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智者明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嗜書日常# 書之「風骨」
海明威曾經說過:「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一個人能夠被毀滅掉,但不能被打敗。」我借用這句話,是想說說最近我訂購下的幾冊書。
我把海明威的名言略作一改動:「書,不是出版了就給打敗的,一本書應該能夠被毀滅掉,但不能被打敗。」有明眼人一看到這句話馬上會跟上一句話:「淨瞎扯,書與人是兩碼事,怎麼能扯一塊論哲理?」
我想說的是一本書的「風骨」,它內在的東西。
最近幾個月我從「孔網」上訂購了約一百餘冊包括好幾套書籍,外表看上去,大部分書籍的品相不錯;但是有幾冊書則不然,一旦拿在手中就會感覺出這本書已經失去了「風骨」,因為書會癱軟在手上,好象失去了書脊,似乎裝訂在一塊的柔軟的快成糊狀的一團舊布頭。
這些書是黃偉經譯屠格涅夫的《獵人手記》,草嬰譯肖洛霍夫的上下冊《新墾地》,鄭永慧譯左拉的《娜娜》等,這些書的面孔象在中年階段,然而骨子裡已經步入老年階段,仿佛就要度完餘生,軟乎乎地癱在手上水似地要流走。
我想,這些書不知輾轉了多少人之手,最後失去了書籍的「風骨」,變成了這種樣子。就是這種樣子的書我照舊把它們視如珍寶,輕輕地捧著閱讀,生怕再損壞一絲一毫。
書籍本身雖然失去了外在的「風骨」,然而它內在的「風骨」卻是永存。這就應了海明威那段話,我再作改動——「書之風骨永在、書之精神永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