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級直播新興利器實現多個「第一次」
360°海陸空立體展現颯爽英姿
為把恢弘大氣的國慶盛典畫面完美呈現給全國觀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提前半年派出直播團隊進行實地踏勘、機位預演和全要素演練,創造性將畫面、聲效、鏡頭語言和現場同期巧妙糅合,首次實現全流程、全要素4K超高清和5.1環繞立體聲直播。本次直播轉播團隊搭建了中國電視史上最大的一個直播系統,包括1個總系統、6個分系統共88個機位,另有約50個微型攝像機安裝在受閱裝備和群遊隊伍中。直播採用了直升機航拍、伸縮臂、搖臂攝像機、軌道攝像機、索道攝像機等多種特種設備,全方位、多角度從天安門南北、廣場東西高低角度、地空全覆蓋表現各支檢閱方隊。同時,增加和升級了一些最先進的特種設備和拍攝方法,實現了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在閱兵沿線外側使用移動拍攝車跟隨拍攝,首次實現在側面用平視角度拍攝首長喊話與對應方隊應答的同框畫面,使時空關係高度一致;第一次實現離中心區更近的索道攝像機架設,首次呈現國旗、受閱部隊(群遊隊伍)、天安門城樓三層關係的經典畫面;第一次設置近距離貼地微型機位,展現受閱裝備迎面而來的衝擊力、震撼力。在閱兵現場,轉播團隊還布置了一定數量的收音話筒和擴音設備,確保了聲音採集的真實和清晰。現場200餘個拾音設備全程收聲,提供了5.1環繞聲的直播體驗。機位詳解
早在9月29日央視就開始了70小時不間斷的直播,欄目由70多路記者、90多個機位、30多個特殊視角無人值守機位、1600多個鏡頭精心為我們隨時播報閱兵慶典的前前後後。10月1日閱兵直播現場,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央視直播團隊在技術上和水平上的重大進步。切錯鏡頭的情況少了,好機位如約而至,出現了一些我們不怎麼看過的鏡頭。還有一種常規鏡頭的運用,令人吃驚。在分列式階段的不少鏡頭中,都看到了一種奇特的鏡頭,畫面的空間,出現了扭曲變形。這是攝影界很出名的「希區柯克變焦」。所謂「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通俗表達就是「移動變焦」。因為導演希區柯克在代表作《迷魂記》等作品裡用到的一種經典鏡頭而得名。電影裡為了展現主演的恐高症,從高處往下俯拍樓梯的時候,把鏡頭就出現了這種變焦方式。鏡頭中底部在變大,而四周卻在變小,就出現了一種眩暈感。這不是特效,這是通過物理拍攝實現的。移動變焦,包括移動和變焦兩件事。首先是移動。拍攝設備進行了物理位移,央視的這個機位,這個位移主要是通過搖臂來完成的,攝像機向前推進,拍攝物體就更大。與此同時,攝像機還進行了拉變焦運動,讓被拍攝的對象的景別更小,周圍的環境則變得視野更加寬闊。而在縱深感較強的場景裡,移動變焦就會導致場景扭曲,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拋磚引玉!下面就來看看,本次大閱兵的直播,央視還用到了哪些特殊角度:本次閱兵共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團,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餘架、裝備580臺套,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央視為了呈現全景觀盛典的體驗,特意為大家從總臺超過70路轉播機位中,精選了7路特殊視角鏡頭。依託於多路直播信號,我們可以自由選擇從高空看、從地面看、從遠處觀、近處看等多視角觀看閱兵儀式,再現現場令人激動的氛圍。這一視角用到的是,央視自主研發的具備兩臺二維索道攝像機的「天鷹」系統。各平臺發力、多矩陣同頻、全方位擴散
5G+4K+AI+VR 新媒體報導「十八般武器」齊上陣
覆蓋多終端的立體化新媒體傳播矩陣是總臺此次閱兵直播的另一大亮點。觀眾獲得擁有3840×2160的解析度的4K超高清直播,全程始終保持在50幀/s(fps)的高幀率。高解析度、高幀率和高動態範圍讓畫面中接受檢閱的人民軍隊颯爽英姿得以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寬色域、高色深和三維全景聲技術讓強軍風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實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5G正式商用以後,首次用以如此大型的盛典現場視頻直播。5G傳輸速度帶來的視聽技術力量,展現給了大眾,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央視新聞帶來5G時代閱兵直播的全新看法,打造歷史首次4K超高清全景直播閱兵盛典。本次閱兵盛典的4K超高清直播,擁有3840×2160的解析度,是市面上常見1080P的4倍;全程始終保持在50幀/s的高幀率,是市面上常見25-30幀/s的2倍。為了滿足群眾觀看閱兵盛典過程中的多元化需求,總臺還在長安街兩側設置VR機位,對分列式全程進行直播,這也是共和國曆次閱兵以來,首次使用VR直播技術。