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把兵權交給李嚴,而不是極為信任的諸葛亮?

2020-12-23 惠言歷史觀

劉備為什麼把兵權交給李嚴,而不是極為信任的諸葛亮?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對於劉備為什麼要把兵權交給李嚴,而不是諸葛亮表示不理解。在這部分人看來,李嚴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不見經傳的人物,甚至認為李嚴根本沒有資格替劉備掌管兵權。熟讀《三國志》的朋友,對於劉備為什麼把兵權交給李嚴,並不奇怪。在這部分人看來,李嚴在《三國志》中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完全有能力、有資格替劉備執掌兵權!筆者以為,劉備將兵權交給李嚴,完全可以理解,而且非常必要!為什麼這樣說呢?筆者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一,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劉備,非這樣做不可。劉備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與曹操、孫權等二人有過較深的交往,由此對曹魏與孫吳政權的治理結構也是相當熟悉的。

曹操是漢獻帝的丞相,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在丞相曹操面前,就是一個木偶。漢獻帝自己也說過,自己受盡了曹操的羞辱與折磨。孫權比較漢獻帝待遇就好多了。孫策託孤的時候,將軍權交給周瑜,將治權交給張昭。兩人一文一武,相互獨立。孫權在這兩者之間遊刃有餘。由此經驗教訓,劉備託孤時,也效仿孫策,讓李嚴與諸葛亮分別掌管軍政大權,將軍政大權分開,而且讓李嚴駐守京城之外的永安,統管內外軍事,而且「假節」。其用意就是避免如曹操那樣操持軍政大權的隱患。

二,諸葛亮是劉備忌憚的人物。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一直以為劉備與諸葛亮是魚水關係。其實不然,如果說劉備與諸葛亮是魚水關係,這頂多就是指赤壁之戰前後的情形。赤壁之戰後,劉備身邊有了龐統,劉備有意用龐統取代諸葛亮。到了益州,劉備身邊有了法正,這時,劉備用法正取代了諸葛亮。這個時候的法正是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主謀。諸葛亮儘管是軍師將軍,但沒有實權,而且被劉備安排在左將軍府幫忙辦理左將軍府裡的事情。法正死後,劉備才不得已啟用諸葛亮。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對諸葛亮說了那番話,就是有意敲打諸葛亮。儘管如此,劉備還是對諸葛亮不放心,不讓諸葛亮掌管兵權。三,從蜀漢內部看,讓李嚴掌管兵權最適宜。從蜀漢內部看,在劉備心中,除了李嚴,再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了。

從軍事方面看,比李嚴優秀的有趙雲。劉備為什麼不將兵權交給趙雲呢?因為在劉備看來,趙雲一是與諸葛亮走得太近,二是趙雲也無法節制諸葛亮。李嚴為什麼合適呢?李嚴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李嚴在益州有較好的人脈。李嚴是南陽人,是劉表的老部下,與荊州過來的人士有交往。曹操來到荊州後,李嚴立即投靠了劉璋,與益州士人有交往。李嚴到益州後長期擔任地方官員,與土著人士有交往。由此三點,李嚴有較好的社會關係。第二,李嚴確實有本事。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招集隊伍數萬人,到達資中縣。當時劉備在漢中,李嚴不待另外發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斬殺馬秦、高勝等人。其餘人都四散逃命,回家為民。

不久後,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高定被擊敗後逃走。劉備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郡守如前。第三,在蜀漢內部,沒有比李嚴合適的人選了!

綜上所述,劉備不得已將軍權交給李嚴!

