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位基本免費,告別髒亂差,奉化200戶菜攤「上樓」了

2020-12-23 騰訊網

6月7日,奉化溪口鎮的農戶們迎來入梅季後首個豔陽天,不少農戶挑著自產作物早早出攤。

「擔子重的幫忙提一把,叫李姐不要把毛豆擺到通道上。」早8點,正是溪口城北菜市場二樓攤位買賣的早高峰,這裡設有200多個臨時攤位點。

溪口鎮行政執法中心副主任江豪挺介紹,像這樣的攤位區,實際僅僅佔用了場地的五分之一,已經將盤踞在菜場周邊的農戶和經營流動菜攤全部「收編」。

「菜場周邊菜攤多,是正規經營戶投訴的痛點,也是文明創建整頓提升的老大難。」溪口鎮城投集團派駐城北菜市場負責人丁波濤介紹,去年元旦啟用時,除去一樓定向招租附近拆除兩家市場的經營戶外,二樓5000平米場地就考慮吸納周邊的農戶菜攤和流動經營水果攤,眼下暫先劃出1000平米,剩餘部分待年底商流數據出爐後,綜合評估超市引入以提升臨時攤人氣。

冬瓜、青瓜、帶豆、土豆、番茄,李姐一邊理攤,一邊招呼趕早市的顧客。

當天,她4點多就起床趕去自家菜地,把昨天盯牢的一隻冬瓜採摘好,再加上新成熟的一批蔬菜一一打包好,6點不到就到了城北菜市場二樓,搶了個不錯的角落。

「菜市場一樓開門早,都是大商戶,二樓也在凌晨2點同時開放。」李姐說,「因為攤位先到先得,第一撥農戶基本6點多就到位,今天我搶得早。這也跟蔬菜長勢有關係,我把它們都當寶貝看,算計著多久會長大,好及時送來市場嶄露頭角。我家菜地裡面從來不會有過分熟透或者爛掉的瓜果。」

丁波濤安排2位值班的市場管理人員已經在各攤位之間來回穿梭了。李姐告訴記者,「現在菜地長勢喜人,瓜果上市時很新鮮,自己家吃不完,隔壁鄰居家裡差不多也這樣,以前就總喜歡擺地攤。城管總會來趕,也沒有那些專門進貨賣貨的流動經營攤有經驗,搞不好還要被執法查處,罰下款。」

丁波濤介紹,二樓攤位基本是免費的,後來為便於管理,象徵性地收取1至2塊錢做衛生保潔費。

有時總共三四斤的蔬菜,就登記一下好了,一般衛生費也免掉了。」丁波濤說,「樓下周邊執法巡查也輕鬆多了,偶爾有幾戶市場散場後,拎著剩餘的幾根菜會去串弄堂。我們管理方發現後會及時通知執法人員跟進。對從事水果生意的一些經營流動攤,進入二樓市場後,會重點關注帶貨下樓去擺攤的現象,現在想重操路邊攤比較難了。」

二樓地攤入室後,並未出現一樓經營戶投訴搶生意的情形。丁波濤介紹,經營戶普遍理解農戶自產自銷的難處,加上市場對二樓市價的引導,兩層攤位也沒有明顯的物價差。根據相關法規條文,二樓攤位嚴禁葷菜、酒水、醃製品等需要食品檢驗的商品入場,保持了農戶自產自銷和部分水果攤販容納場所的單純性。

內外兼備、無縫連接,是溪口城北菜市場華麗轉身的「秘訣」。奉化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溪口中隊副中隊長柯丹倩介紹,他們推行「流動哨 固定崗」勤務模式,通過錯時管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徒步巡查與定點值守相結合,做好菜場周邊市容秩序管理;市場內部由市場管理方落實專人分區域糾正垃圾不分類、超攤擴攤經營、佔道堆物等不良行為,確保全日制清潔衛生,實現管理「無縫對接」。

據了解,為提防城北菜場周邊髒亂差出現「死灰復燃」,執法部門將加大轄區內登記在冊自產自銷攤販挨家挨戶告知力度,嚴格要求農戶們不得侵佔城市道路隨意設攤,同時告知其可以憑村證明和居民身份證件向城北市場管理方進行登記,申請入駐市場二樓的自產自銷疏導點。