同時,央視新聞在閱兵主視角的基礎上,在總臺超過70路轉播機位中精選出7路特殊視角鏡頭,觀眾可以自由選擇從高空看、從地面看、從遠處看、從近處看等多視角觀看閱兵儀式,切實感受閱兵的莊嚴氛圍,領略中國強軍風採,捕捉閱兵儀式上的精彩瞬間。在此次活動中,中國聯通配合電視部門,充分發揮5G網絡超移動寬帶(eMBB)和超低時延(uRLLC)的技術特性,為央視提供部分群眾方隊遊行過程中的移動4K直播支持。通過自行車上的移動拍攝、花車上的全景拍攝,將改革開放至今群眾生活變化、鄉村發展變化、醫衛行業變化近距離地呈現在全國觀眾眼前。直播全程畫面穩定、流暢,滿足了4K視頻對於移動直播過程中近50M的上行帶寬需求,充分體現了聯通5G網絡性能穩定、覆蓋領先、支撐到位的特性。據了解,具體負責此項保障任務的中國聯通北京市分公司從今年2月份起開始投入準備,克服了長安街沿線5G建站困難、原有設備搬遷改造等不利因素,解決了NSA架構下切換時延優化、終端傳輸負載分擔等技術難點,在閱兵核心區及東西延長線建設5G基站幾十個,投入測試人員總計近400人次,累計配合電視部門測試時長近1000小時。全程跟蹤三次彩排,優化網絡,不斷提升客戶體驗,從而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5G+4K移動機位直播任務。作為總臺新媒體矩陣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央視網、央廣網、國際在線通過PC端、手機央視網、移動客戶端、IP電視、手機電視、海外社交平臺等6個終端及平臺同步直播閱兵。總臺「三網」共同推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置頂號外,並首次嘗試在號外直接開啟直播窗口。當用戶訪問總臺「三網」首頁時,無須進行任何操作即可立即觀看到央視的直播畫面,真正實現了「開門即視」的暢快體驗。同時,運用AI智能轉碼技術提升視頻畫質,智能識別logo、臺標、字幕、人臉並使其更加清晰,實現動態大場景環境中畫質增強。清晰流暢的直播效果,在受到眾多網友點讚的同時,還創造了直播並發在線人數的歷史新紀錄。此外,在多鏈路直播間裡,快手還將幾個同一主題,但不同視角、不同空間、不同機位的直播內容相互關聯,並且提供便捷入口,供用戶在幾個關聯直播間組之間輕鬆互相切換。用戶打開快手看央視閱兵直播,快手提供7路信號:1路主信號+6路特殊視角信號。除了常規電視臺轉播視角外,移動端上還增加了觀禮臺視角、長安街景點、地面和天空鏡頭等罕見視角、軍樂團和觀眾近景等6個視角,以及鳴放禮炮的現場,從不同的角度呈現了這場閱兵儀式。有用戶反饋,直播過程中,快手的畫面要比央視出現的還要早,但是沒有央視的清晰。除了快手以外,在移動端,央視還將直播信號與咪咕視頻、新浪微博等平臺一起分享。在觀禮臺視角中,可以看到鏡頭裡透過華表,觀看閱兵分列式;長安街視角裡,是在長安街的中線的高點拍攝,從長安街正中觀看閱兵式,感受軍隊迎面走來時的震撼力;在貼地、仰視的視角信號裡,從不同角度看戰車列隊,就像戰車從身邊駛過;以及航拍鏡頭中,就可以在高空近距離欣賞飛機列隊的英姿。還有一路鏡頭,交給了觀眾和軍樂團,通過這個視角,可以更近距離地看到軍樂團,以及觀眾們的樣子。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慶70周年慶典過程中,央視還推出了300+條的短視頻,這麼大視頻製作量如何實現?其中一部分就是交由人工智慧剪輯來完成的,這也是AI剪輯師的首秀。經過機器一個多月的「訓練」,AI可以準確識別多路信號正在發生的內容並進行組合,這就使得AI剪輯有一個很大的優勢——觀眾在電視機前看到每個方隊、方陣的畫面是現場導演切換剪輯的,大概只有20多秒;而AI剪輯能夠充分利用每一路信號畫面進行完整組接,從而展現每個方隊、方陣經過天安門的全部過程,時長達到1分鐘以上。而且,AI並不是簡單的切條,它是有「靈魂」的剪輯師,遠全中近特,手藝很講究!相信AI處理過的視頻足以讓大眾眼前一亮。只不過,他的剪輯工作不是對著視頻畫面,而是滿屏的代碼。這些全新的科技,協助展現了此次國慶大閱兵的多個「首次」和「之最」。相比於往年守在電視機前或是現場觀看,此次閱兵直播不僅可以在手機上看,還能走進電影院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出品、我國首部進入電影院線的「直播大片」《此時此刻——共慶新中國70華誕》在全國70家影院同步播出。這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將4K超高清信號通過衛星傳輸引入院線。全國十餘個省份的觀眾在影廳中,通過總臺回傳的4K超高清信號,身臨其境地感受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盛大閱兵和群眾遊行的震撼場面。一直以來,千家萬戶的客廳都是電視直播的主戰場,而電影院線則是精緻大片的主陣地。這一次總臺4K超高清直播電影《此時此刻——共慶新中國70華誕》的出現,把百姓的客廳「搬」到了影院劇場,讓觀眾既能享受電視直播帶來的實況畫面,又能享受到劇場中的震撼與感動,是廣播電視內容時效性與影院放映環境高品質的精彩結合。專家表示,這是電影時效的一次歷史性提升,中國電影的歷史也將就此被改寫。《我和我的祖國》燃爆國慶檔 七大導演PK哪家強?(附網友淚目點評)
華誕70 影視工作者向祖國發來祝福微信、簡訊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