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調蓄池 讓南湖碧波重現

2021-01-11 中國網湖北

讓南湖重現水清、岸綠、景美,是武漢人一直以來的願望。作為武漢市第三大城中湖,南湖水域面積7.67平方公裡,總岸線長23公裡,周邊總人口59.4萬人。

上世紀90年代起,南湖水質急劇惡化。2018年,武漢南湖水環境提升攻堅工程啟動,包括南湖水環境提升、精細化雨汙分流等七大項目。總目標為:2021年底前,南湖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能親水;2030年底前,南湖水質全面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楚平路的南湖水環境提升項目部,探尋讓南湖重現碧波的奧秘。

地下18米挖個「大池子」

在南湖水環境提升項目施工現場,400餘位工人在細雨中鏖戰,隧道工程公司黨員突擊隊隊旗迎風飄揚。

項目經理王偉華,來自武漢市政建設集團隧道工程公司盾構分公司。以橋隧、地鐵施工為強項的盾構公司,為何承擔起水環境治理項目?

「因為南湖水環境提升的核心工程,是初期雨水收集與處理,要在地下開挖『大池子』處理初雨,最深處為地下18米。這種地下開挖工程,盾構公司比較擅長。」王偉華介紹,南湖水環境提升項目包括初雨處理、配套汙水管道、水生態系統修復和智能化系統四大子項目,是在全盤梳理南湖汙染成因的基礎上拿出的應對之策。

初雨,即降雨初期約20分鐘內的雨水。「洗天、洗地、洗管道,初雨是最髒的。」王偉華說,下雨後大量面源汙染衝刷入湖,溫度上升、湖水流動性差,湖泊就容易發臭。

為收集與處理初雨,該項目將建一個處理能力達25萬噸/天的初雨處理廠、一個容積9萬立方米的初雨調蓄池,鋪設7.4公裡收集管道。未來,南湖北岸、東岸大型雨水箱涵中收集的雨水,將全部截流進入管道,經處理達標後入湖。

初雨廠項目土建結構工作人員林軼凡的工作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施工進度。他記得,初雨調蓄池全部為深基坑作業,基坑面積2萬平方米,由於臨近南湖,必須趕在汛期前封底。「3月底復工後,我們加班加點施工,很多都是大體積的混凝土澆築,機器連續澆築4天3夜。」最終,5月5日成功封底,避免了汛期強降雨耽誤工期。

12個排口生態改造完工

由於南湖內源汙染嚴重、透明度較低,工程建立水生態修復實驗基地,邊研究邊治理。

水生態修復實驗基地,主要通過水生植被重建和水生動物群落結構優化等方法,恢復南湖生態系統健康。目前,水生植物恢復示範區效果良好,水體透明度從之前的20多釐米,提升到如今的70多釐米。

項目總工劉律介紹,不同水域汙染成因不同,治理辦法也不一樣。可謂「因水施策」。水體生態修復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已完成,二期正加快實施。今年12月,將完成全湖65%面積的水生態修復工程,明年上半年水生植物種植完成。

圍繞排口生態改造,工程採用缸栽植物、生態浮床,既削減汙水中的營養鹽,又美化景觀。目前文治街、幸福閘、保利藍海郡等12個排口生態改造已全部完工。

南湖水質改善非一日之功

10月5日下午4時28分,南湖水環境智能化監管系統實時讀取水質數據。如文治街閘前水質為:溶解氧1.4mg/L,總氮0.76mg/L,總磷0.08mg/L。這是智能化系統工程實時為南湖「體檢」,保證入湖水質達標。

南湖水環境提升項目總投資25億元,其中初雨處理廠年底試運行。王偉華說,工程從2019年4月打下第一根樁起,歷經疫情、汛情考驗,非常不易。

「收集處理初雨,只是提升南湖水質的一方面,真正改善南湖水質,還要靠全面截汙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絕非一日之功。」王偉華說,能保質保量完工,讓工程儘早為南湖重現碧波發揮作用,是全體項目人員的共同心願。

