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6章13-20節
6:13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就指著自己起誓,說:
6:14「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
6:15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
6:16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並且以起誓為實據,了結各樣的爭論。
6:17照樣,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他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
6:18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決不能說謊,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
6:19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
6:20作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
希伯來書6章15節
「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
亞伯拉罕經過長期的考驗,但結果是獲得了豐富的報償。神透過遲延成就應許來試驗他;撒旦藉著試探誘惑他;世人嫉妒他、反對他,對他表現出不信任,這也考驗他的信心。撒拉用壞脾氣來折磨他,但是他耐心忍受,他不質問神是否對他誠實,不限制神的大能,也不懷疑神的信實和慈愛。他降服於神至高的主權,順服祂那無限的智慧,在神似乎耽延的時候默默無聲,耐心等候神的時間。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
神的應許一定會成就。耐心等候的人,必定不會失望。在信心中所期盼的,終必成真。亞伯拉罕的信心叫急躁人的心被問罪,抱怨的口受譴責,叫忍耐的人得嘉許;安靜順服神旨意,堅心走神道路的人得著鼓勵。
請記得,亞伯拉罕曾受過試驗,他恆久等候,就得了所應許的,因而心滿意足。效法他的榜樣,你也能得享相同的祝福。-選文
今天我們思想《忍耐等候》這個題目
神萬事都能作,祂的旨意不能攔阻。詩篇33篇11節,大衛說:「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他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神的應許一定會成就。祂本是聖潔真實的主,在祂沒有難成的事,祂樂意用立約的方式,堅固我們的信心。
人不能跟神立約,只能許願,並且經常許願不還。希伯來人有句格言:「少發誓,多做事。」表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發的誓常常做不到。
中國有個故事說到,曾參與妻子帶著兒子去市場,在市場上兒子哭鬧不停,他的妻子告訴兒子:「如果乖乖的不哭了,等回家以後就有豬肉吃。」等到回家,曾參就拿起刀來準備殺豬,妻子連忙勸阻說:「我不過是哄兒子,幹嘛當真呢?」但曾參說了:「孩子雖小,可是大人不能說話不算話,現在你對孩子撒謊,將來他會照樣對你撒謊,如果做母親的欺騙兒子,他從此就不信任你了。」最後曾參還是依照約定,把豬殺了。
在人間「失約」的事情,是很普遍的。人常常會違背承諾,不守信用。但神不然,神是信實的,祂說了必然信守承諾。神是「無謊言的神」,祂決不能說謊,也決不會後悔,祂只要說了,就必定會做到。創世記第一章,有六處記載「神說.事就這樣成了。」
詩篇33篇9節,大衛說:「因為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
路加福音1章37節,站在神面前的天使加百列講了一句話:「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
創世記15章記載,神應許要把亞伯拉罕所在的迦南地賜給他,並且說他的後裔要如天上的星,數不過來。亞伯拉罕問神:「主耶和華阿,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亞伯拉罕信神,但當時單有主的話還不夠,他還渴望得到神的「保證」。
在古代,書寫的協議還不普遍時,人往往以隆重的儀式,來約束參與協議的各方。立約人需要帶來牲畜,把它們宰殺、斬剁,一塊塊把它排在地上,中間留一道可以走動的空間,讓立約人從其中穿過,以證明他們立約的誠意。
神對當時還叫亞伯蘭的亞伯拉罕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創世記15章10-12節記載:「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的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它嚇飛了。日頭正落的時候,亞伯蘭沉沉的睡了,忽然有驚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
創世記15章17節,經文說到:「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煙的爐,並燒著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當亞伯拉罕對神的應許不是那麼確信的時候,神鄭重的與亞伯拉罕立約。那麼,在這樣的立約下,「毀約」的人會怎麼樣呢?請看耶利米書34章18-20節,經文記載:「猶大的首領、耶路撒冷的首領、太監、祭司,和國中的眾民曾將牛犢劈開,分成兩半,從其中經過,在我面前立約。後來又違背我的約,不遵行這約上的話。我必將他們交在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手中;他們的屍首必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野獸作食物。」原來立約不守的人就是被仇敵所滅,屍首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野獸作食物。這是亞伯拉罕那個時代的「立約儀式」所象徵的。
神俯就卑微的人,為了取信於亞伯拉罕,神就對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班鳩,一隻雛鴿,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的擺列。」若不是為俯就卑微的人,堅固我們的信心,體恤我們的感受,神何用跟人立約?
