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精選演講:你還在為憤怒情緒感到困擾嗎?

2021-02-19 新東方英語

憤怒(anger/rage/wrath/indignation),總會在人類社會文化環境中卻令許多人避之不及。究其原因,無外乎於人們常常受到某些思想過於單一片面的言論影響: 

「發火真的很差勁」 「一個人之所以憤怒是因為他的無能」 「憤怒是一種有害情緒」……

但,這種說法對媽?

一直以來,從我們自小至邁入社會,常常被父母長輩上司領導耳提面命,教育我們:你要理智、你要從容、你要冷靜、你要保持情緒平穩,你不能耍小性子小脾氣……

諸如上述的言談在我們生活中數不勝數。在人類的社會文化中,憤怒似乎歷來是在種種情緒中一貫被壓制的。

誠然,理智從容,保持情緒平穩,以及不能亂發脾氣這些守則確實對我們人生發展與處事態度有所裨益,我們也一直在遵守。但是,小夥伴們請注意:理智從容並不完全等於壓抑情緒——不怕怒火攻心嗎朋友們?

事實上,人們表達憤怒的情感與行為,卻是從牙牙學語時就存在的。

憤怒情緒,真的有害於我們的身心健康(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嗎?選擇壓抑而非恰當排解,這真的對嗎?如果你也在為產生憤怒情緒而感到困擾,就一起來看看本期Tedx演講中,這位用畢生精力來觀察研究有關人們憤怒情緒的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在本期演講的開頭,專家即為我們澄清了一個誤區:憤怒不是有害的情緒。恰恰相反,

「憤怒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強大而又健康的力量。」

Anger is a powerful and healthy force in your life.

受一定的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在許多人眼中,當人們有情緒時,「憤怒」往往被看作是一個問題。

人們往往認為,憤怒幹擾了他們的正常生活,讓他們怒積於心影響健康。由於憤怒的爆發,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他們的正常社交往來和人際關係。因而,憤怒在許多人眼中,是可怖的。

但是實不然,憤怒實際上有諸多好處,而且就人們所關心的健康問題是 It’s good for 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事實證明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所裨益,我們需要它。

憤怒情緒貫穿於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我們為什麼會生氣呢?

是一些看起來有些雞毛蒜皮卻能造成雞飛狗跳的生活瑣碎小事嗎?比如,你不小心打翻了你的水杯灑在了剛做好的筆記上,或者是路上的新手司機刮蹭了你的車……oh,這聽起來確實是令人崩潰。   

憤怒並不會憑空出現,它往往伴隨著其他情緒夾雜而來。當我們在感受到悲傷、失望等情緒時,憤怒往往也會悄然而至。

引發憤怒的主要因素

詞彙錦囊

provocation:激怒,挑釁,挑撥 

unpleasant:令人不愉快的

unfair:不公平的               

goals blocked: 目標受阻

avoidable:可避免的           

powerless:無力的,無能為力的 

關於憤怒的構因,除以上幾類主要刺激因素外,還有憤怒的人們認知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扭曲。

關於認知方面的偏差,課代表東方君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四類:

1.人們思考問題時往往會把事情發展考慮的太過糟糕。

2.處於憤怒中的人們往往責備與他們生氣的點毫不相干的事物。

Angry people tend to put blame where it doesn't belong.

3.處於憤怒中的人們傾向於將他們遇到的糟糕事情過度歸納,以點帶面,從個別事件引申到其他甚至全部事件上。

Angry people tend to overgeneralize, they use words like "always" "never" "every".

簡略的說,舉個慄子:當你生氣時,你是不是說過「我從來都得不到我想要的」「這永遠都發生在我身上」這類帶有概括性的抱怨呢。(於是,你想起來了過往的倒黴事兒,更生氣了)

4.憤怒中的人們往往會過度苛責其他人和事。相比於其他人,他們更關注自己的需求。

原文:They put their own needs ahead of the needs of others.

詞彙錦囊

catastrophizing:災難化       

appraisal:評價,估價

overgeneralizing:以偏概全  

demand:需求

tend to:傾向於             

ahead of:在...之前

憤怒的形成過程

人們在受到各方面的刺激引發憤怒情緒時,歷經了一個「預生氣狀態(pre-anger state)」和人們對這些刺激因素帶來的影響產生的評估階段。

一級評估:當人們遭遇了一些事情時,我們會思考發生的這件事情對自己是有利還是不利,它是否公平,是否會讓我們因此受到責備(比如,上學遲到😏)。

二級評估:我們對所遭遇的事情進行了一定的判斷,並對它產生定性。

從專家所給的以上可能會刺激我們生氣的原因中,我們發現:人們時常會因為感到不愉快、感到不公、感到目標未完成、感到本可以避免某些問題(而實際上並未避免)以及對事物掌控的無力感而感到煩躁以及憤怒。這些刺激因素確實一定程度上會成為我們情緒爆發的導火索。但是顯然,他們並不是讓我們生氣的唯一原因。

那麼,在我們的人生中,什麼是真正能引發人們憤怒的呢?

