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蕎麥來了

2021-02-27 日經中文網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日本蕎麥收割季節是11月,10月下旬在東京就已經看到有蕎麥麵店貼出「開始打新蕎麥了!」的紙條,今年很特別,店家跟東京都防止新冠感染蔓延宣言的彩虹貼紙貼在一起,讓人有戒心,但店裡擠滿了客人,可見跟我一樣喜愛新蕎麥打的面的人真多,新蕎麥色、香、味都是最佳狀態,完全不沾醬都美味,咀嚼時更能品嘗到新蕎麥特有的清香,許多店平時提供二八(麵粉2成、蕎麥粉8成)蕎麥麵,但新蕎麥上市時提供十割蕎麥,可見新蕎麥是多麼特別的,珍貴度是超過新米的!

 蕎麥麵是最重鮮度的,「開始打新蕎麥了」的貼紙,今年都會跟東京都防止新冠感染擴大的彩虹貼紙貼在一起(東京板橋區,劉黎兒攝影)好的店一天要打麵30次以上(東京都澀谷區,劉黎兒攝影)

      新蕎麥是蕎麥收割後1-2個月時提供的才算,也是最適合享用的時期,現在東京都內也有植物園或農業公園也種有蕎麥,也在10月開花,蕎麥會開白色或淡紅色小花,隨風搖曳;東京以外許多高原地區,栽培的蕎麥品質好而且整片高原地都被白色蕎麥花形成的花海所淹沒,也是秋天風物詩!

 

      秋蕎麥是蕎麥主流,通常新蕎麥是指秋天(主要是10~12月)收割的,但是現在栽培型態改變,也有春(主要是5~6月)、夏(主要是6~8月)收割的,因此也有「春新」「夏新」的不同季節的新蕎麥,但是再怎麼說,最多最自然的還是現在開始多起來的「秋新」吧!

 

  新蕎麥也是日本俳句的季語,描述的也都是10月、11月的情景,往年日本各地都會舉行新蕎麥祭,今年則因新冠相繼取消;雖然秋天已經開始有點涼意,但新蕎麥還是大多用吃冷的笊籬蕎麥麵,這樣更能體會新蕎麥的香氣與口感,我原本就是笊籬蕎麥麵派,總覺得美味的二八或十割蕎麥麵用熱湯吃實在有點暴殄天物,因為蕎麥麵香都會被遮掩掉了!

 

      蕎麥麵原本是日本從奈良時代之前就有的獨特的麵食,在平安時代已經是上流階級的貴族及僧侶的餐飲;除了麵條形式外,其他也有用蕎麥粉揉出塊狀麵團的蕎麥搔、蕎麥切、餛飩蕎麥等吃法,雖然很純樸,也能慢慢嚼出蕎麥原味,不過還是蕎麥麵是完成度較高的吃法!


蕎麥的花(劉黎兒攝影)


新蕎麥(劉黎兒攝影)

      蕎麥麵在卅幾年前,外國還沒流行起來,我也是來日本之後才開始吃,很快就迷上蕎麥獨一無二的香氣以及溜過喉嚨時的快感,每年10月下旬起都會開始找打新蕎麥的店鋪,東京著名的蕎麥麵店大抵光顧過一次或數次吧!

 

      蕎麥麵因為容易消化,而且營養價值高,如富含維他命B,尤其是含有Rutin(藝香苷、蘆丁),對防治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有效果,也因此成了健康食品,逐漸隨日本料理普及到世界各國,深受外國人喜愛,我最近幾年在一些蕎麥麵老舖排隊,常常前後都是外國訪客!

 

      現在許多材料及作法講究的蕎麥麵索價相當高,尤其我是大胃女,往往想要再加一盤笊籬蕎麥麵,再加點搭配的菜餚,錢包必須有所覺悟;蕎麥麵其實也是從江戶時代起就為庶民所愛的健康食品,江戶人都知道吃蕎麥麵能治腳氣病,而且蕎麥麵消化很快,對於急性子的江戶人而言,是一種跟壽司差不多的速食,但現在高級的蕎麥麵跟壽司都逐漸脫離庶民餐飲的範疇了!

