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硝化細菌不清水,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建立水質才能清澈呢?

2021-01-18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關於硝化細菌對於魚缸水質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至少我們知道硝化細菌可以消除掉魚缸中的各種有毒物質,從而對觀賞魚的健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硝化細菌根本起不到清水的作用啊,它們只是可以淨化水中的毒素,淨化和澄清完全是兩回事,可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趨於完善,魚缸的水質才能夠在相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清澈通透呢,這不是很矛盾嗎?

這是今天一位魚友對養魚老道提出的問題,事實也確實如此,硝化細菌既不會去吃掉有機物,也不會去過濾掉有機物,但是我們卻會驚奇的發現,只有在硝化系統穩定之後,即使我們偶爾過量的餵食,魚缸裡出現短暫的渾濁,不過很快的就會恢復澄清,原因到底在哪?

對此養魚老道是這麼理解的:

一、魚缸裡的有機物不但要靠物理過濾,還要靠各種菌群來消化

此消化非彼硝化也,對於魚缸的整體菌群來說,不單單只有硝化細菌一種,還會有許許多多其他的細菌,甚至於有一些未知細菌或許我們目前還並未發現,這些細菌的形成也會有一定的時間段,隨著它們的逐漸完善,有機物才得以快速地被分解掉。

同時魚缸裡的物理過濾系統也會和魚缸的雜質與汙物,有一個磨合期,其中包括了主人的適當換水,魚食投餵量的掌握,調整濾棉角度和厚度,以及魚缸水流和水泵位置等等的共同作用,經過了這個磨合期之後,魚缸的水質首先有了一定的改善。

二、菌膜不成細微雜質不除

這才是養魚老道認為的,硝化細菌對於魚缸水質做出重要貢獻的主要原因,硝化細菌的這個菌膜,其實我們肉眼是可見的,比如說缸壁上摸起來有滑膩感,水泵的管道和生化濾材上都會有一些看似粘性很大的物質。

這些物質隨時都在魚缸中,起到了吸附魚缸中所有細微雜質的作用,這個作用反而是物理過濾無法去替代的,說的難聽點,就相當於我們鼻腔中的粘液或者鼻涕吧,因為它們的粘性所在,致使所有的雜質到達此處就無法逃脫,而被成功吸附。

