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6種憤怒情緒的類型和心理處方

2021-01-10 警苑心語

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總會遇到一些憤怒的事,但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憤怒爆發出來,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比如打擊你的自尊,甚至傷害你的身體,帶來高血壓和心臟病。

憤怒本身不過是你情緒冰山的一角,它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其他的情緒所引發,如害怕、怨恨或不安。

所以既然憤怒不可避免,我們要做的不是壓抑憤怒,而是找到引發自己憤怒的情緒,在憤怒之前消除這些情緒,從而去掉憤怒帶來的消極影響。

心理學家將憤怒分成6種類型,並提供了破解之法。耐心地讀完下面這些文字,管理憤怒便不是一個難題。

01

憤怒類型:爆發型

「如果你再把髒襪子亂扔在地板上,我就搬出去住!」

也許把你逼到爆發的邊緣並不容易,但當這一刻真的來臨時,便會地動山搖,身邊人都想逃離。

心理描述

如果你從來沒有被教過如何處理憤怒,那麼你可能會習慣性地忍住怒氣,直到你無法忍下更多的怒氣。

漸漸地,你的「怒點」便會很低,一觸即發。有很多人是火爆脾氣,一遇不順心的事,腎上腺素會突然上升,導致憤怒突然爆發,更不用說有更糟糕的事情惹他生氣。很難有人在憤怒的同時還能有同情心。

所以在暴怒時,你通常會說出很多讓自己事後後悔的話,或是做出很多事後無法彌補的舉動。

心理處方

等待怒氣消解。研究表明,憤怒所持續的時間不超過12秒鐘,就如暴風雨一般,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所以如何度過這關鍵的12秒,讓怒氣自然消解非常重要。

深呼吸,或者在心中默數10個數,當你做完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沒有那麼生氣了。

掌控自己的情緒。換一種說法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會有助於讓你感覺一切盡在自己掌握。「我對你的行為實在是感到很失望。」這句話比你暴怒時的口不擇言更有力量。

02

憤怒類型:隱忍型

「我很好。一切都很好。沒事。」

即使你的內心有一萬個憤怒的火球,但你仍然展現給別人一張笑臉,對真實情緒進行不露痕跡的掩藏。

心理描述

一些女性從小通常被反覆教育,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忍住,要做一個淑女,而不能輕易發脾氣。

發怒只會讓你失去聲譽、朋友、工作甚至婚姻。而如果你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辱罵和暴力的家庭,那麼你一定不相信憤怒是可以控制或者平靜地表達出來的。

憤怒最基本的作用是預示某事出了錯,並且推動找到解決方案。

如果對這種預示視而不見,你就會以自毀的方式來宣洩心中的怒氣,比如吃得過多、過度消費。

而且你還會給別人的壞行為開綠燈,並拒絕給別人修正錯誤的機會。試想,如果對方都不知道你受了傷,又怎麼向你道歉呢?

心理處方

挑戰自己的核心信仰。

問你自己,「允許下屬隨時早退對他們來說是件好事嗎?對於愛人來說,我每周末都在陪客戶打高爾夫這好嗎?」如果你夠誠實,你的答案一定是,當然不。認識對與錯,這是改正的第一步。

將自己置身事外。想像自己的一個朋友長期被領導批評,無休止地加班,或被漠視。

對她來說,該如何做出正確的反應呢?列出一張清單,寫下她所可能採取的行為,然後問自己,為什麼這些方法對她可行,對自己卻不可行呢?

進行「健康」的對質。如果有人責備你,你可以用一種積極的、有建設意義的語言進行反擊。

對方可能會對你的語言感到吃驚,甚至有些生氣。

但你知道嗎?他們會原諒和習慣你的新方式。對於家人和好朋友來說,隱忍式憤怒往往比直接表達出來的憤怒具有更大的殺傷力。

03

憤怒類型:嘲弄型

「哦,你遲到得正好,這讓我有了研究菜譜的時間,40分鐘!」

你發現了一條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轉化自己的不快,而且臉上還帶著笑容。

心理描述

因為在過往的生活經驗中,你認為直接表達負面情緒是不對的,所以你選擇了一條非直接路線。

如果對方生氣了,你認為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你的錯。畢竟,你只是在開玩笑。難道現在的人已經開不起玩笑了嗎?

