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美呈現10月1日國慶大閱兵的盛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在現場架設100多個大大小小的攝像機,它們組成90多個機位以及近50個特種機位,分成A、B、C、D、E、F,共6個直播系統。這些系統協同作戰,通過鏡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能力與成就。
F系統,是這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直播團隊中的特種機位系統。天上、車上、人群中……那些你想不到的角落,都有他們的存在。F系統在這場直播中做了哪些工作?那些特殊視角是如何實現的?是什麼讓導演淚灑直播現場?又有哪些好玩的幕後?快來聽聽F系統的導演馬揮怎麼說↓↓↓△ 《直播團隊導演組說》第一集:F系統導演 馬揮
F系統團隊可以說是最貼近受閱官兵的這麼一支隊伍。實際上,我們也完成了中國電視史上的一次第一——在受閱的戰鬥機上面,加裝了機外的小型機位。據馬揮介紹,每一個機位都有幾十位工程師為其努力,光技術可行性報告就有幾十頁。每一個機位都要有技術鑑定。
9月30日,馬揮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明天於我,是34路信號,51個機位……」
34個直播信號、51個錄製機位,這也是F系統團隊近百人拼搏的目標。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慶閱兵F系統導演馬揮:
每一個機位,都是這樣一群人為之努力兩個月、付出辛苦工作的呈現。對我來說,損失任何一個都是損失百分之百。實際上,最終我實現了32個,損失了兩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慶閱兵F系統導演馬揮:
舞槍弄棒,永遠是男人從小男孩時,心裏面就存著的一個夢想。我們F系統就有這個優勢,因為我們要和中國最牛的裝備「舞槍弄棒」。馬揮口中最牛的裝備,就包括最好的坦克、最先進的飛彈和戰機。殲-20戰機的塗層什麼樣,它的噴尾口什麼樣……都是F系統團隊能夠近距離接觸的。
除了「舞槍弄棒」,F系統團隊還做了一個「最牛的行車記錄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慶閱兵F系統導演馬揮:
只有地空飛彈的方隊裡,有兩排飛彈彈筒尾口的塗裝是紅色的。一個車上有四個,一排四個車就有16個紅色的圓點。我想在「十一」這一天,那樣的氣氛,在莊重中也帶有一種活潑、鮮豔的色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慶閱兵F系統導演馬揮:
這樣的鏡頭還有很多:
F系統團隊在空警-2000上面頂著的「大蘑菇」附近裝鏡頭,透過垂尾來拍攝它路過的主城區、天安門廣場和後面的八一飛行表演隊。
下面這個鏡頭,就是在空警-2000飛機的尾巴外邊加裝鏡頭拍攝成的。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慶閱兵F系統導演馬揮:
我真的覺得有無數人的熱忱,來造就了一個機位的實現,我們為它自豪!
記者:這鏡頭用出去了嗎?
沒有……新媒體用啊!不管怎麼樣,我覺著我們何總導說的一句話,我還是記在心裡了:「我們是為記錄歷史而工作。」監製/張鷗 主編/王爍
導演/浦軒 攝影/慄嚴 浦軒
剪輯/鄭世成 包裝/浦軒
編輯/杜顯翰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