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劉三姐》「謀女郎」王予嘉領銜出演
演出時間:6月11日
演出地點:中山紀念堂
由廣西彩調劇團創作排演的經典歌舞劇《劉三姐》自上個世紀誕生以來,曾創下足跡橫跨24個省市區演出1000多場的壯舉。如今,在老版《劉三姐》基礎上重新編排的新版歌舞劇《劉三姐》,將於6月11日登上廣州中山紀念堂的舞臺。據了解,劇中挑大梁的「第五代劉三姐」,正是當年在張藝謀執導的《印象·劉三姐》中憑藉「漁女出浴」一舉成名的「謀女郎」王予嘉。
銀飾碰撞聲成伴奏
廣西彩調劇團的經典歌舞劇《劉三姐》在上世紀60年代創造了全國演出場次紀錄之最,2009年,新版大型歌舞劇《劉三姐》在保留原版基本風貌的基礎上,由200多位藝術家歷時3年10易其稿、排練5個多月而完成。導演龍傑峰介紹說,新版《劉三姐》力求挖掘原版彩調劇《劉三姐》中「為自由而歌唱,為尊嚴而抗爭」的精神,展現出廣西壯族少女特有的靈秀,使真正的彩調藝術精華代代相傳。
為適應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新劇對主角劉三姐的性格和形象進行了重新設計,觀眾將會看到新版中的劉三姐不僅是一個為自由而歌唱、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而且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清純少女。同時,《劉三姐》的舞美、音樂、唱段、布景等也都經過了重新編排,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例如在演員行走時,頭上銀飾掛墜發出的清脆碰撞聲都成為美妙的伴奏。
主要唱段多數清唱
據悉,新版《劉三姐》將還原廣西歌圩的盛大場面,把一場原生態民間超女選秀搬上舞臺——普通百姓盛裝而出,載歌載舞,你方唱罷我登場,這邊唱來那邊和。這是純粹為了歌唱而歌唱的歌舞盛宴,而「劉三姐」在歌圩中的脫穎而出,則是「大眾評審團」集體肯定的結果。
為了讓歌聲達到一唱三起、一波三折的聲波效果,全劇主要採取無音樂伴奏方式,在觀眾熟悉的主要唱段儘可能地運用多聲部復調結構,通過清唱方式讓歌聲體現音樂美感。此外,《劉三姐》用了大量電子合成音樂來製作背景音樂,以突出現代的節奏感,實現民族音樂經典與現代流行元素的完美結合。
(責任編輯:崔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