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硝化細菌的期待太高,輕易被傳言迷惑,都忘了它的本質作用是什麼。
開始養魚那段時間,硝化細菌是必須了解的東西,很多人都會告誡你:連硝化系統都養不好的人,沒必要養魚。
我害怕處在鄙視鏈最下端,買了6瓶硝化細菌,開缸那一個月時間裡用掉了整整兩瓶。
後來硝化系統穩定了,水裡依然微微發白,每天都是大霧瀰漫的樣子。
新手覺得只要對觀賞魚好的東西,就是救命稻草。於是我在半年多的時間裡用掉了其餘的4瓶。
魚友勸我不要太迷信硝化細菌,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不死魚的感覺太香了。
他說好用的東西並不是在任何場景都好用。那如果硝化細菌加太多,會影響到水質嗎?
說硝化細菌影響水質多少有點搞笑。它對水質的唯一副作用是會耗掉一點氧。反而對人來說,影響更大點:買多了浪費錢。
在魚友圈,硝化細菌是很神奇的物質,有人說它能分解魚便。
硝化細菌是自然界裡的生產者,不是分解者。把分解魚便的工作也安排給它,為免太欺負老實菌了。
魚吃糧食,產生魚便。魚便被異養菌分解,其中就有氨氮跟亞硝酸鹽兩種物質。氨氮跟亞硝酸鹽是硝化細菌的食物。
它通過降解,可以把兩種有害物質轉化成硝酸鹽。硝酸鹽微毒,可以通過換水稀釋,或者被水草吸收。
到了這一步,一條生物鏈基本完成。其中涉及到了魚糧、觀賞魚、魚便、異養菌、硝化細菌跟水草。
很明顯,硝化細菌在其中充當的角色並不是分解魚便,而是降解有害物質。
硝化細菌對魚友很友好,不過老魚友並不喜歡買硝化細菌。認為天生天養之物,順其自然才是正道。
硝化細菌無處不在,空氣中,水中,甚至土裡都有它。養魚是遵從自然規則的過程。想養好魚,一定要順著規則玩,儘量少用外物。而額外加硝化細菌,就是用「外物」。
實際上不加硝化細菌還真能做好硝化系統。只是培菌過程裡的雷有點多。
如果你不知道硝化細菌平均每10小時繁殖一次,也不知道硝化細菌喜歡微酸水,更不知道它的適宜溫度是多少。而是只學著老魚友的樣子養魚,只能是害了自己。
每天都會有魚友問硝化細菌的用法,很少有人去考慮它到底是什麼東西,魚跟漁之間的區別大概就是這樣。
#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