來源:甬派(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昆明呈貢大學城佔道攤 月底擬搬到雲嶺路
    高峰時期超過700戶,亂擺攤設點、車輛亂停亂放、擾民、髒亂差讓這裡成為屢被投訴的「最亂街區」。屆時,將安置總攤位數350個,考慮到可能一些攤主不願意進入這裡經營,因此攤位總數有所減少。&nbsp&nbsp&nbsp&nbsp百貨攤約200個,安置於仕林街內部兩條主幹道中間,不足部分安置於仕林街其他幹道之間空置地帶;使用鋼混、木質結構經營長廊,不足部分引用原新天地商業特色街已製作的攤位。營業時間:10:00~22:00。
  • 執法人員拉線丈量菜攤,原來是真的,竟然是真的!
    執法人員拉線丈量菜攤,原來是真的,竟然是真的!喬志峰南寧執法人員回應拉線丈量攤位:為提醒擺菜不超位。近日,執法人員拉線在菜攤前丈量的圖片引熱議。據南國早報:圖片攝於7月中旬的南寧望州嶺農貿市場,有人擺菜超出攤位,執法人員拿經營戶綁菜的繩子丈量,提醒不能超位。市監執法人員稱這是落實農貿市場精細化管理,不存在「矯枉過正」。相關圖片,已經在網上流傳好幾天了。
  • 開福區澇湖一期重建地接通天然氣 645戶居民告別「扛罐上樓」
    27日,隨著居民周根英家天然氣測試點火冒出藍色火焰,開福區瀏陽河街道陳家渡社區澇湖一期重建地645戶居民成功接通天然氣,告別了「扛罐上樓」的不便。  澇湖一期小區是一個有著14年樓齡的農民拆遷安置小區,建設時沒有天然氣管道設施的安裝規劃。
  • 慢新聞·人物|菜攤邊,微笑大叔一邊賣菜一邊吹笛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文/圖/視頻渝中區長江一路下徐家坡,錢塘玫瑰灣小區外的菜攤邊,時常會響起悠揚的笛聲。48歲的蔣慕友一邊守著攤位,一邊吹笛。附近居民贊他多才多藝,每天歡樂多。▲一邊賣菜一邊吹笛聽,菜攤響起笛聲10多平方米的狹長菜攤,從豬肉、豬肝、排骨到西紅柿、豆腐等幾十種蔬菜,品種豐富。
  • 生鮮零售又一新模式來了:「小而美」菜攤定期進小區,內在有顆互聯...
    如今,「好菜攤」已經與全市70多個小區籤約,在10餘個小區設攤,頗受居民認可和歡迎。 疫情中得到啟發 「好菜攤」的經營模式,看起來很「輕盈」:每天清晨五六點鐘,十來輛租來的電動貨運車上路,載著生鮮攤位所需一切,分別開往居民小區。
  • 攀枝花大叔的鮮花菜攤走紅
    他用鮮花點綴菜攤  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賣菜  天剛蒙蒙亮,攀枝花市東區九附六菜市場裡已經人頭攢動,王美成將菜擺在攤位上,然後擺成各種形狀,再用鮮花裝扮一番,與他人的菜攤形成鮮明對比。  在王美成看來,賣菜好比插花,不僅能賺錢,還可以陶冶情操。
  • 奉化「孝膳堂」打造農村老年人「幸福餐桌」
    55歲的蔣均飛平時在一個鄉村家宴團隊幹活,燒得一手好菜。她告訴筆者,老年食堂一周制訂一次菜譜,每頓標準是三菜一湯,其中兩個是葷菜,「保證三天的菜不重樣」。創辦老年食堂的建議是村黨支部書記陳倫在2016年提出來的。「年輕人多出外務工去了,老年人自己買菜燒飯,困難很多,吃得也不好。那時,我到幾戶老年村民家走訪,掀開食罩一看,有些菜擱得時間久了,都長毛了。」
  • 孫家灣村的「愛心菜攤」
    孫家灣村的「愛心菜攤」「愛心菜攤」設在城關鎮孫家灣村村委會門前,案上擺滿白菜、蘿蔔、小蔥、香菜……雖然蔬菜種類不多,但都十分新鮮。孫家灣村的「愛心菜攤」2020-02-14 16:45:53來源: 新華網
  • 昆明市這個社區甩掉「髒亂差」 打造靚麗整潔夜市街區
    雙橋夜市 通訊員供圖  從根本上甩掉「髒亂差」帽子若要徹底甩掉城中村「髒亂差」的帽子,不僅要「把地掃乾淨,把臉洗乾淨」,更要根治沉痾痼疾。雙橋夜市 通訊員供圖  自開展專項運動以來,雙橋社區在轄區內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活動共30次,累計參與人數約200人次,共清理整治雜物堆放約30噸,整治衛生死角約100餘處,剷除燈杆小廣告約5000餘條。
  • 河南小作坊告別髒亂差,全面走向規範化!
    河南小作坊告別髒亂差,全面走向規範化!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告別髒亂差
  • 平潭藍眼淚市集設200個攤位 27日金井新城、潭人街等將開設場地
    藍眼淚文創市集的攤主們來自平潭各行各業,這裡的攤位有銷售自製的手工藝品,也有賣從線上批發的小商品。剛結束高考不久的林美鑫,就和朋友來到藍眼淚文創市集擺攤賣氣球,體驗了一把當「老闆」的滋味。經過報名、繳納攤位費等手續,林美鑫的攤位順利開市「。我們從線上批發再到線下售賣,成本不高,就是感受一下地攤經濟的氛圍。」炫彩奪目的氣球很快就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一個晚上林美鑫就賣出了20多個。
