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光丨一碗麻辣肥腸面 秋末初冬的惹味溫暖

2020-12-23 瀟湘晨報

麻辣肥腸面 圖片均記者 李夢穎 攝

燒制肥腸

調麵條作料

煮麵條

預備食材

說起和榴槤一樣讓人又愛又恨的食材,那筆者首先會想到肥腸。不要去管它的由來,只要知道它很美味就行。

在飯店裡吃肥腸,常常吃到一點異味,其實那是因為沒清洗乾淨。小夥伴們可以買已經煮過的袋裝肥腸,再用小妙招清洗一遍,滷煮過後的肥腸,又香又軟爛,特別好吃,一點異味都沒有。天氣轉涼的早上來一碗麻辣鮮香的肥腸面,既重口又美味。

筆者的家鄉在重慶,當地的小夥伴非常喜歡肥腸,不管是紅燒還是火爆,或是煮麵,肥腸軟糯而Q彈的口感都讓人迷戀。肥腸面在重慶麵條裡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牛肉麵一樣它是小麵攤的主角之一。

肥腸面正宗的吃法是把煮肥腸的原湯和肥腸一起,從煮好的麵條上面淋下去,再撒上蔥花香菜,筆者會再加點陳醋,沒那麼辣又更鮮香。

東莞很難吃到好吃的肥腸面,筆者就自己動手,紅燒一大碗肥腸放在冰箱,想吃的時候挖一勺,方便極了。小夥伴要注意,建議肥腸面用鹼面,這樣麵條不易煮爛,還有些彈性。

/ 材料 /

溼面100g,肥腸1000g,油菜少許,蔥、姜、蒜、幹辣椒、花椒、八角、香葉、白芷少許,郫縣豆瓣2勺,火鍋底料一小塊,鹽適量,生抽適量

/ 做法 /

1. 肥腸剪開或者把裡面翻出來,撒上麵粉,搓揉乾淨,用水清洗掉麵粉。再放入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的水裡浸泡一會去味,撈出洗淨。

2.鍋裡加滿水,放入肥腸,加入蔥、姜、蒜、花椒、八角、幹辣椒、香葉、白芷、鹽、生抽,小火煮30分鐘。

3.鍋裡倒入油,放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滷好的肥腸撈出,切段,放入鍋中炒幾下,加入火鍋底料。倒入開水,煮30分鐘。

4.每個人的口感都不相同,所以這裡就說說清淡口味的麵條作料調配。取碗一隻,碗中依次調入姜米、蒜泥、黃豆醬油、鹽少許、雞精、胡椒粉、味精、炒香後的芽菜、豬油、蔥花,然後淋入高湯調勻即可。

5.湯鍋加水燒開,放入鹼面煮熟。將面撈出擺在碗中,上面放小油菜。

6.肥腸和肥腸湯倒入碗中,表面再加些炸好的熟花生即可。

/ 小竅門 /

1.肥腸要選擇比較肥厚的才好吃。買回的新鮮肥腸,撕掉多餘的肥油(不要全部撕掉,需要留一部分),然後用麵粉加陳醋用力揉搓有黏液的一面,之後用清水清洗乾淨。這一過程一般是重複兩到三次。