相關焦點

  • 改造成功的南寧南湖公園免費遊玩,湖水清澈見底,景色美不勝收!
    到了南寧,沒去過南湖就等於沒來過南寧,南湖公園是南寧市區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南寧市最大、最著名的內湖,南湖在市民心中也是有一定分量的。那我們來看看花2億改造後的南湖吧!南湖公園從2015年起就開始設計操作海綿化改造,是南寧市海綿化改造的示範項目之一;其中包括濱湖廣場海綿化改造、環湖路海綿化改造、綜合改造提升以及水質改善4個項目。
  • 市農科院選育的南湖紅菱早熟栽培初獲成功
    市農科院選育的南湖紅菱早熟栽培初獲成功 發布日期:2020-07-30 10:38 信息來源:市農科院 瀏覽次數:          7月27日上午,秀洲區油車港鎮千千生態農場的菱田內,近三十公斤的「南湖紅菱」剛剛採摘出水,與旁邊的綠色南湖菱放一起,更顯色澤鮮紅,分外醒目。
  • 追「紅」逐「綠」繪就江南水鄉新畫卷 上海建工園林嘉興南湖核心...
    央廣網上海7月24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沈琳)七月的嘉興南湖,湖堤上遊人如織,紅船前人頭攢動,在感悟那份不忘初心的「紅船精神」的同時,建設中的南湖核心區景觀改造工程,正在繪就一副「詩意江南」的宜人畫卷,譜寫「紅」「綠」融合的新篇章。
  • 詩詠南湖 | 磅礴南湖:一支槳,以一種精神在加長
    詩詠南湖 | 磅礴南湖:一支槳,以一種精神在加長  2020-12-21 06:03
  • 助力太湖重現碧波美景!品質船閘為太湖注入源頭活水
    "前黃樞紐工程的建設將加快促進太湖與長江的水體交換,相當於給太湖增加了一條'透析'通道,能夠提升太湖換水速度,進而改善太湖水環境",項目經理楊明說道:"點滴努力也能匯聚成最終勝利,太湖治理是一場持久戰,我們願為太湖的碧波美景出一份力!"
  • 【視頻】南湖春音:「紅船」記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來,在嘉興南湖畔俯首拾音,並不是非要聽那彩旗飛揚、人頭攢動的熱烈。請再靠近些吧,也許以前眼睛來不及留意的細節便入了耳——   輕風細浪中,在平穩停泊著的紅船船尾,原來還有一條烏篷小船在篤篤地搖蕩。南湖革命紀念館副館長李允告訴我們,當年與會的13位代表正是由它接上了預先停泊在湖中央的中型遊船。
  • 25件南湖嘉品亮相 首批「最南湖」文旅商品「成團」出道
    讓精美的文旅商品「代言」南湖之美,這25件文旅商品涵蓋紅色文化、地方人文風物、潮流生活等眾多領域,每一件都鐫刻著南湖符號,是線下文旅商店和線上文創潮店的「C位」產品,十分受廣大市民遊客的歡迎。一件件創意好禮,讓國內外遊客把美好「南湖」帶回家,延續著人們對南湖這座文旅名城的美好記憶。
  • 南湖新區:抓實水環境治理,南湖內湖治水再添「利器」
    近日,在南湖麥子港水岸周邊散步的市民發現,原本在岸邊的一朵朵「小水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條長達3公裡的彩色浮球。原來,這是南湖新區開展內湖汙染治理,引入的新型推流式曝氣裝置,相比以往的立體噴流曝氣,推流式曝氣裝置更具美觀性,且能夠將靠近水岸的水面漂浮物推至水中央,便於打撈,曝氣無盲區。以往噴水曝氣裝置水柱隨風會飄灑至遊步道上,水腥味較大,給行人及遊客帶來不便,推流式曝氣平行水面曝氣,大大減少了以上不足。
  • 120秒,這就是南湖!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南湖闌珊處。南湖的堵在整個武漢如雷貫耳,每次評選這座城市最擁堵的地方,它都基本逃不掉,尤其是上下班高峰,這兒更被戲稱是「來了就離不開的鬼地方。」南湖片很大,總面積約13.1平方公裡,近40萬人在這兒仰望著同一片天空。
  • 寂寞思索:碧波春水黃鶯聞,宋詞聊「鶯啼」
    酒醉登舟不留人,碧波春水黃鶯聞,柳青送別葉葉愁,春夢畫樓錦書深。《管子·國蓄》:「以正人籍謂之離情,以正戶籍謂之養贏。」2、別離的情緒。《文選·任昉詩》:「將乖不忍別,欲以遣離情。」 。3) 「留人」一共在《全宋詞》中出現49次。詞頻排2090名。「留人」,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指這裡不可居留,自會有可居留的地方。南北朝·陳後主《戲贈沈後》:「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 為什麼高山上蓄著水的水泥池子裡時間長了會有魚?
