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問天吧:問天問地,不如問自己!
在被爆出稅務問題兩年後,範冰冰通過做公益、搞微商、接商演、上國外雜誌、去國外拍電影等各種話題,頻繁登上熱搜熱點,瘋狂在復出邊緣試探。很多網友在範冰冰微博下評論,原諒她了、期待她復出,甚至還說偷逃稅款的錢,她早就補繳了,為什麼還要封殺她。
這些網友們,總是容易原諒,範冰冰被罰8.83億元,補繳了稅款,大家就原諒她。
柯震東吸毒,網友們說他吸毒傷害的只是他自己,為什麼不能原諒他?
郭美美,性交易、開賭場、非法牟利,坐5年牢出來,賣賣慘,就博得網友原諒,還做起了網紅。
曾因害死好朋友江歌,被道德譴責的劉鑫,不知悔改,改名劉暖曦,成了大V,擁躉無數;網友不僅原諒,還瘋狂給她打賞。
魔幻的是,在他們原諒這些汙點藝人或者犯罪者的同時,卻把楊振寧和袁隆平這樣的科學家罵上了熱搜。
去年,90多歲的袁隆平,買了兩臺華為手機,便有網友們開黑:
「袁隆平買了P20,過不了幾個月就暴斃了,高興個啥。」
他在車展上摸了一下豪車,被惡意揣測生活奢靡;
他有一棟別墅,被攻擊為腐敗墮落、德不配位。
網友們罵得振振有詞。
可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樣的呢?
在湖南車展上,袁隆平不過好奇看了幾眼、摸了一下,就被人罵得狗血淋頭;
他有一輛自己的代步車,是一輛價格不到10萬塊的國產車。
那棟坐落於青島市國際院士港的別墅,是國家獎勵的。
他入住之後,卻將別墅改成了科研室,帶領團隊成功研發了海水稻,實現新突破。
而罵楊振寧的人,罵來罵去,也不過是三個方面:
其一、他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有美國國籍;
其二、有網友說他回國是為了撈錢;
其三、他有個比自己年輕54歲的太太,大家說他色慾迷心,晚節不保。
真實的楊振寧是什麼樣子的?在講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當今國際物理會議後的集體合影,與會者都是當今著名物理學家們,比如「夸克之父」蓋爾曼。
但被大家一致推舉站中間C位的人是誰?
正是楊振寧。
可見楊振寧在當今物理界的地位。
在說楊振寧的學術成就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路徑依賴」。
在牛頓時代始,物理學家做研究都是通過實驗發現規律,最後用數學公式來解釋此規律(找到對稱性)。
流程基本上就是:反覆實驗—發現規律—找到對稱性。
因為這種研究方法太好了,大家就都採用這種方法,結果就導致「路徑依賴」。
一旦這套研究方法不適用,研究也就走進了死胡同。
直到一個人橫空出世,打破這種套路,物理研究才邁入新的康莊大道,這個人就是愛因斯坦。
剛開始,愛因斯坦也是按照套路走,走著走著就走不下去了。
有一天,他靈光乍現:「我能不能換一種研究方式呢?我可不可以先找到對稱性,再根據對稱性推導出理論,然後再用實驗來證明它。」
於是,愛因斯坦另闢蹊徑,開闢出來一條新路:找到對稱性—建立理論—實驗證明。
也因此,發現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 李政道和楊振寧
在說楊振寧之前,我們再來了解一個名詞——宇稱守恆。
「宇稱,就是指一個基本粒子與它的鏡像粒子完全對稱。人在照鏡子時,鏡中的影像和真實的自己,總是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包括容貌、裝扮、表情和動作。同樣,一個基本粒子與它的鏡像粒子,所有性質也完全相同,運動規律也完全一致,這就是宇稱守恆。」
在楊振寧之前的物理學大師,包括費曼、泡利、朗道等,在研究遇到瓶頸的時候,都不願意假設宇稱不守恆。
這時楊振寧和李政道站出來,打破了路徑依賴,於1956年發表了論文《對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
這一發現有多牛?
1956年提出宇稱不守恆,1957年諾組委就把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個獲獎速度,在諾獎史上創下紀錄。足見這一發現的巨大價值。
宇稱不守恆雖然厲害,但還不是楊振寧最牛的成就,他最牛的成就是「規範場論」。
在介紹「規範場論」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名詞:「大一統理論」。
「大一統理論」是什麼?它簡稱GUT,又稱萬物之理。
這個宇宙中存在著四種力,引力、電磁力、強力和弱力。
物理學的終極目標,就是找到可以統一解釋這四種力的理論,從而揭開上帝創造世界的秘密。
可以統一解釋這四種力的理論,就是「大一統理論」。
這300多年來,先是牛頓發現了引力,接著麥克斯韋降服了電磁力。
麥克斯韋降服電磁力後,問題出現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和牛頓力學框架居然是矛盾的。
究竟是誰錯了?大家議論紛紛,不知所措。
這時愛因斯坦橫空出世,以「狹義相對論」安置了電磁力,又以「廣義相對論」安置了引力。
四力降服其二,接下來物理學的重任就是把引力和電磁力統一了。
可愛因斯坦窮盡後半生,未竟其功。
後世物理學家不僅未能承接愛因斯坦重任,還讓「強力」和「弱力」誕生了。
對著兩個新「力」,物理學家們一籌莫展。
就在此時,另一位天才型人物橫空出世,給陷入困境的物理學指明了方向,這個人就是楊振寧。
楊振寧帶著學生米爾斯,提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論」。
規範場論有多牛?除了引力之外,規範場論統一了宇宙中存在的另外三種力。
規範場論的核心是「楊-米爾斯方程」,這個方程有多牛?