2.洗好的肥腸改刀成20cm長的段,冷水入鍋中焯水,焯水時加料酒、白醋。焯好水後撈出冷水衝洗乾淨。

3.焯好水的肥腸第一時間切滾刀塊,一般為3~4cm大小。肥腸冷透後再切,肥腸上面的油脂會凝固,沾在刀上菜墩上面到處都是。建議趁熱切肥腸。

4.肥腸一定要煮久一些,這樣才會軟爛才好吃,煮時間短了會嚼不動。

5.郫縣豆瓣醬就挺鹹,湯裡加鹽要適當,最好自己先嘗嘗。

記者 黃月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碗麻辣肥腸豆花魚,我追著吃了七個月!【內含超大福利】
    吃過的人都說好!靠的就是對大眾口味的精準把握及超高的性價比。一碗麻辣肥腸豆花魚,追著吃了7個月!>註:肥腸需另加,9元/份,無限量,任意加!備受好評的鎮店之寶就是這道麻辣肥腸豆花魚。50CM的大盆端上桌,你的眼神就沒法從它身上挪開了!
  • 手把手教你做面——重慶風味肥腸面
    手把手教你做面——重慶風味肥腸面 2020-10-04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竟然不愛吃肥腸?!
    不,我只是滿腦肥腸丨- 風物君語 -沒啥食慾的時候,就該來一盤肥腸管它是麻辣、爆炒、幹煸▲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是肥腸的忠實追隨者。就算是衣冠楚楚油頭粉面的老闆,一頭扎進路邊小館兒,也照樣端著一碗紅熱麻辣的肥腸粉呲溜呲溜吃得不亦樂乎。
  • 紅燒還是麻辣?肥腸虐我千百遍 我待肥腸如初戀!臭臭的美食
    中國有很多地方都吃肥腸,每個地方又有各自做法,但是無論怎麼做,仍然主要是紅燒、麻辣和滷味三種方式最為過癮!這裡最為出名,便是江油肥腸,大街小巷幾乎隨處可見。在過去,江油人並不怎麼吃肥腸。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經濟困難的時候,當地才有人開始吃肥腸。而現在的江油人,吃肥腸是他們一種早已習慣的生活方式。一碗肥腸,一碗乾飯,一碗飄著蔥花的醋湯……便是全部的生活滋味。
  • 做肥腸面3樣必須加,第一個去腥、第二個開胃,最後一個已成經典
    說到這個肥腸面,有麻辣鮮香的,也有口味濃鬱的,更有吃著有嚼勁的,光是想想口水就止不住了,但是雖然喜歡的緊,卻很少吃。因為肥腸嘛想必大家也知道,清洗之前還真的是難以觀之,更別說吃了,在外面吃別人做的到底不放心。可是回家自己做,清理上也是有心無力,所以每做一次都會多準備一些,滷好放在冰箱裡,省的總是弄了。
  • 成都來的蘭婆婆肥腸撈滷麵 搪瓷缸裝面、麻辣湯底饞哭穎上路吃貨~
    1994年開始做面的蘭婆婆,不僅自己做還教人,店內滿牆的錦旗都是學生贈送的,可以說是在成都面界小有成就~如今蘭婆婆的風味在合肥也能嘗到了,蘭婆婆剛來一個月就被吃貨們發掘 現做成都撈滷,一口麻辣風情激蕩舌尖店內主打「撈滷」,以麻辣口感為主,將初步加工和水處理後的原料放在配好的現撈汁中煮製成餚
  • 一碗好拉麵代表了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一碗好拉麵代表了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 春芹麵館弱爆了,這才是合肥備受好評的一碗麵~
    但真正令吃貨哥難以忘懷的是這碗茴香打滷面「你說茴香的味道,能讓我在將來厭倦你的時候,多去回想你的好。」作為合肥最逼格的麵館,是紅頂餐飲旗下的品牌,豌雜肥腸面,麵條勁道豌豆軟糯雜醬香甜,肥腸塊大又入味。豌雜牛肉麵麻辣醇香,牛肉有嚼頭,湯頭正。甲魚撈麵,甲魚軟嫩味足,此類面合肥少有。油潑辣子面味道偏辣,吃著較清爽。
  • 柳州辣妹仔PK無名川面,坑殺!
