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容易腳痛 自查一下足弓

2021-01-18 環球健康

懷疑孩子有扁平足的可以去醫院請醫生檢查。(圖@視覺中國)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足踝外科主任曾參軍

小楊是一名徒步愛好者,他非常熱衷戶外活動,但是每次興高採烈地參加徒步或遠行後,便要忍受來自腳底明顯的疼痛感與無力感,而平時打籃球也沒有小夥伴們跳得高。小楊後來到南醫三院足踝外科就診,最終診斷為扁平足。南醫三院足踝外科主任曾參軍介紹說,臨床上這樣的病例還真不少。建議大家平時有類似困擾可以自己檢查一下自己的足弓是否異常。青少年如果發現扁平足,建議儘早幹預。

什麼是扁平足?

曾參軍介紹,扁平足通常稱為脛後肌腱功能不全,又稱平足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平板足、平足、扁平外翻足,泛指各種原因造成的足弓塌陷低平甚至消失,患足跟外翻、足外展無彈性,在行走和站立時容易出現足部疲乏和疼痛症狀。

可能很多人對足弓沒有概念,足弓是由足部的跗骨、蹠骨拱形砌合而成的凸形向上的弓形結構,足底的韌帶、肌腱等具有彈性和收縮力的組織構成類似弓弦結構。

足弓可以保證直立時足底支撐穩固性,行走時將身體重力下傳至跟骨和蹠骨小頭,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足弓拱形、韌帶的彈性,以及足底肌肉的收縮是維持足弓以及足部彈跳的能動條件。跳躍和高處落地時對地面反彈力有緩衝作用。足弓的功能如果被破壞,人體直立、行走、彈掉等動作就會受到影響。

穿鞋不當也可誘發足弓塌陷

曾參軍說,任何骨、韌帶、肌肉生理狀態異常都可能導致足弓塌陷或消失,其發生原因包括生理性和先天性結構異常、創傷、足部骨病(如類風溼關節炎、骨關節結核、脊髓灰質炎後遺症、腦癱),以及後天不良習慣因素如足部長期負重、體重增加、長期臥床所致韌帶鬆弛和肌肉萎縮、穿鞋不當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足部內側在長期站立或行走後發生疼痛症狀而且越來越重,有時候不一定是扁平足,也可能是有足底筋膜炎、拇外翻等足部疾病。

除了去醫院檢查外,大家平時也可以通過兩個簡單的方法初步進行自我篩查:

方法一:站立直視法

站立時從足的內側方觀察足部是否具有弓形。一定要是站立位時觀察足弓,因為非站立位不負重,姿勢型扁平足往往也會呈現出足弓的弧度,讓人誤以為足弓正常。

方法二:足印檢查法

在深色地板或不吸水的地面,用足底沾水或白粉印記,觀察足底印記的形狀。

學步期這樣預防扁平足

在學步前期,曾參軍建議孩子赤腳行走;在學步初期,則建議穿著硬底鞋以保護足弓,預防扁平足的發生。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應該穿軟一點的鞋子才舒服,這其實不利於學步期孩子足部的發育。

平時也可以有意識練習用足底外緣著地行走,避免足部長期處於一種姿勢,防止足部疲勞,適當的跑跳動作有助於鍛鍊足部肌肉,減輕韌帶負擔。

需要提醒的是,少年兒童不宜穿有跟的鞋,特別是女孩要避免模仿大人穿高跟鞋。

進行功能鍛鍊可改善扁平足

曾參軍介紹,所有的扁平足都可進行功能鍛鍊,如用足尖寫字、足趾夾毛巾、提踵外旋運動等。姿勢性和大多數痙攣性平足症可以通過理療、按摩、加強足內外在肌鍛鍊以及穿矯形鞋或足弓墊來矯正或改善。

至於那些經過上述鍛鍊仍然無法達到滿意效果的患者,建議儘早到醫院就診,確定治療方案,尤其是學齡初期(7~9歲)扁平足不能改善者,建議及早進行微創治療,若學齡初期的扁平足得不到糾正,成年後會慢慢發展成僵硬性扁平足,必須接受複雜的開放手術才能解決。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遊華玲(署名除外)