                      圖源:pixabay

專家在社會調查中發現,真正惹到人們心中底線的「逆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性別歧視(sexual discrimination)

針對女性的性別歧視,依然在當今存在。據聯合國婦女署最新的全球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的影響或使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許多女性失業,居家護理病人,失去獲得薪資的機會,成為家庭的依附,無法實現經濟獨立。而我國的春蕾計劃,本意是以幫扶我國貧困女童讀書的兒童公益項目,在此前被爆出本該給女童上學的專項資助,卻有部分給了男童,讓本該獲得讀書機會的女孩,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消息一出,引發了無數國人的憤慨。我們一直致力於追求的男女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b.種族歧視(racial discrimination)

在今年年中,有一條引發眾多關注的國際新聞,美國一名黑人男子被白人警察當街跪壓在脖頸上長達七分鐘後不幸逝世。該項事件隨即引發了美國黑人群體的上街抗議示威遊行。雖該事件得到平息,但是種族歧視卻依然成為埋在人們心頭的刺。

c.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

校園霸凌在世界各地的校園裡屢屢發生。校園霸凌包括學生們間的肢體或語言的攻擊排擠,存在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的惡劣現象。每當一件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背後都是一個個受害孩子的心理陰影、父母的心碎,國人的憤慨。什麼時候校園暴力能夠停止?或許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父母老師的共同努力。

d.環境破壞(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當你看到有的網紅為了奪人眼球,違規闖入丹霞地貌,破壞生態環境之時,相信屏幕前的你和東方君一樣,一股邪火衝向腦袋,試圖問候問候這位網紅博主。

當我們在生活中,沒有得到應有的公正平等的對待時,我們因此感到氣憤,不僅僅是可以接受的,更是正確的。

我們的憤怒作為一種情緒存在,能夠讓我們面對不公正的情況保持警醒,而不是一味的順從、服從,屈就於不合情理的社會現狀之中。如果我們面對不合理的現狀一味地忍讓、屈就,只會讓本不合理、本不公正的情況繼續存在,甚至助長了弊病的氣焰,讓其愈發強盛,逐漸肆無忌憚,灼燒他人。

沉默的羔羊,只會被宰殺,變成火鍋裡的羊肉卷、餃子裡的羊肉餡,冬天爐子上的熱羊湯,滿足高級生物的口腹之慾,而不是繼續在草原上自由奔跑。

面對不公正不合理的情況之時,我們的憤憤不平,我們產生的憤怒情緒會激發我們勇於站出來去對抗不公正的勇氣。還記得天津大學那位敢於站出來舉報研究生導師及其女兒學術不端的研究生嗎?整整123頁pdf文件,關於該導師學術不端的證據一出,一片譁然。

或許對於隔岸觀火的人們來說,火沒燒到自己身上,永遠不覺得疼。但是假如有一天,生活工作中,不合理不公正的火把扔到了我們自己身上時呢?

當你面對惡劣的不公正不合常理的對待之時,你感受到氣憤,不必為此感到困擾,這是你的大腦在告訴你:你受夠了。當我們不站出來,為自身及他人本應擁有的公正合理合法的利益而捍衛時,也許下一個,被火灼燒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德國著名神學家、牧師馬丁·尼莫拉在他的墓志銘上有這樣一段話: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socialists,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socialist.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Jew.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trade unionist.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

Then they came for me,

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out.

在生活工作中,當我們面對不公正不合理的情況下,我們的憤怒情緒有助於我們鼓起勇氣去對抗不公。那麼在日常生活裡,面對瑣碎小事時,或許我們可以學會如何正確管理情緒,會讓我們生活的更愉快。

舉個慄子,當你面對一件瑣碎小事(你要上班,但你找不到你的車鑰匙了or你要考試了,但你還沒開始複習),你想要暴躁的咆哮時,不妨試著讓把憤怒情緒轉換成更有成效的事情。把憤怒化為動力,把憤怒轉化為積極的、有生產力的情緒,而不是刻意的去規避憤怒情緒,會讓我們能更好的接納自己,更能讓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

