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洩憤怒真的比壓抑憤怒更有利於健康嗎?

2020-11-19 澎湃新聞

你好,這裡是韓焱精選。今天,我要為你推薦的書,叫作《真實的幸福》。

稿件提供 | 韓焱精選

編輯排版 | Eurus

如果你遇到一件特別讓人生氣的事,是會把憤怒發洩出來,還是壓在心裡呢?

可能有人會說,不痛快就說出來唄,別把自己憋出病來。

《真實的幸福》這本書的作者,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得出來一個結論:發洩憤怒比壓抑憤怒對健康的損害更大。

研究表明,當你把憤怒壓下去的時候,血壓是穩定的,可是,當你把憤怒表達出來的時候,血壓就升高了。而且,易怒人群得心臟病的機率也是不易怒人群的五倍。

塞利格曼認為:不良情緒發生的時候,如果你不刻意去強化它,經過一段時間,它反而會自己消散,你就能回到正常的情緒狀態。

想讓憤怒自己消散,你可以試試「諒解五步法」。如果用英文首字母縮寫的方式比較容易記住它,也就是REACH。

這五步分別是:「R(recall)回憶;E移情(empathize);A利他(altruistic);C承諾(commit);H持續(hold)。」

第一步,回憶。通過客觀的回憶,找到憤怒產生的真正原因。

著名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他有位病人是個囚犯。這個人的脾氣很暴躁。一次,馬歇爾醫生問他:「你為什麼總生氣?」他說:「我向監獄長申請參加一個培訓班,他一直沒回復我!」

醫生又問:「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你憤怒?」犯人不耐煩地說:「我不是已經告訴你了嗎?是因為他沒有回覆我!」醫生繼續追問:「你別著急,再仔細想想,他不回覆你為什麼會讓你不高興?你在擔心或者害怕什麼嗎?」

犯人想了想說:「如果他不同意我參加那個培訓班,我出獄以後,就找不到工作了。」原來,讓他發怒的原因,不是監獄長的忽視,而是對未來的恐慌。

歡迎轉發金句卡到朋友圈

第二步,移情。也就是說,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一想,他為什麼會這麼做?

幫助犯人弄清了他憤怒的真正原因之後,醫生提醒他,監獄長很可能不是故意不回復他,而是因為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監獄長即使天天加班,也不能做到第一時間回復每一個人的要求。

第三步是「利他」。

醫生建議犯人,既然你希望監獄長可以幫助你實現參加培訓班的心願,那你考慮過自己可以給監獄長什麼力所能及的幫助呢?比如說,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再給監獄長添麻煩;又或者幫助勸導其他犯人,讓他們儘量少生事端,維持監獄的正常秩序等等。

第四步是「承諾」。

醫生告訴犯人,憤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建議他心平氣和地去和監獄長溝通,把自己的擔心表達清楚。犯人就按照醫生的建議和監獄長進行了溝通,結果,他順利獲得了參加培訓班的資格。

第五步是「持續」。

犯人通過這次平靜的溝通,達成了自己的願望,體會到了不發火、好好說話是能帶來更好結果的。接下來,他就會更願意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他的改善就能變得更加持續了。

在生活裡,你也會經常有想發火的時候。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你就可以試著用「諒解五步法」來化解。

比如:你連續加班好幾天,每天都是最後一個離開公司,主管卻因為你離開時忘記關掉電源而大發雷霆,狠狠地批評了你,你覺得很委屈很生氣。

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深呼吸,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想一想你為什麼感到氣憤?自己忘記關掉電源,肯定不對,但是自己天天加班,辛苦付出,主管就像沒看到一樣,你覺得自己沒有被關注和肯定。這是你氣憤的原因。

接下來,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主管為什麼會生氣?忘記關掉電源看上去是件小事,可是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引發火災,就會是大事。主管發脾氣,是對公司的安全負責,並不是有意針對你。

至於加班努力工作,勤奮付出固然很重要,但是結果更重要,只要你能做出成績,大家自然會肯定你的價值。

想明白這些,你就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主管,自己下次一定會注意。問題得到了化解,你的消極情緒也就煙消雲散了。

憤怒是人人都會有的情緒,發洩憤怒或者是壓抑憤怒,都不利於你的健康,也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負面影響,使用「諒解五步法」,讓情緒找到自我消解的出口,才是最好的方法。

好,以上就是我為你分享的內容,我在閱讀資料裡為你準備了本期音頻的金句卡片,歡迎你保存和轉發,當然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觀點。

韓焱精選,明天見!

