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電影》| 含蓄現實中的無限困局——阿斯哈·法哈蒂的電影思考

2021-02-19 當代電影雜誌

(1)轉引自Movie.douban.com/review/7828284.

(2)黃獻文《伊朗電影巡禮》,《電影藝術》2004年第4期。

(3)[蘇] 葉甫蓋尼·古夏金斯基《賈法·帕納西 :「看不見的現實」》,羅佼譯,《世界電影》2009年第4期,第168頁。

(4)蕭冉《伊朗電影,再次打動世界》,《周末畫報》2011年11月版,第685期,A20。

(5)[美]克裡斯汀·湯普森、大衛·波德維爾《世界電影史》,陳旭光、何一薇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93頁。

(6)馬亞萍《淺析伊斯蘭教的婚姻觀》,《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第50頁。

(7)《古蘭經》,馬堅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34頁。

(8)高胚莙《伊朗「性革命」:女權覺醒令離婚率飆升》,《青年參考》2014年11月12日第11版。

(9)[英]大衛·休謨《人性論》,張同鑄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625頁。

(10)[匈牙利]阿諾德·豪澤爾《藝術社會學》,居延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頁。

(11)[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詩學》,羅念生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頁。

(12)(13)同(11)。

(14)[法]布瓦洛《詩的藝術》, 引自伍蠡甫主編《西方文論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98頁。

