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 菜

2021-02-17 東營微文化

點擊上面「東營微文化一鍵關注每天為你推送原創心動美文

「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重點扶持文學公眾號。

平臺宗旨:體現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  關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隨著居民「菜籃子」的日益豐富,菜餑餑、高粱飯等特殊歲月裡的特殊菜品也退出了百姓餐桌,成為「憶苦思甜」的主角或高端酒店的所謂「特色」。只有各式各樣的「鹹菜」仍舊活躍在百姓餐桌和各色酒店,成為一代代人舌尖上的美食記憶。出生於80年代農村的我對於鹹菜更是有著特殊的情感。 ——題記

                                

在兒時的記憶裡,周一早飯的餐桌上總是格外熱鬧。上高中的叔叔嚷著讓奶奶快點裝滿一周的鹹菜瓶子;大娘忙著張羅亂跑的哥哥們喝粥就菜;爺爺熟練地給著急趕班車的伯伯卷好鹹菜大餅;爸爸早已一個饅頭就鹹菜下肚,催促媽媽快點幫忙準備貨物趕早市。只有我還坐在熱炕上,慢騰騰地吃著雞蛋,望著餐桌上的鹹菜流哈喇子……等家裡只剩下我和爺爺奶奶,和藹的爺爺總會笑呵呵地夾一根鹹菜,逗我說:「俺家小妮子又饞這一口了。」因為小時候氣管不好,媽媽是不允許我吃鹹菜的,可是爺爺總是這樣無節制地寵溺著我。奶奶總是白一眼不說話,埋頭看著已經見底的鹹菜碟子,招呼爺爺快點吃飯。家裡人多,周一一早上就消滅掉一大湯碗鹹菜。

那時候奶奶的鹹菜缸是農村常見的大號水缸,奶奶醃製鹹菜不像現代人那般精緻,就是芥菜疙瘩、大蘿蔔、洋姜、雪裡紅等洗好一起放入放了大鹽粒的水缸,蓋上草編大蓋子就不動了,靜等兩周就開始在餐桌上看見新鮮鹹菜了。

到了夏天,豆角、黃瓜等大批成熟時,奶奶就在早上將新鮮的蔬菜扔到鹹菜缸裡,晚上便是可口的下飯菜。隨著孩子各自成家,奶奶的鹹菜數量越醃越少,種類也只剩下了保質期最長的芥菜疙瘩。最後,和藹的爺爺因呼吸道疾病離開,奶奶說他家老頭子這輩子吃鹹菜吃多了,從此,很少再吃鹹菜。再後來,奶奶牙齒掉光了,軟軟的蒸鹹菜又回到了她的餐桌。

受奶奶真傳,媽媽也醃得一手好鹹菜,只是種類僅限芥菜疙瘩。媽媽說其他的奶奶沒教,奶奶說媽媽怕麻煩沒學。出生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農村,我雖已不像父輩那樣背著饅頭鹹菜度過高中時代,但還是喜歡帶點自家的鹹菜點綴兩周的寄宿生活。

每個周末的中午,爸媽總會停下繁忙的工作,為我精心烹製鹹菜大餐。鹹菜一定要選擇醃製一年的,時間太短不香,時間太長不脆。切絲,溫水泡一小時,淘5遍,在麵粉裡打個滾,裹雞蛋液、過油,花椒、幹辣椒煸炒,出鍋、晾涼、裝瓶,老媽的黃金鹹菜打包完畢。切細絲、熱水泡半小時、涼水淘3遍、裝盤,熱鍋涼油,辣椒、花椒、八角小火慢熬、起香、澆盤、滋滋聲止、裝瓶,老爸的油潑鹹菜打包完畢。

周日晚自習的下課鈴聲最是悅耳,姐妹們下課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小賣鋪,買個熱乎乎的饅頭,奔向宿舍分享各式鹹菜。媽媽的黃金鹹菜最是搶手,放在饅頭裡一夾,黃燦燦的花生油滲進饅頭,相當美味。至於爸爸的油潑鹹菜得等到周一早上就著包子才算美味。同屋,海燕媽媽的雞蛋蒸鹹菜和泡麵最配;麗麗媽媽的清炒鹹菜最鮮香;小萌媽媽的雪裡蕻堪稱一絕……如今想來,哈喇子已經忍不住了。

