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的也許是我們無可奈何的命運——《敦刻爾克》

2021-01-11 我笑容很燦爛哦

《敦刻爾克》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形勢萬分危急。

撤退過程中,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了激烈的空戰,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將大部分士兵撤離歐洲大陸。這次行動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並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根本,可謂是二戰期間歐洲大陸執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

電影同時展開3個故事線,從陸海空3個角度分別展開故事在德軍的包圍下,每個人都做好了背水一戰的準備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在逃離海灘時認識了吉布森和亞歷克斯

在海上,民間船主道森和他的兒子彼得17歲的少年喬治也將離開英國前往敦克爾克3人接二連三地幫助海軍飛行員科林斯和湯米一行,空中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在敵人的兩面夾擊下艱難地戰鬥著

與以往的戰爭電影不同,以歷史戰爭為題材的電影,刻畫的是君的浮躁和牛郎,決勝千裡和山崩,前面的破局,是團隊的決策過程

影片中,德國幾乎完全說話,飛機的飛行員,看不見的,我們幾乎看不見的納粹身著軍裝的德國士兵——等待的英國士兵從哪裡飛梭的子彈,水中明滅搖擺不定的魚雷,然後突然俯衝轟炸機的令人恐懼的轟鳴聲中,一位觀眾在電影裡的懸案和撤退的英法聯軍的一樣,完全不懂德國軍隊的攻擊,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能逃出地獄的敦刻

在第一視角的意義上,敦刻爾克的真實也許就是士兵們的真實馳騁在壯大的戰場上的他們,面對的是混沌的未知狀況,談不上戰略大局觀

他們並沒有時間仔細觀察隊友的中單和死亡反而有可能因為一次猛烈的掃射或炮擊而抱頭逃跑,戰戰兢兢

這個戰場的恐怖,是敦刻爾克真正的說書人無論是在海邊沙灘上等待救援的數十萬大軍,還是到海峽對岸救援的許多普通民眾,抑或是空軍飛行員,他們面對的根本處境,下是一秒的民心

因此,敦刻爾克不需要敵軍,也不需要戰場上的千軍萬馬該片與其說是戰爭片,不如說是懸疑片

保存生命和拯救生命是這支秒表在滴答滴答的伴奏下生存危機最核心的內在衝突電影裡的一次又一次的懸疑的高漲和情緒的釋放也最終生存下來的所有喜悅和興奮來

諾蘭不想判斷戰爭的是非和意義,也不想判斷在戰爭中尋求生存的人們是否正確

無論是身穿英軍服裝的法國士兵吉布森,還是對炮擊感到恐懼的斯裡安?墨菲,都不是反面人物,而是普通人

在敦刻爾克中,諾蘭讓戰爭的本質回歸到最原始的東西在炮火和大海面前,求生是正義,回家是勝利

像道森一樣,竭盡不放過的一絲可能,像拯救多一條生命的法利爾一樣,人類為殘障而戰,直到最後一刻都是那麼嚴肅的正義

諾蘭電影中故意隱藏的敵人壓迫的存在,一種自然而然的幅度也刻意淡化了傳統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是鳥的矛盾關係,同時視點士兵的立場上,忠實地還原聲音,他們自己的體驗是逃亡,儘管如此,所有的逃亡

士兵們不知道幾十年後當人們回顧敦刻爾克大撤退時將其視作在二戰史上重要的轉折點;他們只是不擇手段、竭盡全力的想要逃離敦刻爾克海灘,渡過英法海峽。

當他們坐著小漁船,滿面油汙,垂頭喪氣的回到英國,滿以為自己會被民眾因敗軍的身份而唾棄,沒想到在報紙上看到邱吉爾的演說,看到火車窗外的民眾的歡呼,他們才意識到自己這次狼狽的撤退和絕望的逃亡居然被視作一場偉大的勝利。

結尾時男主讀完報紙上邱吉爾的演說,抬起頭愣了愣神,似乎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現實,電影便結束在這個瞬間。戰爭所帶來的迷茫,命運的不可捉摸,便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情境。

