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兇猛,讓旅遊酒店人靈魂安靜的24本書

2021-02-21 空間秘探

欄目 | 叢前 - 靈感庫

話題 | 酒店人書單

攝影 | © 陶貳珂 & 雜誌官網圖

資料 | 蓋文 / 新視線 / 陶貳珂收藏書單

上一篇推送,我們還在探討「流動的中國人」,而此時,另一副景象已然誕生,人們宅在家中,或百無聊賴,或憂心忡忡,或泰然自若,或心急如焚.「宅」,成為年初的責任與生活。在全民宅家的倡議中,城市、天空、世界變得空而靜,只有思想、牽掛、盼望、夢想成為無聲的流動。身體越禁止,思維越活躍,此時的人們,亦沒有理由無聊。當我們抽身馬不停蹄的日常,面對生命相關的重大課題,價值和意義的追尋,才更加明確的凸顯出來。「災難」總是意味著毀滅和潰敗,卻也讓人懂得商業的倫理、生命的意義、情感的真諦、人性的錯綜,以及庸常的可貴。「既來之,則安之」,既是要禁止不動,就讓思想去遨遊。

本期,空間秘探將為酒店人奉上你值得關注的行業書籍,它們可以用作學習、珍藏、空間展示,它們是你理解行業的窗口,也是在行業中翱翔的季風。很多人看書喜歡找「方法論」,然而我們稀缺的卻是「思考力」,方法論讓你看到當下,思考力能打開你的意識之眼,讓你看到未來。

看書是為了什麼?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這個問題,讀者永遠不需要全盤接受書籍作者的觀點和邏輯,看書是為了學習、填充,為了思考力。善於質疑、轉化、吸收、活用的人,會比那些盲從、生搬硬套、功利的人獲得更多有用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書籍當做「聖經」去讀,如果每一個人,從一本書中獲得的見地是一樣的,這其實是有問題的。每一個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人生經歷不同,生活習慣不同,閱讀重點不同,一本書帶個不同的人,往往是不同的體悟。獲得你需要的,了解此前不為你知的,生發符合當下環境的創造力思維,這才是我們看書的目的。以下部分摘自一位資深酒店人(©蓋文)心得,望能給行業人一些參考方向。酒店大牌的歷程,往往蘊含著豐富的行業文化的起源,以及品牌奢侈的理由,這一類知識儲備是酒店人必備的「底蘊」,也是「起飛」的跑道。

這是「豪華酒店之父」凱撒·麗茲先生最為權威的傳記,作者是他的夫人——同為酒店人的瑪麗亞·路易斯·麗茲。凱撒·麗茲先生於1918年去世,她的夫人替他守護著巴黎麗茲酒店,以及麗茲商號。麗茲夫人在1938年完成了這本傳記,完整介紹了她丈夫的一生,以及他們打造的多家奢華酒店:琉森國家大飯店,倫敦薩伏伊酒店,巴黎麗茲酒店,倫敦卡爾頓,以及倫敦麗茲酒店。這既是一部奢華酒店的發展史,也是一部那個時代的社會風俗史。

或許,很多人認識希爾頓,一開始不是因為酒店本身,而是看八卦雜誌上的老一代網紅鼻祖——Paris Hilton是希爾頓集團的千金。這個家族的八卦真的多到看不完,這本書中也有提到一些希爾頓家族第三代和第四代眾多人物的種種故事。當然重點還是希爾頓的發家史。從美國西部淘金時代開始的家庭小旅館,到紐約第五大道的奢華極致酒店。希爾頓家族歷經近一個世紀的創業奮鬥史,看似輕描淡寫的表達,實則是難以體會的艱辛。

如果說凱撒·麗茲是豪華酒店之父,斯塔特勒就是現代酒店之父。他們的年齡相差近十歲,一人在歐洲打造了一個奢華酒店連鎖公司,另一人則在美國打造了一個大型高檔酒店的連鎖集團,但是兩人的從業經歷、經營理念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例如凱撒·麗茲經常告誡他的員工:「客人永遠不會錯」,而斯塔特勒則把「客人永遠是對的」製成牌匾掛在酒店大門口。兩人都對「每個房間都配備浴室」異常堅持。

