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從寶寶們出生到牙牙學語,父母們都經歷過聽見寶寶第一次開口叫「爸爸」和「媽媽」的驚喜,之後寶寶每一次的開口說話都帶著爸爸媽媽們無限的期望,在寶寶們開口次數越來越多,說話越來越清晰的日子裡,孩子逐漸長大了。
但是這時候許多家長卻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孩子說話總是磕磕巴巴,好像總是表達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說話不連貫,一個字一個詞重複很多次,說話顛三倒四。
五歲女童指揮父親順利「倒車入庫」,「專業用語」堪比停車場保安
一名五歲女童指揮父親倒車入庫的視頻突然爆火。
停車場裡,這名五歲女孩站在車側方,揮動小胳膊十分專業地告訴父親:「倒,倒,倒,回輪,回一把!貼庫了,往前走,再倒,好,回輪!」
在小女孩的指揮下,車上的司機父親終於順利地進到停車位裡。
看到小女孩如此「專業」的指揮,網友們也都在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什麼都懂,還能說會道的!現在居然都能指揮著大人了!」
其實說到「能說會道」,不如說這是一種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是一種能夠向他人清晰的表述行為目的和與人高效溝通的能力。
很顯然,視頻中的五歲小女孩能夠如此準確地指揮著父親順利倒車入庫,完全依賴於小女孩擁有著強有力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理解了倒車入庫的專業術語之後,還能夠知道什麼樣的語言適合用在什麼時候,且清晰地表達出來。
那麼,語言表達能力有多重要?
哈佛大學首位女校長吉爾平·福斯特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很多時候,給我們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往往是那些將語言視為行動的領袖們。這些領袖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有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那麼怎麼能從小為孩子構建一個良好的語言體系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把握關鍵期,做到這四點,你的孩子也能有超強語言表達力
9-24個月嬰幼兒語言發展準備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能夠聽懂大人的話,但無法完整表達自己要說的話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父母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大人們交流溝通的活動,只要避免過多的噪音,為孩子建立多聽別人說話的語言環境也是為以後的語言發展奠定基礎的有效方法。
2-3歲幼兒語言發展黃金期
這個階段的語言發展,可以說是在孩子一生的語言系統發展和表達能力發展中最不可逆的時期,這個階段中孩子的語言學習效率最高,可以說有些語言表達能力只有在這個年齡段中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一旦錯過,可能一生都不會再有變化。
鍛鍊孩子擁有非語言性語言能力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大腦發育尚未完善,無法像成年人一樣擁有默讀或默念的能力,通常這個時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將內心想法轉化成語言直接說出口。
①家長要主動與孩子討論繪本中的故事情節,以邏輯性問題提問孩子的情感想法,比如在繪本中見到小動物受傷,可以提問:「小動物受傷了為什麼會哭呀?」或是詢問孩子:「你見到小動物受傷了要如何安慰它呀?」類似於這樣的問題可以直接引導孩子思考和解釋故事情節。
②通過遊戲幫助孩子了解生活中不同的情緒,在遊戲中向孩子表演出「憤怒」、「喜悅」、「悲傷」等不同狀態,讓孩子區分辨認出不同狀態下可能出現的不同表現,從而鍛鍊孩子的識別和認知能力。
鍛鍊孩子擁有言語性語言能力①鼓勵孩子描述日常生活的所看所想,可以使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由不開口逐漸轉變為主動開口,將回答問題變成主動訴說,培養孩子主動表達對事件看法的能力。
②通過繪本等帶有圖畫的書籍,讓孩子為父母講故事,也可以讓孩子觀察生活中不同的聲音,並鼓勵孩子做出模仿,比如看見貓,讓孩子模仿貓的叫聲。
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不同圖形和豐富的色彩有著極其敏銳的感知力,所以通過繪本書籍幫助孩子鍛鍊語言能力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這本《0-3歲寶寶看圖學說話早教書》畫面簡單溫情,適合親子共讀,語言簡潔活潑,用圖畫和豐富的色彩激發寶寶表達興趣,分階設置,在循序漸進中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將簡單常見的生活詞彙融入寶寶日常,讓寶寶隨時隨地學說話、會說話、愛說話。
想要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強,打好基礎才是關鍵,把握好語言發育關鍵時期,給寶寶正確有效的語言訓練,幫助寶寶成為一個「能說會道」的聰明寶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