相關焦點

  •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是丞相,為何將兵權交給李嚴?
    諸葛亮為什麼廢除李嚴? 這從李嚴的人生經歷開始。臨死前,劉備將太子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和四川中部的兩位重要官員李嚴,將軍權隸屬於李嚴。 那麼,為什麼劉備在死前就把軍事力量委託給李嚴呢?把兵權交給李嚴以對抗諸葛亮的丞相權力,不使諸葛亮一家獨大。
  • 劉備去世前,將兵權交給了李嚴,他為何不交給諸葛亮?
    都知道劉備臨死前向諸葛亮託孤,假惺惺地告訴諸葛亮,要是覺得劉禪成才那就輔佐他,要是覺得劉禪不成才,你也可以取而代之。然後馬上讓劉禪認諸葛亮做相父,交代劉禪要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亮。諸葛亮被感動得五體投地,立即表示自己會為蜀漢奉獻一生。劉備聽後點點頭,然後把兵權交給李嚴。
  • 劉備臨終之前,為何將兵權交給李嚴,而不交給諸葛亮?
    老話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公元223年6月,自知將死的劉備,開始安排自己的後事,其中一件重要的大事,是任命諸葛亮為丞相,總攬蜀漢內政大權;另一件,則是令李嚴為尚書令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 劉備臨死前,為什麼將內外軍事大權交給李嚴而不是諸葛亮?
    蜀漢雖然是三國時期最為弱小的勢力,但受《三國演義》影響,人們對於蜀漢英雄人物更具好感,尤其是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之間的故事,早已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在許多人看來,諸葛亮對於劉備絕對忠誠,而劉備對於諸葛亮絕對信任,可為何劉備臨死前要將兵權交給李嚴而非諸葛亮呢?
  • 劉備臨終前為何會將軍權交給李嚴,而非諸葛亮?其中蘊含上位之道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彌留之際,他將提領滿朝文官的重任託付給了諸葛亮,又將軍權分與了大臣李嚴。公元219年,魏蜀襄樊之戰已接近尾聲,于禁被擒,龐德被殺,曹仁接連丟失據守的城池,魏國已無力再戰江南。無奈之下,曹操秘信孫權,利誘其突襲荊州,使之兩虎相爭。
  • 劉備臨終前,真將兵權交給李嚴?李嚴又為何能高居輔政大臣之位?
    劉備臨終前,確是給予了李嚴兵權。但是,這兵權只是統帥留在永安的劉備帶去徵討東吳的中央軍餘部,及留守永安防備東吳的地方軍,而並非是蜀漢全國的軍隊。再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三月,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劉備死前,遺詔讓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輔政,以諸葛亮為主,李嚴為輔。作為輔政大臣,又是丞相的諸葛亮,實質上劉備就是將蜀漢軍政大權都悉數交由諸葛亮負責。歷來輔政大臣,哪個不是既掌軍又掌政的,漢朝有霍光,晉朝有楊駿,清朝有多爾袞,他們都是執掌全國最高軍政事務。
  • 劉備死前將兵權交給李嚴,卻不給諸葛亮,其實他早就看穿了孔明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相信很多人看過《出師表》,從這篇文章我們就能看出諸葛亮對於蜀國真的操碎了心,蜀國夷陵慘敗,劉備一病不起,臨終之前託孤於諸葛亮,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是劉備對諸葛亮說的話,從這就能看出兩人的君臣關係,真的不一般。
  • 為何劉備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同時,還將兒子託付給李嚴?
    在古代歷史中,劉備和諸葛亮都是不多見的君臣。劉備非常信任諸葛亮,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他。諸葛亮也對劉備非常忠誠,直至劉備死後,劉禪上位。儘管劉禪平庸無能,他也沒有起過篡位的心思,一直盡心盡力輔助劉禪。當時,劉備不只託付了諸葛亮一個人,還託付了李嚴。
  • 諸葛亮是李嚴最大政治對手,為何諸葛亮去世,李嚴反而憂懼而死
    但是諸葛亮死了的時候,哭得最傷心的,卻恰好就是李嚴。而且李嚴不是假哭,是真哭,沒過多久,他就因為悲傷過度,跟著去世了。那麼明明諸葛亮是李嚴最大的政治對手,為什麼諸葛亮去世的時候?李嚴卻偏偏哭得那麼傷心呢?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說諸葛亮是李嚴的最大政治對手?
  • 劉備託孤為什麼選諸葛亮李嚴而不用趙雲?
