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本圖文底部的【閱讀原文】,可留言分享你收聽節目的收穫與感受。
13:20「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13:21耶穌說了這話,心裡憂愁,就明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13:23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13:24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著誰說的。」13:25那門徒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啊,是誰呢?」13:26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13:27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穌便對他說:「你所做的,快做吧!」13:28同席的人沒有一個知道是為什麼對他說這話。13:29有人因猶大帶著錢囊,以為耶穌是對他說:「你去買我們過節所應用的東西」,或是叫他拿甚麼賙濟窮人。13:30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1:1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1:2(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1:3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一位聽過耶穌降世成為人子,並為世人而死的朋友,曾對我說:「我正在試著相信」。就像我看到一隻斷翅膀的小鳥,在努力嘗試飛翔那樣。當一個人的心破碎了,對耶穌只是「試圖相信」,只會增加痛苦和不安。但如果我們是像約翰「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那樣緊靠著耶穌,而不是試著相信。祂所應許完全的平安,就會撫平我們心中的困擾和憂傷的浪潮。-美國名牧基特翠奇(Abbott Eliot Kittredge,1834-1912)
耶穌可信嗎?彼得和約翰是兩個重要見證人。彼得前書1章8節,彼得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我們雖然沒有見過耶穌,但彼得見過,約翰也見過。約翰是「靠著耶穌的胸膛」,與主非常親近的門徒。約翰壹書1章1-3節,約翰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回想當約翰和安得烈聽見施洗約翰為耶穌作的見證,就跟從了耶穌。約翰福音1章38節記載:「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什麼?」」他們說:「拉比!在那裡住?」他們希望與耶穌同住,希望能夠深入認識祂,他們抓住機會要和耶穌深談。耶穌當下就說:「你們來看。」安得烈和約翰就去看祂在那裡住,這一天便與祂同住,約翰說:「那時約有申正了。」按照羅馬人的計時法,是早上十點。約翰和安得烈那一天就和耶穌同住。約翰福音12章45節,耶穌說:「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雅歌5章10節,所羅門說:「我的良人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16節:「他的口極其甘甜;他全然可愛。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這是我的良人;這是我的朋友。」安得烈和約翰對耶穌有完美的「第一印象」,所以迫不及待的去找自己的哥哥。安得烈領彼得去見耶穌;約翰則為神的兒子作見證,叫世人可以信。在約翰福音裡「叫你們可以信」這樣的話出現了八次。第一次、約翰福音1章7節:「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第二次、約翰福音11章15節:「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裡去吧。」第三次、約翰福音11章42節:「我也知道你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叫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第四次、約翰福音13章19節:「如今事情還沒有成就,我要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可以信我是基督。」第五次、約翰福音14章29節:「現在事情還沒有成就,我預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就可以信。」第六次、約翰福音17章21節:「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第七次、約翰福音19章35節:「看見這事的那人就作見證,他的見證也是真的,並且他知道自己所說的是真的,叫你們也可以信。」第八次、約翰福音20章31節:「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翰福音21章24-25節,經文記載:「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最後這段話是約翰的門生加進去的,約翰的眾門生都知道約翰的見證是真的。使徒行傳4章19-20節,彼得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這是彼得和約翰同時做的見證。他們不是在講一件傳說,而是在講一件事實。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永恆建立在「傳說」上,而要建立在「事實」上。基督教的信仰是植根於歷史;有第一人稱敘述的目擊證人,因為是事實,所以禁得起最嚴格的檢驗。彼得和約翰有資格講關於耶穌的事,因為他們跟過耶穌;他們把「生命之道」傳給人,預定得永生的人就信了。神既然為我們預備了這許多叫人可以信的見證,又叫祂的兒子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我們就應當信祂兒子耶穌基督。不是「試著相信」,而是相信無謊言的神,給祂兒子作的見證。