但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吸附多了那不就會堵塞濾材了嗎,道理確實是這麼回事。

不過第一因為我們有物理過濾在先,魚缸中較大的雜質已經被物理過濾濾除,第二個原因就是,魚缸中的各種有益菌群,也在不斷地去對各種微小雜質進行代謝和消化。

所以說在這種共同的作用下,才會使得魚缸的水質逐漸變得清澈和通透,並且予以長時間的保持,這才是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講的話,硝化細菌對於魚缸的水質澄清,或許還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否則的話,這種現象又該如何解釋呢,魚友們是否會有更好的答案?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養好觀賞魚第一步:學會判斷魚缸硝化細菌系統是否建立,用此方法
    在我們魚缸的生態系統中,硝化系統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那麼,硝化系統要如何建立,要如何判斷是否建立成功?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硝化系統如何建立吧。 硝化系統如何建立 當我們在開新缸時,往往要養水,而養水的目的就是將水裡的有害物質去除,好為硝化系統的建立做保障。在造景後,放入清水,讓魚缸過濾系統照常使用,三天後,便可以開始建立硝化系統。在市場上有賣專門的硝化細菌,形態不一,有液體也有顆粒,當然它們都可以使用。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以前養魚老道曾經說過,魚缸的水質穩定就是能夠自清,那麼,魚缸的水質不穩定又會有哪些徵兆,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水質無法調理了,又該怎麼辦呢?只要是往魚缸裡多加一樣試劑,就會導致魚缸的水質走向穩定的時間延遲,哪怕短時間來看,水質可能出現暫時性好轉,那也只是表象罷了,為什麼長期總是持續不穩定呢?我這裡指的都是開缸初期的一個月左右,我們魚缸水質根本沒有徹底穩定的這個時期。
  • 魚缸水發白要用水質清澈劑?別鬧了,好不好?
    這多出來的一個月是用來做什麼的呢?答:用來養水。養魚先養水,這似乎已經成為水族圈的共識,也成為了養魚的常識。不過呢,我還聽說過一句名言:就算是最基礎的常識,這世上也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不知道。對於那些剛踏入水族圈這個天坑的新手小萌新來說,養水這件事,就根本是不存在的嘛!不養水就開始養魚,魚缸水當然就很順利的發白了。
  • 硝化細菌到底是什麼?說說硝化細菌的那些事。新手了解下吧
    今天跟大家說說硝化細菌。硝化細菌是魚缸的忠誠衛士、是魚的禁衛軍、是保證水質的急先鋒。在養魚過程中,除了保證硝化細菌不能死亡之外,繁殖更多的硝化細菌是每個魚友都要掌握的技能。具體為什麼呢?下面的正文中會有答案。新手開始養魚,總是搞不懂一個問題。
  • 水族寵物知識分享:新手養觀賞魚別忘了準備硝化細菌和水質穩定劑
    水族寵物知識分享:新手養觀賞魚別忘了準備硝化細菌和水質穩定劑日常如何維護能使魚缸水質達到最佳狀態?魚缸其實就是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不僅給魚兒建造了一個舒適的家,還讓我們與大自然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答:如果沒有硝化菌或是它們循環不平衡的話,那麼,魚缸裡的魚的排洩物及剩魚食就不會被分解,造成水質的腐敗,使水變成白色渾濁,即使魚缸裡水顯得很清澈,也會給魚造成非常不適的生存環境,導致魚的生病或者死亡。
  • 加入硝化細菌水質立刻清澈,只是魚缸壁有很多絮狀物,原因在哪?
    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網上也會有很多的魚友都在反應,這個東西絕對好用,只要是把它加到魚缸裡,第二天魚缸的水質就清澈了,硝化細菌就是可以起到淨水的作用。事實上,真正的硝化細菌好像不應該往魚缸裡倒吧?應該添加在濾材上的。
  • 寵物魚新手最大的困惑:如何確定硝化細菌已培養完成?
    今天的課程內容其實不算是新手範疇了,更應該歸類在中級課程中。譁仔來說說硝化系統的建立標準問題。很多魚友會困惑,在養水階段,到底做到什麼地步就算是已經把硝化系統建立完成了呢?不廢話了,聽譁仔說說硝化系統的問題。本文適合所有寵物魚玩家,也適合即將入坑的愛好者們。預計閱讀218秒。
  • 硝化細菌的生死存亡,與諸多因素有關,掌握住兩個大致方向即可
    第二點就是保證水質清新,因為在觀賞魚入缸之前,我們的魚缸水質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問題的,通過困水、養水,至少我要保證住水體中沒有過多雜質,濾棉的吸附性也在緩慢增強,很多魚友在魚兒入缸之前水質就調理不好的原因,其實只有兩個:一個就是加入魚缸裡的作料太多了,另一個可能就是過濾或者氧氣的功率太大了,否則的話,我們把一缸自來水一點不動的放置在那裡,它怎麼可能渾濁呢?
  • (多個小實驗)你不知道的硝化細菌