    柳州人素愛吃粉,世襲制一般的傳承,讓『粉』當之無愧的成為本地龍頭老大! 這家無名的川面,操刀的師傅是純正四川人,不改良,不妥協的原版川面味道,讓許多遠道而來的食客,都吃得無比銷魂,紛紛豎起大拇哥!
  • 這家明星開的麵店,最便宜的15元一碗,來吃一碗送一碗!
    重慶小面,更講究一種麻辣鮮香,一碗小面選用上乘的佐料、勁道的麵條,調製出能讓麻辣從舌尖滲透到全身的小面。滿滿的滷肉覆蓋,基本上點了的人,都會忍不住把這一碗咥乾淨!以"肉"取勝,看上去就是一片肉末,沒有醬,根本不用擔心不夠吃!
  • 貴陽的面,腸旺面
    本文為由@艾格吃飽了美食自媒體提供以下內容請放心食用_________簡簡單單的一碗麵,只要有了肥腸和血旺
  • 秋末初冬穿什麼?建議這幾套「上下班風」的穿搭,簡潔,高級
    對都市麗人來說,即使到了秋末初冬,也要穿出自己的風格,但秋冬的服裝款式大多是較厚,很容易就會有臃腫、肥胖的感覺,看起來不夠利落幹練,別急,別急,今天就推薦這幾套「通勤風衣」,教你穿出簡約高雅。整個套裝是咖色系搭配,整體偏都市,很適合秋末和初秋的柔和氣氛。內搭選用了富有設計感的深咖半裙來搭配,褶皺設計的深咖半裙雖然是純色的,但卻因褶皺元素而增添了設計感。雖然同樣是咖色,但是深淺不同,也讓裙體跟風衣有了一個層次的變化。
  • 這家上過天天向上的面莊,穩坐重慶小面排行榜前十強!!
    如果想一次性吃上牛肉和肥腸兩種澆頭的,一定要點這個特色混合面。熱辣濃鬱的湯汁浸泡著小面,大塊的肥腸和牛肉鋪在上頭;牛肉口感很棒,肥腸乾淨麻辣,小面比較細軟,也不夠筋道,但是勝在沒有鹼味~一碗麵好不好吃,佐料和澆頭佔了很大的比例。店裡的雜醬大顆飽滿,浸潤在油裡,油光鋥亮。
  • 樂山最好吃的10家肥腸,全部吃過才算行家!
    這一道肥腸入口酥而不焦,香而不膩,辣而不燒,簡直是下酒的最佳搭檔!精心處理過的肥腸再配上應季的青花椒,味道深得人心,一口接著一口,安逸舒適,麻辣鮮香!帶兩三好友來到這家店,點一盤黃瓜燉肥腸,肥腸的油脂和黃瓜的清爽和香甜搭配,再搭配一碗糯米飯,各種味道完美融合,神仙都不換。剛好餐館在小編家樓下,要不是因為這次的美食測評還不知道這塊美食寶地呢!
  • 一碗牛肉麵
    年後第一天上班的下午,我在想一件事:下班之後,一定要回家吃一碗胡老么牛肉麵,再加五塊錢的牛肉,要牛腩,有肥的那種 到店的時候,胡老闆還是和往常一樣,繫著圍腰,站在店門口,看十字路口紅綠燈上的晚霞 我殺氣騰騰地走到店門口,他一個輕巧的轉身,問:吃啥子我把下午想的事情描述了一遍,他看都沒看我一眼,調料已經紛至沓來
  • 滿滿一碗5種海鮮!這家從上海火到昆明的海鮮燜飯/面,1000份免費送!
    花甲、蟹腳、扇貝、南美對蝦、魷魚5種海鮮都是新鮮採購的搭配面、米線、米飯、烏龍麵和義大利麵有原味、香辣、麻辣和泰式酸湯淋在香噴噴的米飯上就可以啦一碗熱氣騰騰超級誘人的海鮮燜飯擺在面前我的口水就不爭氣的流出來了
  • 初冬文成行,溫暖楓葉情
    秋意重重,冬日漸濃,在這個秋末初冬的季節,有這樣一抹身姿如火焰絢爛、似驕陽耀眼,在秋風中瑟瑟搖曳著,不願飄落的紅葉…一片落葉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滄桑了流年。一片楓紅,一縷秋風,遮掩了心事,安排了一眼的寂寞。冷秋,冷霜,冷落葉,暖情,暖意,暖歲月。
  • 這家店的面比臉大,女生記得三人點一碗.
    因為生意太好,店裡連飲料都是隨便擺放,讓顧客自己拿的。同時也沒功夫接入外賣,想嘗試的吃貨只得親自來店了。另外一道重頭戲皮肚,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肉皮。皮肚面是南京著名的小吃之一,孫師傅便是從那兒統一進的處理好的皮肚。
  • 在東莞,到臺灣只要一碗麵!
    這裡只有地道臺灣味道:薑母鴨鹹湯圓肉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