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睺羅伽是什麼?聽起來好陌生!沒有關係,你肯定認得這兩位——噹噹噹噹!
同時再聽聽這個音樂回憶一下,對不起啊,微信的連結不提供有歌詞的版本。大家搜一下辛曉琪的《摩呼羅迦》吧。沒錯,這就是徐克《青蛇》一劇的主題曲。誰是摩呼羅迦,就是張曼玉和王祖賢啊。不對不對,是青蛇和白蛇呀。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摩睺羅迦,佛教的天龍八部之一,就是大蟒蛇神的意思。
天龍八部為:天(梵deva )、龍(梵na^ga )、夜叉(梵yaks!a )、阿修羅(梵asura )、迦樓羅(梵garud!a )、乾闥婆(梵gandharva )、緊那羅(梵kim!nara )、摩侯羅迦(梵mahoraga )。為守護佛法而有大力之諸神。八部眾中,以天、龍二眾為上首,故標舉其名,統稱天龍八部。
摩睺羅伽,天龍八部之一。 梵名Mahoraga 。又作摩侯羅伽、摩護羅哦、莫呼勒伽、摩休洛、摩伏勒。意譯作地龍、大蟒神、大蟒蛇、大胸行、大腹行、大胸腹行。系天龍八部眾之一。
我們知道,天龍八部中的龍,也叫納迦,其實就是印度的蛇,根據佛教造像,可以看出是眼鏡蛇(這事以後專文說)。摩睺羅迦則是蟒蛇。
所以,
特徵一:是蛇!
維摩經略疏卷二載,摩侯羅伽系無足腹行之神。
特徵二:是音樂神。
慧琳音義卷十一載,摩侯邏伽系樂神之類,其形為蛇首人身。
蛇好理解,為啥是音樂神呢。回頭我們介紹其他天龍八部成員就知道了,乾闥婆、緊那羅也都是音樂神,大家都是佛菩薩的文工團成員。
三十三間堂摩睺羅伽王像 鎌倉時代(1185~1333)日本京都東山
這是日本京都三十三觀音堂裡面作為二十八部眾之一的摩呼羅迦王像。所謂摩睺羅迦王,還是摩呼羅迦,是蟒蛇裡的頭兒。
看他的樣子,是在彈琵琶搞音樂,只是表情不那麼陶醉,感覺兇狠的樣子。我覺得這是摩睺羅迦造像創作者比較矛盾的一面,就是,作為音樂神,應該優美抒情一點,作為大蟒蛇神,又應該威猛兇惡體現武力護法的一面?所以搞成這樣一幅惡狠狠彈奏的樣子,也是很無奈啊。
可以注意,他的頭上有一個蛇頭,好像頭冠上的裝飾翹起,其實那是蛇頭啦。
在看他的眼睛,可不是什麼雙眼皮,其實是5隻眼睛。左右各兩隻,腦門一隻。這一點經典沒有找到出處。大家有知道的告訴我吧。
下面這張看的清楚一些。
日本京都市東山區清水寺本堂室町時代(1392~1573) 摩呼羅迦王像
這一個摩睺羅迦也是主尊十一面千手觀音的二十八部眾之一。有頭冠,所以沒有看到蟒蛇標誌。這個造像和前一個很相似,估計蟒蛇標誌被頭冠擋住了。也是在惡狠狠光膀子彈琵琶。
也是五隻眼。和他對視是不是有一種很眼花的趕腳。
我們還是來補課一下二十八部眾。
二十八部眾:全稱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乃指千手觀音之眷屬,有善神、龍王、鬼子母等,彼各擁有五百眷屬,由於儀軌各異,名稱自亦不同————具體是誰我這次就不說了,說了你也記不住(因為這又是一本爛帳,回頭有空再講),記住裡面有摩睺羅伽就可以了。
奈良天平六年(734)日本奈良 夾紵 興福寺
這是日本奈良興福寺西金堂作為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的摩睺羅伽,大家可以注意他頭上和肩膀上的蟒蛇。手裡似乎拿著樂器。這是年代比前面兩個都早很多的造像。不過表情也還是不放鬆。
上面這些造像都是日本的,我們來看一個中國的。
北京大慧寺摩睺羅伽 明代造像
這是北京大慧寺作為二十八部眾之一的摩睺羅伽。看他的頭部有些象龍,在我們中國人心目中,龍就是對蛇的尊崇吧,可以理解。注意他手裡拿著蟒蛇。
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喜歡下面這樣的摩睺羅迦。
其實小編我這麼有精神大半夜寫這篇,就是因為她啊。因為那一曲《摩呼羅迦》。大家一定去聽啊。
「莫呼洛迦, 莫呼洛迦 ,揭諦摩訶,
天龍之女一曲婆娑 , 心眼仿佛中魔……」
這個歌詞呢,把摩呼羅迦的小青又稱作「天龍之女」,是為了美稱吧。佛教經典中明明稱作「地龍」,不是「天龍」。那麼誰是天龍呢。我認為呢,就是那個大喊「大威天龍」作為咒語的法海。佛教中沒有大威天龍這句咒語,法海總這麼念咒是有原因的。
至於大家八卦已久的小青和法海的感情呢,就是天龍和地龍的一段驚天動地的往事啊。給大家放一張頗具爭議的小青抱著大黑蛇的劇照,一般認為這個黑蛇就是法海的元神所化。啊……太八卦了,這一部分完全不屬於佛教知識……(好害羞)
但是不這麼八卦大家怎麼會對摩睺羅迦印象深刻呢。
好啦好啦。
文中造像資料來自於《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長按二維碼
關注「佛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