    為什麼高山上蓄著水的水泥池子裡時間長了會有魚?──是水鳥將魚卵帶進了高山上的蓄水池。詳情請看下文。在高山上的水泥蓄水池中蓄水的時間長了,雖然沒有人放魚,但是水裡面會有魚,的確讓人不可思議。但是,只要仔細一想,就能明白水中有魚的原因。
  • 杭嘉湖紹烹飪大師相聚南湖
    「百縣千碗·走進嘉興」暨「嘉餚百碗·南湖船宴」杭嘉湖紹交流品鑑活動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兩地聯動舉行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張海生)今天(11月10日),「百縣千碗·走進嘉興」暨「嘉餚百碗•南湖船宴」杭嘉湖紹交流品鑑活動在浙江省嘉興市舉行。
  • 事關武漢南湖!
    武漢南湖水質已提升至5類南湖水環境問題是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重點問題。發布會上,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子清介紹了南湖水環境治理的情況。劉子清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南湖是典型的高密度成熟區域的城市景觀內湖,水環境問題由來已久。
  • 陝西.富平南湖書院正式成立!
    點擊上方藍字「富平南湖書院」免費訂閱!陝西 . 富平南湖書院正式成立!(荊鐵、寶元攝影報導)今天(1月18日)上午,富平.南湖書院成立首屆理事會和成立大會在富爾大酒店三樓會議室召開。富平、閆良、渭南、西安等地領導、文化藝術界人士等70多人參加了成立大會。
  • 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蕩漾
    「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蕩漾,阿里山林濤在耳邊震響……」 這首歌在我耳邊迴蕩了40多年了。
  • 考察紀實∣臺灣南湖大山紀行之三
    一如所料,4月26日下午抵達南湖山屋之前,即得嘗所願。從這裡由北向南遠眺,藍天白雲之下,五巖峰、南湖大山主峰和中央尖山群峰林立,山勢壯闊;近處的箭竹草原和匍匐性生長的玉山圓柏林,連同一簇簇盛開的各色杜鵑,更是景色美侖無比,令人流連忘返。在攀登五巖峰之前,我們先攀登了列為臺灣百嶽之一的蘭陽溪源頭南湖北山(3536m)。南湖北山的基帶地處亞熱帶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ºC以上,終年沒有真正的冬季。
  • 響應戰「疫」號召,這4部公益紀錄片為你蓄能!
    響應戰「疫」號召,這4部公益紀錄片為你蓄能!02 紀錄片《百年易俗社》還原秦腔發展的歷程、重現不同時代的記憶,向世人揭開這座百年老社背後的滄海風雲、變遷和輝煌,以人文視角關照戲曲文化,為本土藝術奏響華彩樂章。該片2013年獲西安市優秀文藝創作成果獎,2014年獲陝西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 美麗藍山:芒草花開蕩碧波
    紅網藍山縣分站11月13日訊(通訊員 孟江兵)秋末冬初,我縣廣袤鄉村大地裡的芒草花開正盛,野趣橫生的芒草,迎風搖曳的花絮與碧波蕩漾的溪水河流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芒草花開蕩碧波」的鄉村秀美生態畫卷。
  • 唯一去馬六甲的車站就是南湖車站
    怎麼坐車到TBS南湖車站我們從吉隆坡到馬六甲從南湖車站坐車,經實地考察,唯一去馬六甲的車站就是南湖車站。去南湖車站有3種方式:一種是從老火車站直接坐KTM到,我們選這種。另外一種坐輕軌,需要轉線,我們不熟悉不想這麼折騰。還有一種是在中國城有專車2馬幣到南湖車站,我們擔心走陸路會堵車,所以沒有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