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熗鍋」不一定是從鍋邊!看食材決定位置,才會香

2020-12-20 好煮易

炒菜「熗鍋」不一定是從鍋邊!看食材決定位置,才會香!餐廳做的炒飯總是特別香?快炒店的熱炒菜色就是特別夠味?因為廚師們懂得使用「嗆鍋」的技巧,讓平凡的料理美味升華!很多人對「熗鍋」誤解不少,例如不清楚可以用哪些調味料,或者以為都要從鍋邊下?這篇簡單好懂的解析一次說清楚!

「熗鍋」的魔力

香噴噴的中式熱炒,將食材下鍋,不斷翻炒,均勻熟成,這時一般煮夫主婦們就「起鍋」了。不過如果換成大廚,會在最後轉大火,加入少許「熗鍋三寶」,高溫快速拌炒,突然整道菜餚香氣四溢。

熗鍋三寶:醬油、醋、酒

中菜「熗鍋」最常用的就是這三種調味料,會根據菜色風味來決定:

醋:如果料理的肉味與醬汁濃厚,就用醋帶出解膩提味的蒜香。通常會用溫潤的烏醋,白醋的酸勁比較尖銳。

酒:如果整體溫和清爽,就用酒增添醇厚風味。使用米酒、白酒、黃酒都可以。

醬油:如果食材本身樸實淡雅,就用醬油帶出具有焦糖香的鹹甜風味,這也是炒飯的美味秘訣。

爆香後產生的「梅納反應」

直接加入醬油會死鹹,放入醋會太酸突兀,放入酒會有嗆味,為什麼這些調味料「熗鍋」後會變成香味?都要歸功於「梅納反應」。

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s):由法國化學家Louis-Camille Maillard於1912年提出,在溫度120℃~180℃之間,加熱蛋白質或糖類,會讓食材褐變,並產生特殊的香醇風味。運用在「嗆鍋」原理上,可以讓醬油、酒、醋中的糖分迸發出香氣。

「熗鍋」不一定從鍋邊?

熗鍋的位置,分為從鍋邊或從鍋子中央,要根據食材/料理的水分含量來決定。

水分多→從鍋邊下

含水量高、容易出水的食材,例如葉菜類、菇類、瓜果類、海鮮、沒有經過冷凍煮好的米飯,或者帶有豐富醬汁的料理,熗鍋適合從鍋邊,因為鍋子中央含有水分,溫度較低,而沒有接觸食材的鍋邊溫度最高,在高溫下嗆鍋才能完整帶出香氣。