儘管你覺得你的語言裡充滿了智慧,但再有智慧的尖銳嘲弄也會傷害對方,以及你們之間的關係。

雖然有人堅持嘲弄是一種有智慧的幽默,不過被嘲弄的對象並非個個都能讀懂這種幽默,或者都有讀懂這種幽默的心情。

心理處方

學會直截了當地表達。嘲弄是一種被動的攻擊性溝通,這更容易傷人,尤其是很親近的人。找到合適的詞語直接表達你內心真實的想法,有時候會更奏效。

表達要堅定而且清晰。

對於孩子來說,簡單而溫柔地提醒,如:「在沙發上亂跳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所能清楚傳達的信息遠比下面的這種幽默好上幾倍,「哦,別擔心,你這麼做只會讓我再準備2000元錢來買一組新的沙發。」

在感到憤怒之前說出來。在等待愛遲到的朋友時,在她來之前,進行不滿表達的各種練習,這樣能避免當你看到朋友後進行尖銳的嘲弄。

04

憤怒類型:破壞型

「哼,不讓我玩遊戲,那我刪除電腦上所有的遊戲!」

你並不是隱忍或獨自吞下自己的憤怒的那類人,你總是用一種更隱蔽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心理描述

你不喜歡面對面的鬥爭,但你也並不是一個會被輕易擊敗的人。當人們覺得自己正面抗爭不過別人時,就會變成「隱秘的憤怒者」,偷偷地對別人進行攻擊。

你的確能經常挫敗他人。你生活的目的是不讓別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努力爭取讓自己得到幸福。這種破壞型憤怒帶來的結果就是:雙輸。

心理處方

允許自己生氣。告訴自己,憤怒是你告訴別人,你已經對他的擺布感到厭倦的一種方式。

為自己爭取。

與其採取故意不交工作報告或者故意開會遲到,你不如鼓足勇氣告訴老闆,你長期以來超負荷的工作量已經超出了你所能承受的範圍,或者你和一個同事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這的確不容易,不過重新找份工作也同樣不容易。

學會掌控。如果你因為被寄予了過高的期望,卻無法達到而感覺不舒服,你可以嘗試不去轉變成破壞型憤怒者,而是在此之前做些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現狀。

比如你無法獨立承擔房貸或家中的經濟支出,你應該告訴伴侶你需要他的支持和付出,而不是一邊隨便再找份工作努力維繫,一邊卻充滿怨氣經常對家人發脾氣。

05

憤怒類型:自責型

「他之所以背叛我都是我的錯,因為我是個糟糕的妻子。」

你每次都把所有的過錯攬在自己身上。

心理描述

也許你的自尊受到過重創,而且你發現對自己生氣發怒,比對別人生氣發怒要容易得多。於是,你便把所有的過錯都攬在自己的身上。

長期將過錯攬在自己身上,將憤怒藏在自己的內心,容易產生對自己的失望和不滿,久而久之會導致憂鬱症。

心理處方

質問自己。每當你要怪罪自己的時候,開始質問自己:「誰告訴我這事應該由我負責?」然後再問自己:「你相信這一點嗎?」認清真正的責任所在,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就挺身而出,將本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提高自信。列一張清單,寫下自己所有的優點。找回自信是避免過度自責的關鍵所在。如果你在這一點上有問題,可以尋找專業人士幫忙。

06

憤怒類型:習慣型

「真煩,你怎麼老是要借我的釘書器,你為什麼就不能找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呢!」

這並不是針對該事件應有的正確反應,而是一種錯誤的習慣。如果你沒能有意識地進行改變,這將變成你生活中常見的畫面。

心理描述

如果你總是如此直接地表達你的不滿,或者這種情緒經常會在不經意中流露出來,那麼在這些憤怒的背後一定隱藏著一些你不敢正視或不曾留意的怨恨、遺憾、或是挫敗。

也許是你嫉妒你的同事升職了而你自己卻沒有,也許是你的婚姻瀕臨破滅但你卻不知道原因。

如果你總是這樣直接、習慣性的一觸即發,那麼你的家人、同事、朋友需要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以期望不讓你生氣和發怒。或者他們會選擇遠離和逃避你。

心理處方

直面自己的內心深處。哪些才是你真正滿意的?

如果你能挖掘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一個釘書器,扔在地板的髒襪子,放在冰箱裡的空牛奶瓶這些小事情其實根本不值得自己一怒。但如果你直面內心也無法找到自己發怒的底線,你需要去諮詢專業人士了。

留意憤怒的跡象。對自己快要憤怒的反應和感覺要敏感,當你憤怒的時候,你的手是不是不知不覺地攥成了拳頭?