如果說凱撒·麗茲定義了「豪華酒店」,斯塔特勒則定義了「Upper Upscale」酒店。迄今酒店業仍在沿襲兩人當時確立的很多傳統和標準。本書出版於1968年,是由斯塔特勒基金會出版的,作者Folyd Miller, 是斯塔特勒的權威傳記。

書本的英文書名是「Be My Guest」,是希爾頓酒店集團創始人Conrad Hilton先生的自傳,出版於1957年。希爾頓先生是「收購斯塔特勒的人」,以及「收購華爾道夫的人」。他的另一個綽號是「酒店收藏家」,他曾經擁有一大批著名酒店,例如:紐約廣場酒店(現在由費爾蒙管理),華盛頓五月花酒店(萬豪旗下傲途格精選),芝加哥Stevens酒店,紐約羅斯福酒店。在這本書裡希爾頓先生回顧了自己的平生,希爾頓酒店集團的發展歷程,並系統闡述了自己的經營哲學。

05. 《一家酒店和一個偉大的時代:白天鵝賓館傳奇》

白天鵝賓館,作為國內酒店領域第一個吃螃蟹者,後來又成為了改革開放的一座重鎮,一個標杆,成為了中國酒店行業的黃埔軍校和範式。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以那些有血有肉的鮮活形象來呈現歷史上經典的場景,「白天鵝賓館傳奇」力求還原身邊歷史,以點帶面,再現一個風雲激蕩的時代。

有人說這是一個讓海底撈都望塵莫及的服務,這就是曾連續30年獲得日本專家票選飯店及旅館的第一名的加賀屋旅館。不僅是日本皇族喜愛的旅館,也是日本國民「一生中想去住一次」的高檔旅館。超過100年歷史的加賀屋,有著說不完的輝煌歷史和傳奇故事。這些故事都是基於無微不至的待客之道和風靡全日本的「女掌柜文化」。在日本「服務」得到了最變態的定義和執行。親切微笑、善解人意、體貼周到都是最微不足道的基礎。每位管家都要負責從搬運行李到敬茶上菜到鋪好被褥一系列服務,而且還要多才多藝,茶道、花道、舞蹈...拉門要分三次打開;送客要揮手到客人看不見為止;枕頭有8種、浴衣有12個size;客人的投訴就是旅館的財富.看著這些文字才發現書名取得真沒錯,著實是「究極之宿」。

這是「香格裡拉之父」郭鶴年的傳記,嚴格意義上說,這並非一部主要講述酒店的書籍,而是郭鶴年的個人歷程和商業帝國的發展史。郭鶴年的最重要身份,也並非僅僅是香格裡拉品牌的創始人。但在這本傳記裡,郭鶴年還是花了不少篇幅講述了香格裡拉酒店的誕生及發展史,書裡涉及了不少有趣的細節,例如:在建造新加坡酒店時為何要堅持用香格裡拉這一自創品牌,郭鶴年如何和威斯汀酒店集團進行管理合同談判,如何開發北京國貿中心,如何在上海物色浦東和靜安香格裡拉的地塊。郭鶴年在提及國際酒店巨頭和某些投資豪華酒店的地產商時,批評頗為尖刻。

作者是恩斯特·亨德森,他的名字不一定為國人所熟知,但是他一手締造了「喜來登酒店帝國」。在四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在高端酒店領域,唯一可以和希爾頓抗衡的酒店集團,就是喜來登酒店公司了(比起希爾頓和喜來登,萬豪算是後起之秀,萬豪第一家酒店開業於1957年)。

如果你想知道喜來登最牛的時代,看看這樣幾家酒店的名字你就知道了:紐約瑞吉—喜來登酒店,溫哥華四季—喜來登酒店,大西洋城麗茲卡爾頓—喜來登酒店。和康拉德·希爾頓相比,亨德森更像是一個銀行家——他不停地買入和賣出酒店,來擴張他的酒店帝國。本書出版於1960年。

這是假日酒店(Holiday Inn)創始人凱蒙·威爾遜先生的自傳。凱蒙·威爾遜重新定義了美國中高檔酒店的行業標準。書籍出版於1996年。洲際集團當年在打造皇冠假日品牌時,英文品牌名稱一度為「Crowne Plaza By Holiday Inn」。

"WITHOUT RESERVATION 毫無保留"

