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流派十人談(三)主流派和個性化流派

2021-02-08 聊京劇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編者按:南開大學京劇沙龍成立於1999 年末。

        除了南開大學教師外,沙龍成員還包括天津市戲迷票友協會負責人,天津市專業演員,天津大學和其他單位的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天津藝術研究所專業研究人員也常參加沙龍活動。

        沙龍每周活動一次,就大家感興趣的諸多京劇藝術問題進行漫談式的研究、討論。在研討中力求把學術性與自由漫談結合起來,使參加者既有收穫,又感到興趣。

        由於沙龍成員當年多看過大師和名家的演出,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的認識,因此對京劇藝術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見解。這次我們請他們談談京劇流派的問題。

       參加這次流派討論的共有十位學者名家,他們是:吳大徵、劉曾礻是、王則昭、李小惠、張業才、李崇祥、徐世英、潘克明、李育民、張煥宗。《早安京劇》分四期刊登,大家一起聽一聽他們關於京劇流派的真知灼見。

        在眾多的藝術流派中形成最早又影響最大的流派當屬譚鑫培這一老生流派,譚氏基本功驚人,生活經歷豐富,創造能力非凡。他的表演濃縮、精煉、不溫不火、極具規範性。他扮演三教九流多種人物無不勝任愉快,後期多飾演孔孟之徒、飽學之士及他們中的忠臣、清官。他能深刻展現他們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風貌,給人以深層次的感受和觸動。譚派藝術的出現是京劇從初創走向成熟、從簡單走向完美的標誌。它不僅帶動了各個行當,而且直接哺育了楊小樓、餘叔巖、梅蘭芳三大演員。他們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把京劇推向高峰。

        三大家繼承了譚派藝術的優良傳統,他們的文化、藝術修養有超越譚氏之處,因而扮演的人物氣質更佳、表演更為含蓄、細膩,意境更覺深邃,風格更趨平和,加之他們的藝術也很規範,遂成為後學楷模。我們可稱譚氏及三大家為京劇藝術的主流派。

        主流派的藝術平正無奇,卻令人百看不厭、魅力無窮。原因在於他們的文化、藝術以及技術素養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因而其表演絢爛已極而歸於平淡。要達到此種境界確實太難了,於是,隨著社會思想和審美情趣的變化、人物風貌的多樣化,出於競爭的需要,具有演員個性的流派紛紛湧現,這些流派的藝術風格不再中正平和,而帶有由演員個人天賦、修養所決定的傾向,由於富有特色,同樣受到觀眾的歡迎。前面提到的荀、馬二家的獨特藝術風格就是演員思想面貌的反映。周信芳的表演鮮明、潑辣則是演員對不公社會憤怒的發洩和表露。

        把流派區分為主流派和個性化流派確有道理,但並非主流派演員的藝術水平一定高於個性化流派。程硯秋的藝術極富個性,他對梅蘭芳構成相當威脅,個性化流派演員馬連良、譚富英的藝術水平、地位應高於主流派的後繼者楊寶森。這都是很好的說明。我們更不能把個性化流派的特點都說成是毛病。

