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希如整理復排《鼎盛春秋》
只有言派的《鼎盛春秋》偶然演一演。 由此可見汪桂芬和楊寶森的藝術魅力,的確經住了時間的檢驗,他們的成就絕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此也造成了一些遺憾,就是原本演來並不相同的其他流派演法,卻逐漸消失於舞臺之上。這對於京劇流派的繁榮,無疑是負面的。搶救這些瀕於失傳的演法,或許是我們今天繼承、繁榮京劇的一個任務所在。
-
京劇流派十人談(三)主流派和個性化流派
沙龍每周活動一次,就大家感興趣的諸多京劇藝術問題進行漫談式的研究、討論。在研討中力求把學術性與自由漫談結合起來,使參加者既有收穫,又感到興趣。 由於沙龍成員當年多看過大師和名家的演出,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的認識,因此對京劇藝術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見解。這次我們請他們談談京劇流派的問題。
-
蔡依林新歌《怪美的》MV花絮曝光 重演「黑歷史」
導演透過影像傳達出蔡依林回歸內心層面的思考,回顧了她入行以來各種江湖傳言的「黑歷史」,傳達出「Jolin審判蔡依林,讓過去的Jolin與現在的蔡依林和解」的概念。新歌《怪美的》MV拍攝的主題架構中,完整呈現了蔡依林經歷過的掙扎及脆弱,更貼切幽默地點出《怪美的》歌詞裡:「看不見我的美,是你瞎了眼,稱讚的嘴臉,卻轉身吐口水,審美的世界,誰有膽說那麼絕對。」
-
漫議新編歷史京劇《正考父》: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
由北京京劇院與國家大劇院聯合推出的新編歷史京劇《正考父》(編劇:蔡赴朝,導演:任鳴、陳霖蒼,作曲:朱紹玉,主演:杜鎮傑、李宏圖、張慧芳、張建峰、楊少彭)便是以其為主人公而創作的一部以古之鏡像來對位當下,以期「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的作品。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音樂藝術,紛呈的流派藝術
梅派表演藝術體系的形成,使京劇這個綜合性的藝術形式更加完美統一了。各方面的研究普遍認為,從1871年到1937年,是京劇藝術出現高峰的時期。這個時期在劇目上,傳統戲有一些得到了加工,有一些得到了翻新,大都出現了新的面貌,同時又編創和演出了一些新的劇目,所表現的題材範圍擴大了。又由於劇目與演員的表演特色結合得更加緊密,相伴隨地出現了為某些藝術流派所特有的劇目。舞臺藝術方面,流派藝術大大發展。這之前,京劇舞臺上基本是以老生為主,老生流派比較明顯。
-
【京劇流派知多少】看看四大名旦哪個更美!
2015年2月7日-8日,湖南交通頻道特邀國寶級劇團「中國國家京劇院」震撼登陸湖南大劇院,為您帶來大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珍貴門票正在火熱搶定中,撥打114免費送票上門,或到湖南大劇院官網優先選座,也可親臨湖南大劇院票房。
-
「青春版」《鼎盛春秋》重塑伍子胥形象
、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復排的譚派名劇《鼎盛春秋》,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首演。 雖是號稱「復排」,但新版《鼎盛春秋》歷經15稿的劇本修改以及在舞臺藝術處理上的反覆修正,已經與原版劇目有了較大的差異,尤其是從創作理念、素材選擇、表現手法和藝術形式運用等方面,對這齣譚派傳統劇目進行了整理、加工、豐富與發展。
-
京劇的主要流派的介紹
餘派:以餘叔巖為代表,為之後京劇老生行當聲腔藝術做出了極大貢獻,唱腔空靈,韻味綿長,擅用腦後音,代表劇目搜孤救孤、摘纓會、定軍山、戰太平等。主要傳人孟小冬、李少春、陳少霖、楊寶忠、楊寶森等。高派:以高慶奎為代表。高派傳人有高世壽,李盛藻、 李和曾、李宗義、宋寶羅、沈金波、白家麟、虞仲 衡等,再傳弟子辛寶達、李文林、倪茂才、吳平、 張躍孚等。
-
眾梨園名家攜手新編歷史京劇《正考父》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高凱)由北京京劇院與國家大劇院聯合出品、製作的新編歷史京劇《正考父》將於12月18日至22日在國家大劇院迎來首演,2日該劇主演,京劇名家杜鎮傑
-
京劇吊嗓子