你開始在房間裡不停地走來走去?嘴裡不停念叨、詛咒或者緊咬牙關?

當你能夠靈敏地覺察到自己快要生氣時的種種跡象時,便可立即做些努力以平息即將到來的怒氣。

END

近日要覽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六種憤怒情緒的類型和心理處方
    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總會遇到一些憤怒的事,但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憤怒爆發出來,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比如打擊你的自尊,甚至傷害你的身體,帶來高血壓和心臟病。憤怒本身不過是你情緒冰山的一角,它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其他的情緒所引發,如害怕、怨恨或不安。
  • 6種憤怒情緒的類型和心理處方
    ,帶來高血壓和心臟病。憤怒本身不過是你情緒冰山的一角,它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其他的情緒所引發,如害怕、怨恨或不安。所以既然憤怒不可避免,我們要做的不是壓抑憤怒,而是找到引發自己憤怒的情緒,在憤怒之前消除這些情緒,從而去掉憤怒帶來的消極影響。心理學家將憤怒分成6種類型,並提供了破解之法。耐心地讀完下面這些文字,管理憤怒便不是一個難題。
  • 提高心情和心理健康的五種方法
    提高心情和心理健康的五種方法 照片:強迫睡眠也很重要 - 如果你在大約20分鐘內無法入睡,最好是站起來專注於一項活動。
  • 情緒易波動?警惕心理健康出問題
    鄧蘭芳駐丁香醫生醫師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治醫師什麼是「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圖片來源:圖蟲創意關於心理健康的界定,目前存在不同的觀點。一般認為,心理健康是指能以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來應對社會、自然和自我的變化。不少學者主張,心理健康實質上是一種狀態,是一個在「平衡-不平衡-平衡」中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這裡說的「動態」,體現在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
  • 被綁架的心理情緒
    6. 我絕對不該對任何需要我或有求於我的人說「不」。7. 我絕對不該讓任何人的希望落空,或讓其他人在任何方面感到失望。8. 我應該總是開開心心並充滿希望,絕對不該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出負面 情感。9. 我應該總是試著取悅其他人,並且讓他們感到開心。10. 我絕對不該以自己的需求和問題來加重其他人的負擔。
  • 別再壓抑你的負面情緒!心理研究:多愁善感的人其實身心比較健康
    因此,完全沒有負面情緒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有人說自己只會開心,從不傷心、沮喪,那麼他們其實是無意識地壓抑了自己的負面情緒。情緒不會真的消失,影響也不會消失。迴避這些情緒,反而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傷害。 研究指出,從健康角度來看,情緒的多樣性比起一味地開心更重要。
  • 「心理健康」廣東省公安心理服務課程實戰比武即將鳴鑼開賽,精彩...
    【6】主講人:王海峰中山市公安局警察訓練支隊四級警長,專職從事警隊心理健康服務工作8年。參賽課程:警務人員愛滋病職業暴露及心理應對課程介紹:從愛滋病知識、愛滋病職業暴露後的緊急處理和心理應對幾個方面,教授警務人員應對愛滋病職業暴露的方法和技能。
  • 做好情緒管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情緒管理、壓力緩解、心理健康,都離不開對心理的認識。 心理現象、心理科學、心理諮詢區別。 心理不是什麼?不是心理學,不是道理。家庭教育中效果不好,在於家長太懂道理而不懂心理,二者反著的,比如內向孩子,自卑,普通小區,懶惰老公。
  • 【心理健康】6個簡單的心理小技巧,輕鬆克服焦慮緊張情緒
    很多人都會因為生活中的各種事而感到緊張焦慮,這種緊張焦慮的狀態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和我們的身心健康。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緊張焦慮情緒。 音樂讓我們身體和精神深度放鬆的同時。還可以在短時間內緩解自己的焦慮緊張情緒和釋放壓力,恢復潛能,保持飽滿狀態投入工作和生活。
  • 心理學:摸嘴唇、咬下唇,從「嘴角的動作」看出對方的心理
    因為心情是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所以嘴角很容易表現出當時的心理狀態。因此,這次,本文來探討一下,從「嘴角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對方的什麼心理。他們容易焦慮,內心容易積累不安的情緒,就會通過摸嘴唇來「消除不安」。有時候甚至會焦慮到撕嘴皮的程度。 摸嘴唇,為什麼會有安全感呢?我們人類在還是嬰兒的時候,嘴裡都會有奶嘴吸吮著。這個吸吮奶嘴的動作能讓嬰兒的心平靜下來。