· 韓焱精選·

湛廬創始人韓焱老師將用專業出版人的視角,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專欄將用一條音頻,一段文字,解開你的閱讀困擾。和你一起親自閱讀,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End

//湛廬文化//

原標題:《韓焱精選 | 發洩憤怒真的比壓抑憤怒更有利於健康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別把憤怒壓抑成「雙刃劍」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俞榮無論哪種人際關係,兩人之間或多或少都會有對彼此的不滿,有不滿就會有憤怒,而且憤怒不會因為被壓抑而消失,它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隱形攻擊」。生活中,「隱形攻擊」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朋友在你背後搬弄是非,同事不配合你工作,更有甚者在你背後「捅刀」。
  • 發洩屋的「憤怒」生意:人們花錢光顧,只為瘋狂打砸
    「你們有更小的假人嗎?」因為最初將核心用戶鎖定在以白領為主的20-35歲年輕群體,選址時,創始人之一金濛和其他四個合伙人一度打算把店開在CBD。那時候,他們遠沒有想到,其實來光顧的人五花八門。除此之外,發洩屋還提供假人模特、老式電視機、DVD、電飯煲、鍵盤、印表機等「古董物件」。它們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隨處可見,你在憤怒時手邊想砸卻不敢砸的物件。客人們砸完套餐內的酒瓶後,續費最多的是舊鍵盤。相比瓶子崩裂聲略弱的鍵盤,更多是發洩者對於工作的變相宣洩。曾有四個程式設計師,他們交替捶打放在汽油桶上的鍵盤,最後蹦到地上的殘片也沒逃過再次被砸得更碎的命運。
  • 【靈性之光】海靈格談憤怒——覺察自己的憤怒,了解它
    以憤怒來要求愛,也是類似的作用,我會對所愛的人憤怒,用憤怒來取代愛的表現。這種憤怒的感覺,是幼兒被中斷對父母親的愛的經驗。在日後相似的情況下,人會再次體驗到早年的經歷,這種經歷更會削減他的力量。我的憤怒是不是被複製的憤怒被複製的憤怒有些人的憤怒是從別人那兒,或是為了別人而承受來的,例如在團體中,有個成員抑壓自己的憤怒,久而久之,團體中另一個成員(通常是最軟弱的那一個)他會亳無理由地生氣。在
  • 海靈格談「憤怒」
    這種憤怒是正面的,它幫助我行動,使我強壯。憤怒在這種情況之下是恰當的。當目標達到之後,憤怒也會消失。第二種憤怒:當我察覺到,我沒有獲得我可以或者應該獲得的東西;或者是我沒有要求、請求我可以或應該要求、請求的事情,我會感到憤怒。我們會對別人生氣,用憤怒來取代行動,而憤怒也就成為沒有行動的結果。這種憤怒會有癱瘓和削弱的效果,而且通常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 海靈格談憤怒
    當人收到攻擊或不公平的待遇,他自然會憤怒。這種憤怒驅使人作出有力的反抗。憤怒在這情況之下是恰當的。它幫助人行動,使人強壯。
  • 海寧格談憤怒
    第一種憤怒,如果有人攻擊我或對我做出不公平的事,我很自然的會有所反應,這種憤怒驅使我做出有力的反抗,而且敢於適當的響應。這種憤怒是正面的,它幫助我行動,使我強壯。憤怒在這種情況之下是恰當的,當目標達到之後,憤怒也會消失。第二種憤怒,當我覺察到,我沒有獲得我可以或者應該獲得的東西;或者是我沒有要求、請求我可以或應該要求、請求的事情,我會感到憤怒。
  • 媽媽的「憤怒」
    「無法得到回應的憤怒」,像朝著牆壁狠狠甩出一拳,卻發現對面是一團棉花,這會最大程度地激發憤怒者的無力感。不能忽視的是,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可能會積累過多的負面情緒,轉為對內攻擊。當我們向孩子發洩我們的憤怒,如果他們無法消化,也無法將這些憤怒通過合適的渠道分解出去,就會滯留在身體裡,對自己造成傷害。
  • 壓抑憤怒?拜託,你已經站在危險的邊緣了
    「憤怒中仍保持溫和的人,確實更有頭腦。—— 普拉圖斯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會遇到這樣易怒的人,他們總能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暴跳如雷,一有不順心就將憤怒付諸於語言,施於身周的人,更有甚者會在憤怒蓋過理智後做出攻擊他人肉體的行為。
  • 叔本華:憤怒的力量,憤怒的好處
    憤怒的力量,憤怒的好處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樣的觀點,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啊!如果一個人會輕易憤怒,那麼我們認為這絕對並非好事。但是,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憤怒,或者不敢於憤怒,那麼卻會導致許多問題。因此,憤怒不一定完全是壞事,他有著自己獨特的作用。