終於輪到萬豪出場了。萬豪集團的確是個傳奇,而這本由小萬豪先生(J. W. Marriott,Jr)撰寫的《毫無保留》,講述了他是如何將萬豪從一家只有9張凳子的街邊小餐館發展成為全球最大酒店連鎖集團,這位酒店業巨頭掌門人也在書中袒露了在酒店業的畢生所學。1927年,新婚燕爾的維拉德·馬裡奧特和愛麗絲·馬裡奧特夫婦共同在華盛頓繁華的第14大道開了一家僅有9人座的街邊小店專售根汁汽水,而這個類似路邊攤的小店正是如今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的雛形。

這是記錄歐洲酒店巨頭——雅高集團的發展歷程的書籍。這本書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引進中國,並據說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華住酒店集團的發展。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雅高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大市場的發展一直不太順利,不過近年來他們通過一系列收購,大大加強了其在北美地區和高端領域的布局。

四季酒店創始人愛莎多瓦·夏普先生的自傳,出版於2009年。在全球豪華酒店領域,論全球布局、整體品質、服務口碑、分店數量、平均房價,恐怕綜合排名前三的必然有四季酒店。夏普在書裡完整介紹了四季從加拿大一家汽車旅館開始,最終發展成全球最大的奢華酒店品牌的歷程。

書裡有不少精彩的爆料,例如四季如何收購了麗晶酒店集團,如何在九十年代中期差點就賣給了萬豪集團(四季最終賣給了比爾·蓋茨和瓦利德王子,而萬豪最終買下了麗茲卡爾頓)。本書也有中文版在國內發行,譯名為《雲端逐夢》。

半島酒店的CEO曾經表示:很敬佩四季酒店,在全球開出如此多分號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很高的品質。而四季的創始人夏普先生則表示:四季在全球最需要關注的競爭對手,就是萬豪旗下的麗思卡爾頓,而不是Airbnb之類的產品。

這本書系統闡述了麗思卡爾頓酒店的經營哲學——麗思卡爾頓一直稱之為「黃金準則」。麗思卡爾頓的經營理念可能是酒店行業流傳最廣的,幾乎每個酒店經理人都知道「我們是先生和淑女,我們為紳士和淑女服務」這一服務格言。作者是喬瑟夫·米歇爾,他寫過一部關於星巴克的商業暢銷書。國內有中文譯本,對原書的封面設計作了很大的篡改,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時常跟小夥伴們說,要多讀書,多看財經,然後關注藝術。人文社科類書籍是底蘊,是思考力的養育;財經是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讓我們「踏著土地前行」;藝術是內化和審美,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修養。關注藝術不代表必須要去做藝術行為,普通人的藝術深化,可以是「靜悄悄的」,是藏在心裡吸收的。這點恐怕很多藝術生都搞不懂,不是只有參與藝術行為才叫懂了藝術。

而藝術二字,長時間來,都被冠以不正確的態度,有人過於崇尚,有人過於不屑。藝術啊,它如同詩歌,生根於俗世,開花於生活,滋養於人類,實在不值得被鄙視,也實在不稀罕被高估。如同佛系和情懷二詞一般,它們也曾因人們內心戲的走勢,時而被追捧時而受藐視。那些沾沾自喜的藝術生,如若無法懂得其真理,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個「技工」,而普通人,如果能參透「美」的深意,卻是能成為生活的藝術家、創造師、設計者。

下面是一些關於空間藝術的書籍,可作為自身的讀物,也可作為你的空間中書籍展示的「書目」。

酒店除了極致的服務,設計也是重中之重。這本書很適合剛入行的設計師以及酒店愛好者閱讀。因為書中有大量的手繪圖,可以幫助我們更直觀看客房設計。年近七旬的日本建築師浦一也,由祖父啟蒙,對旅館房間產生熱愛,幾十年來巨細靡遺地觀察、紀錄著各國客房的樣子。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美國、中國、日本、不丹、斯裡蘭卡……從五星級酒店到街邊小旅店,都化為浦一也筆下飄逸淡雅的畫作和樸素耐讀的文字。一張張紮實的畫稿,專業中不失浪漫,仿佛可以身臨其境,真實地捕捉到宿泊在各式客房中的感受。作者的文筆輕鬆有趣,仿佛像是一個旅行博主在「吐槽」各國酒店,手繪稿也非常有可看性。

