靦腆溫柔,未語面先紅」。可知這是一個乾淨整潔的美少年了。
秦鍾從一個卑微的少年最終走向毀滅,與三個地方是分不開的。
榮寧二府這個富貴場,讓秦鍾貪慕富貴之欲被激發出來。第七回宴寧府寶玉會秦鍾,二人初會,秦鍾深恨自己的「貧窶」清寒之家的出身,堪羨寶玉的風流富貴,生出要是有意結交之欲。二人雖惺惺相惜,然而在寶玉,則更偏重情義,秦鍾則更偏重貪慾。
後來入學,在賈母善心善舉之下,「時常的留下秦鍾,住上三天五日,與自己的重孫一般疼愛。因見秦鐘不堪寬裕,更又助他些衣履等物。不上一月秦鍾在榮府便熟了」。秦鍾渾然忘我了,將自己與寶玉等同起來了。秦鐘的貪慾起自寧府,在榮府茁壯成長起來了。他忘記了賈家的人都是「一雙富貴眼」了。
私塾學堂這個勢利場,讓秦鍾貪戀寶玉友情之欲被激發出來。之所以說賈家的私塾是個勢力場,是因為它建立的經費來源是按照官爵之大小、俸祿之多寡供給「學中之費」的,學員多是「族中子弟貧窮不能請師者」。故寶玉、薛蟠在其中便為上等,賈薔賈蘭賈菌這些正派玄孫便次一等,秦鍾、金榮這些外戚又次一等,那不知哪一房的香憐、玉愛又次一等。
偏秦鍾與頭等的寶玉私下裡同來同往,同坐同起,愈加親密,二人雖是叔侄,卻以兄弟相稱。在學中,寶玉對其關懷有加,賠身下氣,情性體貼,話語綿纏,更加親厚。這使得秦鍾在貪戀寶玉的兄弟之情和同窗之誼中迷失了自我,以至與金榮起了衝突,被「碰破了頭」。原本他們才是最應該相互親厚的。
饅頭庵這個風月場,讓秦鍾貪歡情愛之欲在寶玉的幫助下被激發出來。饅頭庵又叫水月庵,其實是個風月場。淨虛在這裡通過王熙鳳弄權拆散逼死一對鴛鴦,智能兒與秦鍾在這裡初成好事,秦鍾與寶玉在這裡製造了一起「疑案」。
這應是一個清淨離世修行之地,卻被智能兒稱之為「牢坑」,這裡的人應是一心向善持經訟德之人,淨虛卻是個拐賣女孩的拐子和「皮條」。恰恰是在這裡,在姐姐秦可卿送喪期間,原本應該是「死者為大」恭敬守禮的時候,秦鍾貪歡情愛之欲在寶玉的協助下狂野釋放,他不顧禮義廉恥地放膽施為起來。
秦鍾到饅頭庵是受寶玉之邀,智能兒與秦鍾之情是受寶玉挑起,二人貪歡又是寶玉撞破,卻沒有制止,反而求鳳姐多留一日進一步促成,致使秦鍾與智能兒之後食髄知味,幽期密約,偷期綣繾,不能自已。
秦鍾最終是死了。由於傷感風寒,失於調養,一病未起。再之後因智能逃庵探病,被秦業發現,笞杖秦鍾,使之病又加重,終於夭逝黃泉路。他帶著他對父親的愧悔之情,對智能兒的牽掛之情,對寶玉的友愛之情,不甘心地溘然長逝。
秦業也死了。他死於老病發作,誘因卻是秦鐘的胡作非為不爭氣。他哪裡想得到,送秦鍾進賈家義學是一切禍事的根源?
秦鍾到死方悟到錯了。他錯在「反認他鄉是故鄉」,做人還是要腳踏實地,男人要頂天立地,立業成家,成日貪慕虛榮,羨慕富貴,徒有其表,華而不實,終究不能長久。第十六回中,秦鍾臨死前,分別記念著家中無人掌管家務,記掛著父親留積下的三四千銀子,記掛著智能尚無下落,獨獨沒有記掛著寶玉什麼。
秦鍾悟道了,可是寶玉卻沒有悟到!秦鍾留給寶玉的遺言是:「以後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他想告訴寶玉,眼前的富貴榮華靠不住,唯有學到一身本事自立自強,才能長久。寶玉之後並未改變分毫,雖日日思慕感悼,然亦無可如何。
秦可卿是受榮寧二公之託救寶玉的,可惜死了。死的時候,寶玉雖未親眼所見,到底吐了一口血。秦鍾是受秦可卿之託救寶玉的,可惜又死了。死的時候,寶玉到是在身邊,卻已不是心痛,而僅是情痛了,哭過也就哭過了,僅此而已。正是:
秦玉雙璧耀世間,邯鄲學步富貴閒。
三情品過赴黃泉,徒留痴兒長怨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部分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公眾號部分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