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曠野嗎哪:耶穌哭了

2021-02-15 良朋益友

 

 

點擊本圖文底部的【閱讀原文】,可留言分享你收聽節目的收穫與感受。 
11:17耶穌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墳墓裡已經四天了。11:19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要為她們的兄弟安慰她們。11:20馬大聽見耶穌來了,就出去迎接他;馬利亞卻仍然坐在家裡。11:21馬大對耶穌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11:22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神求什麼,神也必賜給你。」11:24馬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11:25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11:26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11:27馬大說:「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11:28馬大說了這話,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馬利亞,說:「夫子來了,叫你。」11:29馬利亞聽見了,就急忙起來,到耶穌那裡去。11:30那時,耶穌還沒有進村子,仍在馬大迎接他的地方。11:31那些同馬利亞在家裡安慰她的猶太人,見她急忙起來出去,就跟著她,以為她要往墳墓那裡去哭。11:32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裡,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11:33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嘆,又甚憂愁,11:34便說:「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裡?」他們回答說:「請主來看。」11:36猶太人就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不要因為強烈的感情而自責。流眼淚是很自然的,耶穌也哭過。沒有雨的風暴更意味著危險;滂沱大雨可以使空氣清爽,並且能夠緩解滿載電荷的大氣層。河流的水位滿了,表示高山的積雪正在融化,而且春天已近。
強忍悲傷,不動感情,眼中無淚或許適合斯多亞學派的哲學家,但不適合基督徒。我們沒有必要責怪自己愛哭的天性。因為配偶過世,失去了往日的歡樂,熟悉的感觸感不再,習慣的聲音成為絕響,為此難過流淚是很自然的。只要我們的心意是對的,並已經把自己交託給神,神必然會領我們走出幽谷,到祂為我們擺設豐盛筵席的桌前,使我們嘗到滿溢的福杯。你說:「我可以不哭嗎?」當然可以,就像夜晚,始終寧靜,露水到了清晨才會出現。就如帶著露水的花朵看起來總是格外美麗,真實的眼淚能讓人的靈魂更美。畢竟,真實的悲傷不過是能夠為我們帶出更美的歡樂「種子」。傳道書3章4節,所羅門說:「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神有豐富的情感,我們是按著神的形像被造的,也會有各樣的情感表現。在很多情況之下我們哭,會透過眼淚來表達情緒。神沒有要我們強忍悲傷,不動感情,只要我們的心意是對的,祂會記念我們的眼淚。詩篇56篇8節,大衛說:「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麼?」神會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並且啟示我們,在永恆中不再有憂傷的眼淚,因為在那裡「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章4節)聖經記載人在很多處境下會哭,夏甲和以實瑪利被打發走的時候,皮袋的水用盡了,夏甲就把以實瑪利撇在小樹底下。自己走開約有一箭之遙,相對而坐,說:「我不忍見孩子死。」就相對而坐,放聲大哭。那是絕望的哭。創世記23章2節記載:「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亞巴,就是希伯侖,亞伯拉罕為她哀慟哭號。」亞伯拉罕不是強忍悲傷,而是流露他的情感。創世記27章34節,經文又記載:「以掃聽了他父親的話,就放聲痛哭,說:「我父啊!求你也為我祝福!」」因為以掃賣了長子的名分,不能得父親以撒給他所祝的福。希伯來書12章17節提到:「雖然號哭切求,卻得不著門路,使他父親的心意迴轉。」雅各以為約瑟死了,就為他哀哭,而且是撕裂衣服、腰間圍上麻布,為他兒子悲哀。約瑟在埃及聽見哥哥們懊悔過去所行的,提及往事的時候,就轉身退去,哭了一場。後來看見便雅憫來了,因為弟之情發動,就急忙尋找可哭之地,進入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這都是真情的流露。聖經三次記載耶穌流淚。首先,約翰福音11章35節,經文說:「耶穌哭了。」耶穌為什麼哭?因為祂聽見拉撒路死了,看見馬利亞哭,看見與馬利亞同來的猶太人也哭。當時拉撒路在墳墓裡,已經四天了。耶穌與他們同情,與他們一起感受,與哀哭的人同哭,耶穌哭了。倪柝聲說:「同情,是主一生的特點。」當耶穌為著拉撒路的死流下眼淚時候,猶太人就說:「你看祂愛這人是何等懇切!」「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別人不在乎我們擁有什麼,而在乎能不能從我們身上感受到真摯的愛。基督徒要有基督敏銳的同情心。有句話說:「眼淚是靈魂的彩虹」,與哀哭的人同哭,就是一種愛的表達。一些聖經學者認為,耶穌哭泣的原因,不僅是為了死亡的本身,更是為了死亡使人所感受的痛苦和哀傷。耶穌哭,除了因為祂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也因為祂知道祂要行一個神跡,就是使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因為那些硬著心法利賽人、祭司長,那些不信的猶太人,就因為祂要行的神跡,定意要殺祂。約翰福音11章53節,經文記載:「從那日起他們就商議要殺耶穌。」人的心竟然會剛硬到這樣的地步,耶穌哭了。路加福音16章27-31節,經文記載陰間的財主和亞伯拉罕之間的一段對話。「財主說:「我祖阿!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他說:「我祖亞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到他們那裡去的,他們必要悔改。」