 

      蕎麥麵不斷升級,也是因為從栽培起就多種品種,其後研磨以及打面、煮麵乃至沾用醬汁以及使用餐具等都有許多講究,許多蕎麥麵店主人都有日本茶道待客的細膩與嚴謹的心思與作法,費工費時,像是堅持要在店內用石臼輾磨蕎麥粉,或認為蕎麥麵是比生魚片更需要注重鮮度的食物,許多著名的蕎麥麵店如神田的松屋是一天要打3、40次麵的,也因此蕎麥麵端上桌時,如果不即時吃的話,就對不起主人的用心,也對不起剛打出來的蕎麥麵了!

 

      日本的文豪都很喜愛吃蕎麥麵,也各自有其蕎麥經,像是夏目漱石在「我是貓」裡還讓主人的朋友迷亭先生說出「泡湯(而沒勁)的蕎麥麵跟沒勁的人一樣不可靠」,蕎麥麵要在有勁時趕快吃是最基本的道理!「少爺」的主角也是一次可以吃好幾碗蕎麥麵!

蕎麥麵是最重鮮度的,好的店一天要打麵30次以上(東京都澀谷區,劉黎兒攝影)

      美食作家獅子文六(1893 - 1969年)也曾在隨筆裡提到昭和初期許多文人在現在東京北區的蕎麥麵名店「藪忠」集會,長鬍子的主人親自現打蕎麥麵,也有香魚等菜餚;參加的文人有少壯派的保田萬太郎、佐藤春夫以及長老輩的幸田露伴及國文學者(東京帝大文學院院長、小說家円地文子之父)上田萬年等,蕎麥麵因為是現打現下的,因此一點點端上來,佐藤春夫說「老人肚子比較不會餓!」不客氣地搶先吃了,幸田露伴笑著回話說「老人肚子也會餓的!」看來不論誰在美味的蕎麥麵前都很老實反應的!

 

      一度曾被谷崎潤一郎同意讓妻(而後反悔)的佐藤春夫原本神經很纖細,像他在100年前因為寫《田園的憂鬱》而在文壇一躍出頭,但卻因極度的神經衰弱而到臺灣旅行,在臺灣所見所聞,對他的創造力有很大的刺激,他將此寫出來,今年中公文庫還重新出版成《佐藤春夫臺灣小説集-女誡扇綺譚》;這樣的佐藤春夫居然會在眾多前輩前旁若無人地搶吃蕎麥麵,可見現打的蕎麥麵多多麼誘人了!當天是所謂「仲秋名月」的農曆8月15日「中秋節」,大概是9月下旬,看來他吃的還不是新蕎麥吧!

 

      對美食最為執著的放任派文豪檀一雄則就真的為了吃新蕎麥而到長野縣戶隱高原的一處文化2年(1805年)創業的大久保茶屋的蕎麥麵店去,當地新蕎麥的季節也是紅葉季節,或許因此更吸引檀一雄吧!新蕎麥的香氣也開始從長野等地飄到東京來,正在呼喚著所有愛蕎麥麵的人!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臺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周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說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日經中文網 https://cn.nikkei.com/

