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隨著沙縣法院少年與家事審判庭設立全國首個少年與家事司法服務中心,標誌著該院綜合性少年庭審判工作向家庭縱向延伸,走在全國的前列。
海峽法治在線-法制今報2月10日訊(記者 遊曉龍)去年5月,隨著沙縣法院少年與家事審判庭設立全國首個少年與家事司法服務中心,標誌著該院綜合性少年庭審判工作向家庭縱向延伸,走在全國的前列。該服務中心集涉少維權、家事調處、司法體驗、延伸幫扶、公益倡導5大功能為一體,也是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與預防矯治未成年人犯罪為一體的工作方式,將司法服務功能細化到每個家庭成員的個體。沙縣法院通過創新少年和家庭審判工作,打造百姓喜聞樂見的「司法公信工程」,讓群眾充分感受到司法公開與服務。
預防 為了健康成長
走進沙縣法院少年與家事司法服務中心,在「法律心語屋」的心願牆上,你可以了解到許多未成年人的內心世界。「希望爸爸媽媽能及時回家和我一起吃飯,我不想每次都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吃飯。」這是孩子們「背靠背」的傾吐。他們的脆弱生理、心理及家庭等問題容易導致其心理需求缺失、心理滿足失衡。如何在失衡中去平衡他們的要求、引導他們,少年與家事審判庭的法官們通過長期司法實踐,針對未成年人特點及家庭關係等,在家事司法服務中心專門設有「法律聯動服務區」、「法律家事課堂」、「法律文化驛站」等溫馨場所,在家事審判中發揮著特殊的預防和教育作用。
走出去服務,也是少年與家事審判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亮點。沙縣金沙小學現有24個班1300多名學生,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000餘人,父母外出經營沙縣小吃的「留守兒童」近200名。沙縣法院與縣教育局、金沙小學共建法苗校園法制基地、青年法官愛心港灣,將司法資源與教育經驗相結合,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少年與家事審判庭還在沙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建成「模擬法庭法制教育基地 」,先後組織1000多名中小學生開展模擬活動30餘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法律小衛士」,受到師生的廣泛好評,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審判 為了挽救未來
目前,我國犯罪主體的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未成年人犯罪的數量呈直線上升。為了挽救失足青少年,沙縣法院少年庭的法官們探索出「四一三多一圓桌」審判模式,融情於法,寓教於審,使圓桌法庭成為少年犯走向新生的起點。
2005年5月19日凌晨,楊某某、官某某夥同他人持刀對被害人賴某進行傷害,造成賴某受傷,後倆人分頭逃離。楊某某、官某某犯罪時都未滿18周歲,屬未成年人。2012年10月5日,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2012年10月9日,楊某某在官某某的勸導下,也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為。2011年10月28日,楊某某、官某某分別主動賠償給被害人賴某人民幣26000元,均取得被害人賴某的諒解。
法院根據審前社會調查報告反映,被告人楊某某、官某某的家人長期在外經營小吃,二被告也有參與小吃經營。為了促進二被告人改過自新,重新融入社會,法院通過圓桌法庭決定對二被告人宣告附條件緩刑,並對被告人官某某、楊某某實行社區矯正,挽救他們的未來。
自少年與家事審判庭成立以來,幫教的少年犯有95%以上因改造表現好獲減刑或受嘉獎,有13名少年犯考上大中專院校,服判率超過98%。
借力 延伸服務平臺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需要全社會參與,需要齊抓共管、同心協力才能取得成效。目前,沙縣法院少年與家事審判庭正打造「司法公開、司法服務、司法體驗、司法調處」4個平臺,全面開展少年與家事審判工作。「我們以少年與家事司法服務中心為載體,向社會借力,藉助「政法一條龍」職能互動聯動維權、藉助「社會一條龍」,資源共享助力司法,合力打造從審前、審中到審後的聯動服務平臺。」該院少年與家事審判庭負責人吳鴻強說。
一個盜竊案件讓吳鴻強印象深刻。小餘多次盜竊財產,被以盜竊罪起訴,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量刑容易,對審判工作來說,這是最好不過了。然而,吳鴻強並不這麼想。小餘雖然認罪,但他16周歲的年齡和兩年來多達10多次的盜竊記錄讓吳鴻強覺得不能如此簡單下判。
吳鴻強不厭其煩地和小餘溝通,又利用社會調查員從熟悉小餘的親戚和同學處了解其情況。終於掌握到小餘系其父母從小收養,父母均已年老且家境困難,導致其缺乏引導從小叛逆,12歲就離家外出,由於缺乏監護,最終染上盜竊的惡習。如果簡單將小餘判處監禁刑,短短幾個月的刑期後,小餘又將無助地回歸社會,最終可能重操舊業。
針對小餘的情況,吳鴻強積極幫助聯繫了本地幫教企業,落實了工作。由於小餘戶籍不在本地,當地社區矯正機構不同意接受其進行社區矯正,吳鴻強又動員企業作為幫教責任單位,落實社區矯正。緩刑判決後,在社區矯正機構、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小餘在企業的一年多裡表現優秀,並且用工資賠償了被害人的全部經濟損失,還定期給父母匯去生活費,體會到承擔起家庭和社會責任的自豪感。
去年以來,沙縣法院少年與家事審判庭充分利用少年與家事服務中心開展家事案件調處工作,共審結離婚糾紛、贍養糾紛、繼承糾紛等各類涉少、家事民事案件257件,調撤率達73.9%;為19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輕罪犯罪記錄封存,幫助他們重塑新生。
少年與家事審判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堅持重保護、重維權、重預防、重感化的司法理念,積極探索少年審判工作新路子,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受到上級和社會的肯定。該院少年與家事審判庭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少年法庭工作先進集體」等;該院黨組成員、少年與家事審判庭庭長張嶽先後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女法官」等。
作者:遊曉龍
本文來源:海峽法治在線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