相關焦點

  • 京劇流派十人談(四)流派的學習和繼承
    由於沙龍成員當年多看過大師和名家的演出,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的認識,因此對京劇藝術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見解。這次我們請他們談談京劇流派的問題。       參加這次流派討論的共有十位學者名家,他們是:吳大徵、劉曾礻是、王則昭、李小惠、張業才、李崇祥、徐世英、潘克明、李育民、張煥宗。《早安京劇》分四期刊登,大家一起聽一聽他們關於京劇流派的真知灼見。
  • 京劇流派十人談(二)怎樣才真成派
    由於沙龍成員當年多看過大師和名家的演出,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的認識,因此對京劇藝術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見解。這次我們請他們談談京劇流派的問題。       參加這次流派討論的共有十位學者名家,他們是:吳大徵、劉曾礻是、王則昭、李小惠、張業才、李崇祥、徐世英、潘克明、李育民、張煥宗。《早安京劇》分四期刊登,大家一起聽一聽他們關於京劇流派的真知灼見。
  • 京劇的主要流派的介紹
    餘派:以餘叔巖為代表,為之後京劇老生行當聲腔藝術做出了極大貢獻,唱腔空靈,韻味綿長,擅用腦後音,代表劇目搜孤救孤、摘纓會、定軍山、戰太平等。主要傳人孟小冬、李少春、陳少霖、楊寶忠、楊寶森等。高派:以高慶奎為代表。高派傳人有高世壽,李盛藻、 李和曾、李宗義、宋寶羅、沈金波、白家麟、虞仲 衡等,再傳弟子辛寶達、李文林、倪茂才、吳平、 張躍孚等。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音樂藝術,紛呈的流派藝術
    他繼承並發揚了前輩藝術大師胡喜祿、時小福、餘紫雲、陳德霖和王瑤卿的藝術,並革新傳統,思想和藝術境界更為開闊,成為京劇旦角表演藝術的集大成者。從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以來,他就曾進行了時裝戲(當時的現代戲)、古裝戲(側重歌舞的神仙戲)、新編歷史戲等的藝術革新實踐,為京劇,特別是在旦行聲腔藝術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 盤點:京劇旦角的八大流派
    在京劇藝術表演中,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旬慧生四位京劇表演藝術家被譽為「四大名旦」。他們以風格獨特的演技在京劇舞臺上盡領風騷數十年,為京劇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梅派】▌創始人:梅蘭芳梅蘭芳(公元1894—1961年),工旦。出生於梨園世家,祖籍江蘇泰州,長期居於北京。
  • 【戲曲藝術】京劇旦角八大流派
    1、梅派創始人:梅蘭芳梅蘭芳(公元1894—1961年),工旦。出生於梨園世家,祖籍江蘇泰州,長期居於北京。在京劇表演藝術上精心鑽研,勇於革新,創造了很多優美的藝術形象,發展了大量優秀劇目,改革與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國內觀眾對其十分歡迎和喜愛,「梅派」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 重演京劇老生流派歷史--專題片《鼎盛春秋》拍攝花絮
    重演京劇老生流派歷史--專題片《鼎盛春秋》拍攝花絮 其中老生藝術歷史悠久,流派紛呈,從老三鼎甲到新三鼎甲,從餘叔巖、言菊朋到馬連良、周信芳,人才輩出,蜚聲南北。可惜的是,這些大師極少有視頻資料傳世。日前,電視戲劇頻道《品戲齋夜話》專欄邀請大師的傳人們為經典老唱片音配像,製作《鼎盛春秋》,本月陸續播出。現從拍攝場擷取幾朵花絮,以饗讀者。  當奚中路為周信芳《斬經堂》音配像的時候,周信芳的公子周少麟先生親自前來進行輔導。
  • 【京劇流派知多少】看看四大名旦哪個更美!
    2015年2月7日-8日,湖南交通頻道特邀國寶級劇團「中國國家京劇院」震撼登陸湖南大劇院,為您帶來大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珍貴門票正在火熱搶定中,撥打114免費送票上門,或到湖南大劇院官網優先選座,也可親臨湖南大劇院票房。
  •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 唯美禪意
    就像茶道傳入日本一樣,花道也被日本人學習和改進,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內涵,成為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花道在日本稱為:華道。起源於奈良時代,平安時代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華道不僅要表達花的美態,也是形神兼備品味造型的插花。日式插花除三個主枝外,花兒往往並不擔任重要角色。日式插畫以花材用量少,選材簡潔為主流。
  • 【連載】京劇流派簡介(8)
    筱(翠花)派——花旦流派。創始人為於連泉,筱翠花是他的藝名。自幼坐科鳴盛和及富連成科班,師從郭際湘、蕭長華、田桂鳳、路三寶、王瑤卿等。特別是田、路的藝術對其影響極大。身段和臺步是筱派的特色。他蹺工極佳,踩蹺走「魂步」、「花梆子步」,獨樹—幟,令人稱絕。做工細膩,已臻於化境,—舉一動皆有法度,生活氣息濃鬱。武功基礎紮實,撲跌十分精彩,在《戰宛城》、《翠屏山》等劇中充分展現了精湛的武功。