面對豐富的情緒,小夥伴們與其去嘗試壓制情緒、規避憤怒、平息憤怒,不如讓我們一起思索我們的憤怒背後,表達的是什麼。可能是面對不公,你的由衷憤慨;可能是面對壓力,你的焦慮……與其有時間憤怒,不如把憤怒轉化成更有成效的事,從根上解決,遠比表面暴躁看起來要有效的多。

就人們身心健康發展而言,一味地刻意壓制情緒、規避憤怒並不會真正地讓人們放鬆身心。

美妙的生活需要人們的正確管理情緒,以及需要人們正確排解情緒。有情緒波動是正常的,合理合法的適當發洩情緒,將焦躁轉化為動力,才能讓人們以更愉快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和工作所投擲來的壓力包袱,才能讓我們走的更遠,繼續大踏步邁向人生的荊棘之路。

關於憤怒情緒,小夥伴們平時是怎麼調節的呢?一起來留言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TED演講精選:攝影專題(50部高清中文字幕合集)
    http://www.ted.com/talks/aaron_huey?language=zh-cn英國攝影師安娜塔西亞·泰勒-林德說:「男人浴血奮戰,女人為之哀悼」。在2014年TED演講中,安娜塔西亞不僅展示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現場上的照片,也講訴她如何在街道路旁架起臨時工作室,拍攝參與這場革命中的戰士和為逝者哀悼的婦女的肖像,攝影師希望更具體地呈現每個人的狀態。
  • 這個演講簡直太透徹!@TED演講
    對嗎?我不是說你或我有什麼內在的毛病,男士們,我不是說讓我們不要再成為男人。但是我們需要平衡,對嗎?你知道的,那些男人的東西。相反,他教我他所知道的東西:成為一個男人需要犧牲,做任何你能做到的東西 來照顧和撫養你的家庭。
  • TED盤點2017年最受歡迎的演講TOP14 你都看了嗎?_申請指南_中英網...
    ,這一演講聚焦了世界最前沿的思想觀點,演講嘉賓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TED的演講簡短且深刻,參加者們稱它為「超級大腦SPA」。近日,TED出了一份官方清單,排名14個演講是2017年最受歡迎的演講,而第一個居然是在年初爆出大新聞的Elon Musk的TED演講&專訪視頻。
  • 發洩憤怒真的比壓抑憤怒更有利於健康嗎?
    你好,這裡是韓焱精選。今天,我要為你推薦的書,叫作《真實的幸福》。稿件提供 | 韓焱精選編輯排版 | Eurus如果你遇到一件特別讓人生氣的事,是會把憤怒發洩出來,還是壓在心裡呢?
  • 【英語視頻】TED演講:為什么女性的憤怒只會被當作不可理喻?
    Soraya表示憤怒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但是在世界各地,大多數女性所受到的教育都是最好不要表達自己的憤怒。為什麼會這樣?在這種沉默中女性會失去什麼?在這篇發人深省的演講中,Soraya展示了女性的憤怒是合理的、健康的,也是改變的潛在催化劑。
  • TEDxHangzhouLive 活動發布 —— TED2020: Uncharted
    你是否看到了常態化後面的未知?一場疫情,突如其來的隔離,工作停滯不前,生命開始走向不確定,未知的話題被赤裸裸地拋在你眼前,你是否開始真正地考量起未知?正如陰陽相濟,「Uncharted」就是陰陽魚裡的一隻,不斷將「未知」轉化為「已知」,從而拓展人類已知世界的邊界。
  • 李崇建TED演講:你允許孩子成為他自己嗎?
    所以我常常會問父母,問老師:「你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很多的老師或者很多的大人告訴我:「可以呀,我當然允許孩子成為自己啊!」因此我就會問大人:「你允許孩子有自由的意志嗎?他可以自由地選擇他的職業嗎?他可以當醫生,他還可以當工友,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他可以自由地表達嗎?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嗎?」
  • 還在為創業而煩惱嗎 選擇花漾精選化妝品不會令你失望
    愛美是每個女人的天性,較之一般美妝專賣店而言,花漾精選化妝品產品品質卓越,同時價位也更加優惠。憑藉著這種豐富的產品品類、卓越的產品品質,以及人性化的服務,花漾精選化妝品成功幫助萬千愛性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美麗「妝扮」。
  • TED演講:為什么女性的憤怒只會被男人們當作「不可理喻」?
    Soraya表示憤怒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但是在世界各地,大多數女性所受到的教育都是最好不要表達自己的憤怒。為什麼會這樣?在這種沉默中女性會失去什麼?在這篇發人深省的演講中,Soraya展示了女性的憤怒是合理的、健康的,也是改變的潛在催化劑。
  • TEDxHangzhouLive 活動發布 —— TED2020: Uncharted(文末有福利)