水分少→從鍋子中央下

如果是不怕出水的食材,例如雞蛋、肉類、根莖類,鍋子的溫度夠高,其實從哪邊嗆鍋都可以,只是下在中央、直接澆上更方便炒勻,也能減炒焦鍋後要刷洗鍋子的麻煩。

相關焦點

  • 三九天,就愛這一口,不熗鍋不放油,熱乎乎一鍋出,湯汁都不剩!
    三九天,就愛這一口,不熗鍋不放油,熱乎乎一鍋出,湯汁都不剩!  燉菜做起來要比炒菜簡單,在冬季,東北最常見的就是燉酸菜,燉白菜豆腐,或者白菜粉條等等。白菜這個食材說起來還是做燉菜比較合適。雖說炒著吃,拌著吃也都可以,但在冬天,只有燉著吃才舒服。  今天我用砂鍋燉了一小鍋菜,二人食,最後湯汁都沒剩。
  • 天熱不愛下廚,懶人做法特簡單,飯菜一鍋出,兒子邊吃邊說香
    天熱不愛下廚,懶人做法特簡單,飯菜一鍋出,兒子邊吃邊說香。天氣一熱起來,似乎就變得很懶,什麼都不想做,下廚成了一件難事,爐灶上的火快要把人烤窒息了,很難受。懶人有懶辦法,今天分享一道飯菜一鍋出的培根香菇燜飯。
  • 再也不怕炒菜粘鍋了,學會這4招!炒菜不踩雷,趕緊收藏
    對於那些家庭主婦和煮夫來講,炒菜就是最常幹的事情,但不管你是老手還是新手,你都會發現,每次炒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食物粘鍋的跡象,這就讓人很煩躁了,食物一旦食物粘鍋的話,不僅食材的完整度遭到了破壞,而且洗鍋的時候也會特別的麻煩,這應該是掌勺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吧,下面陽仔教大家幾招
  • 牛肉白菜粉條香鍋,熱氣騰騰又香又開胃!
    牛肉白菜粉條香鍋By Meggy跳舞的蘋果冬天最愛的菜就是一鍋燴,又省事又省時。為了讓它聽起來更「高大上」,也為了能更好地起個菜名,我把這道牛肉白菜燉粉條稱為「牛肉白菜粉條香鍋」,這樣是不是更加有畫面感了?不管叫啥名,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好-吃-沒-商-量!
  • 炒菜為什麼要「熱鍋冷油」?
    怎樣炒菜才更健康?這大概是每個家庭的「掌勺」都會思考的問題很多人是鍋稍微熱了就倒油,然後把油燒到冒煙,才放入食材開始爆炒,但是這樣炒菜的方法並不正確。想要更健康,不妨試試「熱鍋涼油」炒菜。不易粘鍋如果將肉類食材,特別是用蛋清和澱粉上過漿的肉類食材下入燒到冒煙的熱油中,蛋白質和澱粉漿就會迅速凝固,很容易附在鍋底上造成粘鍋現象。
  • 家常炒菜花,做法簡單,只需掌握這6個技巧,菜花香脆入味好吃
    其實要想在家炒制好菜花,吃起來不軟又不生,口感清脆,那麼在烹製菜花的過程中,小廚告訴你只需掌握這6個技巧,炒好後的菜花香脆入味又好吃。一是在準備食材的時候,菜花最好不要焯水。焯過水的菜花炒不乾淨,水氣出不去,可以用油炸或直接炒的方法,炒好後的菜花吃起來特別乾爽。
  • 記住這幾個炒菜小技巧,提升你的廚藝,做出的菜可以媲美飯店
    講究速度快,味道好,這也是飯店炒菜的一大特徵。不要看飯店廚師炒菜那麼好吃!其實他們在做菜的時候都是有一些小技巧的!這些都是我的一個廚師朋友告訴我的,我朋友還幫我總結了一些小技巧,今天我把這些小技巧分享給你們,你們要學學這幾個炒菜小技巧,學會了可以提升你的廚藝,做出的菜可以媲美飯店!
  • 炒菜花怎麼炒味道更好?
    我來回答下炒菜花怎麼炒的問題。我認為不管是炒長杆的菜花還是短竿菜花,都需要炒出菜花清脆爽口的味道才好吃我平時給家裡人也做菜花吃,菜花的味道就是那種平時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感覺炒一個菜花既簡單又下飯,所以炒菜花就成了三五不時吃飯的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 鐵鍋、鋁鍋、不鏽鋼鍋,哪種鍋炒菜最香?教你炒鍋選購小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炒菜也是一樣的,要想炒出來的菜好吃,必須要有一口好鍋才行,決不能讓鍋影響了我們的發揮。現在市場上鍋的種類越來越多,給我們更多選擇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的困擾,到底什麼樣的鍋最好用,炒菜最香最好吃呢?
  • 什麼是鍋邊醋?陳醋、香醋、白醋、米醋有區別,用法都不同