相關焦點

  • 自製蕎麥麵條&蕎麥拌麵
    家裡蕎麥麵粉吃不完了,嘗試著做過蕎麥饅頭和蕎麥包子,也許是技術不到家,不覺得好吃。
  • 《蕎麥瘋長》:被疫情改變的電影業
    消息剛一出,電影人立刻面臨一個選擇,要不要成為第一波上映的電影,其中包括《蕎麥瘋長》的出品方。《蕎麥瘋長》是徐展雄擔任導演的首部作品,他和製片人藤井樹成立「上海井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這也是新公司出品的第一部作品,原定2月14日(情人節檔期)上映。
  • 黑蕎麥的功效與作用,黑蕎麥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黑蕎麥是一種常見食材,吃的時候能感覺到明顯苦味,但它能為人體補充植物蛋白和多種胺基酸與礦物質,能維持人體健康也能預防多種疾病發生。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黑蕎麥的功效與作用,黑蕎麥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谷派生活】別被日本蕎麥麵騙了!最好吃的蕎麥其實就在......
    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對蕎麥麵的熱愛,怕是只能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了,蕎麥麵對於日本人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 中國科學院院士親臨涼山指導蕎麥工作
    首先涼山州農科所高山站匯報,在周博士的帶領下,積極爭取到國家級科研項目,共同開展了蕎麥資源的收集與保存、評價與鑑定、新品種選育、栽培示範和技術推廣、提質增效等多方面涉及到蕎麥全產業鏈的工作,雙方合作實實在在地解決了本地蕎麥生產中的一些技術難題,提高了本地蕎麥的產量質量,增加了本地蕎農的收入,也培養了高山站的蕎麥專業人才隊伍,使得我所蕎麥研究團隊有了新的動力和方向。
  • 用盡了洪荒之力,趕緊來碗蕎麥麵補一補吧!
    夏季來日本旅行的麵粉兒們,如果你遊累了,逛熱了,用盡了洪荒之力的話,除了拉麵,除了烏冬,別忘了來上一碗給力帶勁兒的功夫蕎麥麵!蕎麥麵由蕎麥粉與粘合材料及加水和勻之後製作而成,根據蕎麥粉與粘合材料的比例,蕎麥麵又分為「十成蕎麥麵」、「二八蕎麥麵」等。粘合材料一般多使用小麥粉,更加便於打制蕎麥麵。
  • 奈曼蕎麥那麼好,你到底知道多少? 奈曼蕎麥有多好,吃過才知道!
    蕎麥種植已成為奈曼旗的標誌和特產之一,其中南部為石質淺山區、中部是黃土丘陵溝壑區及北部為沙化漫崗區為重點蕎麥重點產業基地。包括義隆永、黃花塔拉、沙日浩來、土城子、新鎮等蘇木鄉鎮。獨特環境,造就中國蕎麥之鄉,並形成特色品牌。蕎麥是奈曼人主要的糧食品種之一,可加工成蕎麥米和蕎麥麵。
  • 《蕎麥瘋長》,關於愛與理想的一切
    ——孫永煥(出品人 / 總策劃)如果用幾個詞語來形容如果說《蕎麥瘋長》是一部自傳電影,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的。「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蕎麥瘋長》的英文名叫Wild Grass(野草),自然是對三位主角的形容,但同時也是對魯迅的致意。魯迅式的悲愴的存在主義哲學,正是這個故事的底色。
  • 《蕎麥瘋長》出現的全部歌曲 蕎麥瘋長《愛情都去哪兒了》原唱
    近日,電影《蕎麥瘋長》正在熱映當中,劇中不光是劇情和演員的演技值得稱讚之外,劇中的歌曲也是十分的好聽,電影《蕎麥生長》中全部歌曲有哪些呢?一起來看一下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片尾曲插曲介紹。  1、蕎麥瘋長全部歌曲介紹  電影《蕎麥瘋長》是由許展雄導演自編自導的一部電影,影片當中的主角分別是馬思純(飾演雲蕎)、鍾楚曦(飾演李麥)、黃景瑜(飾演吳風)出演。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這三個人在面對人生的時候,有著自己不同的追求和選擇,在不可未知的未來當中,每個人都走上了異鄉漂泊之路,開始了逆風生長。