時光荏苒,曾經被爺爺寵溺的我也已到而立之年,也開始走進廚房,為心愛的人洗手作羹湯。老公燒得一手好菜,平日對我心血來潮的黑暗料理總是敬而遠之,唯獨對陳氏蒸鹹菜讚賞有佳。

蒸鹹菜的關鍵在於食材的選擇。鹹菜一定是在農村老家鹹菜缸裡純粗鹽醃製的,超市裡的鹹菜混雜了太多添加劑,沒有經過風霜雨露,有一股速成工業製品的味道。芥菜疙瘩切絲,粗細均可,涼水衝洗,溫水浸泡10分鐘,裝碗,蔥白切大段,覆蓋於鹹菜絲上,生豆油灌頂。上蒸籠,蒸20分鐘,悶10分鐘,蔥香濃鬱的蒸鹹菜就出鍋了。就是這碗簡單的蒸鹹菜陪我度過了難熬的孕吐,陪我家先生度過了無肉的減肥,估計也將陪伴我家寶寶開啟對鹹菜的家族記憶吧。

作者簡介: 陳建梅,利津人,喜歡用文字為單調的工作、平淡的生活添一份精彩與浪漫。

「東營微文化」體現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以文會友,大眾也精彩。

徵稿要求:散文,詩歌,小小說,隨筆等各類題材,字數在300-2000字以內。投稿請先關注公眾號/加主編微信。因編輯人員時間,精力有限,請作者自行校對。投稿需原創首發作品,文責自負。