人為了取信於他人,會指著比自己更大的起誓。但神當初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就指著「自己」起誓。因為沒有比神更大的,神指自己的永生起誓,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指著自己的榮耀起誓,指著自己的右手和大能的膀臂起誓。
神體恤人的軟弱,為要格外顯明祂的旨意是不改變的,就「起誓」為證。神要憑著應許把產業賜給亞伯拉罕,應許是祂,擔保的也是祂,亞伯拉罕唯一要做的,就是「信」。神因為愛我們賜下應許,因為祂是誠信真實的,又因為祂是全能的,必定成就所應許的。神的屬性不允許祂失約,所以在神的應許面前,我們應當完全信服。
亞伯拉罕不限制神的力,不懷疑神的信實,也不擔心神的慈心,更不質問神的真誠。相反的,他絕對信賴神的智慧和大能。聖經說:「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世記15章6節)希伯來書的作者說:「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
「耐性等候」是不容易學會的功課。亞伯拉罕是經過長久受苦,經歷鬱悶、失望、洩氣和憂傷,把這些痛苦一一忍受下來。他耐心等待,才終於獲得了所應許的。也因為歷了一切,亞伯拉罕明白許多深奧的屬靈真理,掌握了神行事的原則。過程雖然辛苦,但所付出的代價絕對值得。亞伯拉罕在經歷應許實現過程中的「等待」和對神的「信賴」,是我們要學習的。
在聖經裡,「等候」這個字偏重的是「態度」而不是「行動」。雖然我們不知道要等多久?但是我們依靠神的慈愛,不給時間設限,不急不躁,滿心相信「時候滿足,事就成就」。
大衛因為知道耶和華,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他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他一面等候,一面仰望神的話。神知道怎樣為我們成全諸事,祂知道什麼時間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主所作的我們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神看重我們的恆久忍耐,對祂堅心的倚靠。祂看重我們甘心等候祂的心意,和我們謙卑仰望祂的態度。
亞伯拉罕「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我們若有像亞伯拉罕這樣的信心,哪怕有「驚人的大黑暗」落在我們身上,也不用憂心忡忡,驚惶害怕,因為知道神是不改變的。我們的盼望和前景是確定的。不在於今天的情緒和感覺,而在於耶穌基督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我們能夠堅守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信心是「恐懼」的解毒劑,是「憂慮」的休止符。一個對神有充足信心的人,就不會著急。相信的人,就能忍耐到底。「等候神」最忌心裡煩躁。「煩躁」不能給於人能力,因為「煩躁」意味著嘗試去掌控自己無法控制的事。
當神的應許好像遲遲沒有實現,亞伯拉罕年紀越來越大的,撒拉想要接管局面,給亞伯拉罕出意見,要他怎麼做。創世記16章1-2節,經文記載:「亞伯蘭的妻子撒萊不給他生兒女。撒萊有一個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聖經說:「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
撒萊在「把夏甲交給丈夫的事情」上顯出她對的神信心不夠,信不過神在掌權。眼看過了生育的歲數,就失去信心,想要用人的辦法,來成全神的應許。她的動機或許是好的,但是方法是錯的。而亞伯拉罕聽從了撒萊,就和婢女夏甲生下了以實瑪利。但這是按著血氣生的,不是憑著應許生的。
神不需要我們代替祂行事,而要我們信靠祂、等候祂,等祂進一步的指示來到。哥林多前書2章9節,保羅引證經上的話說:「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神要為等候祂的人行事,我們的心不用焦急。要知道,當我們以為,要以用人的辦法「幫助神」,就是小看了神,好像神不是全能的。當時還叫撒萊的撒拉,因為一直不能懷孕,眼看亞伯拉罕年紀又大了,已經邁入老年,就要自己來處理這件事情。她告訴丈夫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撒拉若有信心,就會說:「我要等候耶和華,直到祂使我能生育」。
