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理察·西爾斯來自美國,因為非常喜歡漢字,被稱為「漢字叔叔」。40歲,他開始學習漢字,如今已有30年,也變成了「漢字爺爺」。今天(8月28號),由他編寫的《漢字書局·字源卡》正式發行,藉助虛擬實境科技講述漢字啟蒙故事。
「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對漢字十分痴迷,在今年南京創新周開幕式上,頒發了一個重量級獎項:金陵友誼獎,他也是獲獎專家之一。
理察·西爾斯是「漢字與詞源」網站的創辦者,用了20多年時間整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並放到網上,輸入漢字就可查看字形,網站月訪問量已超過100萬人次,來自170多個國家,深受全球漢字字源研究與字體設計愛好者等的喜愛。「我是40歲開始學習漢字的,我覺得漢字很特別,是複雜的符號。後來,開始要背漢字,對我來說是很困難。所以,我想要找到這個象形文字的來源。一直到現在30年了,我最大的愛好是漢字。」
如今,70歲的「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已經變成了漢字爺爺,他對漢字的熱愛卻始終如一。一年半前,理察牽手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組成科研團隊。《字源卡》依託「漢字叔叔」的研究成果,以甲骨文為設計核心,遵循漢字文化發展本身的脈絡邏輯。理察·西爾斯舉例「藝」的繁體字。「藝的繁體字下面有一個雲,本來是種田的意思,然後跟天氣、種田有關係,上面有一個草。藝的來源,是一個人跪下來,將草和樹種在泥土裡。應該說每一個漢字都有故事。」
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南京大學博士團隊於2015年創立,專注在增強現實、機器視覺、人工智慧領域,擁有發明專利10餘項,提供了針對圖書教育領域的新一代隨書數字服務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獲得三輪近千萬風險投資,與眾多知名IP,如奧特曼、小豬佩奇、警車珀利、流浪地球等合作緊密。
2019年同安徽出版集團合作項目《皮影中國》入選國家出版總署數字精品出版物,2019年度「南京都市圈最具投資價值文化企業三十強」稱號。而「漢字叔叔」在南京與視網麼研究團隊一起研發「字源卡」期間,還曾經獲得了南京市頒發給外國專家的榮譽「金陵友誼獎」,用以表彰其在南京市「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中做出的重要貢獻。
第一部《漢字書局·字源卡》收錄了108個常用漢字,每個漢字都是一張卡片,卡片正面以甲骨文呈現,背面有簡單漢字、標準拼音、米字格以及對應的英文單詞。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帥博士說,「我們從小學大綱裡面選出了108個字,比較容易適合初學者去理解跟學習。我們也對這108個字做了分類,總共分了7大類,包括身體、植物、自然,還有動物、工具。希望通過這種分類方式,能夠促進孩子對相關事物的理解。孩子不僅能夠學習認字,還能說說他對於相關事物的認知。」
與一般漢字卡片不同,虛擬實境黑科技幫助讀者了解更多漢字啟蒙故事。張帥博士說, 「我們給它提供了AR技術支持,當你把卡面拿到AR環境下,你就能看到每一個識字卡上面都有相關的動畫視頻解釋每一個漢字演變過程。甲骨文的『為』字。它有兩個構建,一個構建是手,一個構建是象。古人認為,如果你能夠將一頭大象給馴服,你是一件很有作為的事情,這也就是現在講作為本意。」
現場,漢字書局分別向南京師範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中國研學旅行發展論壇等單位捐贈了《漢字書局•字源卡》。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實習生/鄭琪彬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