相關焦點

  • 沒跑步也感覺腳痛? 或是這9個原因所致
    網易體育12月18日報導:當跑者感到自己的腳痛時
  • 兒童鞋選購竅門 宜有足弓承託墊
    日常應以平跟鞋為主,但不是完全的平跟,還是要帶一點小跟的,這樣有利於腳上的受力分布,對足弓的發育也是有好處的,而且帶跟的鞋子也有一定的減震效果。這裡要提醒一下,可能會有的寶爸寶媽覺得給寶寶的鞋子越軟越好,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寶寶穿著太軟的鞋子,不利於足底神經的發育,很難鍛鍊出腳踏實地的感覺,時間長了,走路還容易摔跤。
  • 孩子有扁平足 8歲前可穿足弓墊矯正
    N本報記者 林寶珍 暑假裡,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出去旅遊,可李先生卻為此非常煩惱,因為他9歲的兒子有扁平足,平時上學走一點路就喊腳痛,聽說要出去旅遊便連連搖頭,聲稱「全程有車坐」或「走累了老爸背」才肯去…… 由於足弓塌陷,扁平足的人走路容易感到酸痛,體育運動能力也較差,嚴重的還會引起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連鎖反應,發生炎症、變形。
  • |扁平足|肌肉|平足症|足弓|足底_網易訂閱
    有些人走路會搖搖晃晃,雖然幅度不誇張,但姿態不太好看;還有些人走路稍久一點就喊腳痛,更別提跑了。觀察這些人的鞋底,整體或者鞋跟內側磨損嚴重……這時就要提醒他:你很可能是扁平足。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足踝專科副主任醫師謝飛彬提醒讀者:足弓作用很大,可緩衝足部在走、跑、跳時的震動,保護內臟,特別是大腦免受震蕩,還可以保護足底的血管、神經免受壓迫,是「天然減震器」,大家都需要重視足底健康。
  • 離不開這5點小知識,使足弓能支撐,走路不太累
    兩位老人攜手散步 大家都知道有足弓的話,可以使腳富有彈性,能好地推動人體活動。如果我們足弓消失之後,正常人走路就會覺得非常累。此時,人會出現走路容易疲勞的感覺,甚至走路時足底出現疼痛,醫學上叫足底筋膜炎。 二、可能導致拇外翻畸形
  • 腳底板痛的原因 6大因素導致腳痛
    平時的生活中,如果沒有長時間走路還痛的話很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腳底板會出現什麼樣的疼痛的現象呢?那麼腳底板痛怎麼辦?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 腳底板痛的原因(1)骨刺足跟痛,是由於骨足底面所附著的肌肉、韌帶隨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牽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現代醫學稱「跟骨骨膜炎」,又稱「跟骨骨刺」。
  • 看完這4點,最好自查一下
    我們的足弓是足部一個重要支撐結構,由跗骨和蹠骨砌合為拱形,跟彈性可收縮的足底韌帶,肌腱,一起共同組成足弓。有一定的向上凸起弧度,正常的足弓有助於緩衝震蕩、保護足底神經血管、支撐身體的重要作用。但由於生長發育的不同,有些人群的足弓也回出現畸形生長的狀態,扁平足就是一種畸形的足部狀態。大約有7%的人有扁平足的問題,有扁平足的人,其足弓看上去很平。有扁平足的人,在孩童時期影響不明顯,大部分扁平足患者在青中年或者超重時會出現症狀。
  • 跑步-怎麼判斷高低足弓和內外翻足
    普通足型之外,高足弓和低足弓,外翻足和內翻足都是比較常見的特殊足型。首先判斷足弓高低。1.認識足弓。足弓可分為腳掌前後方向的內、外縱弓和腳掌內外方向的橫弓。內側縱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塊楔骨及第1~3構成,內側縱弓較高,彈性較大,起緩衝震蕩的作用,又稱為彈性足弓。外側縱弓由跟骨、骰骨及第4、5蹠骨構成,外側足弓較低,彈性較差,主要與維持身體直立姿勢有關,又稱支持弓。
  • 足弓鞋墊真的有用嗎?
    我們今天來講一講足弓鞋墊。在我們康復患者中,很多人都會有足弓的問題,而且有一部分人還會同時有足底痛,膝痛,腿型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建議他們穿一雙足弓鞋墊,多數情況下,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都會有改善。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足弓鞋墊作用。
  • 如何測量足弓高度和腳寬?
    很多人會問我,跑鞋怎麼買,最近有沒有什麼好的跑鞋推薦,而我會說,先量一下自己的足弓高度和腳寬吧。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腳有多長,但是很少有人認真給自己量過腳的寬度,其實這也可以讓大家能更方便的了解自己腳型,並且買到更合適自己的鞋。
  • ...健步鞋|老年人|腳趾|畸形|足弓|鞋底|鞋頭|鞋墊|上翹|-健康界
    點擊查看 在選購鞋子時我們會發現有不少運動鞋或老年健步鞋都有一個特徵鞋尖具有一定的翹度剛穿上時會感覺走路更輕快但是這樣的鞋子真的適合老年人嗎?
  • 寶寶不願走長路 當心足弓發育不良
    「我娃今年六歲半,上幼兒園體檢時發現足弓發育不良,後來一直墊足弓墊。」在西安市兒童醫院骨科第一屆兒童扁平足元旦義診現場,王女士一邊說一邊為孩子脫去鞋襪。「從片子上看,孩子的足弓發育已基本接近正常範圍。來,我再看看孩子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