相關焦點

  • 《敦刻爾克》導演諾蘭:展現人的孤獨感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題:《敦刻爾克》導演諾蘭:展現人類的孤獨感   新華社記者白瀛   《記憶碎片》《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一串電影背後,都有一個名字: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 《敦刻爾克》重新定義「戰爭電影」
    他們的敵人德國納粹自始至終沒有展現,有的只是空中不時的轟炸、海中的魚雷、不知來自何處的子彈以及高空盤旋的戰機。如果沒有字幕對相關背景的交待,我們甚至都無法與作為真實發生的敦刻爾克歷史聯繫起來。正如《敦刻爾克》電影中時不時冒出的一梭子子彈、時不時就俯衝而下的敵人戰機一樣,撤退中的聯軍士兵除了逃跑、俯臥、抱頭下蹲之外,幾乎無能為力。這種「生死由命,福貴在天」的絕望感,正是「倖存者」對命運不可知、不可控的真實寫照。
  • 敦刻爾克電影在哪可以觀看 《敦刻爾克》劇情豆瓣影評
    ­  《敦刻爾克》是一部戰爭片,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影片的故事從陸、海、空三個角度講述,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每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才有可能活著回家。­  既然是戰爭片,那為什麼始終沒有看見敵人?­  其實《敦刻爾克》的故事不是一個關於勝利的故事,那就說明這不是一場戰役,而是一次撤退。
  • 《敦刻爾克》有多神?我們讓諾蘭親自告訴你
    諾蘭導演把一段人盡皆知的二戰歷史拍出了驚悚懸疑片的感覺,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戰爭的可怕, 情不自禁地時刻關注著片中人物的命運。 這一方面要歸功於諾蘭善於用畫面講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歸功於片中一眾卡司精彩的表演。《敦刻爾克》裡面可以說沒有絕對的主角,對白也不多,但每一個出現在畫面的角色(甚至群演)都能把人帶 入到故事裡面。不得不佩服導演的選角和調教演員的功力。
  • 《敦刻爾克》:《盜夢空間》導演以超現實手法再創神作!
    《敦刻爾克》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菲恩·懷特海德、湯姆·格林-卡尼、傑克·勞登、哈裡·斯泰爾斯、阿紐林·巴納德、詹姆斯·達西等領銜主演的戰爭懸疑片。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歷史事實,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 【影訊】手把手教你觀看諾蘭《敦刻爾克》IMAX版的正確方法
    《敦刻爾克》有個龐大的設定,時長卻相對較短,說明敘事節奏也許會相當緊湊設定在二戰期間,但並不是戰爭片>儘管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在二戰的法國戰役期間,但諾蘭卻多次強調《敦刻爾克》不是戰爭片,而是懸疑片諾蘭說:這是一個關於生存的故事,所以它首先是一部懸疑片
  • 《敦刻爾克》:極簡主義的諾蘭式回望
    其實,只要聯想到當今大導演之一的克里斯多福·諾蘭也拍了一部「非驢非馬」的戰爭片,那麼也許衡量電影的傳統標準正在逐漸失效,到了該打破固有套路,換種眼光來看待電影的時代了。既然說到「戰爭片」,那麼不妨簡單回顧一下它大致的發展歷程。從類型上看,「戰爭片」事實上是「歷史片」下的一個細分類型,畢竟戰爭就是歷史的一部分。
  • 《敦刻爾克》海的另一邊是我們的家園
    今天介紹的就是根據二戰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影片——《敦刻爾克》影片是由著名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作為諾蘭的第一部現實的戰爭題材電影,以現實為基礎的《敦刻爾克》並沒有像《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那樣有如此複雜龐大的虛構的時空結構
  • 《敦刻爾克》戰爭電影二戰主題,33萬士兵的奇蹟成功撤離
    今天,我想推薦一部二戰戰爭片《敦刻爾克》《敦刻爾克》Dunkirk於2017年9月1在中國大陸發行。在電影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中,當時40萬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被敵人包圍,面對敵人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那時,我和一個好朋友去看電影。說實話,我很擔心。有時候我抑制不住。當士兵們被困在8英裡長敦刻爾克海灘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沒有希望,只有絕望,窒息感被困在深淵使人們在戰爭中變得越來越殘酷。
