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996,以及其他

2021-03-04 不如辭職
實際上:醒到凌晨五點,需要放著美劇才能睡著,睜著眼大段大段的失眠時間,努力尋找入睡的方法。實際上:失去穩定的生活節奏,見人的頻率越來越少。和絕大部分抱怨工作的人失去共同語言。實際上:質疑是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職場,為什麼總是過於重視工作內容而遇到不合拍的上司。實際上:睜開眼睛餘額就在減少,算出要交房租的錢和生活費,不敢買東西、不敢出門聚餐。每去一次咖啡館心都在滴血,到後來只是在星巴克坐著什麼都不點。實際上:為了安撫自己長時間獨處的情緒看了很多小說,嚴肅書籍一點都不想看。當朋友們知道你不上班,總是會在摸魚的時候來找你聊天……甚至想念起那些不必要的社交:和同事討論中午吃什麼,要不要點奶茶外賣,一起溜達去711買個咖啡,一起懟總是不給錢的同事……在不上班的時候思考上班的意義,比上班時得到的更真實。上班的無限循環是用時間換取金錢、用金錢維持生存、用金錢彌補不快樂。那麼如果可以少花金錢生活,是否還要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賺錢上呢?我曾經也這麼想。不上班以後,我嘗試過把一個月不含房租的的生活支出降低到1200元左右。這大概是生活的最低限度,幾乎不能外食、不能購物,短期還可以忍受,長期難以持久。在降低欲望後,我發現要靠自己獲得穩定而足夠維持生活安全感的現金流仍然很艱難,在現階段可能是超出我能力範圍的事情。也是在不上班以後才發現,工作不僅僅是保證能夠吃飯的一種風險較低的手段,還同時提供了一種社會存在感,身份意識和地位感。在眾人去上班的時候無所事事地在大街上閒逛的樂趣,在辭職一兩個月後可能就消失殆盡。你甚至會開始熟悉附近的同樣不上班的面孔,並感到羞愧。與這種缺乏存在的無意義感對抗,也日復一日消耗著你的精神。還有金錢和時間的關係。對於普通人而言,錢的用途總是比時間更多一點,錢能用來節省時間,而時間不總能轉換為金錢。上班的優勢在於即便是摸魚也可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來源,還可以用於投資和增值,在這個不斷印鈔的時代,只有資本才能帶來更多的資本。雖然我至今也不認同有錢就可以擁有足夠的自由,但我也深刻體會到了大部分滿足基本生存欲望的東西都是需要用金錢來換取的。在我不上班的這些日子裡,有的朋友變成了無法辭職的真正的「成年人」。懷孕生子,背上房貸。也有的朋友們當上了老闆,不再需要辭職而自願全年無休。我停在原地,還在晃悠著,思考著,觀察著,看完了許多小說和劇集,在無法被轉換成金錢的時間裡發呆。於是我不得不承認,我現在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還無法靠自己支撐起不上班的生活。辭職不辭職並不重要,人首先需要的是生存,然後才是自由。在不上班的一年四季裡,從夏日的綠蔭到冬天的冰雪,我變得對季節的變化異常敏銳,對便利店和咖啡館店員的臉都異常熟悉。而讓我首先崩潰的不是經濟壓力,而是無法規律化的睡眠,以至於不得不搬到朋友家合住了一段時間。過敏性鼻炎也日益嚴重,身體上的不適更是給心理增加了重重負擔。在辭職一年左右的時候,我偶爾去找過工作。我知道自己手上的牌並不差,也有面試也有offer,但我對當時所能做的工作本身和工作附帶的生活狀態已經失去信心。William Morris的《有效工作和無效勞動》裡說,使工作變得有希望的本質由三個部分組成:希望休息、希望生產、希望工作本身的快樂。在大城市工作的我們,可能一樣都沒有。996這個詞在2019年初才剛剛開始流行起來。2019年3月,Github上才有了996.ICU的項目。而我們過這種生活已經很久了。也是漸漸才發現,令人想辭職的並不僅僅是工作本身,而是更基本的更難以言述的東西:市場上新產品淘汰舊產品,卻越發無聊,大多是曇花一現或者靠著巨頭的資源苦苦掙扎。新人換舊人,不是因為思維新鮮敏銳,而是因為更廉價更容易壓榨和控制。35歲的人主動被動地陷入窘境,而我們也已經漸漸接近這個年齡。新事物不需要舊經驗,然而真的不需要嗎?人們羨慕強者也渴望及時成為強者,但是有多少人在被淘汰之前及時做到了呢?如果說新事物頻出是源於不斷割韭菜的需求,那麼age shame的背後是缺乏專業分工和成熟的體系,只要是個人就能做的廉價勞動力血汗工廠模式,對個人的職業生涯而言註定難以持久。辭職不是因為不想長久地工作,而正是因為這份工作無法長久地做下去。