(15)王曉明《「橫戰」的命運》,《讀書》2001年第5期,第29頁。

(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c1785d10102wxy1.html。

相關焦點

  • 阿斯哈·法哈蒂:當代伊朗社會文化的代言人
    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電影,向全世界的人們推開了一扇精準觀察現代伊朗社會生活之窗。阿斯哈·法哈蒂是當代伊朗新浪潮電影運動的領軍人物,曾兩次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被公認為堪與費裡尼、德西卡、伯格曼比肩的世界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之一。他總是以飽含同情和悲憫的鏡頭透視著芸芸眾生,並用超越善惡的人性哲學詮釋著人類的社會行為;他的故事撲朔迷離而又驚心動魄,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敘事美學。
  • 詩意在夢境中照進現實,電影《路邊野餐》關於人生的回味與思考
    關於過去和未來,人們不會過多地停留在對過去的回憶中,而是滿懷希望地對未來充滿憧憬。夢境裡一事一物,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絲蹤影,現實與夢境的界限就在於看待人生的心境不一樣。夢境與現實的結合,能夠吸引觀眾深入電影當中,成為電影美學中的成功典範,畢贛執導的電影《路邊野餐》就是這樣。
  • 倪震:侯孝賢電影的亞洲意義丨《當代電影》
  • 《完美陌生人》:一部直面當代人情感困局的黑色喜劇
    電影《完美陌生人》由義大利美杜莎影業公司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及譯製。這是一部直面當代人情感困局的黑色喜劇,通過好友聚會上公開手機訊息的遊戲,上演一場步步扎心的「真心話大冒險」。
  • 《當代電影》|類型電影以自己的獨特方式折射現實
    作者:鍾大豐責任編輯:張文燕版權:《當代電影》雜誌社來源:《當代電影》2020年第1期2019年已經過去了。回顧這一年的電影市場,給我們留下了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許多優秀的電影藝術家通過類型電影的拍攝,以其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他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和思考,並通過動人的方式傳達給觀眾、影響著觀眾對生活的理解和看法,也參與和推動著社會及人們觀念的改造和變遷。只不過類型電影是帶著類型風格辨識性特徵的枷鎖、跳出藝術家獨特的舞蹈,以其獨特的方式曲折隱喻地表現著其思想內涵,並在觀眾的娛樂消費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對生活的理解和看法。
  • 英國電影中的"英式幽默":溫文爾雅含蓄內斂
    英國電影中的"英式幽默":溫文爾雅含蓄內斂 這種「怪異」不是要惹怒別人,而是用來幫助自己接受殘酷而荒謬的現實。基於這種風格特徵,英式幽默在內容和形式上是反英雄主義的,其最終目的就是自嘲,嘲笑自己的缺點、失敗、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  無論是在什麼類型的電影裡面英國人都不忘記幽默自己一下。這是英國人的特點,同時也是英國電影的特點。不誇張地說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才使得英國電影在好萊塢電影大潮之下得以生存和發展起來。
  • 《一次別離》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帶給電影的現代啟示錄
    今天有這樣的大師的導演,他堅持獨特的拍攝方式和獨特觀察世界的角度和孕育著自己民族文化的電影,他有效了拓展了電影的邊界,而且最重要的是當2003年彼德格林納威說電影已死的時候,他拍攝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叫做《塵中之舞》,當時這一部處女作就震驚了整個世界影壇,後來他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獲得了金球獎,也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等等各種各樣的獎項,他用一部部的作品告訴大家電影還有無限的活力,他就是我們今天的大師伊朗的導演阿斯哈
  • 當代拉美電影中的情節現實主義特徵
    武亮宇 中拉智訊近年來,拉美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屢獲殊榮,部分影片更是在票房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當代拉美電影成為了世界民族電影體系中一面新的旗幟,其中呈現的情節現實主義特徵值得我們關注與分析,可以為其他民族電影區域的電影創作與批評實踐提供頗有價值的參考。
  • 經典電影《老無所依》——火色歷史,黑色現實
    作為獨立電影界成功走入主流電影界,並且獲得奧斯卡桂冠的典型人物,科恩兄弟為當代電影注入一種風格獨特的營養液。其對黑色電影和戲劇結合的偏愛,在平時的敘事中突發逆轉和顛覆的後現實主義風格,深入《血迷宮》《冰雪豹暴》《米勒的十字路口》等一系列作品中,《老無所依》恰是此類影片中登峰到極造極之作。