投稿郵箱:407258991@qq.com  

微信號:18562013539

微文化本月特設人氣獎以示對作者認真推介作品及平臺的鼓勵和感謝:每1000閱讀量,或留言100獎勵10元,不兼得(有獎徵文除外)。

相關焦點

  • 鹹死人的泰國菜 為什麼能拿亞洲第五?
    一蘸,超鹹!及時雨一般,服務員抱著白飯翩翩走來,有了白飯,菜再鹹也好辦了。薑黃咖喱蟹,香料味道不大足,主要還是鹹……埋在咖喱喱下面的蟹看著不起眼,吃起來肉料實足,特意查了一下,blue swimming crab就類似青梭子蟹。
  • 初哆咪為什麼歐洲菜那麼鹹?鹽之華主廚黎俞君有答案
    國人到歐洲旅行,普遍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上餐廳吃飯的時候,發現歐洲菜幾乎都鹹得不得了,仿佛鹹死人不償命,究竟是為什麼?這個令我困惑了廿多年的問題,最近在與鹽之華主廚黎俞君的訪談中得到解答。黎俞君說:「國人覺得歐洲菜鹹,那是因為歐洲人吃飯會搭配葡萄酒;如果菜不夠鹹,喝了葡萄酒之後再來吃菜,會覺得菜沒有味道。國人吃飯不太有搭配葡萄酒的習慣,自然就覺得菜太鹹。」
  • 光靠顏值還不夠,菜做鹹了咋辦?!補救方法大公開!
    趙薇和她的恩師崔老師一起做家鄉菜,梅乾菜扣肉。後面崔老師一嘗味道,鹹了!這種「手抖」的情況,在我們自家的廚房也常常發生啊,有木有煲湯時鹽放多了,又想喝上口味清淡的湯品,只需拿一塊乾淨的紗布,包裹上兩勺生粉、麵粉或是大米,丟在鹹鹹的菜湯中,攪拌一下鹽分便被吸收了,湯也就變淡了。
  • 郭德綱當年最愛做的「救命菜」,鹹鮮微辣特下飯,滿滿的天津風味
    ,說那是條件不好,家裡開小飯館的時候這個用甜麵醬炒的青椒雞蛋可是「救命菜」,味道重很下飯,雞蛋、青椒經濟實惠,現在談起來的風輕雲淡,在當時應該也是五味雜陳吧,不管怎麼說,這道菜我看了也心動了,今兒在家也試著做了一回,嗯,還真的是挺下飯的,不過我倒是沒有放很多的甜麵醬,怕鹹。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中的五味到底是哪五味?不是酸甜苦辣鹹
    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中的五味說起五味,很多人脫口而出就是「酸、甜、苦、辣、鹹。」,其實在《呂氏春秋》中的說法卻是「酸、甘、苦、鹹、辛。」五味不止五味那麼「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中的五味到底是上面哪五味呢?其實都不是。讓我們再回頭去看《呂氏春秋》中的話:調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
  • 黑三剁傻鹹,雞肉口感僵硬,帝都「神級」雲南菜爆2雷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雲南菜的人,很可能聽說過今天我們來「排雷」的這家餐廳——火燒雲。在北京、上海,火燒雲一直霸佔雲南菜點評榜TOP1!開店8年,食客每天都心甘情願排隊2-3小時前來解饞。老闆娘也是真的任性,配方裡的辣椒、姜蒜、豬油等等,不管你吃不吃,一律不可免。《奇葩說》的臧鴻飛更是直接從粉絲吃成了股東!
  • 15分鐘快速上菜的壽喜燒,菜肉豆腐各種營養都兼顧,甜鹹可口
    有時懶得煮飯可是又不想吃外賣時,我就弄個壽喜燒鍋,15分鐘內快速搞定,菜肉豆腐各種營養都兼顧,甜甜鹹鹹的口味很受孩子歡迎,是個皆大歡喜的晚餐。壽喜鍋材料:火鍋用的牛肉片或豬肉片一盒老豆腐一盒洋蔥一顆切絲金針菇或蘑菇或鴻禧菇或香菇,任何菇菇都可以美生菜一顆,白菜或高麗菜都可以
  • 甜、鹹豆漿哪個才是你愛的早餐?早餐「鹹豆漿」,成功結塊的做法
    甜豆漿、鹹豆漿哪個才是你愛的早餐?中式早餐一定要來杯豆漿,但是內行的老饕更懂點鹹豆漿!如豆花般綿密化口,配上菜脯、油條等口味衝撞!到底鹹豆漿有什麼魅力?鹹豆漿為什麼會凝固?製作好喝的鹹豆漿,有哪些製作重點?
  • 客家鹹粥,鹹香入味,味道鮮美
    客家鹹粥By 芊芊_DOkzbcaviraI我們總說,生活要有儀式感,其實,儀式感並不只是每一個節日,而是生活的每一天,每件事的態度,及每一餐的用心程度。早安!親,您吃了嗎?#早餐打卡~客家鹹粥。原料:大米、香腸、白蘿蔔、芹菜、鹽、香油。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好食材(芹菜忘記拍了)。第2步、香腸清洗乾淨,切成小粒。第3步、白蘿蔔去皮,切成絲。
