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除夕(胡治平)

2021-01-18 傳說中的白開水

兒時的除夕(胡治平)

作者:胡治平

江西學習平臺

又憶起了兒時的除夕。

家鄉的年夜飯一般吃得比較早,若是遇上個大好的晴天,飯飽酒足後,夕陽還擱在山崗上呢!村民們一年到頭都在山上、田間地頭辛苦地勞作。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家的年夜飯都要好好享受一番,吃得很豐盛,或者說奢侈。

漸漸地,村中的曬穀場上聚集了不少人。男女老少,穿紅著綠,盡帶笑顏,開始「比試」身上的衣服。小孩們在場地裡放鞭炮,偶有頑皮的小孩會趁著大人不注意,置一鞭炮於人腳下點燃,「砰」一聲,嚇人一大跳。被嚇者亦不惱,只親切地說一聲「頑皮鬼」罷了;大人們就聚在一起談年景,衣服比去年的貴重,年貨也置辦得比去年豐富,生活又有了進步。說著,笑著,好個閒處光陰易過,不知不覺,天也就昏暗下來了。

一時間,家家燈火,戶戶歡歌。除夕晚上,家鄉有一種習俗,叫「發燈」,就是家中所有的地方都要亮著。平時省著用的電燈,今晚卻顯得大方至極,豬欄裡沒裝電燈,也要去點一根紅蠟燭,此舉暗含了吉祥之意。此刻,無論推開誰家的門,均是一家人圍著八仙桌,桌上擺滿了各類吃食,且吃、且談、且樂,那其樂融融的氛圍,讓人感受到生活是如此美好。

小時候,我個頭很矮,總是長不高,母親就說:「除夕晚上,你去竹林裡搖搖竹子吧。」我一聽,心裡頗覺怪異,母親就詳細對我說了緣由。那時我就盼啊盼,盼望除夕夜的到來。終於到了,我提著一個紙糊的燈籠,約上幾個小夥伴,去到了竹林。我們將燈籠掛好,一邊用力地搖竹子,一邊說道:「竹子爹,竹子娘,今年是你腰邊過,明年和你一樣高。」只聽見竹林一片「沙沙」作響。不知是誰說了聲「狼來了」,大家被嚇得撒腿就跑。待跑遠了,才停住腳步,回頭一望,燈籠還掛在竹林裡,但沒有誰敢回去拿,只遠遠地看著燈籠在竹林裡兀自亮著。

村裡開始放煙花爆竹了,東家放了,西家放,真是此起彼伏。小村被煙花的光芒照亮了,望著夜空中綻放的絢麗焰火,一朵朵幸福的花兒便在人們心裡綻放,那是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除夕之夜,還有必不可少的儀式——守歲。據說兒女守歲可以為父母添福添壽,家中三姐最為孝順,年年除夕夜都要坐到天亮。數小弟最來勁,像一頭可愛的小鹿般興奮不已,玩累了,睡意上來,坐在椅子上往後一仰,就香甜睡去。這時,父親便將他輕輕抱起,挪到房間裡睡去。夜半時分,媽媽把可口的點心端上來,吃吧,吃飽了繼續樂個通宵。

真是「歡愉嫌夜短」,不知不覺,已是曙色微明。家鄉的習俗,吃年夜飯要放鞭炮,正月初一開大門也要放鞭炮,這是規矩。於是,大門一開,一掛長長的鞭炮就用一根竹竿挑著伸出去點燃了。一年復始,萬象更新,新的一年就在這歡樂的氣氛中,帶著可愛的笑容,邁著從容的步子,祥和地走來了。

如今的家鄉,生活更富裕了,年味仍舊濃鬱,除夕依然熱鬧。人生路上,總是有懷念,又寄予憧憬。但屬於我兒時的除夕味道,在歲月的流逝中,在我漸入老境的內心,卻是歷久彌香……

(作者: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委宣傳部 胡治平)