  • 讓孩子了解「憤怒」,教孩子如何排遣憤怒情緒的繪本《憤怒的龍》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繪本心得:這是一本關於排遣憤怒情緒的成長教育繪本,描繪了一種難以捉摸和言語的情緒——生氣,主要站在孩子的視角來詮釋他生氣時的憤怒心情及微妙的情緒變化。它能帶著大小讀者一起用「顯微鏡」把「生氣」這種情緒探個究竟,讓我們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坦誠地面對自己的消極情緒。閱讀的時候,你會發現,書中的小主人公就像自己家那個人小脾氣大的孩子,生起氣來誰都不想理。作為父母,你是否感覺到手足無措呢?快來看看書中這個已經開始萌生「自我意識」的孩子吧!生氣的時候,他會變成一隻到處搞破壞的龍。
  • 憤怒管理
    因此,「管理憤怒」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的憤怒;承認自己有很多不真不實的話要說出來,但是,請獨自在一個空房間說,或者大喊,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發洩」,只是,一定要對空氣發洩,不要對人,不要對自己發洩,更不要對讓你生氣的人發洩。發洩之後,請告訴自己實話,這些話都是我說的,但只是為了發洩,不是真的。然後,告訴自己,究竟是什麼問題讓我這麼生氣。
  • Ted精選演講:你還在為憤怒情緒感到困擾嗎?
    在人類的社會文化中,憤怒似乎歷來是在種種情緒中一貫被壓制的。誠然,理智從容,保持情緒平穩,以及不能亂發脾氣這些守則確實對我們人生發展與處事態度有所裨益,我們也一直在遵守。但是,小夥伴們請注意:理智從容並不完全等於壓抑情緒——不怕怒火攻心嗎朋友們?
  • 你感覺到自己的憤怒了嗎?要不要來學習一下
    武老師覺得可以說,這就是憤怒的價值。你不能、也不必像小孩子一樣,一感受到憤怒就發洩憤怒。但是,你必須清楚地知道你的憤怒,並知道這憤怒是為什麼,然後富有智慧地去處理它們。日本的一些公司有設有「憤怒吧」,那些受了上司、家人和社會強勢人物的氣的人,會去「憤怒吧」發洩自己的憤怒。
  • 泰國王后開啟「購物潮」,豪橫買包對泰王發洩憤怒——包治百病!
    相較於陪伴68歲的年邁丈夫,詩妮娜抱狗像貴婦一樣,更加風風光光,更是快活! 女人的天性就是購物,在泰王面前,蘇提達一直壓抑自己,儘量表現出一副賢妻良母的姿態。
  • 【心理健康】六種憤怒情緒的類型和心理處方
    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總會遇到一些憤怒的事,但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憤怒爆發出來,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比如打擊你的自尊,甚至傷害你的身體,帶來高血壓和心臟病。憤怒本身不過是你情緒冰山的一角,它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其他的情緒所引發,如害怕、怨恨或不安。
  • 憤怒,你的力量之泉
    不久,他也明白了自己經常失控的緣由:把對父親餓自己的憤怒轉嫁到其他人身上去。「好的憤怒,針對的必須是導致你憤怒的那個人。你對這個人憤怒,你才能捍衛自己的空間,並且憤怒的表達才會有效果。如果這個人惹了你,你不敢對他憤怒,你跑去把憤怒發洩到其他人身上。那麼,你發洩得再厲害都沒用,因為對象選錯了,那樣憤怒就沒有任何意義。」他解釋說。
  • 心理學:總是憤怒的人,其實是在渴望愛
    文/學乃身之寶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憤怒是無能者的安慰。 我覺得很有道理。 因為身邊那些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似乎真的很無知。比如,不願接受他人批評,認為自己都是對的人,他們在憤怒的時候,其實就表現為無知。
  • 「心理健康」6種憤怒情緒的類型和心理處方
    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總會遇到一些憤怒的事,但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憤怒爆發出來,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比如打擊你的自尊,甚至傷害你的身體,帶來高血壓和心臟病。憤怒本身不過是你情緒冰山的一角,它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其他的情緒所引發,如害怕、怨恨或不安。
  • 淨海:憤怒的秘密
    不斷地重複低級錯誤,這難道不就是輪迴嗎?要想跳出這個死循環,必須找到它的根源。▼電影《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裡,男主角艾倫·圖靈有句經典臺詞:「人們為什麼喜歡暴力,是喜歡它所帶來的快感。」它揭示了一個心理學的秘密。家庭暴力是社會暴力的原始版,分析它,更易抓住暴力的本原。
  • 《憤怒》影評
    因為B站關於這部電影的簡介太少了,我本來是衝著年輕人血氣方剛發洩情緒的場景過來精神高潮的,看到一半才發現被騙了。這根本不是講年輕人怎麼發洩內心憤怒的爽劇,反而是一種壓抑的,無法擺脫的生存環境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