  • 最易讓人生病的八種心理情緒
    下面是男人常見的八種心理情緒,小心這些情緒也會讓你生病! 惡劣情緒NO.1:敵意 這是個講究TEAMWORK的社會,不能和他人積極合作更容易引發敵意。 專家發現:「敵視情緒」引發的焦慮、悲觀每上升1分,患心臟病的危險就增長6個百分點。
  • 【012】憤怒情緒保護你的心理邊界
    因為他在不知不覺中,侵犯了你的心理邊界。比如,有些孩子不願意與父母在一起,就是因為父母經常侵犯孩子的心理邊界。每一個人都有兩種生存空間——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這種空間與外界的界限,也稱作邊界(疆界)。相對有形的物理空間,我們每個人還需要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空間,而心理邊界就是為了保護心理空間的獨立和完整。
  • 「相約健康心晴」人和中心衛生院開展「舒心榮成·健康心情」心理...
    為廣泛營造「心理健康知識人人知曉、心理健康活動人人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提高「舒心榮成」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提高轄區居民的心理素質,近日,人和中心衛生院在人和集市開展「舒心榮成·健康心情」心理健康知識宣傳諮詢活動。
  • 「戰疫心理服務臺」疫情期間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2、恐懼,過度緊張害怕隨著疫情的發展,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是恐懼,這類反應一般會伴有輕微的失眠與判斷偏差。輕度的緊張和焦慮可使人能夠迅速進行有效的防護和理性的應對,然而過度的緊張往往會造成高度恐慌,嚴重地影響到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抵抗力,甚至對周圍其他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
  • 36氪專訪|「KnowYourself」錢莊:當心理健康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但此後兩年,這個用戶量、營收仍在高速增長的心理學創業公司,卻逐漸淡出了資本市場的視野,再出現時,KY將自己定義為「引領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品牌」,上線了仍在內測階段的APP「月食」,推出了Practice in city by KnowYourself「城市修行」。
  • 「心理學入門」—「個體心理」—(情緒和動機)
    上一章我們說到:個人所具有的心理活動現象就是個體心理,個體心理現象十分的複雜,可以簡單概括為三個方面,認知;動機、情緒和能力、人格。這章我們繼續介紹個體心理第二章,動機與情緒。情緒或者情感人在加工外界所輸入的信息時,不僅可以認識事物的屬性、特性以及其它關係,還會產生對事物的態度引起滿意、不滿意、喜歡、厭惡、憎恨等主觀體驗,這就是情緒或者情感。情感是在認知的的基礎之上產生的。同時,情感又會對認知產生巨大的影響,成為調節和控制人的認知活動的一種重要的內在影響和因素。不同的情況對人的認知會產生不同方面的作用。
  • 精神病醫生和心理治療師與心理諮詢師有什麼不同?——成都棕南精神...
    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完全理解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如果您有疑問,不清楚誰有問題。今天成都治療精神病研究醫院將向您詳細解釋。   其實這始於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  近年來,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數普通人可以列舉幾種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
  • 我可以和心理諮詢師約會嗎?|6個常見的心理諮詢倫理問題
    1.我和心理諮詢師在諮詢關係外還可以有其他關係嗎? 通常情況下,諮詢師不會與你有諮詢關係之外的其他關係,我們也不建議這樣做。 心理諮詢原本是一條單行道,諮詢師對來訪者了解很多,但來訪者並不了解有關諮詢師的私人信息。
  • 公益子品牌「壹心理Cares」提供更全面立體的心理服務
    2020年7月,壹心理宣布正式發布公益子品牌 「壹心理Cares」。 據悉 「壹心理Cares」是壹心理迄今為止最全面、立體的產品權益計劃,秉承著「看見、關懷、守護」的價值主張,圍繞心理諮詢,打造涵蓋用戶支持服務、諮詢師從業保障、公益心理熱線、行業經驗共享等多方面的項目。
  • 實用l 居家隔離易現的16個心理反應、6個問題和6種解決方法
    居家隔離的家庭成員容易出現哪16個心理反應呢?以及由此會帶來哪6種問題?又有哪些解決辦法呢?我們請專家來談一談。 一、隔離在家,容易出現的16種心理反應 1、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