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財主說:「若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到他們那裡去的,他們必要悔改。」而亞伯拉罕告訴他:「人若是硬著心,不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事實果然是這樣,耶穌為人的心硬而哭。約翰福音11章33節記載:「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嘆,又甚憂愁。」耶穌在哭之前,祂憂愁甚至憤怒。因為罪入了世界,死就跟著來,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而死並非祂造人的目的。第二次耶穌哭,記載在路加福音19章41-44節:「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他哀哭,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並要掃滅你,和你裡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耶穌一面警告,一面為耶路撒冷流出愛的眼淚。因為祂第一次來是帶來和平,第二次來將要帶來審判。所以我們對「耶穌哭了」,英文只有兩個字Jesus wept,要有更深的體會。耶穌為了猶太人剛硬著心不接受祂,祂哭了。第三次是希伯來書5章7節,耶穌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耶穌在哪裡大聲哀哭呢?在客西馬尼園裡,耶穌向那能救免死的主懇求。保羅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又說:「罪的工價乃是死。」耶穌可以免死,因為祂完全沒有罪。但因為祂愛我們,祂一定要死。約翰福音10章18節,祂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耶穌知道祂要在十字架上捨命。約翰福音12章32節,祂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翰福音12章33節,約翰說:「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耶穌知道祂要怎樣死。祂求這位「能救祂免死的主」,不等於祂求父神讓祂「免死」。耶穌三次禱告求的是同樣的內容,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都有清楚的記載。我們看馬太福音26章39節,經文說:「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可福音14章36節,他說:「阿爸,父阿!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路加福音22章42節,說:「父阿!你若願意,就把這杯徹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這杯」,就是指神烈怒的杯。耶和華在忿恨中所發的烈怒,是極其可怕的。耶穌可以不用承受神公義的審判,因為祂是無罪的。祂不願意暫時和父分開。所以在十字架上,會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開我?」之前約翰福音12章27-30節。耶穌曾向父禱告說:「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什麼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耶穌求父救祂脫離這時候,就是「神性的父離開人性的子」的時候;但祂知道,祂原是為這時候來的。耶穌願意順服,祂說:「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當耶穌來到客西馬尼園,馬可記載,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同去,祂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路加福音22章43-44節記載:「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耶穌不願意與父分離,但如果神性的父沒有離開人性的子,有罪的人不可能回到神面前,享受與神合一,就不可能有安息。耶穌知道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祂也要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借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神應允他在以後的日子永遠沒有隔絕,希伯來書12章2節,作者說:「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神應允愛子順服的禱告,讓祂卑微的死在十字架上。在十字架上,我們看見主的心,祂如何甘願順服,為我們受了不該受的刑罰。耶穌哭了!祂為了全世界人的罪,以及後來祂要承擔我們的痛苦,在客西馬尼園大聲哀哭,流淚禱告。希伯來書5章8-10節,作者說:「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保羅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因為父神救人的恩典,耶穌為人人嘗了死味,進入死的經歷中間。然而,祂是生命的主,死亡不能拘禁他。祂有權柄把命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祂敗壞了死的權勢,得勝死亡,從死裡復活,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凡信祂的都被保守在祂復活的大能和「不至永死」的應許中。靠著耶穌,我們能出死入生,不再懼怕死亡的威脅。祂要擦乾我們的眼淚,除掉我們的羞辱,領我們到生命水的泉源。因為祂那不肯放我們的愛,我們的眼淚,終將變為歡呼。「主啊,你的喜樂和憂愁,都是我們人性的典範,謝謝你讓我們明白真實的淚水,只會讓靈魂更美麗,並且孕育將來更大的喜樂。你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因為你來作人時候,凡事和我們一樣。求主溶化我裡面冷漠的心,在我們裡面成形,使我們能與哀哭的人同哭。願我們的情感被你聖化,是聖潔蒙你喜悅的。願你的愛啟發我們,你的靈引導我們,使我們滿有你的心意;讓人們看出,我們對人的愛是真誠懇切的。我們把生命的成熟和長進交託在恩主手中,求主塑造、引導,使我們更加像你。禱告祈求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註:若有「相關閱讀」出現,乃是微信自動推薦,與我們無關,請小心選擇。) 