只要能獲得注意力,欺騙、誘導又有什麼關係,聳人聽聞的標題,歪曲的事實,扭曲的價值觀有什麼關係,跪舔主流價值觀又有什麼關係。這個行業和其他每一個行業一樣變得沒有任何底線。也並不是說每一個玩家都需要有底線,而是目睹著一個個曾經有底線的玩家死去、變化或者退出這個遊戲,那麼一定是哪裡出了些問題吧。從2020年開始,我決定要離開這裡。契機是有人對我說,希望可以去同一個地方。我對這件事情不置可否,但突然覺得自己可以選擇離開這個社會。上班的煩惱大同小異,但有些煩惱是這個社會特有的。如果工作的意義不僅在於工作本身的意義和價值、也在於工作之外的休息和娛樂——自由的人群、自由的表達、美麗的城市景觀、豐富的選擇,那麼試圖擺脫996,換一個城市、換一個國家生活也許是我想要的。這是一個很任性的選擇。因為我累了,不再有經常想要辭職的能量了,我希望能長久地做一件事,但只是不斷地失望。我曾經喜歡做有挑戰性、有意思的事情,而現在這舊瓶裝新酒的一切只讓我感到無聊而疲憊。也嘗試過呆在舒適區裡,但在這個飛速變化的社會中,連最基本的安全性都經常令人感到疑惑,哪有真正令人感到舒適安心的地方呢?辭職的這幾年過得很漫長又很摺疊,連2019年的事情都回憶不起來是什麼狀態。2020年初,我決定要換個國家生活,開始學語言。直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幫助我確認了這個選項。也徹底搬離了北京,暫居在父母家裡。和朋友聊起來的時候,有人說你這是逃避,你去其他地方一樣會遇到同樣的煩惱。但我知道自己在想的是什麼。就算是逃避吧,逃避這個讓自己不斷想離開的地方,逃避想要不斷辭職的狀態,逃避令人厭倦的現實。現在的願望僅僅是能夠在離開以後,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做一個踏實的打工人,在上班之餘,可以看到好的風景,吃到好的食物,遇到有趣的人,不需要再去思考到底為什麼要上班或者辭職。從這樣的願望重新開始,再離不如辭職的生活近一點點。

不如辭職 

letsquit

關注年輕人失敗的職業生涯 教你辨別網際網路時代的血汗工廠 將不定期邀請流水線上的搬磚女工分享辭職經驗 幫你度過辭職前遙遙無期的摸魚時光

喜歡請給我們加🌟  歡迎分享你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比996更硬核的上班時間了解一下
    比996更硬核的上班時間了解一下時間:2020-05-07 16:1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24什麼意思什麼梗? 比996更硬核的上班時間了解一下 比996更硬核的上班時間,即:一周7天,每天24小時。
  • 「去你的996,我準時下班」
    不!東山在喝啤酒期間就道出了真相:「為了喝這一口中午開始就沒喝過水,真是值了!」為了能好好享受自己的下班時間,她在上班時總是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地狀態去完成各種任務,電腦上還貼滿了當日事項的便利貼,分好了任務的輕重緩急,幹完一件就撕掉一貼。
  • 馬雲談996工作制:能夠996是修來的福報
    今天,阿里巴巴官微分享了馬雲在阿里內部交流活動《帕特納有約》上對近來熱門話題996工作制(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看法。「馬雲的想法,我們公司的年輕人也在討論,我們覺得這對大家有借鑑意義,所以也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 「去你的996,我準時下班!」
    《我,到點下班》 半年前,由新垣結衣主演的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讓我們看到了「社畜」的常態: 一大早被上司的信息轟炸,拖著疲憊的身軀擠地鐵上班,處理不是自己負責的工作,給不靠譜的同事背鍋 不! 東山在喝啤酒期間就道出了真相:「為了喝這一口中午開始就沒喝過水,真是值了!」 為了能好好享受自己的下班時間,她在上班時總是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地狀態去完成各種任務,電腦上還貼滿了當日事項的便利貼,分好了任務的輕重緩急,幹完一件就撕掉一貼。
  • 你上班時間是996月薪3萬,如果給你改成965工資減半!你願意嗎?
