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上海書展|戴錦華:「給孩子的電影」不等於兒童片
8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攜新作《給孩子的電影》作客思南公館,與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毛尖就新書及電影的話題進行了對談。《給孩子的電影》是活字文化與中信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給孩子」系列的最新一種。以下內容摘編自當天活動的錄音整理稿,由澎湃新聞經主辦方授權發布。
-
北大教授戴錦華推薦!寒假給孩子看的50部電影
50部給孩子的電影戰艦波將金號淘金記夏伯陽 / 恰巴耶夫大路愛德華大夫在電影中進行一場思想的風暴不久前,戴教授出版了一本新書《給孩子的電影》這個寒假,一起打卡北京大學戴錦華教授電影片單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戴錦華教授是最早從事中國電影史論
-
對話戴錦華:對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來要求和淨化文藝作品感到警惕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給孩子的電影不等於兒童片、不等於卡通片,更重要的是,不等於簡單、明確、陽光燦爛,不是所有以孩子為主角或名為兒童片的電影對孩子來說都是貼切的。」昨日,在思南文學之家,學者戴錦華與作家毛尖圍繞日前出版的新書《給孩子的電影》進行了一場對談。
-
上海書展·專訪丨戴錦華:我想跟孩子們分享電影藝術
近日,《給孩子的電影》由活字文化與中信出版集團在上海書展上全國首發。這本書在世界範圍內遴選出50部經典電影,尤其注重第三世界電影的發展,除好萊塢外的國家,比如伊朗的《小鞋子》以及東歐的電影。在這50部之外,《給孩子的電影》又以列表的形式補充推薦了另外50部影片,讓有興趣的小讀者作為延伸閱讀與觀摩參考。
-
北大教授戴錦華:孩子成長路上,不容錯過的6部電影
今天,阿信精選了由戴錦華主編的《給孩子的電影》裡6部超級經典的成長系電影,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甚至是大人都能看到自己成長的影子。因此,成長的陣痛,不只是孩子的,更是所有人的。許多父母或許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替他們規劃上什麼學校、做什麼工作甚至找什麼樣的伴侶。但是,孩子最重要的是成為自己,這個過程,是需要和家長一起找尋的。孩子可以不完美、不優秀,但是,希望他一定可以伴著祝福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
北大教授戴錦華:給孩子的電影
——北大教授戴錦華 一部優秀的電影是多方面的因素的完美結合。動人心弦的故事、恰到好處的音效、細節考究的畫面……而真正可以打動孩子的電影,不僅故事情節超級有趣,而且在情感上會引起他們的共鳴。
-
戴錦華:人生不可錯過的52部經典電影
曾任華語電影金馬獎評委的戴錦華,是如今中文世界最具權威的電影評論者。 「我的一生已經交給了這個藝術」 ——戴錦華 在電影評論領域出了十餘部專著,豆瓣評分每本都8分以上
-
李安說「它是史上最偉大的兒童電影,值得每個成年人去看」
直到1992年, 他才以導演身份拍攝了第一部故事長片《手足情深》, 隨後拍攝了《父親》《小鞋子》和《天堂的顏色》等作品, 聲名日盛。一雙鞋子引發的故事《小鞋子》是馬基德· 馬基迪執導的第三部影片, 也是為他帶來國內外無上榮譽的代表作。它獲得了第71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 並在美國獲得了近百萬美金的票房,創下了伊朗電影的票房紀錄。
-
電影死亡了嗎?聽聽戴錦華怎麼說
《流浪的迪潘》劇照戴錦華理解《電影手冊》編輯們批判兩部金棕櫚電影的出發點,但她對《流浪的迪潘》和《我是布萊克》表現出的社會訴求仍然表示認可。《流浪的迪潘》首映6個月後,巴黎發生「11·13巴黎恐怖襲擊事件」,電影對現實有了某種前瞻性預見,這讓戴錦華對選擇《流浪的迪潘》為金棕櫚獎的評委會肅然起敬,「說明評委們對歐洲的民族矛盾和種族問題有一定的敏感度。」
-
戴錦華 只有當我們拍攝他者且忘卻自我時,電影才有意義
對前兩部影片的質詢在於,你們怎麼又主題先行了?而這兩部影片看上去沒有什麼原創性的、激進的、前衛的電影語言或者美學,看上去它們比較老舊。主持人:好像它們應該得的不是金棕櫚獎,而是評委會大獎?戴錦華:我估計它得評委會大獎也會有爭議,因為它們看上去太沒有「國際電影節相」。我們會說有些電影一看就有「國際電影節相」,而它很沒有。
-
戴錦華 | 這部電影,是寧靜「乘風破浪」的起點
今天,活字君與書友們分享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教授對《炮打雙燈》一片的分析:「在《炮打雙燈》中,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呈現為男主人公牛寶對女主人公春枝的性別指認與改寫……作為對歷史秩序的挑戰,這一愛情與性別的指認過程,事實上是對非人秩序的顛覆,是被扭曲、被葬埋的「人性」與「自然」的甦醒與復歸。」
-
戴錦華談《智取威虎山3D》
有粉絲心心念念「這一次,終於有機會看到最好的徐克」,也有冷眼者「看到眾人盛讚《智取威虎山》,我突然感到一股悲哀」。「徐克頗費苦心,《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合格的B級片。」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說。在戴錦華看來,在改編這部紅色經典的「超級文本」時,徐克保持了節制。她的觀影感受高於她的預期。
-
優籽影單 | 50部12歲前必看的電影之五:9-11歲
Seuss最佳繪本推薦7. 6本關於兒童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書8. 4本關於青少年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書9. 10本最佳物理學兒童讀物10.中文書單 | 10本兒童讀物,遇見最美的春天11. 激發孩子物理和科學興趣的科幻電影(上)12. 激發孩子物理和科學興趣的科幻電影(下)13. 美國著名私校哈克入學記 - IQ 測試14.