《Poolside with Slim Aarons》、《Slim Aarons: La Dolce Vita》、《Slim Aarons: Women》

由於厭倦了拍攝戰爭的殘酷和絕望,二戰後Slim Aarons決定從軍隊退役。他說,見識過集中營之後,實在不想再見這種慘絕人寰又或者比它更糟糕的事情了。於是他跑到好萊塢,拍攝優雅時尚的照片,作品皆以度假、泳池、酒店、女性為主題,從棕櫚灘到摩納哥,這位美國攝影師的作品描繪了高富帥和白富美權貴們應該過的幸福富足的生活。很快他的作品在<Life>,<Harper’s Bazaar >和<Town & Country>等雜誌上發表。富有魅力的人在富有魅力的地方做著富有魅力的事情!Slim Aarons的恬淡而生動的作品使有錢佬們顯得性感和不費吹灰之力的時髦。該系列書籍就是搜羅了Slim Aarons的攝影作品集。

《Inside Utopia The Multifaceted and Enduring Legacy of Post-War Modernism》- 建築烏託邦

雖然現代主義在建築和設計是一個保護傘術語,包括廣泛的審美情感,其核心是一個勢頭,打破過去,迎接未來。這是現代主義存在的基本理由,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烏託邦式的願望,即今天的設計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或者更準確地說,它應該是什麼樣子——蓋斯塔滕的書籍「在烏託邦內部」(Inside Utopia)試圖說明這一點。這本書展示了一些真正標誌性的房子的內部結構,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關於激進的中世紀思想和趨勢的全面概述,這些思想和趨勢仍然為我們當代的現代性願景提供了信息和靈感。就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建築師和設計師總是站在創新的前沿,20世紀被證明是工業時代到來所帶來的根本性變革的沃土。這場劇變的核心是現代主義運動。現代主義植根於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和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等二戰期間的先鋒派意識形態,二戰後現代主義真正興盛起來,因為世界正在重建,演變成不同的風格,並採用了幾個化身。

這本獨特的倫敦旅遊指南為倫敦60個最有趣的地方打開了大門,這些地方都是可以參觀的,但並不廣為人知。從非同尋常的博物館、禮拜場所、娛樂宮殿,到城市中一些最具歷史意義和裝飾性的商店、房屋和旅館,遊覽首都的隱藏寶藏,發現一幅奇特、華而不實、宏偉和富有創造力的倫敦圖片。這本書描述了每一個地方的歷史和特點,揭示了一個擁有自己獨特個性的世界城市的無盡迷人的故事豐富。

當鮑勃·瑟洛在50年前寫《INN LIVERPOOL》時,利物浦正經歷著快速的變化。市中心正在進行重建,許多熟悉的建築被拆除,為新建築讓路。鮑勃認識到了這座城市宏偉的酒吧遺產的重要性,並著手記錄市中心的這些酒吧。

在靈感的激發下,他委託大衛·賴特森(David Wrightson)拍攝昆汀·休斯(Quentin Hughes)開創性的著作《海港》(Seaport)中的照片,以驚人的視覺效果記錄下他如此熱情地寫作的地方。《INN LIVERPOOL》不僅僅是一個記錄,它是一首詩,寫給皮革座椅、桃花心木和柚木櫃檯、精緻的石膏天花板和所有其它配件。從酒館、酒店和葡萄園,到更為簡陋的小酒館,《INN LIVERPOOL》雕琢了已經失去的東西,讓人們仍然可以欣賞和享受。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書,一個關於如何評價我們的遺產的警示故事,不是要把房地產賣給出價最高的人,而是要給那些有能力傳承歷史的人。

之前淘《Slim Aarons》系列影集的時候,順手收錄了這本《THE IRISH PUB》,裡面記錄了愛爾蘭的各色小酒館空間,攝影師James Fennell用獨有的風格,記錄了愛爾蘭街頭那些獨具風味的小酒館,它們或許不大,但是充滿人文色彩,如果你喜歡關於小酒館的更多故事,順便再推薦你一本不錯的書籍,是蕭耳的《小酒館之歌》,空間因人而多變,也因人而回味無窮。

該部分為拓展閱讀,人類活動的地方有限,想像力有限,通過書籍了解世界,也在此間,理解地域、自然、文化的優美。雖然是通過作者的眼睛來觀看,但優秀的作品所帶來的價值,往往比你親臨現場所獲得的,要多的多。親歷之地,或許精確、深刻,而書籍,則有廣博、豐富。這一列書單,也可以收藏於你的空間,供你的客人賞閱。空間裡的書目,的確也是體現品牌內涵的重要參考之一。