    一個月掙3萬不成問題,但是幾乎沒有看到他休過假。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一下子就病倒了。回過頭想想,這些錢都是用命換來的。接下來要減少工作量,讓自己休養生息,哪怕工資減半,只要人在身體健康,比什麼都強。朋友小李在一家大型酒樓工作,他所在的店年前餐飲行業的旺季,年夜飯定得滿滿當當。年前準備了充足的食材,打算擼起袖子大幹一起。誰知道疫情一來,所有的訂單全部被取消。
  • 老闆讓你996加班,身體扛不住怎麼辦?我來教你如何上班摸魚
    但是如果自己的企業要求996加班該如何應對呢?表面上還是不要拒絕的好,比如前幾天就有員工拒絕996的加班被開除的事情曝光,可見我們最好的方法還是陽奉陰違,嘴上答應,私下可以渾水摸魚。
  • 95後應屆生拒絕996被辭退:去你的996,我要準時下班
    而當「應屆生因拒絕996被辭退」的話題,躍入大眾視野時,申通官方才回應稱,「不存在強制996,辭退原因是工作結果不達標。」對此,有網友調侃,「試用期不達標原因:拒絕996 。」「學拼多多求知乎砍一刀嗎?」相信很多人對996都不陌生,甚至深受其害。難道只要人人996,就能找到財富密碼嗎?
  • 四大沒有996,早10:30上班,晚5:30下班,但是...
    主要是這個事情趕上了他們的忙季了,用996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辛苦了。其實四大因為存在淡季和忙季的原因,所以四大沒有996,只有955和9116。7:40 起床洗漱,早餐吃電飯煲定時煮好的粥8:05 出門坐地鐵上班9:00 到達客戶給審計組留的會議室9:00-9:30 看完一撥公司、經理和客戶的郵件,需要回復的全部處理一遍
  • "996"什麼意思
    是公司的上班時間,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並且一個星期要工作6天只能休息一天!有些人不同意,這可能與他們個人的創業經歷有關。許多人不知道996是什麼意思。意思是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六天。這種工作強度,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商業巨頭是怎麼說的。
  • 所謂996
    先解釋一下啥叫舅舅溜,我們經常說的朝九晚五,轉化成十進位就是955,即每天9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每周工作5天。一推導996就明白了,即每天9點上班,下午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這是網際網路公司裡流傳出的一個詞兒,早幾年就有。又火了一把的導火索是一些不堪加班之苦的程式設計師,發起了一個叫「996.icu」的項目,Diss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節奏。
  • 說個笑話,996是福報
    也許現在很多小年輕生活不規律,是因為玩手機遊戲網絡消遣了他們太多的閒暇時光,但是對於一些社畜以及大廠裡面的程式設計師來說,日常生活工作的996就成為了要他們命的罪魁禍首。最近傳出來一名47歲的程式設計師在上班的時候猝死,在微博上面顯示出來的信息很少,但就根據小編的查詢,了解到以下這些關鍵詞。
  • 日劇《我,到點下班》,996?不存在的
    這部劇可是實實在在對最近的熱詞996最好的回應。該劇講述了由吉高由裡子飾演的一個在沒有理由不好意思下班的社會風潮中,比任何人都追求工作效率,一到時間就立刻下班的新時代職業女性·東山結衣的故事。日劇原名:わたし、定時で帰ります。
  • 不選擇996的人生,如何成為年薪百萬的總監?
