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剝離仿製藥業務一年多之後,邁藍(Mylan N.V.)和輝瑞旗下業務部門輝瑞普強(Pfizer Upjohn)成功合併,暉致公司(Viatris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VTRS)於2020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
邁藍和普強於2019年7月29日宣布合併,並於2020年10月30日獲得最終監管批准。暉致於2020年11月17日(交易完結後的第一個完整交易日)開始在納斯達克進行正常交易,股票代碼為VTRS。
至此,輝瑞「甩掉」了其仿製藥業務部門,成功把注意力轉到生物製藥業務上。
剝離非專利業務
2019年,受非專利品牌和仿製藥和消費者保健業務拖累,輝瑞營收同比下降1%至518億美元。但其核心生物製藥業務營業收入394 億美元,增長8%,主要驅動因素是Ibrance、Eliquis、Xeljanz和Vyndaqel,新興市場的營業收入增長14%。非專利品牌和仿製藥業務部門普強營業收入下降16%,營收102億美元,普強中國增長7%。
輝瑞董事長兼執行長艾伯樂Albert Bourla上任後對其業務線進行了大刀闊斧和思路清晰的改革,「2019年是繁忙的一年,其中的亮點包括:穩健的財務業績,對股東有利的資產配置,我們不斷增強的研發產品線,以及輝瑞健康藥物(PCH)與葛蘭素史克(GSK)組建合資企業。我們還宣布了普強和邁藍合併的最終協議,創建一家新的全球製藥公司 Viatris。」「砍掉」普強、「賣掉」健康業務之後,「新輝瑞將是一家規模較小、以科學為基礎的公司,專注於創新。」
10月27日,輝瑞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普強業務依舊下滑,前九個月營收59.44億美元,大幅下滑30%。但驚人的是上半年普強在中國增長了17%,居然還是得益於在帶量採購中出局的立普妥(Lipitor)和絡活喜(Norvasc)。不過三季報一出,帶量採購的威力顯現,立普妥和絡活喜不出意外地銷量下滑。
此次合併雙方稱,暉致(Viatris)是一家全新的全球醫療健康公司。
2019年7月29日,輝瑞和Mylan雙雙宣布達成最終協議,將Mylan與輝瑞公司的非專利品牌和仿製藥部門普強(Upjohn)合併,創建一家新的全球製藥公司。根據協議條款,每個Mylan股票將轉換為新公司的一股。輝瑞股東將擁有合併後新公司57%的股份,而Mylan股東將擁有43%的股份。Mylan和Pfizer的董事會一致批准了該交易。
在此之前的5月30日,輝瑞普強剛剛宣布將其全球總部落戶中國上海。
「2018年輝瑞普強全球營收125億美元,發達市場89億美元,中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和港澳臺)24億美元,發展中市場12億美元。從這樣的劃分中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在我們業務營收中佔有很大的比重。」輝瑞普強集團全球總裁高天磊(Michael Goettler)表示,「將全球總部設在中國使我們能更好地響應最亟需的患者需求,尤其是在新興市場。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在全球範圍為2.25億新患者提供治療,而中國將成為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市場。」
雙方稱合併後的新公司將通過匯集兩家高度互補的業務,在超過165個市場擴展其能力。Mylan有多樣化的產品組合,例如中樞神經系統和麻醉,傳染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及強大的渠道、高質量的製造和卓越的供應鏈。Upjohn則有品牌優勢,如立普妥(阿託伐他汀鈣),西樂葆(塞來昔布)和偉哥(西地那非),以及成熟的商業化能力,包括在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領導地位。
對於Mylan來說,此次交易的意義在於通過輝瑞的渠道優勢擴大產品的覆蓋市場,包括在仿製藥和生物仿製藥上,可以進入新的增長市場。
