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對賈雨村很好?他給賈政的信,成為林黛玉日後災禍的伏筆

2021-01-17 君箋雅侃紅樓

林如海上任巡鹽御史不久,賈雨村就經人介紹來到林家給林黛玉做家庭教師。

林如海會聘請賈雨村背後有兩個原因,一來是有人介紹盛情難卻。二來也是賈雨村一介進士,又當過知府,竟然願意給一個小姑娘做啟蒙老師,實在打著燈籠也難找。

古代富貴人家的「西席」,往往像門客一樣,都是為了自身的目的選擇學生。要麼是仰仗學生家族背景出人頭地,要麼教育好學生科舉高中,借光學生。根本不存在現在的「園丁」一說。女孩子不能科舉,想找個好的家庭教師很難。

賈雨村願意給林黛玉做啟蒙老師,並不是他沒有盤纏,主要原因就是看重林如海背後有賈家,想要仰賴林如海走後門幫助他官復原職。

賈雨村吃虧在當年走的太著急,沒有得到甄士隱的書信舉薦。這本就是甄士隱對他是否急功近利的考驗,否則早都將書信寫好一併和錢給他了。

事實證明賈雨村確實不值得真正深交。「升米恩鬥米仇」,甄士隱長時間試探早都讓賈雨村不滿,以至於後來對甄英蓮見死不救。

賈雨村沒有背景,被同僚聯手舉報被罷官後,急於謀求起復。他以遊覽天下名勝為藉口,四處找尋門路。教授林黛玉之前,是在南京甄家教甄寶玉啟蒙。所以,甄寶玉算是林黛玉的師兄學長。

可惜甄寶玉太頑劣,從賈寶玉看賈雨村利慾薰心也知道甄寶玉眼中賈雨村並不高大上。賈雨村看教不好甄寶玉,也不好意思呆下去。甄家老爺也就沒幫他起復重新做官。

不得已或者機緣湊巧賈雨村聽聞林如海這個機會,就果斷投奔門下,寧願教育一個小姑娘啟蒙,也要攀附一個關係。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賈雨村所謂不知賈敏出身,實屬胡說八道。他早都聽聞賈敏身世才來的林家。對此林如海心知肚明。

賈敏突然死後,林如海急於送林黛玉進京,請求賈雨村互送。這件事本身有很多奇怪之處。

一,賈敏突然去世很奇怪。一年前林如海上任前,三歲兒子也突然夭折了。

二,就算賈母派人來接,林如海也沒必要派賈雨村互送。賈母只派了幾個三等僕婦,證明進京只需叫幾個隨從護送足夠。沒必要興師動眾以復職為交換條件,一定要賈雨村護送。

三,林如海最後囑託林黛玉的話,不續弦尚可,卻連林家到他絕戶也不管。要知道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林如海與女兒遺囑一般的囑託非常不尋常。

林如海當時不過四十多歲,就算在古代也是壯年,何以預知必死一般與女兒遺囑?而他沒幾年果然就死了。

好在曹雪芹借第十九回賈寶玉講述「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揭露出林如海巡鹽御史任上的貪腐大案,證明他著急委託賈雨村護送林黛玉進京,包括他與賈敏的死,應該都與兩淮鹽業那一群「耗著」有關。送走林黛玉,是不讓耗子們偷走他的「香玉」。

賈雨村算是林如海尋找的護玉之人。賈雨村是進士,又是除官之身拿了林如海的舉薦信進京起復為官。出發前他們二人借親朋好友代為宣揚,不但隨時可能起復,更受當時法律保護。那些「耗子」不敢因小失大,賈雨村就可以保護林黛玉周全。

(第三回)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嶽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託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於內兄信中已註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雨村一面打恭,謝不釋口。

賈雨村當初對甄士隱的資助不過略謝,就在於他那時候沒資格謝。此番他對林如海「謝不絕口」,則是他必須得到林如海的幫助,也算答應互送林黛玉。

賈雨村明白如果只送林黛玉進京,林如海就幫他起復當官,哪有那麼簡單不對等的好事!起復一個皇帝罷免的官要如此容易,他早都找到門路了。所以,護送林黛玉進京絕不簡單,且必須完成!

林如海休書一封,寫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賈雨村知道他想要得到賈家幫助,林黛玉必須「全須全尾」安全送到賈家,否則一切免談!說白了,林如海幫他就是給林黛玉找了一個護身符。

有賈雨村跟著,林黛玉安全入京。賈政果然輕鬆將他送去應天府當知府。一方面體現出賈家的能力強大,定點投放。一方面也是讓他去了結薛蟠打死人命案。天下果然沒有白吃的午餐!