-
戴錦華教授推薦與瘟疫相關書籍電影
這些命題在文學電影中也是亙古常新的主題。 北大中文系教授、北大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老師為我們寫了一份書籍、電影推薦及賞析。文 | 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通片只有目光的漫遊、追逐、圍獵、退縮、相遇與交錯,長鏡頭構成了電影史上場面調度的華彩樂句:張力飽滿的欲望與關於美與藝術的哲思在其中以幾乎令人窒息的力度碰撞、交融、剝離……理智或情、靈或肉、被惑或誘惑、圍獵或陷阱。事實上,瘟疫與否並不重要,充其量,提供了「生死相許」的底色。「不純粹、不純潔」的衰老在完美青春面前崩解?美少年終結父權時刻?
-
優籽影單 | 50部12歲前必看的電影之三:7歲以上
Seuss最佳繪本推薦7. 6本關於兒童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書8. 4本關於青少年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書9. 10本最佳物理學兒童讀物10.中文書單 | 10本兒童讀物,遇見最美的春天11. 激發孩子物理和科學興趣的科幻電影(上)12. 激發孩子物理和科學興趣的科幻電影(下)13. 美國著名私校哈克入學記 - IQ 測試14.
-
戴錦華,只有看完她的影評,你才能說是看懂了電影
曾任華語電影金馬獎評委的戴錦華,是如今中文世界最具權威的電影評論者。電影《小武》劇照, 這大概是中國電影第一次以小偷作為主角三聯曾對戴錦華做過一次採訪,問她對於這種討論的看法,她的回應冷靜而不失思考:這種故事一直在講
-
豆瓣9.2分,李安說「它是史上最偉大的兒童電影,但值得每個成年人去看」
李安曾說:「它是史上最偉大的兒童電影,但值得每個成年人去看。」本文摘編自《給孩子的電影》戴錦華編著活字文化出品,中信出版社出版《小鞋子》نامسآ یاههچب上映時間:1997 年直到1992年, 他才以導演身份拍攝了第一部故事長片《手足情深》, 隨後拍攝了《父親》《小鞋子》和《天堂的顏色》等作品, 聲名日盛。進入新世紀, 在拍攝了講述阿富汗難民的《巴倫》之後, 他的拍攝速度放緩。
-
戴錦華 | 新時期的戰爭片書寫,反思歷史還是告別革命?
文 | 戴錦華戴錦華,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1年,自1993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現為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大眾傳媒與性別研究。開設「影片精讀」「中國電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性別與書寫」等數十門課程。
-
好聽|戴錦華,只有看完她的影評,你才能說是看懂了電影
曾任華語電影金馬獎評委的戴錦華,是如今中文世界最具權威的電影評論者。電影《小武》劇照, 這大概是中國電影第一次以小偷作為主角三聯曾對戴錦華做過一次採訪,問她對於這種討論的看法,她的回應冷靜而不失思考:這種故事一直在講
-
講座|北大教授戴錦華:電影真的「死」了嗎?
【編者按】近日,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戴錦華做客北大博雅講壇,在「戴錦華講電影:電影與現實」的直播活動中,從近期《電影手冊》編輯集體辭職事件和《寄生蟲》獲獎的熱點事件出發,圍繞電影的衰落、「死亡」,電影與現實,電影與影院等話題進行了發人深省的討論。以下講座內容摘編自主辦方提供的現場錄音稿,經戴錦華本人審定並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