預計新公司在2020年的收入將達到190億至200億美元。預計2020年調整後的EBITDA在75億美元至80億美元之間,包括到2023年每年將實現約10億美元的階段性協同效應。預計2020年的預計自由現金流將超過40億美元。
2018年,輝瑞將其業務分拆為生物製藥、輝瑞普強和健康藥物三部分,輝瑞普強是專注於專利到期品牌藥和仿製藥的全球業務集團,其中包括20個專利到期的固體口服製劑品牌,包括樂瑞卡、立普妥、絡活喜、萬艾可和西樂葆,以及一些仿製藥。
輝瑞普強業務主要針對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疼痛和神經疾病、精神疾病、泌尿疾病及眼科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NCDs)領域。
除了巨大的市場吸引力之外,來自國內醫藥政策改革和不斷升級的競爭態勢,也是跨國藥企們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
輝瑞將自己的非專利藥物剝離,而跟Mylan合併,在新興市場的規模效應愈發強勢。受到一系列政策的影響,如限制用藥和控費趨嚴、醫保支付改革、藥佔比控制、帶量採購、醫保談判等,本地外資藥企均受影響。
根據安永發布的《中國醫藥改革背景下,跨國藥企的戰略應對》報告稱,中國市場整體上過專利期原研藥佔比超過80%甚至更高,隨著一系列政策的調控,未來創新藥佔比將逐漸上升,過專利期原研藥的佔比將呈現下降趨勢。跨國藥企過專利期原研藥的銷售額佔比基本上達到80%,對於以普藥為主的跨國藥企,過專利期原研藥佔比更高,甚至達到90%以上。
以輝瑞為例,2000年在中國上市的立普妥,雖然早已過了專利期,但2018年在華銷售額依然高達100億,超過輝瑞在中國銷售額的三分之一,這種現象在歐美市場是難以想像的。
輝瑞在華銷售前三位立普妥、舒普深、絡活喜都早已過專利期,其他如阿斯利康、拜耳、賽諾菲和羅氏在華銷售前三甲也均為非專利期藥物。
政府降價、控費的決心堅定,藥品降價趨勢不可逆。帶量採購影響11個城市藥價之外,進一步將輻射全國,形成價格聯動。政府期望實現仿製藥對過專利期原研藥的替代。未來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市場份額將迅速提升,加速進口替代,跨國藥企因此受到衝擊,面臨量價抉擇。
新仿製藥巨頭
暉致承諾從新公司運營的第一個完整季度開始,股東將享有自由現金流至少25%的股息(按照 GAAP 經營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並預計此後增加股息。此外新公司還將逐漸將槓桿率達到目標槓桿率(2.5 倍),並致力於保持「投資級」評級。
暉致執行主席 Robert J. Coury 表示,「今天,我們慶祝暉致的成立。這是我們十多年來富有戰略性、深思熟慮工作的結晶,我們志在建立一家具有廣度和深度的全球公司,讓世界各地的患者和醫療健康系統能夠更高效地獲得優質藥物。」
暉致在全球擁有約 45,000 名員工,總部位於美國,並在美國匹茲堡、中國上海和印度海德拉巴設有全球中心。暉致的全球產品組合包括超過 1,400 種已獲批的化合物和生物製品,覆蓋廣泛治療領域(涉及非傳染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包括全球公認的標誌性品牌、仿製藥、複雜仿製藥、品牌藥物以及日益豐富的生物類似藥和各種非處方藥。
暉致執行長高天磊表示,「我們憑藉經驗豐富的多元化管理團隊、雄厚的財務實力以及令人讚嘆的全球基礎設施,開啟我們的徵程。我們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業務覆蓋範圍志在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容易獲得優質藥物。」
據悉,暉致正在著手實施一項全球重組計劃,以實現10億美元的協同效應,並確保新公司擁有高效的組織和資源配置。目前正在定義該計劃的具體參數,包括人才配置和其他方案。隨著計劃的最終確定,該計劃的更多細節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披露。通過合理化全球生產和供應網絡,提高公司的職能效率和商業能力,實現優化公司的成本結構。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