  • 宅在家中吃美食:奶油白醬花椰菜鹹派
    奶油白醬花椰菜鹹派(輕食/早午餐)香濃奶油白醬搭配蔬菜維也納香腸酥脆派皮是輕食早午餐的好選擇。
  • 顏色金黃,外鹹內甜沙沙口,朋友來做客就炒這道菜,倍有面
    顏色金黃,外鹹內甜沙沙口,朋友來做客就炒這道菜,倍有面有這麼一道菜,顏色金黃璀璨,外面是滿滿的鹹蛋黃,而裡面是香甜的南瓜。然顏值很高,看著好像特別難做,但其實它很簡單,就是一道簡單的家常菜。雖然又鹹又甜,但卻一點也不衝突。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蛋黃焗南瓜。
  • 明明「南甜北鹹」,可為啥北方不吃鹹豆漿鹹豆腐腦呢
    我還記得小時候遼寧的表哥來我家玩,看到鹹豆漿和鹹豆腐腦的時候驚恐的眼神,勸他嘗一嘗,仿佛要他命一般的擺手拒絕。這件事也超出了我的認知,咦,原來還有人不吃鹹豆漿豆腐腦??!!又甜又鹹?上海人:糖吊鮮的呀,沒有糖怎麼鮮的起來?所以,大家都欣賞甜味,但區別在於,北方人無法理解南方人「糖可以提鮮」這個口味。所謂南甜北鹹,並不是絕對的說法,更多是指中餐的正菜上的味道。
  • 味美早餐輕鬆做,煎一煎出鍋,鹹鮮味美,佐菜小菜也省了
    味美早餐輕鬆做,煎一煎出鍋,鹹鮮味美,佐菜小菜也省了。家有學生,臨近考試,早餐不馬虎,這款早餐我家常做,煎一煎,香而鮮美,是主食也是菜,家人也愛吃。天氣太熱,早餐就選這面點,製作簡單味也鮮,一碟上桌又光碟了。
  • 大叔家的上海菜:雪菜炒千張絲,香氣撲鼻,鹹鮮軟糯,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上海菜:雪菜炒千張絲,香氣撲鼻,鹹鮮軟糯,家人愛吃!大叔過去在無錫,同事都是上海人,他們看見千張就喊百葉。豆製品界的三劍客是豆腐、空心腐、香乾,大家耳熟能詳。
  • 鹹芝士吐司,一款鹹口吐司
    鹹芝士吐司By 小家有女初長成宅在家中無事就擼麵包,我擼了一款鹹芝士吐司。喜愛奶酪的味道,鹹口的,好吃。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 冬天,我家就愛吃此菜,鹹香入味又好看,上鍋一蒸,營養還不油膩
    花開富貴冬天,我家就愛吃此菜,鹹香入味又好看,上鍋一蒸,營養還不油膩,自從我學會這道菜,家人就愛吃這道富貴花開了,營養不油膩,寓意還好,比大魚大肉還受歡迎,每次家裡來客人我也必做這道菜,上桌顯得還大氣,客人都說好看也好吃。
  • 小吃大藝|考驗麵點師的鹹螺絲轉 讓人忘不了的鹹蒸餅
    鹹螺絲轉和鹹蒸餅是兩種常見的北京小吃雖然都是「鹹」卻各具特色 各有門道鹹螺絲轉裡沒有餡兒>早些年卻能賣出包子價鹹蒸餅鹹香暄軟俘獲了無數人的「芳心」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鹹螺絲轉」和「鹹蒸餅」的記憶
  • 陳 頻|真 香,鹹 鴨!(散 文)
    藉此不難看出,鹹鴨在合肥人舌尖上的位置。鹹鴨是合肥人的最愛。曾經有人評說,鹹鴨蒸黃豆,是合肥的一道名菜。可能會有人質疑,不就是鹹鴨蒸黃豆嗎,哪需多少烹調技藝?說這樣話的人,可能真的沒有品嘗過這道土菜,一旦吃過,絕無此言。還是從養鴨子說起。初夏時節,亦正是孵坊孵小鴨的時候。合肥周邊的百姓,既然有吃鹹鴨的嗜好,當然就有養鴨子的習慣。
  • 奶奶吃了40年的胡蘿蔔菜,不炒也不蒸,鹹香麻辣,配油條特別好吃
    胡蘿蔔作為現在常見的一種蔬菜,大家的吃法基本上都差不多,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涼拌胡蘿蔔絲,胡蘿蔔蒸菜、炒胡蘿蔔,或者用胡蘿蔔做一些餅之類的。但是奶奶那個年代胡蘿蔔的吃法非常特別,基本上現在很少人知道,看似是醃鹹菜,但是細細品味又不太像,說不出來屬於哪一種做法,咱們姑且就稱之為醃胡蘿蔔絲吧。
  • 實用英語|「酸甜苦辣鹹」,怎麼用英文表達?
    俗話說人間百味說到我們的美食又豈止百味酸甜苦辣鹹各種味道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也能代表著不一樣的人生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說一說圖片來源:網絡鹹salty /s:lti/ adj.鹹的例如:The dish is too salty.菜太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