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自行辯護與委託辯護及辯護人的範圍

2020-12-22 法公社

專欄【刑事訴訟法】第29章 自行辯護與委託辯護及辯護人的範圍

辯護人

《刑事訴訟法》第32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一)律師;(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解讀】本條含有四層意思:

第一,有權自行辯護外,還有權委託他人為自己辯護,這種委託權是辯護權不可分割。

第二,限定辯護人的人數,即每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能委託一人或二人擔任辯護人。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每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分別聘請一人或二人為辯護人。這樣規定,只許請一個辯護人或太少,或請很多辯護人,比便於操作。

第三,規定以下三種人擔任辯護人:(1)律師。(2)人民團體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監護人,是指對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權利進行監督、保護職責的人,如未成年人的父母等。親友,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親屬和朋友,親屬包含近親及遠親。

第四,規定不得擔任辯護人的情形。即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正在被執行刑罰的人,是指經法院的生效判決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和被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以及判處罰金未繳納的人。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是指依照法律對其採取拘留、逮捕、監視居住、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和依照法律被治安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人身自由被剝奪或者受到限制的人。曾經被判處刑罰或者治安拘留等處罰已執行完畢,或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已被解除的不在此限。

【案例】元軍東故意傷害一案,其父元某某委託馬順朗代為申請取保候審,並約定,只要元軍東不受刑事處罰,就支付報酬55萬。2019年9月某日,以借條的形式向馬順朗支付55萬元作為報酬。後一審法院刑事判決:元軍東犯故意傷害罪,免予刑事處罰。

同年12月,元某某稱,委託合同無效,要求馬順朗償還借款55萬及利息。

馬順朗稱,與元某某籤訂的委託書是真實意思表示,並不違反法律,也不損害他人利益,不符合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構成要件。拒絕償還借款55萬及利息。