這本書的作者是個不折不扣的安縵控,也可以說它把當時還不溫不火的安縵捧上了神壇。鳳凰衛視梁文道的節目《開卷八分鐘》也推薦過這本書。葉怡蘭在《隱居在旅館》書中說道:」我是一個對居家有很多夢想的人,想要住可以看到海的房間,想要有壁爐,想要有露天遊泳池……可是以我的能力,我今生都不可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可是透過那些旅館,我的所有夢想都通通實現了。」

生命的觸動,自然的觸動,商業的本源,也理應有觸動.

在過去十幾年裡,藝術家薩斯曼穿越從北極到美國莫哈維沙漠在內的五大洲來拍攝30種已經持續存在了2000年以上的極其罕見的古老生命。這些珍貴的老生命,每一個都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它們在世界的某個極端環境中歷經上千年的時光倖存下來,完全超出了現代人想像的極限。然而,環境變遷和人類的活動使它們中的許多都處在瀕危狀態,甚至有兩種已經"過早地猝死"。伴隨著這些老生命的珍貴照片,作者講述了她自己在世界範圍內追蹤它們的探險故事,以及正在研究這些老生命及其生存環境的科學家的深刻洞察。

我是在一間民宿偶遇這本《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文字以及圖片於我震撼頗深,於是收錄一本來翻看。

03. 《Tiny House: Live Small, Dream Big》

少生是多活的秘訣。無論你夢見蒙大拿荒野中的樹屋,還是巴塔哥尼亞或澳大利亞的偏遠生態小屋;在魁北克的開闊道路上駕駛露營車,還是在瑞典的遊艇上漂浮——尋找逃避、靈感和一扇通往更自由、更簡單、更快樂生活的窗戶。這是這本書給你的啟示。

《就是要逛才有趣!新商業空間大改造》、《一個人去東京》、《下一代書店》、《藍瓶物語:不止一杯好咖啡》

「未來預想圖( Dream Labo )」是由《第一財經》推出的一個面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項目,「未來預想圖」的 mook 系列包括主題書系列(已出版《就是要逛才有趣!新商業空間大改造》《一個人去東京》《下一代書店》)與品牌書系列(已出版《藍瓶物語:不止一杯好咖啡》)。其中,《就是要逛才有趣!新商業空間大改造》作為重點推薦,裡面講述了眾多優秀商業空間的鮮活案例,讓我們看到城市的希望,看到文化割裂的縫合,以及商業空間可持續生態的美麗圖景。

出於商業和時代的原因,《Holiday》一度關門大吉了整整37年,誰知到了2014年,它竟然經由Franck Durand之手改換了「國籍」,復活變身為一本紮根在巴黎的半年刊。每期深度挖掘一個旅行目的地、邀請真正的文學大師撰寫專題、把出色的攝影作為雜誌的靈魂所在……這些就是屬於《Holiday》的傳統,同時,Franck也為它注入了法蘭西獨有的鬆弛美學和假日精神。

本想再推薦一波關於年輕人愛看的類目,但今日的「時辰」已不再允許。就簡單提醒大家別忘了去了解那一波高智的年輕人的喜好,我們太過關注普眾的訊號,而那部分高智族群才值得被深入研究,通過他們愛看的書籍,去了解他們的「原貌」,因為他們才真正代表一個時代的正能量,他們才能精準表達一個世代的優良特性。行業對消費者要有引領的責任感,引領,是對他們有吸引力和領導力,展現出來的要略高於普通消費者的智識,又不脫離整個世代的喜好,那麼,去理解和認識Z世代當中那一部分「高明」的年輕人,便成為了走向陽光的通道。