    之所以不是只選擇一個丞相,就是為了怕諸葛亮變成曹操——後來諸葛亮的權利真的不比曹操小。這時候有人就提出質疑:託孤寄命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諸葛亮和李嚴分屬兩個陣營,很難親密合作,那麼劉備為什麼不選擇趙雲魏延一起來當顧命大臣,而只弄了諸葛亮李嚴兩個人,諸葛亮排擠掉了李嚴,成了「獨相」,只要動動心思,劉家天下就要改姓了。一貫知人善任的劉備怎麼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 劉備白帝城託孤,為什麼選李嚴,而不是國舅吳懿呢?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對於劉備的白帝城託孤,在託孤人選上可謂煞費苦心。就諸葛亮來說,被安排為蜀漢的丞相,並輔佐後主劉禪,至於掌握兵權的李嚴,作為武將在永安帶兵,以此實現兩位託孤大臣之間的互相制衡。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劉備託孤給諸葛亮無可厚非,而就李嚴來說,實際上還有更合適的人選,也即吳懿。
  • 李嚴與諸葛亮誰才是劉備真正的託孤對象
    現在網絡上說起劉備託孤之事,不少網友都會談論起諸葛亮鬥爭李嚴,燭影斧聲強調荊州派系矛盾,彷佛誤會李嚴為諸葛亮上司,曲解劉備重用李嚴勝於諸葛亮。然而仔細分析諸葛亮與李嚴官職高低,娓娓道來彼此的主從關係,再從劉備臨終遺囑的安排,李嚴實在沒有立場為蜀漢「興滅國」及「繼絕世」。正值外有魏吳覬覦,內無安定平靜,特別是劉備安排諸葛亮以文人政府治國,而不以邊將李嚴以軍閥幹政,更顯出穩定壓倒動亂的重要性,比起東吳二宮之爭互相殘殺,或者魏室兵禍叛變不絕,蜀漢顯然因劉備所託對人,使得國運更為平和而欣欣向榮。
  • 諸葛亮罷免李嚴,是權力鬥爭還是罪有應得?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諸葛亮和李嚴的矛盾不是權力之爭。這是因為諸葛亮和李嚴的職位、權力,以及他們的威信都相差懸殊,諸葛亮長期以來一直掌握蜀國兵權,而李嚴長期在地方任職,只是一個太守,在劉備臨死之前,由於得到了劉備的信任,才被突擊提拔為託孤大臣的。
  • 劉備在永安託孤諸葛亮,為何還要讓李嚴成為副手?難道是信不過?
    蜀漢王朝的創立者劉備,在經歷過夷陵之戰後逃到永安一病不起,最後決定託孤。而諸葛亮自然是不二人選,劉備還讓劉禪對諸葛亮侍之如父,可見是舉國相託了。但是,劉備卻又提出,讓李嚴來做副手,一同接受託孤之重。這一點,讓許多人心生疑惑,劉備為何要這樣做?難道是信不過諸葛亮嗎?
  • 歷史探秘:李嚴也是託孤大臣 為何總是和諸葛亮過不去呢?
    而且李嚴不是假哭,是真哭,沒過多久,他就因為悲傷過度,跟著去世了。   那麼明明諸葛亮是李嚴最大的政治對手,為什麼諸葛亮去世的時候?李嚴卻偏偏哭得那麼傷心呢?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說諸葛亮是李嚴的最大政治對手?   原本李嚴在劉備的集團裡面地位是不高的。一直以來,他都沒有什麼存在感。不過,後來劉備在打敗了夷陵之戰以後,突然格外地重視起李嚴起來。
  • 李嚴的官位並不在諸葛亮之下,而諸葛亮為什麼排擠李嚴?
    對於劉備臨終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的故事,我們已經是耳熟能詳了,劉備的臨終之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及諸葛亮的表態,"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劉備臨終前託孤實際上是託付給了兩個人,除了諸葛亮以外,另一個人就是李嚴,諸葛亮與李嚴同為輔佐大臣,並受遺詔。
  • 劉備為何託孤於李嚴?劉備看重的不止是能力,而是他身上的不足
    三國時期,劉備在夷陵之戰大敗後,就沒有活著回到成都,而是死在了白帝城,並且在臨死之前,託孤於兩位大臣,也就是諸葛亮和李嚴,劉備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可以理解,為什麼會同時託付給李嚴呢?首先要說的是,劉備可是沒打算被蜀漢完全交給諸葛亮的,什麼君可自取,要麼是劉備糊塗了,要麼就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不然怎麼能讓諸葛亮有奪取蜀漢帝位的合法途徑。所以說在永安,但凡諸葛亮對劉備的「客套話」有一絲的心動,那麼他就離不開永安了,當然以諸葛亮的能力自然知道劉備的意思。
  • 李嚴原來這麼厲害,難怪劉備命其為顧命大臣,權力更在諸葛亮之上
    講到白帝託孤,通常都只會記得劉備對孔明說的那句「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其實忘記,劉備對身後事顧命大臣的安排是兩位,丞相諸葛亮為正負責內政,尚書令李嚴為副掌兵權。而劉備為何不選擇趙雲、魏延、吳壹、楊儀、蔣琬、費禕等人呢?
  • 劉備託孤兩人,為何世人只知諸葛亮而不知李嚴?孔明對李嚴做啥了
    當然,僅靠諸葛亮一人是不行的,他也需要幫手。李嚴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而從劉備的角度來看,他也並不希望諸葛亮獨掌大權。所以,劉備在臨死前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二人。
  • 為什麼李嚴會成為劉備的顧命大臣?李嚴:我才是真正的南陽臥龍
    【李嚴:我才是真正的南陽臥龍】已經不是第一次看李嚴了。 所以就不從頭到尾細細介紹這個人。 今天看一些李嚴之謎:為什麼李嚴會成為劉備的顧命大臣?李嚴沒有什麼在內政上的表現,大概就是編了蜀科,但軍事記錄算是相當多。 甚至有著「可敵陸遜」的後世評價。 原文出自三國演義八十七回:「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