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差點被改為拼音,此人發明一種東西,成功阻止漢字字母化

2020-12-24 古今那點事兒

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特殊符號,從古至今已有5000年,更新迭代多次,也曾歷經數次重創,但每一次,都有中華兒女突破重重障礙,拯救漢字於危難之中。20世紀就湧現了兩位愛國志士,一個靠凝練優美的文筆,一個靠先進前沿的科技,一路帶領漢字勇闖至今。這兩位人物分別是趙元任和王永民,今天帶大家了解王永民的故事。

至今,國內學習五筆的風潮仍未散去。五筆就是學的過程艱難,但學會了就超級簡單,以至於某些畏難的人至今仍被攔在五筆的門外。但再難都不如當年王永民發明五筆難。上世紀80年代,歷經浩劫的中國正式步入了科技化時代,但科技的發展離不開電腦的支撐,更離不開文字的輔助。眾所周知,電腦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而西方的主要文字符號是英文,因此,當時要熟練地運用電腦,就必須要學英文。當時,很多人都很篤定,曾經被趙元任以一篇文章拯救回來的漢字這次一定會消亡。畢竟,國家的科技化發展才是大事,必須要與時俱進才能帶領中國人民真正的富起來、強起來,因此,呼籲漢字拉丁化的人不在少數。眼看著關於漢字的改革就要提上議程,王永民的出現,又將漢字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

王永民來自河南南陽,家庭極為貧困,但條件即使再艱苦也無法澆滅他那顆熱愛學習的心。他一心只想上大學,希冀通過知識改變命運。1962年,王永民終於如願以償,成功入讀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子系。王永民深知從戰爭年代走來的中國經歷了諸多不易,他不願看到中國再失去任何屬於他自己的東西。看到漢字拉丁化的呼聲愈之強烈,王永民苦苦發愁多日,最終萌發了以科技拯救漢字的想法。自1978年,他便開始全身心研究能夠將漢字輸入電腦的輸入法。天道酬勤,歷時5年的潛心研究終於獲得豐收,這項研究成果被稱為五筆輸入法。研究成果一經發布,西方世界一片譁然,舉國上下為之歡呼。鍵盤不僅能拼出英文,也可以拼出漢字,中國的科技化發展不用再以英文為基礎了。

五筆輸入法的問世,讓漢字與26個英文字母無縫對接,那些有關漢字拉丁化的聲音也日漸消失。後來,政府經系統檢驗後,確認五筆輸入法能夠解決漢字的輸入問題,便宣布不止現在,未來也不會再提及漢字拉丁化這一說法。的確,漢字字形之優美、意蘊之深遠,如果將它從時代的洪流中抹去,不知多少中華兒女要為之遺憾。

而今,五筆輸入法已邁入不惑之年。即使現在的拼音輸入法也很盛行,但五筆輸入法仍舊沒有丟失它應有的地位,更是每臺電腦內置輸入法的必備。很多會五筆的人都覺著五筆比拼音方便、簡潔許多。王永民的這項發明,不僅改變了漢字的命運,也提升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更是我國科技發展取得重大進步的體現。