空間秘探籤約作者 / 陶貳珂

旅行博主,空間設計師,目前就職於上海某文化創意公司,擔任企劃總監

相關焦點

  • 酒店人必看的十本書
    試睡師精選了一份「酒店人必看書單」,供酒店人在無暇時、困惑間翻閱,吸取前輩們的寶貴經驗和智慧。(以下書籍順序排名不分高低。)「這本書濃縮了小萬豪先生寶貴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講訴了萬豪集團的成功秘訣、核心價值,以及萬豪如何從一家路邊兜售根啤汽水的小店發展成為如今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團。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傳記,更是萬豪的文化烙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識萬般人。閉上嘴巴,張開耳朵,打開思維。
  • 世界讀書日,酒店人必看的十本書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特意為列了一份酒店人必讀的讀書清單,希望大家可以在閒暇時,靜下心來讀讀書中的前輩們的經驗和智慧。01.《愷撒·麗茲傳》一部奢華酒店發展史,一部那個時代的社會風俗史這是「豪華酒店之父」凱撒·麗茲先生最為權威的傳記,作者是他的夫人——同為酒店人的瑪麗亞·路易斯·麗茲。凱撒·麗茲先生於1918年去世,她的夫人替他守護著巴黎麗茲酒店,以及麗茲商號。
  • 這下酒店人不會「片荒」了
    隨著返程復工時間的延長,酒店人突然又多出了許多時間。假期裡火爆朋友圈的旅遊線路也從國內外名勝變成了陽臺客廳廚房臥室衛生間循環遊。
  • 奉獻在「疫」線 落下閎酒店人的堅守溫暖「特殊客人」!
    四川新聞網南充2月14日訊(南平 文/圖)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閬中古城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在閬中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小東為組長的聯防聯控機制工作領導小組帶領下,全體員工,萬眾一心、上下聯動、眾志成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酒店人《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你害怕了嗎?
    回想從躊躇滿志地進入酒店,到現在儼然上手帶新人的節奏,酒店人的二十到三十,也有著別樣的心路歷程,一起來看——01心 態三十歲的酒店人在心態層面有了更多的變化,求實求細緻大過冒進。三十歲的酒店人社交單純的如同一張白紙,私人微信號等同於工作號在使用
  • 一具身體住進24個靈魂,這本書竟然是真實事件的真實記錄?
    想像一下,一輛轎車擠滿24個人是什麼感覺?一張長椅坐滿24個人是什麼感覺?那如果,是一具身體存放著24個靈魂,又是什麼感覺?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一個罪犯因犯下三宗強姦案和搶劫案被逮捕,卻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犯下重罪,仍獲判無罪的罪犯。
  • 酒店情懷:我們為什麼要做酒店人?
    做酒店人讓我們:不老去 在很多場合與很多同行相聚,雖然已經下意識地把對方的年齡往年輕了猜,可結果還是經常會讓人大跌眼鏡——「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孩子就大學畢業了?」「天哪,您是怎麼保養的?」——這真的不是恭維,酒店人的年輕和朝氣仿佛應該是個必然。
  • 酒店人,我喜歡你穿制服的樣子!
    四、宴會款宴會廳的酒店人是真正的鞋子控,倒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愛鞋,而是因為宴會廳的人每天走的路可以繞地球八圈,每個人都是皮鞋殺手。 酒店人每天和酒店工裝打交道,於是總能玩出花來。1、普通酒店人普通酒店人對制服定義就是「工服」。上班穿上,下班換下,始終保持整潔和體面。2、文藝酒店人作為最講究氣質的文藝酒店人會特別在乎尺寸的問題。
  • 安靜的女人,靈魂自帶香氣
    一個靈魂帶有香氣的女人,在任何場合,都會讓自己保持平靜,這才是對她人、對自己的尊重。安靜的女人,能與人為善楊降就是這樣一位安靜、與人為善、博學多才、內斂的女性。她智慧而溫厚,文字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楊先生安靜、智慧、高貴、自帶香氣的靈魂,影響無數現代女性。她晚年,深居簡出,對外界媒體採訪多為婉拒,除了書以外,很少能看到她的公開言論。平日間,在安靜的環境裡、寫寫讀讀,周圍蘭茂書香,與人無爭,與世無爭,其人文雅高貴。