點擊這裡可到留言版分享你的收穫與感受!  

相關焦點

  • 【601】曠野嗎哪:試圖相信
    -美國名牧基特翠奇(Abbott Eliot Kittredge,1834-1912)耶穌可信嗎?彼得和約翰是兩個重要見證人。彼得前書1章8節,彼得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我們雖然沒有見過耶穌,但彼得見過,約翰也見過。約翰是「靠著耶穌的胸膛」,與主非常親近的門徒。
  • 【601】曠野嗎哪:信賴神的時間和方法
    使徒行傳16章6-7節記載:「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保羅立志行事,都是神的靈在他心裡運行,耶穌的靈不許他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他就不在那兒久留。你說他是怎麼知道的呢?
  • 【601】曠野嗎哪:攪動巢窩
    32:10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32:11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32:12這樣,耶和華獨自引導他,並無外邦神與他同在。
  • 曠野嗎哪/2016/03/26:堅固保障
    25:9 到那日,人必說:「看哪,這是我們的神;我們素來等候他,他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因為當強暴人催逼人的時候,如同暴風直吹牆壁,你就作貧窮人的保障,作睏乏人急難中的保障,作躲暴風之處,作避炎熱的陰涼。」一位聽友在來信裡問到:「耶穌死後三天復活,那三天他做什麼了?」
  • 【601】曠野嗎哪:使我莫忘客西馬尼
    22:39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他。22:40到了那地方,就對他們說:「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22:41於是離開他們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跪下禱告,22:42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22:44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 【601】曠野嗎哪:繼續航行!
    就是耶穌基督這個應許:「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親愛的朋友,人生不是一條易路,常常會遇到艱難的旅程,會感到孤獨、疲倦,有時心中充滿懼怕。來到新的一年,也許你會為不可知的未來感到壓力沉重,但不要忘了主已經應許,「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常與你同在」的「常」從字面上來說代表「所有的日子」(all the days)。
  • 【601】曠野嗎哪:忍耐等候
    6:20作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希伯來書6章15節「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亞伯拉罕經過長期的考驗,但結果是獲得了豐富的報償。神透過遲延成就應許來試驗他;撒旦藉著試探誘惑他;世人嫉妒他、反對他,對他表現出不信任,這也考驗他的信心。
  • 【601】曠野嗎哪:讚美改變萬事
    猶大人來到曠野的望樓,向那大軍觀看,見屍橫遍地,沒有一個逃脫的。神將得勝賜給他們。聖經說:「約沙法和他的百姓就來收取敵人的財物,在屍首中見了許多財物、珍寶,他們剝脫下來的多得不可攜帶;因為甚多,直收取了三日。」神給他們的戰利品是如此之多,是他們夢也想不到的。比起試煉以前,在試煉之後,他們更加富有了。在這場大戰裡有兩首歌,第一首是爭戰開始之前對神的頌讚,第二首是對神爭戰結束後,對神如此拯救的讚美。
  • 耶穌哭了,你受感動了
    人們以為耶穌之所以哭,是因為他所愛的人拉撒路死了;是因為耶穌看見馬大、馬利亞在死亡面前的絕望。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嘆,又甚憂愁(約11:33)耶穌為那些猶太人哭,因為他們不信。不僅猶太人不相一信他,就連祂所愛的人馬大、馬利亞也不完全相信耶穌。