賈雨村判斷葫蘆案,忘恩負義的對甄英蓮見死不救。這一切的根源,要從林如海而起。如果說之前賈雨村尚有一點血性,至此他徹底明白官場厲害。

當初他與甄士隱是交易,與林如海也是交易,與賈政同樣是交易。他沒背景就是如此被人揉捏玩弄。所以他出賣甄英蓮完全沒有壓力。而根據「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甄英蓮影射林黛玉。八十回後,林黛玉遠嫁而死,一定也是被賈雨村出賣。[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歸結起來,同樣源於林如海的舉薦。

賈雨村對林如海並無感激。他得到那封復職舉薦信,只是護送林黛玉進京的交易!甚至他偶爾良心發現,審視自己骯髒不堪,還會記恨林如海將他又朝深淵推了一步而無法自拔。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不過如是!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點擊關注,點讚收藏,文章每日持續更新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賈雨村尋機謀缺復職,林黛玉初見賈府眾親
    原來,這報喜之人,乃是當日同僚一案,與賈雨村同被參革之人張如圭。他是此地人,革職後久居家中,近日打聽到,京中皇帝準奏起復舊員之信,便四下尋找門路,希望能官復原職,不料,忽遇賈雨村,故忙道喜。賈雨村聽聞,自是歡喜非常,二人又閒話幾句,便各自回家了,這冷子興聽聞此言,哪裡還忍得住不發表一下自己的「高見」?便忙獻一計,令賈雨村央煩林如海,轉向京中去央煩賈政。賈雨村領其意。
  • 林如海任巡鹽御史,到底是不是個貪官?賈政曾包庇薛蟠就是答案
    這當中有一個反面例子,那就是賈雨村,他就過於清高,恃才傲物,不懂官場潛規則,最終被官場排斥,幹了一年的知府,便被踢出了官場,且看書中記載:(賈雨村)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有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面而視。
  • 林黛玉的母親賈敏,為何沒跟四大家族聯姻,而是嫁給了林如海?
    、王熙鳳嫁給賈璉,甚至其後薛姨媽想促成金玉良緣,讓薛寶釵嫁給賈寶玉,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但同時我們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林黛玉的母親賈敏為何遠嫁姑蘇,嫁給了林如海,而不是與其他三族聯姻呢?這也是為何賈府第三代的家教那麼嚴(參看第四十五回賴嬤嬤的話),可是賈府第三代中,賈敬考中了進士,卻選擇了出家當道士,賈赦是個紈絝子弟,只有賈政有潛力成為賈家的希望,可皇帝一道聖旨打破了賈代善的計劃: 次子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祖父最疼,原欲以科家出身的;不料代善臨終時遺本一上,遂額外賜了這政老爹一個主事之銜,令其入部習學,如今現已升了員外郎了。
  • 賈母為何放棄史湘雲,讓林黛玉做寶玉正妻?看賈敏一死帶走了啥?
    首先,林如海為了給黛玉上京找一個穩妥的護送者,竟然出了一筆不菲的銀錢為賈雨村打點,讓他上任金陵應天府一把手,這是實打實的實職。為了找個護送者,竟然為對方找了個官職,這大手筆的背後,是什麼? 其次,黛玉進門拜候賈政,王夫人不僅沒讓賈政露面,一個人接待了黛玉,並且第一次見面,就囑託黛玉離寶玉遠點。
  • 賈雨村深領「相遇變黃金」的精髓,3個人為他的復官之路鋪平道路
    文/詩綠鳳在第4章解讀到城府頗深的賈雨村問了林如海1個問題:「不知令親大人現居何職?」面對這一提問,林如海會作何回答呢?賈雨村深諳「相遇變黃金」的精髓,並付之以實際行動,才有以後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的可能。欲知賈雨村後來的仕途之路是否順暢,容後面解讀到相關內容時再表。
  • 林黛玉的母親為什麼不與其他三大家族聯姻,而是嫁給了林如海?
    在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賈府的時候,賈母曾有這麼一句話:「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親,今日一旦先舍我去了,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
  • 賈雨村是個什麼樣的人?脂硯齋兩個字評價!
    賈雨村是紅樓夢裡最早出場的男性之一,根據前八十回裡的伏筆,他也應該是貫穿全文的一個人物,如果我們能看到八十回後的內容,賈府敗落應跟賈雨村有很大關聯。賈雨村這個人,一開始只是個窮書生,連進京趕考的路費都沒有,只能暫時在葫蘆廟安身,每日賣字作文為生,這時候的賈雨村,應該還是個抱負不淺的書生,所以他會得到隱居的鄉宦甄士隱的看重。
  • 淺析賈雨村的轉變
    對於賈雨村本人而言,冷子興的從旁指點,使他對自己的未來看到了一絲希望。(三)    這時候,賈雨村的追求更加顯著,如何抓住機會重返仕途才是他首要思慮的,所以藉助林如海的實力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是他不二的選擇。林如海出身鐘鼎之家,書香之族,目今官至蘭臺寺大夫,既是前科探花,又是欽點巡鹽御史,官場人脈豐富,姻親實力雄厚。
  • 《紅樓夢》中賈雨村人生的分水嶺是什麼事件?