    最近996的話題很火,國內陷入兩極化爭論,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各有一番說辭。這個現象不僅在國內出現,如今也蔓延到了日本。
  • 習慣996的網際網路社畜們,很想上班
    「在家辦公更累了,期待早點上班」「今日復工,在家辦公,手機24小時在線。」這是一位網際網路從業者的朋友圈。疫情期間,正常的工作、學習成了奢望。大家刷著新聞和網絡段子的同時,也倍感焦慮、恐慌。平時習慣了被「996」,想方設法要要逃離的網際網路「社畜們」,此時卻更想儘快正常上班。
  • 應屆生拒絕996被辭退,直言「我太難了」|企業剝削,員工還感激?
    第一,在網上熱傳的消息裡提到:因辭退一位考核「不合格」的實習生而「出名」的公司副總確實對員工說過「你們不要這麼早的談戀愛」,但並沒有證據表明——副總前面提到不要那麼早下班的內容。且就是真的提到了,也僅僅代表了這位副總自己個人的觀點,不代表公司的態度。其次,在公司曬出的考勤記錄裡,這位被辭退的實習生的平均每天工時10個多小時,已經超過正常的上班時間了。
  • 馬雲的996和你的996能是一回事兒嗎?
    說996又是福報又是夢想的不996連兄弟之情都可以拋棄大佬們身先士卒紛紛表態恨不得一天工作八十個小時給手下的員工們加油打氣我們那麼成功了還那麼努力聽到這裡我就感到有點納悶全年無休一天只睡4、5個小時換我不死也把身體幹廢了難道這些大佬們都是鋼鐵俠?
  • 老闆眼中的996:優秀團隊不需要 因為24小時待命
    02相比失業996算是「變相的補救」周珍易體網創始人很多創業公司都是自然而然地進入到996的狀態,特別是創始團隊以及高層,他們996的狀態會更甚。對員工而言,付出跟所得要成正比,你有沒有給員工與996相匹配的工作內容、項目進展規劃以及合理的績效考核,這些都關係到他的效率高低。如果說你只是喜歡看員工加班,那肯定會起到反作用。我在招聘的時候會直接和面試者坦白,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和適應996,即使強制招進來也會很快離職,頻繁的離職對團隊的穩定性有很大的危害。
  • 996的問題不在於你「要不要」,而是在於你有沒有選擇的自由!
    同樣,社會中本沒有需要那麼多的「996」,但996的人多了,便成了全民「996」。但從網上的言論再結合實際看,似乎大家都在口是心非,那是否應該「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有人說,是因為人口過多,內卷嚴重,但這只是現象,究其根源必須敢於正視。敷著最貴的面膜,加著最長的班,幾乎成了這屆年輕人的新常態。更狠的,上班996,下班ICU,不把班加完,不罷休。
  • 你996,我準時下班!
    近日,關於「996工作制」的話題成為現象級討論,「工作996,生病ICU」讓無數社畜扎心。都說北上廣深才是值得年輕人奮鬥的城市,實際上生活在996工作制中的年輕人早已成了「社畜」。她每天六點十分前到餐廳,吃吃小籠包喝喝啤酒,這使店裡的其他兩個失業大叔問她:你這樣的,一定輪不到你升職吧?
  • 996加班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一名在騰訊工作的,從事與創意內容相關業務的員工對品玩表示,對於他來說,一個典型的處理多部門合作項目的白天,時間幾乎都用在開會,以及在會後與其他部門就誰提供多少合作資源而「撕來撕去」上。「一天下來,電話都打熱了,沒電了,嘴也幹了。但傍晚一看,真正要落實的還沒時間開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