    市面所賣的硝化菌幾百個品牌,有一部分目混珠的,有的連硝化細菌的影子都沒有甚至世界大牌也有此問題。我之前也交了不少智商稅用了以後看不出來什麼效果。一直以為硝化細菌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吧畢竟買了好幾個品牌都差不多。或許我說的不全對也可能是每家公司所生產的硝化細菌工藝流程不一樣,選育菌株各不同吧。經常看到各家硝化細菌宣傳是好多種菌株複合為什麼要複合呢?也許是能去除氨氮和亞硝酸鹽還有其他功能吧。
  • 硝化細菌的工作過程
    ,分享給大家;硝化細菌這個東西寫清楚還真不容易,一言難盡的,於是乾脆PS製作了一些示意圖:硝化系統大概是這樣了,主要分成三個過程:氨化、硝化、反硝化;其實從左到右的兩步(氨化、硝化)都可以在水族箱裡面完成,但是最後反過來那一步(反硝化)在水族箱裡面效率就很低了,再自然界深厚的土地裡卻可以很好的完成
  • 硝化細菌工作過程
    昨天的《褐藻》片尾引出了硝化細菌的話題,有些盆友在微信上也建議詳細的談一些這方面的東西;無奈才疏學淺,僅能就自己這些年水族工作的經驗裡面總結出一兩點來,分享給大家;硝化細菌這個東西寫清楚還真不容易,一言難盡的,於是乾脆PS製作了一些示意圖:硝化系統大概是這樣了,主要分成三個過程:氨化、硝化、反硝化;
  • 新魚友注意:一直被誤解的硝化細菌,不分解魚便
    開始養魚那段時間,硝化細菌是必須了解的東西,很多人都會告誡你:連硝化系統都養不好的人,沒必要養魚。我害怕處在鄙視鏈最下端,買了6瓶硝化細菌,開缸那一個月時間裡用掉了整整兩瓶。後來硝化系統穩定了,水裡依然微微發白,每天都是大霧瀰漫的樣子。
  • 魚缸硝化系統不夠用,先做個反氣舉玩玩
    這種現象在自然生活中不多見,卻是魚缸裡培養硝化細菌的有效方式。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shankar常見的過濾方式比較多,原理其實都是水流經過濾材,最終回到魚缸裡,順便帶走一點硝化細菌,用於維持魚缸水質。
  • 硝化細菌也要注意培養,養魚時被忽略,無知才導致失誤
    兩種硝化細菌基本上都是同時存在的,氨和銨鹽也需要兩種硝化細菌同時存在共同作用才能轉化為硝酸鹽。亞硝酸菌先把氨氧化為亞硝酸,硝酸菌再把亞硝酸氧化為硝酸。氧化過程也是硝化細菌獲得能量生長的過程。硝化細菌的生長過程,讓硝化細菌在自然界氮素循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還讓硝化細菌在氮循環水質淨化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 如何培養硝化細菌
    所有用魚缸和魚池養魚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保持水質的重要性,然而培養硝化細菌是保持水質的要點之一。下面我就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培養硝化細菌的方法。首先說下硝化細菌的作用。魚缸中魚的排洩物和食物殘渣會產生氨,而氨是有毒的,硝化細菌可以把氨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減少毒性,從而確保魚兒的安全。第一,為硝化細菌創造生活環境。只有為硝化細菌提供更多的生活環境才能得到更多的硝化細菌。
  • 觀賞魚之怪現象:一條魚有病,一缸魚跟著一起吃藥,鬧著玩兒呢?
    說實話,我親歷的養魚案例不下3000個,從不給魚缸用藥的觀賞魚玩家我一個都沒見過。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一條魚病了,要讓全缸魚一起陪著它吃藥? 憑什麼?! 請不要懷疑,太多魚友是這麼用藥的了。
  • 為什麼要把生化濾材放進魚缸內,有什麼用呢,最實用濾材有哪些?
    最近經常有新魚友來詢問,可不可以把生化濾材直接放入魚缸內,為什麼必須要把它們放進過濾槽裡,這和放在魚缸內會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最便宜、最實用的生化濾材會有哪些?一、為什麼會想到把生化濾材直接放入魚缸內,無外乎以下原因想想其實很簡單,只要是能提出這個問題的新魚友,一般會有兩個考慮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明白或者聽說過硝化系統理論,知道生化濾材是可以形成硝化細菌,繼而能夠清除魚缸毒素的大致原理,感覺這個東西對於魚缸水質很重要。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的魚缸過小,或者說濾槽很小,無法有效的添加一些生化濾材。
  • 一層白棉就能養好觀賞魚,為什麼還要生化棉或者魔毯?
    這些魚友之所以能夠如此做的原因,大多是出於自己多年的經驗,並不懂得硝化系統的知識,但有時候他們的做法反而是誤打誤撞,比如說我講的這位魚友,很長時間也不會去清洗濾棉,只是隔一段時間就適當抽底換水。換而言之,即使沒有濾棉,沒有物理過濾,他們只要加大換水量,每天抽底的話,魚缸的水質照樣也能保持穩定,古法養魚不就是這麼回事嗎?那麼為什麼這個方法到了我們很多魚友手裡就不好用了呢,非要整那麼多的物理、生化濾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