撒萊要用自己的辦法,去促成神應許的實現,結果給自己、給丈夫,和使女夏甲都帶來了痛苦。聖經說:「亞伯蘭與夏甲同房,夏甲就懷了孕;她見自己有孕,就小看她的主母。」撒拉只想到事情好的一面,卻沒有想到原來事情還會有不好的一面。原先她可能以為,「亞伯拉罕從夏甲得了孩子,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而且提升了夏甲,讓她從婢女成了妾,夏甲一定會感激我。」好想像得「面面俱到」。可是現在她開始感到委屈了,就開始埋怨,照我們的想像她的「壞脾氣」就出來了。她對亞伯蘭說:「我因你受屈」。換句話說:「我是為了你,你要為我所受的負責。」亞伯拉罕對撒拉說:「妳看怎樣好,就照你所認為最好的辦法待她。」新譯本聖經說:「於是撒萊虐待夏甲。」
這是最糟糕的結果,屬血氣的決定,和屬血氣的回應。剛開始憑理性和經驗,最後不符期待結果就用感情處理。撒拉隨著自己的感受,做了最糟糕的決定。而夏甲受了撒拉苦待,就從主母面前逃走了,這一切亞伯拉罕只得忍受。最後還是由神出面解決,要夏甲「回到主母那裡,服在她手下。」並且指示她會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
相信經歷這個事件之後,撒拉一定學到了功課,懂得存著溫柔安靜的心仰賴神。彼得前書3章5-6節,彼得提到:「古時仰賴神的聖潔婦人,正是以此為妝飾,順服自己的丈夫;就如撒拉聽從亞伯拉罕,稱他為主。」
聖經哪裡提到撒拉稱亞伯拉罕為主呢?創世記18章12節,經文記載:「撒拉心裡暗笑,說:「我既已衰敗,我主也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撒拉稱亞伯拉罕為「主」。在神的應許面前,她不再有自己的「權宜之計」,而是完全相信。以後撒拉認定以實瑪利是「使女的兒子」,不能和應許的兒子一同承受產業。神要亞伯拉罕聽撒拉的話,打發夏甲和以實瑪利離開,神會另外帶領他們。
神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直到他在摩利亞山上,甘心照神的吩咐把以撒獻上,他沒有留下他獨生的兒子不給神。希伯來書11章19節,作者說:「他以為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亞伯拉罕,「恆久忍耐」,最後「從死中得回」。今天當神對祂的應許,好像「毫無動靜」的時候,也考驗我們是否會因為神長久的遲延而厭倦。考驗我們是否會隨從自己軟弱的意志,心裡急躁,口發怨言。
讓我們責備自己急躁的心,和抱怨的口,像亞伯拉罕那樣憑信心承受應許。主必定會把應許給亞伯拉罕的福,毫無保留的彰顯在我們身上。
《真美好》
真美好,真美好,主耶穌,真美好
因他使我生命,成為美好。
溫柔地引導我,使我眼能看見,
因他是我生命,成為美好
《荒漠甘泉》
主的話語就如同,不止息的甘泉,
滋潤我們乾渴的心靈,乾渴的心靈。
祂是我們的疲累、灰心失望,
變成力量與安慰和永生的盼望。
「主啊,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你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必得承受世界,就是在你自己的國裡。願主賜我們勇氣和膽量,使我們在世寄居的日子,按著亞伯拉罕信心的蹤跡去行,在受試驗的時候,不長久鬱悶、不灰心失望,而是仰望你的應許,一一忍受,顯出我們對你沒有保留的愛和忠誠。主啊,你要我們知道,你向我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幫助我們因信,進到你豐滿恩典的深處,在恆久等候的過程中,被喜樂的靈所充滿。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願你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記念我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並加添我們忍耐的能力,使我們能在地上榮耀你。禱告祈求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點擊這裡可到留言版分享你的收穫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