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快節奏的今天,我們被碎片化的信息佔據了太多時間,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已經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
有人說,讀那麼多書幹嘛,還不是紙上談兵。那麼,我們看書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
娛樂的生活是扼死好奇心的,是「改變」的敵人,是一間舒適的「空調房」,那裡面不光提供快感,也提供自我陶醉。但娛樂確實並不讓人真正滿足,它是一種永遠吃不飽的假糧食,是安慰劑。
讀書可以明智,讀者不是全盤接受書籍作者的觀點和邏輯,看書是為了學習、填充,為了思考力。獲得你需要的,了解此前不為你知的,生發符合當下環境的創造力思維,這才是我們看書的目的。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特意為列了一份酒店人必讀的讀書清單,希望大家可以在閒暇時,靜下心來讀讀書中的前輩們的經驗和智慧。
01. 《愷撒·麗茲傳》
一部奢華酒店發展史,一部那個時代的社會風俗史
這是「豪華酒店之父」凱撒·麗茲先生最為權威的傳記,作者是他的夫人——同為酒店人的瑪麗亞·路易斯·麗茲。凱撒·麗茲先生於1918年去世,她的夫人替他守護著巴黎麗茲酒店,以及麗茲商號。麗茲夫人在1938年完成了這本傳記,完整介紹了她丈夫的一生,以及他們打造的多家奢華酒店:琉森國家大飯店,倫敦薩伏伊酒店,巴黎麗茲酒店,倫敦卡爾頓,以及倫敦麗茲酒店。這既是一部奢華酒店的發展史,也是一部那個時代的社會風俗史。
02. 《希爾頓家族:永恆的酒店帝王》
不僅僅是酒店大王的希爾頓家族
或許,很多人認識希爾頓,一開始不是因為酒店本身,而是看八卦雜誌上的老一代網紅鼻祖——Paris Hilton是希爾頓集團的千金。這個家族的八卦真的多到看不完,這本書中也有提到一些希爾頓家族第三代和第四代眾多人物的種種故事。當然重點還是希爾頓的發家史。從美國西部淘金時代開始的家庭小旅館,到紐約第五大道的奢華極致酒店。希爾頓家族歷經近一個世紀的創業奮鬥史,看似輕描淡寫的表達,實則是難以體會的艱辛。
03. 《斯塔特勒——美國酒店大亨》
「客人永遠是對的」
如果說凱撒·麗茲是豪華酒店之父,斯塔特勒就是現代酒店之父。他們的年齡相差近十歲,一人在歐洲打造了一個奢華酒店連鎖公司,另一人則在美國打造了一個大型高檔酒店的連鎖集團,但是兩人的從業經歷、經營理念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例如凱撒·麗茲經常告誡他的員工:「客人永遠不會錯」,而斯塔特勒則把「客人永遠是對的」製成牌匾掛在酒店大門口。兩人都對「每個房間都配備浴室」異常堅持。
如果說凱撒·麗茲定義了「豪華酒店」,斯塔特勒則定義了「Upper Upscale」酒店。迄今酒店業仍在沿襲兩人當時確立的很多傳統和標準。本書出版於1968年,是由斯塔特勒基金會出版的,作者Folyd Miller, 是斯塔特勒的權威傳記。
04. 《歡迎惠顧》
「BE MY GUEST」
書本的英文書名是「Be My Guest」,是希爾頓酒店集團創始人Conrad Hilton先生的自傳,出版於1957年。希爾頓先生是「收購斯塔特勒的人」,以及「收購華爾道夫的人」。他的另一個綽號是「酒店收藏家」,他曾經擁有一大批著名酒店,例如:紐約廣場酒店(現在由費爾蒙管理),華盛頓五月花酒店(萬豪旗下傲途格精選),芝加哥Stevens酒店,紐約羅斯福酒店。在這本書裡希爾頓先生回顧了自己的平生,希爾頓酒店集團的發展歷程,並系統闡述了自己的經營哲學。
