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曼哈頓東村一家餐廳近日爆出辱華事件,一名亞裔顧客在她的外賣收據單上赫然發現自己的名字被寫成了帶蔑視意味的稱呼——「Ching Chong」。
這名華裔女子女兒的朋友周詩琪(Ziggy Chau)已將該訂餐單照片在臉書上貼出,呼籲亞裔發聲抵制,獲眾多民眾支持,並在社交媒體瘋轉,涉事餐館Cornerstone Cafe經理16日晚發表道歉聲明,表示已解僱涉案服務員。
流行語網站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對Ching Chong解釋是「傲慢的非亞裔人士認為亞裔唯一會說的詞。」(The only word arrogant non-Asians think all Asians say)。周詩琪將收據的照片分享至臉書,引發各界迴響,網友們更聯合抵制這家餐廳。
周詩琪當天下午致電向經理投訴,沒想到他竟然辯稱也許是接訂單的服務員聽錯了姓名。周詩琪表示,公布事件經過不是為了讓無辜的人失去工作或抹黑餐廳,而是希望讓西方大眾了解,這樣的字眼是個不有趣的「玩笑」,非常不恰當。她強調,「在我個人成長經歷中也受過歧視,看過太多亞裔怕麻煩選擇噤聲帶來的惡果,但我想讓大家知道,亞裔應該大聲回擊,歧視就是歧視,錯就是錯的,不只是亞裔,對所有人都一樣。」
事發之後,Cornerstone Cafe的社交帳戶頁面被眾多氣憤留言跟貼,網友紛紛表示,無法容忍這類事件發生,並在Yelp和臉書上,給餐館打出一顆星的評價,藉此表達憤慨。有網友怒稱「這是一種恥辱,正是因為有這些問題存在,讓我們的國家正在走下坡路」,還有人說「我想我以後不會來這家就餐了,因為我不想被叫『Ching Chong』」。
面對眾人指責和社交網絡上的聲討,54歲的白人經理Rocco在16日晚11時發出公開道歉聲明表示,「因為面對太多人發問,我需要就此事向所有人道歉。我們絕對不是種族歧視,希望所有顧客都滿意地走出店門。」同時他表示,涉事服務員並非單據上所寫的Ruby,而是另外一人,目前他已被開除。
貼心的小編把主要的歧視性語言列出來了:
1. Chink 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2. Chinaman 別看這個詞看起來很普通,但這是在排華法案時期被用來歧視和貶低華人的一個詞
3. Oriental 這個詞看起來也很中性,而且如果用作定語比如Oriental Rug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單用這個詞,其實說的人腦海裡的畫面是「留著辮子,躺在鴉片館的」中國人
4. Jap 這是二戰時期歧視日本人的詞語,但是很多非亞裔的人分不清不同國家的亞洲人
5. Gook 這是韓戰時期歧視韓國人的詞語
6. Ching Chong 這就是這次新聞的主角,起源於對華人說話的語音的嘲笑
7. Dog Eater 歧視華人是野蠻人,文化倒退的人;同理,如果有人問你,Do you eat dog? 你也不要理就對了
8. 用一些華人的名字,但不是你的名字來稱呼你,比如Lingling,其實也帶有貶低的意味
9. 最後一個是動作,比小眼睛的動作,意思就是華人眼睛都小,也帶有歧視的意味
在這個新聞裡面,服務員直接打單打上去這個詞,小編覺得也是蠻誇張的。在西方文化裡,永遠都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在受到歧視之後,我們不能因為怕麻煩怕把事情鬧大就默不作聲。我們應該大聲回擊,去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點擊文章標題,就可以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