    一場疫情,突如其來的隔離,工作停滯不前,生命開始走向不確定,未知的話題被赤裸裸地拋在你眼前,你是否開始真正地考量起未知?正如陰陽相濟,「Uncharted」就是陰陽魚裡的一隻,不斷將「未知」轉化為「已知」,從而拓展人類已知世界的邊界。
  • 情緒管理不求人|《輕療愈》幫你20分鐘緩解情緒困擾
    它在治療恐怖症、應試焦慮、創傷後應激障礙、演講焦慮、改善情緒、減肥、破除思想慣性等方面,都有過很多成功案例。情緒釋放療法兼容並蓄了經絡按摩、針灸療法和西方心理學以及其他身心科學的精華,不但很安全,且無需藉助他人之手,自己就可以完成,是真正屬於普羅大眾的治療方法。
  • TED英語演講 | 為什麼我停止觀看A片?
    演講者說當他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其實在看色情片的同時也在為色情產業提供幫助。演講者也闡述了A片的最大傷害以及色情片和賣淫產業的運作又是怎樣的。 彩蛋 :後臺回復「0312」 可免費獲得萬水整理好的【word版中文演講稿】,如需要,請儘快保存。📺 視頻這段演講在油管,至今已有超過1276萬人觀看。
  • TED英語演講 | 脆弱的力量!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每日英語演講」
  • 這10個方法,教你高效管理憤怒情緒
    然後,我們再以另一個同事為例。這個同事剛好是你在公司裡最好的朋友,現在是他來批評你在會議上的發言。這個時候,你有可能會覺得更加受傷和氣憤,因為自己的好朋友居然也會對你說這樣的話,這讓你感到極度震驚和意外。雖然我們會認為,自己無法預知引發個人憤怒情緒的因素,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的確可以預知。
  • 克服上臺演講時的緊張情緒,你需要知道的心理學知識
    比賽那天我們在臺下為她加油打氣,期待她的再次完美演唱,沒想到,她在關鍵時候掉鏈子——走調了,一大段跟不上節奏。後來她說,她在上臺前就一直擔心會發揮失常,想到了可能會跑調。事實上,每個人上臺前都會緊張,即使是上臺演講過999次,經驗豐富的人,在第1000次演講時,依然會感到緊張,只是他們能夠控制緊張的情緒,讓自己在臺上不被看出破綻。
  • 回顧| 當IDGF與TED-TALK相遇
    --席勒《隨筆》我們在上個星期進行了一個緊張刺激的ted talk比賽,每個選手都用自己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ppt來打動每一位觀眾,那麼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ted talk的精彩瞬間吧!We had an exciting ted talk last week, and each contestant impressed everyone with their own words and vivid PPT. Let's review some of the highlights of ted talk.
  • 控制憤怒,是一個人的頂級能力!3個技巧,助你控制好憤怒情緒
    控制憤怒,是一個人的頂級能力!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自己的憤怒!以下三個技巧,助你控制好自己的憤怒情緒。1.通過轉移注意力,設法冷卻你的憤怒情緒。人皆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出現憤怒情緒是正常的,但憤怒不一定要立刻發洩,通過轉移注意力來冷卻和平復是更好的選擇,等到情緒平穩了,再去解決問題。想要轉移注意力,方法有很多,比如,你可以出去散散心,呼吸下新鮮空氣;也可以用涼水洗個臉,讓自己冷靜下來;也可以找到無人的地方,大喊幾聲,藉此抒發憤怒。
  • 為什麼說「憤怒」是種必要的情緒?
    這一請願表達的正是對性別歧視的「憤怒」情緒。在公眾對熱點事件的討論中,常常因意見或觀點的不同產生「憤怒」情緒。崔雪莉的離開令世人惋惜,但觀察網絡上的悼念,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憤怒」:有人責備網友此前對雪莉的刻薄指責是一種網絡暴力 ,也有人認為這種指責本身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暴力。
  • TED演講教練教你5個實用的演講技巧!
    以下是我給你的5個實用建議So here are my five practical tips for you.首先,你必須了解你演講的內容The first is, you have to know your content.照本宣科通常很不好Read it rarely looks good.
  • 從TED演講裡學到20種最實用的演講技巧
    因為無論你的演講信息多麼鼓舞人心,其實聽眾更關心的是能從中學到任何可實踐的方法。有啟發的演講當然很棒,但遠比不上一個實用的點子:請永遠不用害怕去說「今晚,還在苦苦掙扎的他們,明天這些觀念和方法就會拯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