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在南京舉行學術顧問聘任儀式,正式聘任國際著名漢字資源研究學者、70歲的美國「漢字叔叔」 ——理察·西爾斯為新航道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雙方將共同攜手,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美國「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受聘新航道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
理察·西爾斯,是國際上最早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研究漢字字源的學者之一。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的他一直痴迷中國漢字文化。16年前的一天,正在和朋友聊天的西爾斯突發心臟病,經過心臟搭橋手術救回一命後,醫生告訴他生命或許只剩下了最後一年。面對生命最後的時光,他決定做自己一直想做卻還沒有行動的事:將《說文解字》數位化。
為了將十萬多個古漢字建立資料庫,西爾斯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終於在2002年,漢字字源網網站(Chinese Etymology)公開上線。網站收錄了近10萬個古代漢字字形,6552個最常用現代漢字字源分析,31876個甲骨文,24223個金文以及篆書11109個、小篆體596個……所有的資料全部免費向公眾開放查閱,為了保持網站的純淨,西爾斯甚至拒絕了商業廣告的入駐,僅在網站開通捐贈功能。然而,一年最多50美元的捐款,遠遠不夠他維持網站的運營。
直到2011年,一位中國網友發現了西爾斯的網站,忍不住發了一條這樣的微博:「這個人叫Richard Sears,他用近20年的工夫,手工將中國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數位化處理,上傳網絡供所有人免費使用。」這條微博被不斷轉發,他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漢字叔叔」。目前,漢字字源網已成為國際最大的公開漢字字源資料庫,月訪問量超過100萬人次,用戶來自世界上170多個國家,深受全球漢字研究者與設計者喜愛。如今,「漢字叔叔」已定居南京,成為南京引進的高端外國專家之一。作為漢字書局特聘專家,「漢字叔叔」與高科技團隊一起探索AR技術與漢字研究相結合,開發出針對兒童學習的多語種識字卡片——《字源卡》,藉助動畫、音效、配圖等形式讓漢字「活」起來。今年6月,漢字叔叔獲得南京市給予外國專家最高榮譽——金陵友誼獎。
「漢字叔叔」聯合漢字書局研發的《字源卡》
「漢字叔叔」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他帶著自己的故事相繼登上央視的《開學第一課》《朗讀者》等節目,接受著名主持人董卿的採訪。與此同時,他的故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其中不乏很多與他一樣立志於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有識之士,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胡敏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漢字叔叔」做客央視《開學第一課》
胡敏教授說,「漢字叔叔」的故事令他非常感動,一位外國人放棄了優越的生活環境,甚至耗儘自己畢生積蓄,不計回報地傳播中國漢字文化,這種「擇一事,終一生」的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國人學習。作為一家教育培訓機構,新航道近年來一直將「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作為企業的責任和使命,在行業內率先成立「中國故事研究院」,整合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用漢英雙語展現、傳承、傳播中華文化。這一點上,新航道與「漢字叔叔」的追求可謂是不謀而合。
「漢字叔叔」與新航道創始人胡敏教授
基於雙方對於中華文化傳播共同的願景,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正式聘任「漢字叔叔」為新航道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並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專家評委,希望藉助「漢字叔叔」在漢字文化研究上的學術影響力,為研究院發展提供寶貴的智力支持,不斷創新雙語傳播中華文化的形式,助力中國青少年更好地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介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