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2021-02-20 上行的錫安

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 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 3:8-13 和合本)

1. 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這句話給我一個提醒,不能拿著地上的時間、思維、道德觀去理解上帝的時間和計劃。地上和世界的思維會讓人憑著眼見去判斷關於上帝的事,在挪亞的時代裡,挪亞每日做方舟,人可能會拿著天氣和天像的經驗打量挪亞,天氣這麼好,風調雨順的,哪有什麼大洪水?在我們這個時代,到處都是傳道者,提醒世人,主來的日子近了,教會大會常打開,歡迎你進去,人可能會說經濟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農村城市各國都在欣欣向榮,哪有什麼審判?於是,挪亞那時代的人,和我們這世代的人,照常吃喝嫁娶,然而,上帝是說到做到的,審判必然會發生。我想,在洪水發生的時候,挪亞就遵命把方舟的大門關上,那漂流在洪水上的人,一定會有成千上萬的人抓住方舟的邊上,呼喊挪亞開方舟的門,然而,已經晚了,門不會開了。我想,當號筒吹響主耶穌二次再來的時候,信主的人都將被提,世人那時跪下來說我相信耶穌,請把我也提走吧,然而,已經晚了。只有在洪水以前,只有再主耶穌二次再來以前,悔改才是有效的,才能進入永恆的新天新地。之所以,主耶穌遲遲未來,這裡面透露出主的心意,就是他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悔改。他要給人類一些時間,讓更多人悔改。因此,我們要拼命傳福音,為那福音對象禱告。當那福音的對象強烈的反對,沒事找事的逼迫你,你應當感恩,說明你的禱告和所傳的福音,攪動了他的心,如果他裡面沒有任何波瀾,說明你的禱告還是不夠的。禱告搖動上帝的手,神去動他的心,所以,更加熱烈的去為他禱告,直至他降服下來,悔改為止。我們對準主心意的禱告,何其重要。2. 世界的一切既然都要銷化,就提醒我們不要為這必朽壞的勞力,一個寄居者怎能負世界的重前行,當放下世界為中心的追求時,才能在聖潔上有份。一天的時間,如果有12個小時可用,知足的心為了生活也許只需花費2個小時,餘下的時間可以全然獻給主。但是被世界引誘比較的心,可能會為了世界的事花費10個小時,因為心被奪走,可能連2個小時給神的時間,也會被剋扣。基督徒應當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生活,如果這是最後一天,你還會為世界的事忙碌嗎?你還要帶孩子去上很多補習班嗎?你還要追求地上的成功嗎?你絕對不會的,因為是最後一天,你會全天警醒,全天敬虔,帶著全家人不停的讚美、禱告、傳福音。這就是基督徒對準主的旨意,當有的態度和生活方式。就算我們有生之年,主耶穌並不會二次再來?但是,人有沒有明天,並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所以要常有末世的憂患意識,警醒意識,用主的眼光來看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實踐和珍惜。3. 彼得的書信裡面有許多絕對的標準,有些標準仿佛真的很難實現,但是質樸的彼得,那個三次不認主又悔改的彼得,選擇教導他的門徒過一個破釜沉舟,不要回頭的路。彼得看重自己被揀選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這樣的身份。彼得輕看世界和物質的東西,認為這些會成為認識神跟隨主的攔路虎。彼得警醒魔鬼的偷竊,他認為魔鬼是吼叫的獅子,隨時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有強烈的末世觀,認定聖潔度日的百姓,必入新天新地。

感恩讚賞~為了孩子教育!