有7個諾貝爾獎,是直接利用「楊-米爾斯方程」拿到的;
有幾十個諾貝爾獎,是和楊振寧提出的理論有關;
還有6個「數學界諾貝爾獎」,也是研究「楊-米爾斯方程」得到的。
楊振寧的幾大研究,幾乎奠定了整個20世紀後半葉基礎物理學的總成就。
楊振寧的成就有多偉大?
2000年的時候,全球著名科技期刊《自然》,評選了人類千年以來最偉大的二十位物理學家。
這個榜單,霍金並沒有入選,但楊振寧入選了,而且他是這個榜單裡唯一在世的物理學家。
與他一同登上這個榜單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作古的大牛,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薛丁格,波爾……
楊振寧被過譽了嗎?沒有,他反而一直都被低估了。
▲ 楊振寧、鄧稼先、楊振平
可能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在中國最困難最需要科技人才的時候,錢學森、鄧稼先等人都回國了,他為什麼不回來,還加入了美國國籍?」
那他為什麼不回來?
因為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禁止在美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回中國。
那為什麼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回國了呢?是因為中國政府想了很多辦法。
那為什麼中國政府不幫楊振寧想辦法呢?
「因為錢學森、鄧稼先是搞應用科學的,回國研究飛彈、研究原子彈,是可以幫上大忙的。但楊振寧是搞理論物理的,在當時中國極其落後的實驗條件下,楊振寧回國不但沒有用武之地,還會影響他的學術理論研究,與其這樣,還不把他留在美國。」
錢學森貼身警衛員,曾經問過錢學森一個問題:「為什麼楊振寧沒有回國?」
錢學森這樣回答了一句:「是國家要他留在國外,他在國外的作用遠比國內大。」
關於國籍問題,也是一個誤解。
楊振寧從來沒有放棄中國國籍。
1945年他赴美留學的時候,持的是「中華民國護照」。1964年,他加入美國國籍時,選擇了雙重國籍。
1996年,楊振寧做演講時,主持人介紹他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了,楊振寧立即舉手加了一句:「那時我持的是中國護照!」
為什麼後來楊振寧要選擇美國國籍?是因為他經常要出國交流和訪問,持中華民國護照出國會受阻。
楊振寧不但愛國,而且愛得深沉。
這份深沉的愛,讓楊振寧在四方面煞費苦心。
第一:護中國。
1971年上半年,楊振寧發起參與了保釣運動。
他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的「歸還衝繩協定」聽證會上作證:
「從歷史、地理和現實的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
1977年,中美關係正常化後,楊振寧自己掏腰包,在《紐約時報》上刊登全頁廣告——「致美國卡特總統公開信」。
全文用英文發表,旁邊加了八個中文字:「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要求美國政府放棄孤立中國的政策,儘快同中國建交。
第二:保人才。
楊振寧幾次回國,都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
每次他回國之前,中國政府都要求他列一張會見名單。
楊振寧列的很多人,都是那個年代正在勞改的科學家。
「這份名單的實際效果就是救命。因為只要會見後,這些人就不再被關押,有些甚至可以繼續從事和科學相關的工作。鄧稼先就是因為在會見名單中才被放回北京的。」
第三:推動中國優秀人才到美國學習。
楊振寧在紐約組織成立了「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成立的目的,便是幫助中國學者到美國學習訪問。」
在楊振寧的推動下,一千多名中國高端學者得以到美國深造,歸國者有多位當選中國兩院院士,其中包括後來的北京大學校長陳佳洱,復旦大學校長的楊福家,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的谷超豪等。」
▲ 鄧稼先和楊振寧
第四:籌錢。
中國學者到美國深造的資金,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楊振寧憑藉自己的聲望募集來的。
億達青少年發明獎,是楊振寧募錢成立的;
吳健雄物理獎,是楊振寧募錢成立的;
陳省身數學獎,是楊振寧募錢成立的。
……
2003年,楊振寧回清華大學定居,隨後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
當時很多人罵他:「回國圈錢來了。」
楊振寧需要圈錢嗎?
先不說他為了中國教育和科技募集了多少錢?單他把美國的房產賣掉把錢捐給了清華,就足見他的淡泊。
況且,他還募集一千多萬美元,在清華蓋起了專家公寓樓,邀請回了一大幫牛人,比如姚期智、林家翹。
▲ 楊振寧籌款為清華蓋起的專家樓
回來後,他參與建設了60多個頂級物理實驗室,並以清華大學的名義發表SCI論文30多篇,將冷原子、凝聚態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年。
科普作家卓克說過一段話:
「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機會和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生活在同一時代。能和楊振寧生活在同一時代,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這種幸運,當然不應該被忽視和辜負。」
至於楊振寧和翁帆,結婚十多年,恩愛有加,很幸福,一些傳聞早就不攻自破。
一開始不太明白,為什麼網上有這麼多人罵楊振寧、袁隆平這些偉大的科學家?
後來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說的挺好:
「了解這個領域更詳細的,或許與大眾認知,不完全一致的事實,是需要時間精力成本的。而你狐假虎威、拿雞毛當令箭,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別人,卻不需要任何成本。」
道理,其實我們都明白。
但看到那些會炒作、會作秀的戲子們,縱使犯了再大的錯誤,依然會有一群人在膜拜,在跪舔。
而那些為人類、為世界、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的被污衊,被攻擊。
魔幻的現實,顛倒的黑白,未嘗不讓人對這個時代感到悲哀。
問天問地問自己
長按二維碼,關注問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