  • 10年前,這部電影拍出了最好的敦刻爾克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也非常想幾年這部讓人難忘的影片。2007年9月7日,《贖罪》在英國公映。這部電影中有一美的藍眼睛前者加劇了事件的戲劇性,偶然的事件導致了命運的突變,所有人都像玩具城堡中的棋子身不由己;後者暗指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命如草芥的士兵,列隊等候撤退的他們在上天眼中就像一隊玩具士兵,隨時可能被命運的海水吞沒
  • 影評|我們應該用什麼角度,去看《敦刻爾克》(其實Real君想說的是在哪兒……)
    《敦刻爾克》,是怎麼樣的呢?有些報導說會超越《拯救大兵瑞恩》,雖然我是諾蘭粉,但看電影前,我是保持懷疑的;看過《敦刻爾克》之後,我很堅定,兩部電影不是一個類型,但同樣偉大。提到戰爭片,我們第一會想到的大多是《拯救大兵瑞恩》、《黑鷹墜落》這樣的影片。緊張、刺激、血肉滿天飛,去年的《血戰鋼鋸嶺》將這類型做到了極致,日本人的野蠻、美軍的英勇在片中得到強烈視覺體現。
  • 歷史與電影——《敦刻爾克》
    最近重溫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作品《敦刻爾克》,熟悉諾蘭的人都知道,諾蘭的電影風格更多是體現在講故事的形式,通過捉摸不定的鏡頭和非線性敘事手法來完成故事結構的完整性,以及邏輯思維的縝密。
  • 《敦刻爾克》我們將戰鬥到底
    「我們生於信仰,毀於信仰,我們於信仰的灰燼中重生」,這是我眼中的敦刻爾克。 老實說,老師一開始說要給我們看戰爭片,我並沒有很大的興趣,但導演以在槍林彈雨的巷戰中穿梭的小夥開篇,一下子就讓我的心為之揪起,緊張不安的情緒被不斷渲染。戰爭殘酷至斯,這個小夥該何去何從?海岸上的四十萬士兵又將何去何從?
  • 【周年慶福利】新遠APP8.8秒殺諾蘭大神新片《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因為有諾蘭執導備受關注,之前已經有媒體在國外社交網絡上盛讚這部電影,如今國外的兩大權威網站評分已出,還是超乎預期的好!《敦刻爾克》今日起盛大公映, 這部電影由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耗時三年打造,以獨特的視角和手法展現了二戰歷史上一次傳奇軍事行動——「敦刻爾克大撤退」,如果沒有這一次的大撤退,整個二戰的歷史將會改變。
  • 《敦刻爾克》裡沒有戰狼,只有逃亡
    每一部都足以在世界電影史上留名,當然也包括這部好評如潮的《敦刻爾克》(8.6分)。《敦刻爾克》故事改編自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大陸執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撤退過程中,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了激烈的空戰,英國動員各種大小船隻,將大部分士兵撤離歐洲大陸。這次行動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並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根本。
  • 《敦刻爾克》:看電影,還是進入一部電影
    我們已經太熟悉戰爭片的拍法,包括諾蘭自己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在這個非專業人士都能說出「閃回」「跳軸」的時代,《敦刻爾克》一出,滿屏的《黨同伐異》,但我卻首先想到的是《戰艦波將金號》,因為敖德薩階梯。
  • 奧斯卡電影手冊:《敦刻爾克》在影評人眼裡居然剛及格
    空戰這條線將攝影機裝上了戰機,第一視角的IMAX攝影,展現天空與大海的遼闊、英德戰機的空戰、飛機在空中旋轉的動態感,這些真實畫面所涵蓋的信息量,目前看還是電腦CG完全無法取代的。阿郎(《看電影》雜誌主編):《敦刻爾克》描寫的不是進攻,而是逃亡。
  • 【預告/海報】敦刻爾克
    墨菲 / 馬克·裡朗斯 / 肯尼思·布拉納 / 詹姆斯·達西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法國 / 美國語言: 英語 / 法語 / 德語上映日期: 2017-07-19(法國) / 2017-07-21(美國)又名: 敦克爾克大行動(臺) / 鄧寇克大行動(港)《敦刻爾克
  • 分析影評|其實,諾蘭拍了個「假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給你看!
    或者說《敦刻爾克》的「真實性」有幾分?「寫實」的內容有幾分?毒舌君下面這篇「分析影評」,從「真實性」這一點出發,來分析和解讀諾蘭的創作思路,也許最終會展現一個你從未想過的《敦刻爾克》哦!希望大家能夠耐心地看下去!
  • 10秒進入戰場卻不血腥《敦刻爾克》是一部高級的戰爭電影
    《敦刻爾克》。之前我也寫過很多次,作為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之一,這部諾蘭的新作從最開始就吊足了全世界觀眾的胃口。大概一年多以前就有影迷在網上五星預定。暑假終於率先在海外上映,更是好評如潮。目前豆瓣也一直維持在8分以上。也許是期望非常高,如今引進國內後,評價卻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部分人還是很喜歡,另外一部分人則表示略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