  • 「地攤經濟」盛行,某地攤位費從20元變到3000元,網友:坐地起價?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和微博都被「擺地攤」這類的詞語刷屏了,自政府發布路邊攤解禁文件之後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最近大家的朋友圈和微博都被「擺地攤」這類的詞語刷屏了,自從各個地方政府發布路邊攤解禁文件之後,馬路周圍都開始設置各種類型的攤點,甚至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也開始在路邊擺攤了。
  • 【夜經濟 新活力】鞍山城區夜市營業攤位1500餘戶,激活商業網點萬...
    據悉,我市城區初具規模的夜市共有15個,目前有營業攤位1500餘戶,日客流量60000人以上,直接帶動周邊千餘家商鋪經營,激活商業網點萬餘平方米。高新區萬達廣場北側的萬達歡樂夜市推出一系列免費吃、免費玩、免費送的惠民活動,核心區還設置了中央舞臺表演區,每晚不同風格的文化演出為市民帶來不同的夜市感受。僅開市首日就吸引客流1.1萬人次,實現交易額40餘萬元。海城市打造西柳義烏小商品廣場夜市等多條多元化夜經濟體,目前各類夜市攤位300餘個,日客流量達4萬人左右,直接增加就業崗位5千餘個。
  • 農貿市場37個固定攤位、3間商鋪,喊你免費用
    田園生態綜合市場「昆明一個農貿市場裡的37個固定攤位、3間商鋪免費使用一年!」今天,在昆明朋友圈瘋轉的這條消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對!你沒聽錯,這是真的。扶持項目為兩個方面:一是提供位於滇池路的昆明市田園生態綜合市場農副產品固定攤位37個、商鋪3間,免費使用1年;二是免費提供昆明主城區一些社區的臨時攤位100個。經申請獲得扶持資格的經營戶,經營範圍只能是蔬菜、水果、肉、蛋、禽類、土特產等民生產品。
  • 泗洪縣歸仁鎮:逐「巷」清理 告別「髒亂差」
    連日來,以縣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為引領,樹牢「鎮當城建」的理念,科學合理制定發展計劃,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全力推動「五大行動」,徹底改變集鎮區「髒亂差」面貌,不斷提升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一線部署,明確責任。
  • 去印度菜市場買肉,老闆在攤位上做出這種事情,網友:不愧是印度
    並且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印度的髒亂差,其中的典型就是印度人可以直接飲用恆河水,印度人吃飯直接用手抓,印度人都是很多人共用一個室外廁所。儘管這樣,還是有很多人想去印度這個國家看看,不管怎麼樣,印度的IT行業還是非常發達的。有遊客在去印度旅遊的時候去當地的菜市場逛了一圈,因為印度的肉類也是以豬肉為主,所以這個遊客就直接去了印度的豬肉攤。
  • 忠犬幫殘疾主人看菜攤,天氣再炎熱也寸步不離!
    近來,有媒體報導,河南洛陽有一名殘疾菜販與狗狗相依為命,當他中午回家吃飯休息時,小狗會窩在攤位旁邊,幫忙看攤,平時在家也會幫忙看車,感動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多麼純粹的忠誠」、「大爺自力更生,狗狗寸步不離,感動」、「都是對方的全世界」。根據報導,這名60歲的劉姓菜販患有小兒麻痺症,下肢癱瘓,只能依靠凳子走路,無兒無女的他和小狗「妞妞」相依為命。
  • 來來來,帶你玩轉奉化!
    五一小長假不斷逼近,奉化翡翠灣海洋公園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58艘休閒漁船基本已經預定滿,船老大們個個信心滿滿,準備好迎接八方來客前來吃海鮮、觀海景。幾戶家庭可以在我們的燒烤區自助燒烤,自娛自樂,美哉樂哉!帶上你的親朋好友,湊足十人就可租一艘漁船,在風平浪靜的港灣人在船上,鮮在嘴中,景在眼前,體驗漁家風情,領略港灣海景,不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 臺灣賣菜老嬤陳樹菊:「小菜攤撬動大世界」
    每天凌晨三點,陳樹菊就起床去批發市場進貨,摘菜、挑菜,然後運到自己的菜攤。在六七十釐米高的菜攤前,只有1.39米高的她,彎腰、取菜、稱重、結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除了每年的除夕,陳樹菊幾乎全年無休。因為常年辛苦勞作,陳樹菊的大拇腳指嚴重外翻45度,當左小腿的蜂窩組織炎反覆發作時,她總是用紗布包裹尚未痊癒的傷口,再將雙腳塞入雨鞋中,繼續站著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