05. 《一家酒店和一個偉大的時代:白天鵝賓館傳奇》
一部奢華酒店發展史,一部那個時代的社會風俗史
白天鵝賓館,作為國內酒店領域第一個吃螃蟹者,後來又成為了改革開放的一座重鎮,一個標杆,成為了中國酒店行業的黃埔軍校和範式。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以那些有血有肉的鮮活形象來呈現歷史上經典的場景,「白天鵝賓館傳奇」力求還原身邊歷史,以點帶面,再現一個風雲激蕩的時代。
06. 《究極之宿:加鶴屋的百年感動》
日本版海底撈:極致服務
有人說這是一個讓海底撈都望塵莫及的服務,這就是曾連續30年獲得日本專家票選飯店及旅館的第一名的加賀屋旅館。不僅是日本皇族喜愛的旅館,也是日本國民「一生中想去住一次」的高檔旅館。超過100年歷史的加賀屋,有著說不完的輝煌歷史和傳奇故事。這些故事都是基於無微不至的待客之道和風靡全日本的「女掌柜文化」。在日本「服務」得到了最變態的定義和執行。親切微笑、善解人意、體貼周到都是最微不足道的基礎。每位管家都要負責從搬運行李到敬茶上菜到鋪好被褥一系列服務,而且還要多才多藝,茶道、花道、舞蹈...拉門要分三次打開;送客要揮手到客人看不見為止;枕頭有8種、浴衣有12個size;客人的投訴就是旅館的財富......看著這些文字才發現書名取得真沒錯,著實是「究極之宿」。
07. 《郭鶴年傳》
「香格裡拉之父」的傳記
這是「香格裡拉之父」郭鶴年的傳記,嚴格意義上說,這並非一部主要講述酒店的書籍,而是郭鶴年的個人歷程和商業帝國的發展史。郭鶴年的最重要身份,也並非僅僅是香格裡拉品牌的創始人。但在這本傳記裡,郭鶴年還是花了不少篇幅講述了香格裡拉酒店的誕生及發展史,書裡涉及了不少有趣的細節,例如:在建造新加坡酒店時為何要堅持用香格裡拉這一自創品牌,郭鶴年如何和威斯汀酒店集團進行管理合同談判,如何開發北京國貿中心,如何在上海物色浦東和靜安香格裡拉的地塊。郭鶴年在提及國際酒店巨頭和某些投資豪華酒店的地產商時,批評頗為尖刻。
08. 《喜來登先生的世界》
「他不停地買入和賣出酒店,來擴張他的酒店帝國」
作者是恩斯特·亨德森,他的名字不一定為國人所熟知,但是他一手締造了「喜來登酒店帝國」。在四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在高端酒店領域,唯一可以和希爾頓抗衡的酒店集團,就是喜來登酒店公司了(比起希爾頓和喜來登,萬豪算是後起之秀,萬豪第一家酒店開業於1957年)。
如果你想知道喜來登最牛的時代,看看這樣幾家酒店的名字你就知道了:紐約瑞吉—喜來登酒店,溫哥華四季—喜來登酒店,大西洋城麗茲卡爾頓—喜來登酒店。和康拉德·希爾頓相比,亨德森更像是一個銀行家——他不停地買入和賣出酒店,來擴張他的酒店帝國。本書出版於1960年。
09. 《一半靠運氣,一半靠頭腦》
重新定義美國中高端酒店的行業標準
這是假日酒店(Holiday Inn)創始人凱蒙·威爾遜先生的自傳。凱蒙·威爾遜重新定義了美國中高檔酒店的行業標準。書籍出版於1996年。洲際集團當年在打造皇冠假日品牌時,英文品牌名稱一度為「Crowne Plaza By Holiday Inn」。
10. 《毫無保留》
"WITHOUT RESERVATION 毫無保留"
終於輪到萬豪出場了。萬豪集團的確是個傳奇,而這本由小萬豪先生(J. W. Marriott,Jr)撰寫的《毫無保留》,講述了他是如何將萬豪從一家只有9張凳子的街邊小餐館發展成為全球最大酒店連鎖集團,這位酒店業巨頭掌門人也在書中袒露了在酒店業的畢生所學。1927年,新婚燕爾的維拉德·馬裡奧特和愛麗絲·馬裡奧特夫婦共同在華盛頓繁華的第14大道開了一家僅有9人座的街邊小店專售根汁汽水,而這個類似路邊攤的小店正是如今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