    什麼是鍋邊醋?陳醋、香醋、白醋、米醋有區別,用法都不同看一些大廚做菜的時候,通常會學會一些知識,而這些知識點相當於點睛之筆,讓我們做菜更好吃。比如大廚做菜的時候會說到鍋邊醋,再起鍋前,往鍋邊淋一點醋,這就是鍋邊醋。那麼淋鍋邊醋有什麼用處呢?
  • 探討炒菜鍋炒菜時粘與不粘以及不粘塗層是否有害的問題
    我相信喜歡做菜的朋友都希望有一口好鍋,炒菜不粘,對人體無害一定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我喜歡做菜,也喜歡買鍋,對於鍋的研究也做了不少功課;首先可以肯定的說,絕對不粘或者能夠一直不粘的鍋我到現在還沒遇到鍋;關於不粘鍋
  • 家裡炒菜買一口什麼鍋好呢?老廚師:幾十塊和幾千塊差距不大
    炒菜之前先放油把鍋潤一遍燒到冒煙以後再倒回油壺,這個時候整個鍋都是熱的均勻的。均勻的鍋才會有不沾的效果——導熱要好,升溫要快。一是把鐵鍋做薄。鐵的導熱性比不上銅和鋁,只有把鐵鍋做薄才能加熱迅速。二是做夾層。工業生產的鍋很多都是多層複合體系,兩層鐵中間夾鋁夾銅,高級一點的還有2鋁1銅全鍋五層,導熱又快又均勻。
  • 不鏽鋼鍋炒菜好嗎?
    不鏽鋼鍋現在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們的喜歡,作為廚具中最亮眼最簡潔的廚具,其顏值讓人難以拒絕。但是中式廚房,爆炒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麼在廚房中用不鏽鋼鍋炒菜好嗎?傳統不鏽鋼鍋炒菜無疑是不舒服的。通過將不鏽鋼-鋁-不鏽鋼三種尺寸一定的基材通過摩擦壓力焊和重壓一體壓鑄成型的方式製成複合片並拉伸成型。複合材質的不鏽鋼炒鍋,由於擁有鋁合金層,橫向傳熱好,導熱速率也更快,相比純不鏽鋼鍋的提升非常巨大。純不鏽鋼鍋的粘鍋問題也非常嚴重。
  • 炒菜時老是粘鍋怎麼辦?大廚教你這一招,保證以後再也不粘鍋了!
    美食除了離不開好的食材和烹飪技術之外,做菜的炊具也是很關鍵的。特別是你在炒菜的時候,容易出現粘鍋現象,更會讓你焦頭爛額。炒青菜還比較好一些,像炒油菜 生菜 菠菜等,因為它們的水分含量高,基本不會出現粘鍋現象!可如果要是炒肉絲 肉片 豆製品,澱粉類的食材時,就很容易出現粘鍋現象!
  • 製作接地氣自製炒菜,食材豐富,口味多樣,學得快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美味的家常炒菜。炒菜是京津地區的一道非常有名的菜,他最早是從北京開始流行的,所以他也可以被認為是真實的「京菜」。炒菜,在春天開始的時候,把一些時令蔬菜炒成在一起,在春天開始的時候把他們和春餅一起捲起來,這是美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炒菜花時,有人先焯水,有人直接炒,這才是正確做法,太香了
    那麼有的朋友說了自己在家做的菜花總是口感不如飯店的好,發軟不脆,所以很是不好吃,這樣就導致家人不喜歡吃了,其實炒菜花是有方法的,用錯了那怪那麼難吃。那麼如何做花菜才會香脆可口呢,今天和大家分享個家常炒花菜的做法,學會這樣做,保證花菜又香又脆。首先我們將菜花給它用淡鹽水浸泡5分鐘並用流水清洗乾淨,在給它控水備用。
  • 整片純鐵壓製成的鍋,顏值高、炒菜香!
    小編看第一眼,就被它乾淨而高級的外表給吸引住,顏值果真誘人。DE BUYER是法國很有名的廚具品牌,創立於1830年,許多五星級酒店、米其林餐廳,都在用他們家的廚具。這口精鐵鍋重1.95kg,只有普通鑄鐵鍋的一半,方便中國人炒菜顛鍋的習慣。鍋壁厚度減到2mm,導熱更快,更適合快手爆炒。
  • 火鍋底料拯救了不會熗鍋做麵條的年輕人
    用火鍋底料炒菜,味道又重又濃又到位,這種味道會掩蓋食材本身的味道,刺激的味道會讓人忘記這道菜炒的具體是什麼,用香辣的調料「打」食客一個巴掌,用後來的回味給舌頭個「甜棗」。 不論火鍋底料炒什麼,都是真香真好吃,北有東北爐子烤世界,南有火鍋底料炒天下。
  • 霜降後轉冷,晚餐小豐盛,有葷有素,大人孩子吃得香,網友:饞了
    導讀:霜降後轉冷,晚餐小豐盛,有葷有素,大人孩子吃得香,網友:饞了霜降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早晚更是有了冬天的感覺,天冷總想吃點好的,一到飯點就是各種饞,光是填飽肚子已經滿足不了家人的需求,晚餐來點暖身又順口的,葷素搭配,四道菜一個湯,本來想著已經小豐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