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人物錄致力於打造紫砂藝師的個人官網平臺。
由各大師授權整理師承關係脈絡,與藝師籤約合作。
保證藝師資料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展現藝師的個人形象與作品魅力,促進與壺友直接交流。
整編 | 紫砂人物錄
圖文 | 紫砂人物錄
作品 | 史永棠提供
COMPILATION OF
MASTERS' LIST AND DATA
IN ZISHA ART
在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生活中,不乏書香和花香,故有「書不是花香卻遠,名並非珍寶價高」之說。而對人類而言長壽延年,永葆康健才是得以修身煉性的關鍵所在,古往今來,人們為求得一丸長生不老藥前赴後繼,多少故事被阻斷在劇情裡,至今找不到答案。
松,被譽為長壽的象徵,因其可以在很乾燥的環境下生存,且年代長久。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云:「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為了青松樹,詩人不惜用真金白銀去換,可見對松的珍愛。清代詩人李方膺詩云:「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又不見,松之喬,青青復矯矯。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既然君子有所求,想在天寒地凍中求得綠色青蔥,怎麼就看不見松呢?天地本無心栽樹,貴在松堅強的生命力,傲立群雄,秀色千年不枯,在壯美山川大嶽是無物可與其相比的。這千年不枯的松,可不就是長生不老的樹麼?
那麼竹呢?披山,連谷。出東南,殊草木。葉細枝勁,霜停露宿。成林處處雲,抽筍年年玉。天風乍起爭韻,池水相涵更綠。卻尋庾信小園中,閒對數竿心自足。竹子之高潔,常被用來形容君子的作風。所以松竹延年的這把壺,是以松和竹的相互成就,詮釋著設計理念。
松竹延年壺,在形制上頗有講究,像一蒼松扶桑,立於不敗之崖,松樁為把,泥質樹瘤形成樸拙形態,飾以斑斑松針。勁竹為流,小枝橫陳,竹葉鮮活。鼎足有三似行走的足,壺蓋高高隆起,壺鈕為僧人的金剛杵,闢邪消災。上下錯離的壺身設計,為整壺增加了藝術衝擊,為壺把的松樹元素增加了力量。松以靜延年,竹以虛受益。松竹延年的設計不愧為壺之上陳,值得被珍藏。
SHI
YONG TANG
高級工藝美術師
優秀中青年陶藝家
首屆「景舟杯」獲獎者
中國紫砂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會員
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1969年生於陶都宜興,「玉壺堂」主人。幼年幾無玩物,唯有以捏泥為樂,長大後褪不去身心中的那種滋味,醉心於陶土創作。1985年進入江蘇省宜興紫砂廠,1988年師承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徐元明,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為代表的徐氏風格深深影響了他。2005年在江蘇揚州進行江蘇工藝美術行業高級研修班進修,他對光素器力求技術純熟、工藝精湛,細節處理嚴謹,線面挺括,口蓋平整,氣勢挺拔,作品具有規範、準確的表現力,後又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指導,花貨製作方面更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良好的基本功使他得心應手,所制花塑器構思巧妙,做工精細,精美絕倫,深受廣大收藏家以及紫砂愛好者的青睞。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目前已進入創作的成熟期、高峰期。
紫砂人物推薦,點擊下方文字了解詳情
服務藝師的個人官網 · 集結藝師資訊
師承脈絡可鑑 · 實現全領域搜索
一鍵收藏分享 · 無需安裝註冊
專業團隊 · 實時維護 · 及時更新
增強曝光率 · 小窗口蘊含大商機
客服電話:13912383992
長按二維碼 一鍵關注
紫砂人物早知道
點擊「在看」為史永棠老師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