相關焦點

  • 當年漢字差點被改為拼音,他用96字奇文力挽狂瀾,全文僅一個讀音
    諸多的知識,文化故事等等都是經過漢字流傳下來的。漢字也是中國的獨特的一種文化景觀,漢字的發展一直沒有停止過。同樣漢字的存在,記錄了每一個時期的時代背景,記錄每一代人的故事,也讓這些一直流傳下去,亙古不滅。但是漢字也曾經差點消失在過去,也遭受過一次極為慘重的打擊。這件事如果成功,漢字就要在我們這一代之中消失,再也難以看見。
  • 此人一心想廢除漢字,還想用拼音文代替,差點全國人都說南京話了
    到了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後,漢字在越南用了幾千年的文字,基本上被拉丁字母文字取代。越南之所以放棄「漢字」這種方塊字,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方塊字難以書寫與學習,普及較為困難。在我國也是如此,漢字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有著高高在上的意味,是上層階級的專利,割裂了上層社會與底層民眾。為此,在19世紀中後葉,在越南放棄漢字改用拼音文字的同時。
  • 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
    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是如何學習漢字發音的,這種發音的方法學習效率如何? 中國古代文盲遍地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不是漢字的學習難度太大?古代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非常難。為什麼歷史是一部貴族史?因為普通人連字都不認識,如何能進入以文才取仕的上層階級?
  • 中國漢字拼音的來歷
    Wade)出版了北京語音官話課本《語言自邇集》,他設計了一套拼寫法,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中國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稱,叫做「威妥瑪式」。1931年到1932年間,有兩個外國傳教士提出了「辣體漢字」,這是一種根據《廣韻》設計的、以音節為單位的漢語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幾乎都有不同的拼寫法,拼寫的是方言。這些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的方案,為以後的漢語拼音運動提供了經驗。
  • 拼音出現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
    在世界主要文字之中,漢字是唯一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語素文字是不表音的,也就是說,漢字和漢語發音是沒有關係的,這和拼音文字有本質的區別。幼兒園都要學的東西現在的漢語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話(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 漢字太難學?外國人為此發明「漢字鍵盤」,網友:智商捉急
    要說中國文化就典型的代表,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漢字和語言了。如今,我們十幾億人所熟悉的語言文字,也是經過了漫長的演變才發展成我們看到的這樣子。漢字,從最初的甲骨文、金文開始,再到篆書、隸書,隨後又演變成了楷書和行書等等。
  • 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出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中國漢字,多有意思,拆字重裝,便是新意,可新意之下,又能同原意相結合。 日月是天地,一昏一亮是更迭。一切都可解讀,一切都有深意,這便是漢字。當年,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出96字奇文反對,全文統共一個讀音。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劉半農更是表示「漢字不滅則中國新文化無望」,有文化的人都這樣說了,沒文化的人自然也沒話可說,於是這場運動最終確實實現了初步的成功。用拼音替代漢字,看著是一種可行的方法,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人們很快發現了這其中的弊病,比如「攻擊」二字,用拼音來寫與「公雞」二字毫無區別,而在漢字之中,這樣的同音字數不勝數,該如何區分呢?
  • 漢字轉成拼音的方法
    將上訪文本框的內容填寫上自已想要的漢字,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句話甚至於一段話他都是可以幫你翻譯出來相應的漢字拼音的,填寫完畢後點擊中間的[轉換]按鈕,然後漢字轉拼音軟體會在下方的文本框顯示出來相應的結果,如圖:軟體提供了很多便捷、宜人的功能設置,比如你想要比較快速的去知道某個漢字是讀第幾聲的,那你可以勾選下方的:包括聲調[數字],其結果上拼音的旁邊就會出現1-
  • 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
    原標題: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中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便。
  • 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僅一個讀音
    實際上,漢字不止是在中國流傳數千年,在此過程中也對眾多的國家有著或深或淺的影響!一、全世界最難學習的語言——漢語如今,以漢字為基礎的漢語在中國最為廣泛的使用,而漢語可不止一種,而是同時有著眾多的方言存在的!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拼音字母由24個聲母符號,16個韻母符號組成。它的特點是字母全部都以筆畫簡單的古漢字。音節的拼寫採用聲、介、韻3拼法,聲調則另加標記。注音字母顯然優於傳統的反切法注音。 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前,注音字母是中國40多年中一直通行的漢字注音符號,它對於統一漢字讀音、推廣普通話、普及拼音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
  •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絕不僅僅在漢字的種類繁多和結構複雜,更重要的是,文字能夠深刻影響思想。二十世紀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曾經說過:「我們每天說話寫字,都需要有意無意地使用到文字。人類在說出或者寫下一個文字之前,他的意識中一定會快速加工他想要說出的東西,有時候這個過程人們能夠意識到,有時候不能。
  • 我有點疑惑,就是漢語拼音發明之前,漢字一樣存在吧?那它的發音靠...
    X 我有點疑惑,就是漢語拼音發明之前,漢字一樣存在吧?那它的發音靠什麼,難道是很隨意的,或者是就是按地方方言一種很隨意的方式發音的嗎?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但是學了這麼多東西,學會的也只是漢字的音,要想完全認識字,你還要學漢字的形和義。很明顯,直接學習認字和通過漢語拼音學習認字,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學習字音方面了。孩子們需要把整套漢語拼音體系都熟練掌握了,才能學會漢字的讀音。而直接學習認字,只要老師、家長或識字軟體等直接告訴孩子,這個字怎麼讀就可以了。
  • 科技日曆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科技日曆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olivia chan • 2020-02-15
  • 漢字設計何時去尷尬?漢字用得少或用拼音替代
    拼音字母替漢字  人們常用 「中不中洋不洋」來比喻不倫不類,漢字在品牌設計中也正面臨類似尷尬。  一是漢字用得少。所謂品牌設計,就是對一個企業或產品進行命名、標誌設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廣告設計及推廣、文化理念的提煉等等,從而使其區別於其他企業或產品的個性塑造過程。
  • 美國人覺得漢字太難,發明出漢字鍵盤,鍵盤體積讓你想不到
    而學習中文就要先學習漢字,但是中國上下文化幾千年,留下的漢字有些連中國人都不認識,何況是外國人呢。所以美國人在學習漢字時就說漢字真的好難學,為了方便他們學習,他們還腦洞大開的發明了一款漢字鍵盤,上面的鍵盤都是中國的漢字,這樣可以讓他們在打字的時候認清楚字,可以用中文跟中國人交流。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此前韓國國內使用的文字有漢字和諺文(韓文)。諺文是一種表音文字,有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簡單來說就類似我們國內使用的漢語拼音。發明這個諺文的是15世紀的韓國統治者世宗大王,他召集了一批的知識分子,以漢字為基本,創造了這一整套的諺文體系。
  • 漢字是中國發明創造,韓國又想拿去申遺,被聯合國直接拒絕
    關於漢字的數量,沒有準確的數字,大約有將近10萬個。漢字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是由中國發明,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一個國家無恥至極,說漢字是由他們國家發明創造的,還拿到聯合國去申遺,其無恥的行為,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