相關焦點

  • 《詩經》品讀:《採葛》思念成疾,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譯文採葛藤的姑娘啊。一天不見,就像相隔三月長。採蒿香的姑娘啊。一天不見,就像相隔已三季。採蒼艾的姑娘啊。一天不見,就像相隔已三年。熱戀中的情人無不希望朝夕廝守,耳鬢相磨,如瓊瑤歌詞所詠:「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繞天涯。
  • 電影 | 《羅馬假日》:留在羅馬最美的童話,一日千年
    安妮公主在經歷了羅馬一日假期後,反而體驗了自己對國家的責任,毅然返回了大使館,為了本身的責任而果斷拋棄了愛情。那些定格在記憶中的老膠片,那些方形熒幕黑白時代最後的一汀繁華,在古都羅馬在溶入了數千年歷史的積澱後,煥發出一種新的浪漫情懷。塵歸塵,土歸土,繁華過後,洗盡鉛華。一場懷念一生的邂逅,一幕惆悵傷感的結局,千種風情,萬般無奈,盡在不言中。刻骨銘心,相望不相見,在同一個時空,卻守著不同的經緯度,守望著同樣的羅馬。一日,便勝過千年。
  • 《詩經》中的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歲兮!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我們經常用的句子,你知道原句是什麼嗎?《詩經》告訴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下《詩經》是怎麼寫的。國風 · 王風 · 採葛無名氏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 讀詩|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釋義】一天不見你,就好像過了三個秋天那麼久。【出處】春秋《詩經國風採葛》【鑑賞】是什麼樣的情深意切,才會如此思念入骨呢?大概只有熱戀中的愛人吧!【原詩】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跟隨中國女孩看印度瓦拉納西最古老的恆河夜祭:赴一場千年之約!
    印度北方邦的瓦拉納西是世界上仍然存在的最古老的城市,是印度教的聖地,這裡保存著1500多座印度教古寺廟,最久遠的長達3200年歷史,這裡還有一個傳承超過千年,千年如一日的祭典儀式:恆河夜祭!這是印度教徒表達對恆河和溼婆神的恩惠的儀式,也更像是千年來人們共同奔赴的一個約會。
  •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詩經分享69
    國風·王風·採葛原文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譯文那採葛藤的姑娘,我一天看不見她,像隔了三月那般長!那採香蒿的姑娘,我一天看不見她,就像隔了三秋一樣!那採艾草的姑娘,我一天看不見她,像隔了三年那樣長啊!
  • 【道門中人】「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三界的時間到底是怎麼換算的?
    ,世上已千年」,在古書中很多地方都提到。明清時期這樣的記載就更多了,我們非常熟悉的《西遊記》中就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記載。《封神演義》中的神仙,都是住在洞裡的。(神仙卷局部)「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個說法中,空間地點為什麼是「洞」呢?我來試著分析一下。第一,「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表現了古人的一種樸素的時空觀。
  • 一日情人,愛如潮水!
    而今天要推薦的這部法國電影則用黑白表現了欲望和糾結《一日情人但他沒想到自己說的話,阿麗亞娜很快落實在生活中這就對應了電影的片名——《一日情人阿麗亞娜的又有了一日情人這回這個情人,是讓娜介紹的永恆不會停止,幸福自有疆域一日情人容易做,一生愛人卻難當
  • 歷代詩詞名句賞析——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3.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周·無名氏·《詩經·王風·採葛》詩經植物之葛、蕭、艾賞析:那個採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三個秋季長啊。言語通俗易懂,但是世人對此詩解釋眾多。或曰:「人臣怕被人誹謗,所以寄託於能日日見到君王。」
  • 《子衿(jīn)》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解讀)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本篇主題:熱戀中的女子,不見男子相約見面,而害相思之苦。詩文大意:熱戀中的女子,在高高的城樓上,來來回回張望著人群,怎麼也看不到情郎熟悉的身影。滿心想著的是他穿著衣服的青色前領,還有他佩戴的青色的玉佩。而我的心裡為何這般的焦急,和渴望?我沒能夠去見你,你就不能來見我了嗎?
  • 品讀詩經中的《王風·採葛》,方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相思
    而現代人用得最多的一句話來形容相思之情,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正是出自於國學經典詩經中的《王風·採葛》,原話是「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下面我們來品讀一下這首詩。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放映丨《千年女優》
    仿佛變幻莫測的雲這一切都是為了跟隨你的蹤跡——「千年女優」主題曲歌詞關於反差和對照——初看《千年女優》,覺得處處都是反差和對照。關於繁複和簡單——「千年女優」的形式非常繁複,如蝴蝶的斑紋無法分辨。電影中有四重時空:過去電影的時空,過去的真實時空,有立花和攝影師虎吉參與的時空,以及當下講述的時空。導演今敏宛如一個神奇的魔術師,點化歷史,拆解時間,扭曲電影,再造真實,只要出於他的敘述需要,一切皆可能。電影最值得驚嘆的地方在於,儘管在如此複雜的片段中穿行,觀眾絲毫不會覺得怪異,也並不會疑惑。
  • 如有一日虎歸山 52gg《武易傳奇》我讓血染半邊天
    如有一日虎歸山,我讓血染半邊天。 如有一日龍得水,我讓長江水倒流 。如有一日鳳囬巢,我讓長城永不倒。凡事無絕對,在52gg《武易傳奇》的世界中,一切都有可能,有朝一日名字出現在名人堂之上,便是莫大的榮耀!
  • 元月一日對對聯,「祝福祖國」迎新年
    2020年元月一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際,一字堂以「祝福祖國」為題出對,蘭亭集會,一觴一詠,暢敘豪情,表達對祖國深深的祝福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元月一日,成聯創作迎新年。主題:祝福祖國。規則:單邊字不少於5字。
  • 《時間陷阱》||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準備進洞的孩子們之所以還會推薦,是因為這部電影還是貢獻了一些我在其他電影裡未曾見過的奇觀,比如說那些砍了一千年也沒砍下去的刀劍末日時間到底是如愛因斯坦所說是相對的,還是不受任何外力影響一往無前,這個問題暫時沒辦法證實也沒辦法證偽,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採葛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讀起來這麼簡單的詩,就先從詩中的三種植物講起吧。                        至於為什麼說,「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是因為葛的生長周期就是三個月,三個月便開花結果。      那麼,大家也可以想知,「蕭」是必須待秋而成熟。「秋」字的本義原就是穀物成熟的意思,百穀以初生為春,熟為秋,慢慢才引申為四時之一的秋季,孔子講「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古人的肺腑之言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下半句有人做了一輩子夫妻都一定不懂家庭向來都是人類社會基本的組成單位,人類繁衍生息的根本便是組建家庭。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達官顯貴妻妾成群,更有很多男子都是三妻四妾,從而很多在鄉下的男子娶妻都成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