    看看這圈子,怎麼繞的,他本是沒資格,結交賈府的,賈府的孩子,有義學,他當不了家庭老師,於是轉到了賈政的妹夫那裡,林如海也是無子,只有一女,假充男兒,所以才請了個高考狀元當老師。(一)賈政幫他復職賈雨村二入官場,心態有了變化,如果說從前還有些是非的底子,這次就沒了,一個人失去過,又得到,會格外的珍惜,不會考慮道德,只會考慮融入。
  • 數代單傳的林如海,為啥不願娶繼室,也不願過繼兒子?
    林如海也曾經只有一個兒子,好不容易養到了三歲上,又生病死了。從此,林如海的身邊,只剩下了女兒林黛玉。孟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支庶不盛的林家來說,有一個能承繼香火的兒子,似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然而,作為士大夫的林如海,卻根本就沒有這個念頭。
  • 紅樓夢: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是林黛玉家人短壽的主要原因
    他成為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他的弟弟羅伯特擔任司法部長。林家的巔峰時代是第一代,林家先祖被封為列侯,可以世襲。也就是說三代以內,林家嫡長子一出生就有官可做。林家的風評非常好,第四代的時候,本沒有資格襲爵,然而皇帝「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爵位。林如海雖然沒有爵位可襲,但是他考中探花。賈政和林如海是一代人。四大家族到賈政這一代是第三代。
  • 林黛玉才是十二釵裡最富有的人
    這麼金尊玉貴的唯一的女兒,只能是嫁進和賈府一樣尊貴甚至比賈府更尊貴的人家,由此可以推測出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是什麼樣的身家。林如海侯門出身,祖上襲了四代爵,林如海本人則是前科的探花,這才配得上尊貴的賈敏。那麼林家有多少財產呢?小說裡沒有明確講到林家有多少錢,但一開篇,就講到林如海是巡鹽御史,這是個肥缺,林如海隨便動動指頭,就能從鹽商那裡賺到大筆的銀子。那麼林如海會不會是兩袖清風的清官呢?
  • 出淤泥而不染,林黛玉一句話,點明賈政並非假正經
    打過之後,賈寶玉只是痛在身上,賈政卻是痛在心底。只見他氣喘籲籲地坐在椅子上,滿面淚痕。一方面,她愧對妻子,再次讓王夫人傷了心;另一方面,他更是需要安撫賈母,苦苦扣頭認罪;更重要的一方面,未來對於寶玉的教育,他會更加地迷茫。
  • 林黛玉與北靜王有了牽絆就會幸福?算了吧,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
    他可以主動的對賈政身邊的清客相公們去聊這些事情。可見賈寶玉不理會這些防嫌小事!③那麼我有足夠的理由去推測,當寶玉面對著皇室貴胄,極為風雅的北靜王時,他也會將大觀園中結詩社的事情說出去。寶玉也會把詩社的稿子寫給北靜王看!林黛玉是大觀園中的詩仙,黛玉的詩倍受寶玉推崇,這也意味著黛玉的詩,寶玉一定會寫給北靜王看。
  • 林黛玉第二次進賈家有多難?僕人昭兒的一個舉動說明了這一切
    《紅樓夢》第十四回,賈璉身邊的僕人昭兒返回,這一個舉動太特別了.表面上看,昭兒回來目的是報信、請安,討老太太示下。賈璉為什麼要派他千裡迢迢的趕回來呢?林如海死了,不正好可以按老太太的意思,將林黛玉帶回來嗎?事情上沒那麼簡單。林黛玉回家本以為其父林如海只是病重,沒想到竟然死亡,這樣林黛玉的處境一下發生了變化,再回賈家就面臨了一些難處。第一個難處,賈家收不收留他?
  • 紅樓夢話:遇人不淑,解讀林黛玉的性格養成之路
    另一方面,儘管在書中未提及林如海是否有妾室,但林如海家中男孩的出生是可以預料見的,只不過礙於賈敏榮國公府的強大背景,這個孩子還未出生。但這也意味著賈敏的正室地位威脅肉眼可見。「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 真假非真假 乃真是太假——揭《紅樓夢》賈雨村之畫皮
    這丫鬟忙轉身迴避,心下乃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說的什麼賈雨村了,每有意幫助周濟,只是沒甚機會。我家並無這樣貧窘親友,想定是此人無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來,不免又回頭兩次。」
  • 曹雪芹的文人淚:賈雨村
    賈雨村的驕傲和智慧賈雨村雖然貧寒卻有骨氣,雖是讀書人卻並不迂腐,雖然遭遇官場排擠,卻還能坦然面對,寵辱不驚。他在身無分文寄居寺廟之時,即便頗受當地鄉紳甄士隱的親睞他也沒有卑躬屈膝、諂媚討好。這也是為什麼甄士隱後來說,之所以沒有送錢給賈雨村是因為怕唐突了他,因為甄士隱深知賈雨村的傲氣。
  • 賈雨村與賈寶玉
    但是,有關談論賈寶玉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再討論他難出新意。不過,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喜歡把人物「捉對」來寫,如賈母與劉姥姥,林黛玉與薛寶釵等等。這些人物之所以「捉對」可比,其原因要麼是外貌相似,要麼品性相類,要麼完全走向各自的對立面,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如此看來,賈雨村與賈寶玉也可作為「捉對」人物,同樣存在可比性,不妨把他們放在一起討論,或許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