  • 《當代電影》|反叛與突破:蔡明亮電影的藝術邊界
    作者:朱峰 袁萱責任編輯:張文燕版權:《當代電影》雜誌社來源:《當代電影》2019年第7期如果說電影作為藝術,仍在擺脫文學性、如果特呂弗沒有死,我們相信,特呂弗一定會繼續拍讓-皮埃爾·利奧德,特呂弗式的讓皮埃爾·利奧德電影生命也將繼續流淌。但是,他死了。圖3—4.《你那邊幾點》《臉》中少年與老年的讓-皮埃爾·利奧德蔡明亮電影的魅力在於,其電影沉醉於對時間的思考。李康生對話讓-皮埃爾·利奧德,《臺汽/回到》對話《荖濃溪的鵝卵石》,現在與過去形成互文關係,使影像成為一面現實的鏡子。
  • 伊朗電影大師阿斯哈·法哈蒂點讚中國 羨慕中國電影深刻文化根基
    近十年來,伊朗電影以深刻剖析社會意義、針砭時弊,揭示社會現實中的種種怪相而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更被電影業內奉為現實主義電影的標杆。在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7位特別推薦人中,就有來自伊朗的社會派電影大師阿斯哈·法哈蒂,為本屆電影節的17部入圍影片進行推介。
  • 《當代電影》丨重塑歐洲性:當代歐洲科幻電影的技術觀念、藝術視景與未來想像
    科幻電影也是如此,作為新生於歐陸的影片亞類型,在整個20世紀都呈現出歐洲範圍以外的強勁發展,一如電影雖然從歐洲誕生,行銷全球的卻是美國主導的好萊塢製作。歷史維度上的豐厚遺產與遍布當前現實中的各種壓力給當代歐洲科幻電影造成了極為複雜的處身語境。
  • 模糊的身份: 西班牙民族電影的轉向 |《當代電影》
    優美的舞姿、曼妙的歌聲、精緻的舞美、極簡的情節,影片以純粹的形式之美涵蓋了西班牙民族文化的精髓,也讓人從當代歷史的磨難中抽離出來。在後現代主義盛行以及經濟全球化浪潮之前,西班牙民族電影以鮮明的民族歷史文化特色展現在世人面前,無形中構建與放大了全球觀眾對於西班牙民族以及民族電影的刻板印象。
  • 電影新勢力與當代中國電影的發展《當代電影》
  • 《尖叫皇后》|Ta在電影中思考人生,而現實中你我卻想著脫掉Ta的外套
    當初的四小花旦風光無限一時兩無。在《大毒梟》裡明明還是個小蘿莉來著,大概每個童星都經歷過這樣的套路。《帕羅奧圖》是詹姆斯·弗蘭科的小說,他還客串了一下體育教練,電影的導演是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孫女~他們倆在電影中思考人生,而我們卻在現實中討論他的外套,真的是太厚了呀!自從《驚聲尖叫4》之後,艾瑪就完全跟姑姑茱莉婭·羅伯茨「分道揚鑣」了。《美國恐怖故事3》裡,真的很bitch,但是真的美!
  • 國產電影陷入敘事困局 敘事能力決定電影品質
    趁國產大片顯出頹勢之際,一批以當下生活為題材的中小成本電影登上銀幕。這些影片以其對光怪陸離的武俠神怪世界的疏離與對現實人生的再現,尤其是憑藉對劇情的良好經營,開拓了一定的市場空間,也博得輿論好評。這些影片的主要問題在於弱化甚至放棄了對劇情因果邏輯性和結構完整性的追求,因此仍舊無法有效醫治中國電影的敘事頑疾。近幾年,一些國產影片如《重返二十歲》《盲探》《捉迷藏》《外公芳齡38》《咱們結婚吧》等在敘事上開始擺脫由武俠大片和「拼盤化敘事」設定的敘事困局,在追求劇情的因果邏輯性和結構完整性上表現不俗。但深究起來,這些影片大多從外國電影翻拍而來,終究缺乏原創性,不是長久之計。
  • 動畫電影《白牙》熱映 成長勵志激發現實思考
    成長勵志激發現實思考 以愛之名治癒內心傷痕電影通過白牙的冷暖一生,展現了這個善惡交織下的混沌世界。影片中,善良憨厚的酋長,為人正直的法警、美麗溫柔的法警妻子、陰險狡詐的狗販子,每一個角色都是對現實的映射,「通過面貌將狗販子邪惡和貪婪展現的淋漓盡致」「油畫筆觸下將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都刻畫的形象又接地氣,真的絕了」有觀眾這樣評論。
  • 諷刺精神——當代喜劇電影逐漸模糊的內核
    喜劇電影是一個重要的電影類型,在當代中國電影市場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曾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票房奇蹟。娛樂性、商業性是當代喜劇電影的重要屬性,多數喜劇電影都在娛樂化中追求著商業利潤的最大化;但同時不應該忘記,諷刺精神一直都是喜劇的傳統,如果丟失了這一傳統,喜劇電影就有喪失深度和淪為純娛樂精神產品的危險。
  • 從《喜歡·你》《春嬌救志明》看小妞電影的困局與破局
    因此,就有人把片子爛怪到類型上,將小妞電影就限定為爛片定義,它們的困局也就隨之而來。前面說到「量變導致質變」可分兩層含義,一是大量的小妞電影導致陷入「供過於求」的困局;二是小妞電影在類型化的道路上進行越來越多的嘗試後,開始求得轉機。值得一提的是,《喜歡·你》開始學著避雷了,在傳統模式中,擁有一份難得精緻的包裝和細膩的心思。
  • 《朱諾》是電影而這部電影確實現實
    ,該片以未成年女性懷孕視角出發,電影也在丹尼斯電影節和各個平臺呼聲很大並且也是一部極具爭議的電影,《從不》這部電影也是我目前疫情期間看過新片最喜歡的一部,該片不僅是構寫了很多現實寓意,更多的一些敘事留白讓我們觀眾感受深刻,下面簡單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