  • 攝影流派之分
    >十、抽象攝影十一、主觀主義攝影一,繪畫主義攝影繪畫主義攝影是盛行於二十世紀初攝影領域的一種藝術流派,它產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該流派的藝術特點是在常見的事物中尋求「美」。用近攝、特寫等手法,把被攝對象從整體中「分離」出來,突出地表現對象的某一細部,精確如實地刻畫它的表面結構,從而達到眩人耳目的視覺效果。它不考慮藝術的本質在於提示對象的本質,因而其美學思想是屬於自然主義範疇的。
  • 【媒體視角】【新周刊】浙江中醫大流派十佔三——紹派中醫傳奇
    我們在命名時有四大原則:首先,這個稱謂包含了整個浙江地域,它不限定於某個地方;二是包含所有學派,兼容所有學派;三是和其他學派相銜接、相一致,最好可以和其他學科相契合;四是一定要朗朗上口,讀起來響亮。」  一位身材清瘦、頭髮灰白的老者首先登場,他就是範永升。首屆全國名中醫、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浙江中醫藥大學曾經的校長,也是這次浙江中醫稱謂研究工作的主持者。
  • 爐石傳說酒館戰棋吃雞流派和爛分流派介紹
    爐石傳說中流派的種類有不少,但是那些流派能夠吃雞而那些流派只能恰爛分甚至速八流派有哪些,本期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目前酒館中的各種流派吃雞率,希望你能喜歡。 自從女巴上線以來酒館中的兔兔們就活躍了起來,目前在女巴的強力技能加持下,兔兔女巴在酒館中的流派吃雞率屬於第一,至今也沒有什麼陣容能夠與之抗衡。或許有,但是相比較女巴兔兔流的成型快勝率高的卡組,這些特殊的卡組往往在半道就走了。
  • 當代攝影十大低端流派!
    流派二:私處攝影派作為我最羨慕的一個人群,我對這個流派有著長期的觀察和學習,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認識。首先攝影師們的外形都很不錯,俊男靚女很多,試想,你要被人拍光屁股,是不是更想選擇一個看起來順眼的?據我觀察,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私房攝影穿蕾絲褲衩和絲襪,私攝影把蕾絲褲衩脫掉之後拍攝。  流派三:暗房雜技團在暗房放大照片的人很多,但雜技團成員們還是非常容易識別的。
  • 巫師三最常見的三個流派,每個流派都有缺點,第一個最危險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巫師3中那些特別強力的流派。貓派狩魔獵人這個流派的特點就是攻擊和速度打到了極致,通過一系列強化天賦,傑洛特的攻擊變得非常致命和迅捷。往往只需要一兩刀,就能解決同等級的敵人。對於同等級的大型怪物,也是可以輕鬆解決。不過缺點也是非常明顯,那就這這個流派非常的脆弱。
  • 王馗:崑曲流派與姑蘇風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綜述這部文獻大典的體例規則時,對經部之小學類,史部之地理、傳記、政書類,子部之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集部之詞曲類,概括說「流派至為繁夥,端緒易至茫如」,顯然,流派概念在清代前期的學術與藝術領域已經具有較為統一的內涵,只不過限於時人的學術偏見和四部分類法則的束縛,在集部的「詞曲類」中,後人看到的是文學流派,而沒有當時繁盛的戲曲流派。
  • 蔣月泉評彈藝術流派的形成與發展
    蔣月泉藝術流派(以下簡稱蔣派藝術),是我國近現代評彈史上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包含「說、噱、彈、唱、演」全部藝術手段在內的個性化審美表演體系。那麼,蔣派藝術究竟是如何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弄清這個問題,對於評彈藝術在新時期的重鑄輝煌,以及探尋非遺文化藝術傳承與創新的機理,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真心話:流派不能複製粘貼
    從女子越劇立足大上海的「三花一娟」,施銀花的「施腔」首創【四工調】,姚水娟的《淚灑相思地》「十八個我為他」曾幾何時風靡上海灘,袁雪芬樹立了新越劇,成立劇務部,創造了【尺腔】,範瑞娟的【弦下調】,越劇流派及特色唱腔如繁花似錦,當代名家趙志剛、金靜、錢惠麗、方亞芬、王志萍、吳鳳花、陳飛、王君安等等,以及浙江小百花和新時期湧現的越女們都是繼承了越劇的流派,以繼承流派起家的,一路走來成名成家。
  • 日本主要花道流派
    圖:網絡 插花的普及極大地促進了插花藝術的發展,現在,日本插花已經進人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插花流派如雨後春筍般顯現,僅知名流派就有3000
  • 流派明星挑戰賽圓滿落幕,八大流派至尊強者你都眼熟嗎?
    《逆水寒》三周年資料片「武林萌主」,將於6月24日正式上線;目前三周年新服正在火熱搶註預約中,大家可前往遊戲登陸器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前往官網率先鎖定新服席位。武俠世界首個上天流派鴻音破沙來襲,「生兒育女」帶來超萌崽崽與大家紅塵作伴。更有各種資料片全新內容,即將為大家細緻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