約翰壹書5章9節,約翰說:「我們既領受人的見證,神的見證更該領受了;因神的見證,是為他兒子作的。」耶穌基督是我們「永生」的來源,因為我們是借著神的兒子,領受神的生命。約翰說:「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約翰福音3章36節)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神使基督因我們的信,住在我們心裡。你說:「我很想信,可就是信不了。」可能你心裡有很多疑問,那麼,是不是要等到所有的疑問都得到解答才信呢?有一位老先生始終不願意受洗,他提出一個疑問,孫大中給他解答了,又提出一個疑問,孫大中再給他解答;解答完了之後,再提出一個疑問。我就想:「要解答到什麼時候呢?難道你就不能先信了之後慢慢明白嗎?」你說:「沒有看見怎麼能信呢?想不通怎麼能信呢?沒有證據怎麼能信呢?沒有經歷過怎麼能信呢?……」親愛的朋友,聖經告訴我們的不是由於「明白」以致於信,而是「本於信,以致於信」。信道是從聽道來的,你信這是神的話,不是人的話,神就自然會證實的確是,但你必須先信。耶穌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第四章記載,有一個住在迦百農的大臣,從迦百農趕來迦拿見耶穌,因為他兒子在迦百農患病,高燒不退,就快要死了,他來求耶穌下去醫治他的兒子。迦百農距離迦拿有二十多英哩遠,走路要走上大半天。約翰福音4章48節,耶穌講了一句話:「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好像責備這個大臣;因為猶太人是要神跡,他們看重神跡奇事。大臣愛子心切,不因為耶穌的話就打退堂鼓。他對耶穌說:「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他仍然指望耶穌能醫好他的孩子。但他的觀念裡孩子死了就沒有指望了,所以他要耶穌趁著他的孩子還活著,跟他一起去迦百農。但弟兄姐妹,耶穌如果是神,難道孩子死了耶穌就無能為力了嗎?不,耶穌能叫管會堂睚魯的女兒活過來,能叫拿因城寡婦的兒子活過來,能叫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從墳墓裡出來。耶穌能。那麼,耶穌聽了大臣的央求,有沒有跟著他下去呢?沒有!耶穌挑戰他的信心。約翰福音4章50節,經文記載,「耶穌對他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耶穌沒跟著大臣下去,而是直接告訴他:「你的兒子活了!」大臣怎麼反應呢?約翰說:「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大臣一信耶穌的話,照著耶穌的吩咐回去。約翰福音4章51-53節,約翰記載:「正下去的時候,他的僕人迎見他,說他的兒子活了。他就問什麼時候見好的。他們說:「昨日未時熱就退了。」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大臣信耶穌的話一回去,還沒到家,在半路上他幾個僕人就興衝衝的跑來報告他這個好消息:「主人啊,你的兒子活了!」他問:「什麼時候好的?」「昨日未時。」大臣心裡就明白,那正是耶穌耶穌宣告,對他說:「你的孩子活了」的時候。在經歷這一件神跡的時候,他是先信了耶穌的話,等到他回到真實看見兒子活了的時候,他就「更」信了。這個迦拿的大臣他不是對耶穌說:「先證明給我看我才信!」而是信了以後,他看見了、經歷了,到處去作見證。約翰說:「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信心的孕育、增長、以致完全,是出於神,是神借著祂的靈幫助我們,使我們能超越環境,抓住神的信實,嘗到祂恩典的滋味。神講的話,神負責。神應許的事,神印證。神預言的事,神自己會成全。那些用信心尊重神,專心倚靠神的,神就賜給他們人不能奪去的平安。而他們因為信更認識神、更多的知道祂,到最後「深知所信」。這是一段「信心的旅途」,而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的是耶穌,我們要仰望祂。回到那位「不斷有問題」的老先生,他是因為「遇到理性的困難不能信」還是他「不想信」?神對尋求祂,向祂叩門的人一定開門。祂甚至說:「你們以此試試我。」但你心裡說:「神啊,我知道你存在,但我不要你管我。」這就不是因為遇到理性的困難以致不能信,而是因為逃避真實、體貼軟弱的人性而不想信。信仰的價值在於信心的對象,你信的到底是不是真的?若不是真的,只是「浪費虔誠」。若是真的,明明已經有足夠的證據,就是你不喜歡,也要信。當信而不信,就是自己的損失。我舉個例子,有一種藥能治好你的癌症,你難道會因為這個藥很苦、不好吃,就不吃嗎?再苦你也會吃,因為它能救你的命。「信心的旅途」好像什麼?好像小鳥不為明天憂慮,也不為前途擔心。神將與生俱來的本能放在一隻飛鳥裡面,使牠橫越陸地海洋,到南方去尋覓夏日陽光。神同時也預備好了帶著花香的微風以及和煦的陽光,等牠飛到那裡時就能遇見。今天你的心靈破碎,不要只是「試著相信」,而是「全然投靠」。你靠自己的力量不能信,但你一呼求神幫助,你一經歷神,結果就信了。因為嘗到主恩的滋味,你知道祂是美善,結果你不但信,還因為自己信的太晚而懊悔!「奧地利精神治療協會」會長佛朗可博士(Dr. Viktor Frankl)曾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們這個時代真正的病是羞於見神。」一個在基督裡有信心,心靈與神協調一致的人,必定能樂觀、振奮。如果你還沒有信主,願神的恩手扶持你,除去你不信的攔阻。願主借著今天的信息,對你的心說話,使你大膽的信靠祂,使你靠著祂的恩典,來到祂面前。你願意嗎?你不是在回答我,你是在恭敬回答呼召你的主。「主啊,你說敬畏耶和華的,無論大小,你必賜福給他。當我們思想信心的旅途時,你教導我們,不是由於知道了一切、經歷的一切才信,而是本於信,以致於信。你是聖潔真實的主,你要我們遠離虛假,一生被你的真理引導。你要我們在真理裡得著自由,因為順從真理,生命進到無限的豐富。我恭敬地把今天所有因你的話信你的朋友,交託在恩主手中,他們渴望認識你,因為你把得救的智慧賜給他們。願你引導他們豐豐富富地經歷你、認識你,願你的愛充滿他們,你所應許完全的平安與他們同在。醫治他們破碎的心,安慰他們憂傷的靈,使他們飽得你的慈愛,一生一世喜樂歡呼。禱告祈求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註:若有「相關閱讀」出現,乃是微信自動推薦,與我們無關,請小心選擇。)
點擊這裡可到留言版分享你的收穫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