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中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什麼?這個理想是仁德之道的最高目標稱之為世界大同。
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只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只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有各自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德。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201911月16日,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六屆會員大會開幕式並致辭。
王岐山代表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對會議召開表示誠摯祝賀。王岐山表示,新中國70年的輝煌成就,凝結著當代中國人民的辛勤和汗水,也凝結著中華文明的智慧和精華。中華文明推崇的「小康」「大同」「天下為公」,與今天我們為之奮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息息相通;中華文明推崇的「重民」「安民」等民本思想,與今天我們堅持的「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脈相承;中華文明推崇的「仁義禮智信」,與今天我們倡導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乃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相輝映;中華文明推崇的「和而不同」「協和萬邦」,與今天我們主張的開放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思致相因。中華文明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
王岐山強調,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儒聯第五屆會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弘揚儒學文化和一切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推動不同文明的互學互鑑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同時尊重世界上所有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不斷作出貢獻。要加強交流、互學互鑑,促進各種文明因地制宜、交流互鑑、順時應勢、永續相傳。要深入挖掘、兼收並蓄,努力發掘中國和世界上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思想精華,讓中華文明更加發揚光大,讓人類文明更加絢麗多彩。要尋根溯源、探究本質,進行追本溯源的比較探究,加深我們對世界歷史與現實的認識。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對不同文明進行比較、鑑別、吸收,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共同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希望國際儒聯以儒學為紐帶,走向世界、了解世界,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弘揚孔子儒道意識
傳播孔儒意識文化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過學習儒道文化
將一個人喚醒是對這個世界最大的功德!
你自己醒來是對這個世界最大的貢獻!
為了感恩你
願我們一起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