查:馬順朗沒有司法資格,系司法肩客。

相關焦點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刑事訴訟法之辯護人資格
    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刑事訴訟法第八條也規定:「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辯護是一項重要的訴訟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原則的具體體現,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一項重要內容。
  • 2020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基知識點:刑事訴訟法之辯護人資格
    一、辯護人資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1~2人作為辯護人。考點:只能委託一人,或者說可以委託很多人,這種說法都是錯誤的。注意符合三個條件,以上這五種人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不讓他們去參加辯護確實會顯得非常不近人情。因此法律開了一個口子,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而且經過被告人的委託,法院是可以準許其擔任辯護人。注意是可以,不是應當。記憶口訣:現職陪審利外開,親屬委託可準許注意: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或者未同案處理但犯罪事實存在關聯的被告人辯護。
  • 辯護人資格的否定性條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三十條,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律師、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都有可能成為辯護人。然而,想要成為刑事案件的辯護人,僅僅符合上述條件還不夠,還需要考慮辯護人資格的否定性條件。那麼,哪些情況會使上述人員失去辯護人資格呢?
  • 辯護人堅持做無罪辯護,還能不能適用認罪認罰?
    但實踐中針對認罪認罰制度也存在相關爭議,部分地區檢察機關不允許律師為認罪認罰的當事人作無罪辯護,只要律師作無罪辯護,就撤回對被告人的量刑「優惠」。對該問題,近日檢察日報刊文,進行了探討。從辯護權的獨立屬性來說,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檢察機關仍應充分保障辯護人的辯護權。辯護人加入到訴訟活動中起始於犯罪嫌疑人的委託,但其辯護權卻來自法律的直接規定,即刑訴法第37條「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材料和意見」。據此,辯護人是根據事實和法律獨立提出意見,其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而非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意願提出材料和意見。
  • 「騎牆式」辯護的法律依據及案例分享
    甲某丈夫通過朋友輾轉找到我們,律師經過分析,接受了甲某丈夫委託,擔任甲某的辯護人。 接受委託後,我們第一時間到某縣看守所會見了甲某,詳細了解案情後,作出初步判斷認為該案系合伙人之間的民事糾紛,不應以刑事手段幹預,並向辦案單位表達了意見,但未獲採納。律師為甲某申請取保候審未獲準許。
  • 無罪推定的刑事辯護理念
    二、無罪推定在我國的確立及影響1996年3月,我國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修改後,明確規定了「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不得確定有罪。」此一規定符合無罪推定原則,毋庸置疑, 1996年3月,我國對《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是法治進步的表現。
  • 【考前必背法條】刑事訴訟法
  • 刑事辯護之「天龍八部」——如何為涉詐騙罪大要案提供有效辯護?
    如果涉案公司和人員在一般商業慣例許可或者社會容忍範圍內對保健品作誇張性介紹,而交易本身還有討價還價餘地的,則不是詐騙罪中的欺詐,不需要動用刑法來進行規制。對保健品的功能進行適當的誇大是常用的廣告手段,這種一定程度上的誇張並不屬於虛構事實、隱瞞真相。
  • 律師為什麼要給「壞人」辯護?
    這個正常的委託卻炸開了鍋,易律師遭到謾罵。為什麼呢?罪魁禍首的罪魁禍首原來是一條微博,一條易律師和他的學生在微博上互相調侃的微博:還是大家覺得,為什麼律師要給翟欣欣這樣的「壞人」辯護?這樣的「壞人」沒有辯護權?所以,今天,我不站隊,也不貿然批評誰。借這個事件跟大家聊聊,律師為什麼要給「壞人」辯護?這個話題。
  • 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全文) - 法規大全_中國網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可以在其職責範圍內併案處理:(一)一人犯數罪的;(二)共同犯罪的;(三)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還實施其他犯罪的;(四)多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的犯罪存在關聯,併案處理有利於查明案件事實的。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辯護轉型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推行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格局並沒有發生改變,不認罪認罰案件同樣適用傳統的訴訟模式與之不同的是,認罪認罰案件控辯雙方量刑協商的主戰場是審查起訴階段,雙方達成合意的量刑建議基本確定了案件的處理結果,由此導致該類案件的訴訟重心前移□ 關振海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確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 刑事案件中,哪些人可以做辯護人?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辯護的目的在於維護司法正義,也是保障人權的基本要求,是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
  • 【惠州審判】基層推行刑事辯護全覆蓋的現狀及完善路徑初探
    (二) 對規範性文件的分析解讀1、法律援助範圍的突破——全覆蓋(《試點》《通知》)《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九十三條中的法律援助範圍界定了五種情形:① 「經濟困難」② 「屬盲聾啞或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 法學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辯護轉型
    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確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我國的刑事訴訟模式、刑事訴訟重心等訴訟格局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刑事辯護是現代刑事訴訟的一個基礎性制度。
  • 王永傑:刑事辯護是一門藝術
    近期兩起有死刑覆核案件,當事人家屬找到王永傑後,認為其中一起案件有望改判,諮詢王永傑的意見,王告訴他們不能保證改判,但對當事人家屬給出了建議,「還是有希望死緩的」。但後來家屬既沒委託也沒聽王的意見,當事人被執行了死刑。王永傑很失望,「家屬應該按照律師的建議去做而不應擅自做主。」
  • 謝佑平、吳羽 | 刑事法律援助與公設辯護人制度的建構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 上升到人權的辯護!《辯護人》帶你探索石頭與雞蛋的碰撞!
    《辯護人》是由楊佑碩執導,宋康昊,林時完,金英愛,郭道元等主演的劇情片。該影片改編自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的親身經歷,由著名的災難漫畫作家楊佑碩撰寫劇本,並親自拍攝的作品。本片主要講了稅務律師宋佑碩為震驚全國的「釜林事件」受害學生進行人權辯護的故事。
  • 金華著名律師施孔周 我為什麼選擇「無罪辯護」
    首先,律師沒有親眼看見犯罪過程,如果親歷犯罪場景,那就是證人,證人有作證的義務且不可替代,證人和辯護人又不可混同,因此律師根本無法擔任其明明知道有罪的被告人的辯護人。其次,即使律師事後聽人說或者看到有證據證明被告人犯了罪,但僅憑人說能否判斷被告人有罪無罪?有證據說某人犯了罪,他就真的有罪嗎?眼見都不一定為實,更何況是根據傳來信息。
  • 找律師做無罪辯護,作為辯護人,律師一般從何處入手?
    無罪辯護是律師有效辯護的最高境界,也是很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親屬最希望實現的目的。筆者在辦案實踐中,遇到很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親屬要找律師做無罪辯護。那麼一個刑事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後,它在什麼情況下具備無罪辯護的條件,律師作為辯護人,一般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無罪辯護?
  • |一次勇奪人權正義的辯護,一場改變國家命運的羈絆|《辯護人》
    韓國電影《辯護人》正是一部被「染了墨」的政治題材電影,影片中部分學生共享E·H·卡《什麼是歷史》等推薦讀本卻被當作蓄意叛國的「赤色分子」,並遭受韓國軍閥專制的毒刑。獨裁者剝奪弱勢群體的人權,蔑視普通國民的命運,輕視個體強者的辯護,國家無法誠實的愛戴國民,這是一份歷史的謊言,是一場黑暗中無言的哀默,也是一個政治不可樸素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