  • 耶穌基督丨門徒到曠野看什麼?風吹動的蘆葦還是穿細軟衣服的人
    馬太福音11章7-10節,他們走時,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你們出去究竟是為什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 【601】曠野嗎哪:敢與神一起確定
    他打開聖經讀到,主耶穌在禱告時,對父說的一句話:「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穆勒一確信神的愛,就有了勇氣,大膽地跟神求,把難處告訴神。果然,神就在最後關頭感動人把奉獻帶來,解決了孤兒院的燃眉之急。「劍橋七傑」裡的施達德(Charles T. Studd,1860-1931),奉獻所有,和他新婚的妻子在山西布道的時候,和其他內地會的同工一樣,憑信心仰望神的供應。
  • 曠野嗎哪 《不變的愛》
  • 以色列人的曠野之路
    我們今天也必走當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經歷——即走「曠野之路」。不能認為我們信了耶穌,就是出了埃及、進了迦南,不是的!這只是地位上出了埃及進了迦南,成為神的子民(兒女)。真正的出埃及還得有經歷上的出埃及,只要在經歷上走曠野之路敬拜神,才能真正進了迦南(神的國)。
  • 【曠野嗎哪】靈魂的價值
    你說你知道靈魂的價值,你真知道嗎?仰觀夜空的星辰,囊括全世界的奇觀異景,再乘以一萬倍或兩萬倍,然後稱稱,仍比不上一個靈魂的重量。 大衛.布萊納曾做過一個見證:在一個晚上,他把自己奉獻給主,一生為祂所用。
  • 曠野嗎哪:成功之路
    一所著名大學的大一女生,向她的教授說:「在人生的海洋上,哪一條航線通往成功之路呢?」這位教授回答說:「哦,年輕人,選擇那條你甘願為之付出生命,能帶給你快樂並有極大益處的路。有方向才能有目標。」1.接受造物主對你一生的安排,完全順服祂的引導,遵行祂的旨意,不計任何代價。這樣,偉大的領航者一定會引導你的小船,度過驚濤駭浪,且一路與你同行,帶你安全進入避風港。
  • 耶穌哭了…
    很多弟兄姐妹,覺得自顧不暇,哪還顧得上福音。這讓我想起十年前,在一個小縣城的農貿市場,一個普通的中年婦女,推著一輛破爛不堪的自行車,但乾乾淨淨車筐裡面,沒有菜或者雞蛋,永遠都放著整整齊齊的福音單張和遊子吟。
  • 耶穌哭了,你會吝於哀哭嗎?
    但兩千年前那位真正的男子漢,我們的救主耶穌,他曾經哀哭,許多人驚訝於此,為何耶穌也會哭?閱讀今天萊爾的釋經默想,看看自己多久未曾哀傷過的心,帶著禱告和愛去擁抱災難中的哀哭者吧,不要恥於與他們同哀傷。願上帝祝福你!那時,耶穌還沒有進村子,仍在馬大迎接他的地方。那些同馬利亞在家裡安慰她的猶太人,見她急忙起來出去,就跟著她,以為她要往墳墓那裡去哭。
  • 【曠野嗎哪】信心英雄
    有一次門徒在夜裡四更天,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彼得躍躍欲試,也想要體驗,就對主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聖經說:「只因見風什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在我們必須「孤注一擲」的時候,不能疑惑。
  • 耶穌哭了!
    《聖經》中最短的經文是約翰福音11章35節:「耶穌哭了。」英文是:「Jesus wept.」耶穌雖然是上帝,但是披戴著人性來到地上的耶穌也和我們一樣會哭。「耶穌哭了。」這給了我們很多安慰——讓我們感覺到,似乎離我們很遠的耶穌也曾感受並經歷過我們的喜怒哀樂,曾像我們一樣流淚,曾像我們一樣走在泥土地上,也曾與我們呼吸同一天空下的空氣!
  • 《生命的糧》主耶穌是生命的糧
    第一:耶穌是生命的糧【眾人找耶穌因吃餅得飽】我們一起查考經文[約翰福音6章22-33節] 眾人見耶穌和門徒都不在那裡,就上了船,往迦百農去找耶穌。既在海那邊找著了,就對他說:「拉比,是幾時到這裡來的?」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跡,乃是因吃餅得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