相關焦點

  • 大年三十兒熬一宿,除夕守歲,守的是什麼
    一、除夕守歲之俗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 兒時的年(姜洛)
    兒時的年(姜洛)作者:姜洛上海學習平臺一月,一朵雪花把鄉愁打疼,北方老家的大雪又紛揚入夢。童年的冬天只有白色,雪是小村的留白。雪覆蓋了屋頂,楊樹、柳樹上「長」出了銀色的枝丫。路上的積雪被踩成結實的鏡面,蒲公英、蒼耳、莧菜耷拉著,早已「凍僵」在路旁。
  • 除夕舊俗
    比如,我媽媽家年三十兒要把所有屋子的燈開到守歲結束。除夕掃地要從入戶門往裡進行。團年飯一定要有魚,那盤魚哪怕剩點兒湯也要留到初一才刷。這些還好理解,迎新納福、吉慶有餘,都是美好的新年祈願。閨蜜過年燉肉總要切成一寸見方,蔥段也是。「不知道為啥,我媽就是這麼教的。」那一定是媽媽的媽媽也這教的。說迷信也好愚昧也罷,我倒喜歡遵守這些「媽媽令兒」,節日的氣氛可不都是從這些規矩舊俗中來的。
  • 除夕跨年祝福語
    6.年三十兒,真是好;貼春聯兒,多熱鬧;剪窗花兒,樂淘陶;唱支歌兒,心不老;開心事兒,來到了;一家人兒,齊歡笑。願你除夕之夜幸福繞,合家歡樂淘淘。7.星星多的地方,黑暗就少;笑容多的地方,煩惱就少;有朋友的地方,寂寞就少;寂寞少的時候,心情就好;心情好的時候,一切就好。祝除夕好運!8.紅燈籠美滿,紅對聯喜慶。紅福字吉祥,紅窗花慶豐。舞獅子祝福,扭秧歌歡樂。
  • 小除夕
    wx_fmt=png") 0px 0px no-repeat;display: inline;float: right;font-size: 0px;height: 20px;text-shadow: none;width: 20px;">摺疊小除夕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
  • 2021年除夕跨年祝福語
    年三十兒,真是好;貼春聯兒,多熱鬧;剪窗花兒,樂淘陶;唱支歌兒,心不老;開心事兒,來到了;一家人兒,齊歡笑。願你除夕之夜幸福繞,合家歡樂淘淘。  7. 星星多的地方,黑暗就少;笑容多的地方,煩惱就少;有朋友的地方,寂寞就少;寂寞少的時候,心情就好;心情好的時候,一切就好。祝除夕好運!  8. 紅燈籠美滿,紅對聯喜慶。紅福字吉祥,紅窗花慶豐。舞獅子祝福,扭秧歌歡樂。
  • 除夕圖片大全 2020除夕快樂圖片帶字
    除夕到,好熱鬧,穿新衣,戴新帽,吃餃子,放鞭炮,送祝福,問聲好,拜大年,收紅包,工作順,收入高,歲歲安,年年好,心氣順,樂逍遙。除夕快樂!2020年除夕夜,真熱鬧,合家團圓多熱鬧;迎新年,煩惱消,一生平安樂逍遙;鈴兒響,簡訊到,朋友祝福又送到。願你年年歲歲有今朝,快快樂樂直到老!
  • 2020除夕祝福!
    除夕夜晚燈火煌,兒孫回家大團圓。爸媽親做一桌宴,舉杯換盞守歲年。孝順兒孫敬高堂,祝願老人長壽康。子孫滿堂快樂享,喜迎新春幸福長。
  • 除夕詩詞
    吾道憑溫酒,時情付擁爐。南荒足妖怪,此日謾桃符。除夜二首 蘇轍年年賦除夜,一賦一衰殘。家有三鬥釀,春餘半月寒。雞豚不改舊,鄰裡自相歡。元日應無客,蕭然不著冠。次韻郭右曹 黃庭堅1045-1105閱世行將老斲輪,那能不朽見仍雲。歲中日月又除盡,聖處工夫無半分。秋水寒沙魚得計,南山溫霧豹成文。
  • 又是一年春來到,除夕的餃子吃起來
    明天就是農曆的除夕,提前祝願朋友們新春快樂,牛年大吉。除夕,令人期待的就是那頓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年夜飯。而在北方,比年夜飯還要重要的就是半夜零點的那頓餃子,伴隨著外面的鞭炮齊鳴,熱氣騰騰的餃子準時上桌,期許著新的一年的順遂。往年,忙碌了一年的親人圍坐一起吃著餃子,辭舊迎新,熱鬧溫馨。
  • 除夕,守歲,團圓歡聚
    今年的除夕是2018年2月15日,  農曆戊戌狗年臘月三十,星期四。     在此,訊石祝您「除夕」快樂!「年」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人們到時都熄滅燈火,整夜不眠,躲避災害。後來發現穿紅衣,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可以把「年」趕跑。於是,每到年末時,覺著「年」快要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燃放爆竹來避邪,祈求來年好運。所以過年大放鞭炮習俗,流傳到今天。