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請關注網站 京胡藝術網 (全國首個京胡門戶網站)http://www.jinghuart.com/京劇唱腔是京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劇流派形成與區別,主要體現在流派唱腔的風格。
-
京劇界貢獻巨大的三位重量級人物
京劇被稱為當之無愧的「國粹」藝術,其實它的歷史並不久遠,與許多曲藝活化石相比,不過是個小朋友。從誕生到現在,京劇一共有兩百多年,就是這樣一個年輕劇種,卻迅速發展成為舉國公認的國粹藝術。這其中少不了的是,歷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和奮鬥,劇目上不斷豐富,技藝不斷完善,京劇名家代代流傳。
-
向經典致敬——京劇「四大名旦」!安排了
中國文藝 · 向經典致敬他們是中國20世紀20年代在京劇舞臺上異軍突起的四位藝術大家共同創造了京劇舞臺爭奇鬥豔絢麗多姿的鼎盛年華他們是我國京劇旦角行四大流派的創始人各自鮮明的藝術風格改變了京劇舞臺上「老生唱主角」的一統天下開創了旦角挑班唱戲的新局面他們的成長環境背景各有不同
-
越劇老生獨特的魅力,讓人不能不愛
現在的人們只喜歡看越劇小生了,越劇老生又有誰憐?越劇老一輩藝術家中,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錢妙花等老生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精神食糧。這些都成為經典,保存下來了,為越劇歷史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記憶。只不過大都畫質太差,但聲音好聽。
-
「戲曲大觀」「餘派」老生締造者餘叔巖的傳奇人生
20世紀20-30年代京劇老生演員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各自創立了獨具風格的藝術流派被稱為「四大鬚生」餘叔巖自領一軍,崢嶸舞臺,登上老生領銜地位。他舞臺生涯雖不長,但他在京劇老生界留下了久遠的影響,十年所演的劇目之中很多都成為後學的典範。
-
聚光燈 | 瑜老闆,這個老生不簡單!
而作為京劇新生代領軍人物,王珮瑜近年來在京劇的傳承與傳播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創立的演出品牌包括「餘脈相傳」京劇骨子老戲展演、「瑜音繞梁」京劇清音會、「亂彈·三月」京昆演音會,以及足跡遍布全國各地的「瑜樂京劇課」等,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傳統藝術的魅力所在。
-
京劇流派十人談(四)流派的學習和繼承
沙龍每周活動一次,就大家感興趣的諸多京劇藝術問題進行漫談式的研究、討論。在研討中力求把學術性與自由漫談結合起來,使參加者既有收穫,又感到興趣。 由於沙龍成員當年多看過大師和名家的演出,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的認識,因此對京劇藝術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見解。這次我們請他們談談京劇流派的問題。
-
民國梨園盛世之十三位頂尖京劇名角兒
國粹名角兒這期間有四大名旦、四大鬚生為代表的10餘位京劇名家百花齊放,梅派花旦,程派唱腔,尚小雲的青衣,荀惠生的表演,形成了梅蘭芳的端莊典雅,尚小雲的俏麗剛健,程硯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嬌暱柔媚"四大流派"。
-
學京劇怎能不會弔嗓子?
京劇唱腔是京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劇流派形成與區別,主要體現在流派唱腔的風格。同樣的唱腔,在具體每個人演唱時,在具備同樣的藝術感染力同時,也體現出京劇藝術家個人不一樣的體會。京劇流派唱腔的魅力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京劇流派唱腔的規範性與個人風格多樣性的完美統一結合。 京劇唱腔不同於流行歌曲:過眼雲煙、過期作廢。
-
《趙氏孤兒》電影在哪拍的,春秋戰國城就有影片劇照和拍攝花絮照
這個景區內分布有神鵰俠侶城、春秋戰國城以及西遊記樂園等等,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其中的春秋戰國城。或許是因為特別喜歡中國古代的歷史,尤其鍾愛春秋戰國時代的故事,而且最愛讀的一本書也是《東周列國志》的緣故,當我第一次來到象山影視城的春秋戰國城之時,就激動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