  • 【流木の吃貨】日本新味道:薯條蕎麥湯麵,你要來一份麼?
    薯條蕎麥湯麵?難道又是黑暗料理?酥脆的薯條不會被泡到軟爛掉嗎?
  • 蕎麥饅頭:我的嫁妝
    奶奶生了四個兒子,爸爸是老大,湘潭開飯店這個是老么,這幾年爸爸一直帶我來這裡過年,一方面奶奶在這裡,另一方面做哥哥的也給弟弟幫點忙。每次走的時候叔叔和奶奶都給爸爸塞不少菜,所以當我爸從奶奶房裡扛出這兩個一點也不起眼的麻皮袋的時候,我只是瞄了一眼。
  • 《蕎麥瘋長》,到底講述了什麼?
    有關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徐展雄,之前只是一個小成本網大,所以這部《蕎麥瘋長》其實相當於這位「新」導演的一次大熒幕處女作。因此,我對《蕎麥瘋長》抱有很大的期待。然而在觀影之後,留給我的卻是失望。豆瓣評分4.4,無形中宣告著這部電影的失敗。
  • 蕎麥為何沒有瘋長?
    也就是前一刻,《蕎麥瘋長》的豆瓣評分出來了。幾千人評價,大多數觀眾給了一到三星,最後分數落在了4.9。到今天,它已經掉到4.5。所以我向他拋出了第一個問題,「你失望嗎?」對於自己的導演處女作《蕎麥瘋長》,他很滿足,自我評分7到8分。至於觀眾為何有這麼多不滿,他把緣由歸於期待的落空,「《蕎麥瘋長》不是一部愛情片,主題也不是愛情。當觀眾期望在七夕這天和男女朋友看一部感人的愛情電影,他們肯定要失望,就容易怒打一星。」雖然今天豆瓣不到5分,但《蕎麥瘋長》有一個成功的開始。
  • 蕎麥為何沒有瘋長?
    對於自己的導演處女作《蕎麥瘋長》,他很滿足,自我評分7到8分。至於觀眾為何有這麼多不滿,他把緣由歸於期待的落空,「《蕎麥瘋長》不是一部愛情片,主題也不是愛情。當觀眾期望在七夕這天和男女朋友看一部感人的愛情電影,他們肯定要失望,就容易怒打一星。」
  • 自製蕎麥麵條,怎麼和面?
    導讀蕎麥有甜蕎麥和苦蕎麥兩類,用甜蕎麥和苦蕎麥可做出由甜蕎麥麵粉(蕎麥粉)和苦蕎麥麵粉(苦蕎粉),其中苦蕎粉有苦味。由於蕎麥中沒有麵筋蛋白質,因此,蕎麥粉和苦蕎粉和的面鬆散,沒有黏性,通常情況下,要用蕎麥粉和苦蕎粉製作蕎麥麵條,需要與小麥麵粉按一定的比例搭配才行。那麼,自製蕎麥麵條,怎麼和面?
  • 【蕎麥花盛開了 實拍圖分享】12月5、6日 隆安蕎麥花海、布泉河、更望湖一日遊65元
    蕎麥花,這種高纖維粗糧長出來的花朵清新又少女,最重要的是非常特別。蕎麥的花語是「戀人」,而在西南彝族地區,「蕎麥」則於「思念」發音相同。有花、有草、有青山、有綠水、還有美女等您來邂逅!也有不少美女帥哥蕎麥花裡來留影,留下青春的靚麗身影。
  • 電影《蕎麥瘋長》閃耀上海國際電影節
    我們整個籌備過程都非常非常地幸運,甚至還邀請來了華語現代舞領域的第一人,許芳宜老師擔任舞蹈指導。」她還說:「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蕎麥花的花語是戀人,愛與理想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主題。」而知名導演陸川也傾力為電影站臺,力薦《蕎麥瘋長》。
  • 誰說《蕎麥瘋長》是「小時代」?
    2020年9月2日刊|總第2251期 鋪天蓋地的差評確實讓《蕎麥瘋長》的主創始料未及。 從情人節改檔到七夕上映,作為影院復工後的新電影先鋒,電影《蕎麥瘋長》曾被寄予厚望。
  • 誰說《蕎麥瘋長》是「小時代」?
    鋪天蓋地的差評確實讓《蕎麥瘋長》的主創始料未及。8月26日晚,製片人藤井樹和導演徐展雄出現在北京的一場映後交流活動時,表達了作為主創的困惑。從情人節改檔到七夕上映,作為影院復工後的新電影先鋒,電影《蕎麥瘋長》曾被寄予厚望。
  • 《蕎麥瘋長》,關於愛與理想的一切
    如果用幾個詞語來形容《蕎麥瘋長》這個故事,我想應該是「殘酷」、「成長」還有「勇氣」和「堅韌」。我希望大家能夠走進電影院,跟它一起瘋長。在這個故事中,你會看到你自己,還有你身邊的人。好的電影,文本往往都是多義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