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顏丙燕的出色,讓我覺得,脫胎於哈金的小說《養老計劃》的《盛先生的花兒》已經將「養老」這一主題替換成了對「花兒」們命運的擔憂。
文/吳玫
有的演員將一個個角色當作了成為明星的鋪路石,有的演員則將自己的明星氣質揉進了一個個角色裡。顏丙燕屬於後者。
對這個不怎麼喧囂的女演員有這樣的認識,始於一部名叫《愛情的牙齒》的電影。
完成於2006年的《愛情的牙齒》,通過一個女人與愛情相關的三段經歷,講述了過去的數十年裡,我們所處的社會對愛情的態度。而顏丙燕扮演的女主角錢紅葉,就是這種態度的代言人。從對愛情的木知木覺,到像飛蛾撲火一樣投身愛情,再把愛情摒棄出婚姻生活,沉浮其中的錢紅葉也從青澀到綻放再到心如止水。這種內涵豐富的角色演來並不容易,可顏丙燕卻駕馭得得心應手,尤其是後背被暗戀她的男同學用磚拍傷的那場戲,顏丙燕將一個懵懂於感情生活的女孩猛然開悟的過程,演繹得絲絲入扣。
知識分子的人物設定使得錢紅葉的扮相十分優雅,假如說《愛情的牙齒》女主角是一個受到女演員青睞的角色的話,那麼,李寶莉就未必了。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萬箭穿心》,女主角李寶莉曾經是一個悍婦。跟蹤到丈夫偷情後李寶莉的一個合理但不合情的選擇,讓丈夫放棄了生命,也讓婆婆和兒子從此將其視作眼中釘。心懷愧怍的李寶莉用一根「槓棒」挑起奉養婆婆和養育兒子的重任後,依然不被祖孫二人諒解,於是我們看到,銀幕上的顏丙燕臉色憔悴、身體枯瘦、一身過時衣褲地穿行在小巷深處,她扮演的李寶莉,走出家門是一個含辛茹苦的棒棒女,回到家裡還要備受婆婆和兒子的鄙夷,這樣一個形象不討巧的角色,誰肯花那麼大的功夫去琢磨李寶莉跌宕起伏的內心世界?顏丙燕願意,且完成度幾近完美。
可惜的是,在《萬箭穿心》上映的2012年後,流量明星越來越耀眼,顏丙燕主演的兩部電影《愛情的牙齒》和《萬箭穿心》,只能是划過天際的流星,剎那耀眼卻沒法引起大眾的關注。
又不是沒有演技!我以為2012年以後顏丙燕會幡然醒悟也投身於熱播劇拍攝的行列,沒有想到,她依然熱衷那些女性話題的文藝片,這一回,是上映於2016年的《盛先生的花兒》。
將美國華裔作家哈金的小說《養老計劃》本土化的電影《盛先生的花兒》,將女主角棉花定位於這樣一個女人:出生在以花兒表情達意的甘肅,因為不能生育,被丈夫趕出了家門。在老家待不下去的棉花,跟著老鄉到北京打工,遇到了把老婆孩子丟在家鄉一個人在北京闖蕩的男人何順。與何順在一起後不久,棉花得到了一份好工作,照看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盛先生。是的,這樣的孤家寡人不好照看,可是,盛先生的女兒盛琴許諾的是5000元月薪外加包吃住,棉花覺得這是一份值得她付出的活兒,便拖著行李住進了盛先生的家……
也就是女保姆和有些痴呆的老頭兩個人的故事,怎麼就能將《盛先生的花兒》定位於女性題材的電影呢?影片利用棉花和盛先生的人物關係,至少關注了這樣幾個女性話題:沒法生育是女性的原罪嗎?離開家園來到大城市的男男女女如此苟且給女性帶來了什麼樣的傷痛?獨守空房的盛琴該向誰討要失去的生活樂趣?行將就木的盛先生該不該為自己年輕時傷害過女性的行為遭受應有的懲罰?等等。
當然,電影只是呈現而不是解決問題。就呈現問題這一角度而言,顏丙燕通過棉花這個角色將《盛先生的花兒》所要表達的內涵,淋漓盡致地表演了出來。
認定自己不能生育後,棉花與何順在一起的時候根本沒想過要採取措施,誰知道意外就這樣發生了。盛琴帶著棉花去醫院做例行身體檢查,結果是,棉花懷孕了。先於盛琴知道自己懷孕後,棉花匆匆離開了醫院大樓衝進了藍天下,這時候,陽光正燦爛——我得說,這一場戲,顏丙燕的表演簡直太完美了。她先是仰頭直視有些強烈的陽光,委屈於是在臉上纖毫畢現。什麼委屈?那麼多年因為無法生育而在老家受到的委屈,以及因為無法生育而被迫離婚的委屈。很快,陽光下那張臉上的委屈就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驕傲的微笑。驕傲什麼?一個能夠生育的女人才是完整的女人,這一陳舊的社會觀念日積月累地滲透進棉花的腦子和身體,讓她毫不反抗地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應該被遺棄的無用的女人,可一紙已經懷孕的檢查結果瞬間洗脫了她的原罪,棉花能不驕傲嗎?而緊隨其後的淚流滿面,是感激自己爭氣的身體,是痛恨糟踐過自己的前夫,是感慨自己之前的委曲求全,是第一次覺得太陽是為自己開顏的,所以,她又對著太陽喜出望外了。這是一個讓壞演員一籌莫展、好演員盡情發揮的段落,顯然,顏丙燕是好演員。
好演員顏丙燕的出色表演,何止在這一段戲裡!《盛先生的花兒》的大多數戲份,是顏丙燕和盛先生的扮演者王德順的對手戲。由於盛先生的人物設定是一個阿爾茨海默患者,盛先生要麼胡說八道,要麼哼哼唧唧,他們的對手戲就對話這一層面而言,總是顏丙燕一個人在說話,她卻能讓我們感覺著盛先生從來沒有缺席過與她的對話。顏丙燕的出色,讓我覺得,脫胎於哈金的小說《養老計劃》的《盛先生的花兒》已經將「養老」這一主題替換成了對「花兒」們命運的擔憂。瞧呀,那個從不吝嗇甜言蜜語的何順,聽說棉花意外懷孕後,不也怯懦地躲起來了嗎?再度出現,也是為了規勸棉花放棄孩子。
從棉花得知懷孕後喜極而泣,到何順得知棉花懷孕後氣急敗壞,《盛先生的花兒》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相比誰來照顧老年失智的盛先生,它更關心的是棉花們的命運,亦即,時到今天女人將如何與這個世界溝通。
可惜的是,影片並沒有為棉花們找到與世界的最佳溝通手段。結尾處,《盛先生的花兒》畫風一轉:背著孩子的棉花離開了大都市,回到了養育她的家鄉。正是家鄉最好的季節,陽光明媚、棉花盛開,棉花臉上的笑靨,比陽光更明媚比棉花更怒放——這一場戲,在暗示什麼?在我看來,是棉花在用背上的孩子驕傲地向那些曾經鄙視過自己的人們宣告,她是一個能夠生育的女人,她可以理直氣壯地回到家鄉揚眉吐氣地生活了。這樣的結尾多少讓人有些失望,幸虧,有顏丙燕這樣的好演員,她從始至終的出色表演,讓一部有瑕疵的電影變得幾近完美。
[責編:周佳]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