  • 這3本書告訴你: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豐富的安靜》作者: 周國平本書記錄的是周先生1983-2014的隨筆,周就像一位年長的智者一般在我耳邊訴說一些所感所悟,一些哲思,分外讓人沉醉。告訴我們真正的自由始終是以選擇和限制為前提的,愛上這朵花,也就要拒絕別的花;告訴我們何為人,就是要擁有高貴的靈魂、豐富的心靈、善良的心,才無愧人這個稱號;告訴我們生命與欲望本是一體,靈魂是欲望的導師,引導欲望升華、理性是欲望的管家,管理好欲望;告訴我們殘疾人仍擁有完整的內在生命,在生命本質上殘疾人便並不殘疾……
  • 為靈魂,留一個安靜的角落
    為靈魂,留一個安靜的角落 當清晨的陽光灑進房間, 當涼爽的晚風吹動窗簾, 在家裡,一處安靜的角落,
  • 對話雅閣酒店CEO:滄桑的溫情,後疫情時代酒店業的底色
    疫情染色酒店業,「滄桑的溫情」濃濃2020年1月23日10時起,震驚世界的「武漢封城」,世界瞬間萬籟俱靜、潸然淚下。毋庸置疑,疫情爆發後,旅遊業成為受創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數以萬計的酒店人每一天都在焦慮中苦熬。
  • 賞讀:做一個靈魂安靜的人(很美)
    唯有把自己的靈魂安頓妥帖,與世無爭,恬淡平靜才是真正快樂的大心境。黃元申厭倦世相,憎惡虛榮,染濡佛法,心中豁然開朗,充實而平靜。從此他對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參透了人生真諦。煩惱本為空,因是心中生。安靜觀察煩惱,參透煩惱,放下煩惱,靈魂也便安靜了。
  • 疫情下的大學校園,缺失了學生們的活潑氣息與嬉鬧聲,格外安靜
    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小i帶你旅遊」的景點推薦間,這裡有你不在意的或者不了解的景點特色等你閱讀,願你在文字與圖片構成的美景與知識海洋中遨遊。如果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來襲,或許小i不會發現原來疫情下的大學校園竟如此冷靜。
  • 泰國熱門旅遊城市芭提雅,疫情之後成空城,中國遊客都消失了
    因為疫情的關係,國內的旅遊業遭受重創,本應在春節假期迎來一波遊客高峰的景區也全部都關閉,不過最近隨著中國疫情情況的改善,這些景區也在漸漸開放中。但是相比恢復起來更為緩慢的出境遊,那些曾經依靠中國遊客刺激城市經濟發展的國家和城市,在這次疫情中也可以說是損失嚴重。
  • 安靜過新年!日本疫情嚴峻 菅義偉籲民眾不參加聚會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由於日本新冠疫情持續嚴峻,而新年假期即將來臨,首相菅義偉25日出面呼籲,「希望大家能過一個安靜的新年假期,儘可能不要參加聚會」,避免疫情持續擴散。他說,本月,東京都內的外出人潮幾乎沒有減少,再這樣下去的話,很難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希望大家能過一個安靜的新年假期,要再跟家人及朋友聚會的機會還很多,儘可能不要參加聚會,無論如何,都希望大家配合,避免疫情在新年假期時擴散。」
  • 酒店人,你跟對老大了嗎?
    酒店培訓、酒店資料、酒店新聞關注Hotelier,與我們一起述說酒店故事Hotelier很多剛畢業的孩子經常問,去什麼樣的單位謀個差事打份工呢?公司沉沉浮浮難以判斷,但老大人品怎麼樣看起來不難,所以,一句話:嗨,跟對了老大!來源:私人管家(微信號:ButlerService)旅遊酒店業最具影響力的自媒體。
  •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已有至少十二國下達「封鎖」令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已有至少十二國下達「封鎖」令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1-01 16:03 來源:澎湃新聞
  • 《花木蘭》再次宣布撤檔,疫情兇猛,這些大片繼續躲避
    美國疫情兇猛,大片們繼續躲避。北美新冠感染人數持續居高不下, 這次撤檔是可預料的。故事講述了人類社會被一種名為「軀殼」的疾病所困,患上這種病的人會變得易怒並出現幻覺、自殺傾向,最後逐步走向死亡,或者變得如行屍走肉一般死氣沉沉——像靈魂被掏空的一具軀殼。在疾病爆發一年後,人類依舊沒有找到阻止疾病蔓延的辦法,同時美國的殺人邪教徒數量激增,FBI聯邦調查局與CDC疾控中心聯手調查「軀殼」病毒,希望能整合碎片化的線索來阻止邪教徒並找到疾病的治癒方法。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窮孩子大量輟學 校園疫情兇猛
    在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由於政府撥款和學費收入吃緊,美國大學普遍面臨財務危機,而由於財務負擔加重,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輟學人數也急劇上升。與此同時,隨著秋季學期開課,學生群體感染事件時有發生,美國校園遭遇雙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