  •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除夕,漢族傳統節日,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這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到處都是喜慶氣氛,家家會在大門上貼出大紅春聯,貼門神,屋裡屋外還要貼上掛錢、福字,晚上還要守歲……守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
  •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時間:2020-01-24 1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除夕是新舊交替之際,所有活動都是以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1、守歲 守歲,俗稱熬年。
  • 除夕(春節特輯)
    除夕通宵燈火齊明,人們辭歲守歲。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各家的餃子也下鍋了,人們盡情的娛樂。 臺灣:過年日除夕在臺灣不叫除夕,而叫「過年日」。午後,在廳堂神龕前上供牲體。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後對長者辭歲。接著是「圍爐」,也就是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一桌,桌上擺滿菜餚,桌下放置火盆。
  • 除夕,親情最濃是除夕
    原創 平叔 平叔閒譚除夕,親情最濃是除夕作者 ▏平叔回家過年除夕01今天是除夕,又是除夕。我是真沒想到中國的豬年竟會有如此多的曲折和出乎預料,哪怕是到了收官之時竟還會遭遇如此大的驚濤駭浪!回想當初對於豬年的來臨有著那麼多的期許和希冀,卻也是枉然。那麼鼠年呢?但願不會如豬年般」濤聲依舊「。但願吧。
  • 大年三十,除夕節,過年啦!——話除夕
    除夕,中國傳統節日。指陰曆臘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守歲等。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 除夕守歲詩詞
    當此之時,雖然寒氣猶盛,但陽氣已漸漸升起,萬物生機萌動,春意呼之欲出。這是新與舊的交界點,最能夠呼喚起詩人心中除舊立新的豪情壯志。有王安石《元日》詩為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風明快剛健,「爆竹聲中一歲除」一句,乾脆利落得如在耳聞,「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句,又充滿了革故鼎新的改革家氣魄。全詩氣旺力盛,言簡意深,不愧為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 今日除夕!每天起床聽這曲歌《愛的世界只有你》天天幸福快樂!
    今日除夕!每天起床聽這首歌《愛的世界只有你》天天幸福快樂!今日除夕!每天起床聽這首歌《愛的世界只有你》天天幸福快樂!今日除夕!
  • 「小雪團兒」的別樣除夕
    ……除夕當天,「十四冬」的志願者「小雪團兒」們手捧「十四冬」吉祥物「安達」和「賽努」通過視頻為大家送來新春祝福,向八方賓客發出邀約。在本應是千家萬戶團圓的大年三十,部分志願者為了更好地服務「十四冬」,選擇不回家,留在駐地與同伴一起過大年。「這個除夕我雖然不能回家,但是作為志願者在『十四冬』駐地過年感覺很充實。」
  • 【最中國·開封年】除夕:團圓把酒 笑歌相合
    猶記得,少年時代,印象中每年的除夕,不是忙著貼春聯就是忙著包餃子。除夕一夜交兩歲,孩子們四處瘋玩,有時半夜會跳到人家院子裡,到廚房掀開鍋排偷餃子吃。鄉下人的風俗,除夕的餃子必須留一碗,寓意鍋中有餘,來年不缺吃的。有的人家還會在除夕「供天地桌」,給諸神上供,陳設蜜餞果脯一層,再擺放蘋果、乾果、饅頭、素菜、年糕諸物。這些東西直到過了正月十六小孩子才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