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20世紀畫壇四大家之一,書法險峻凌冽,絕非一般「畫家字」

2020-12-21 書法田園

在現代畫壇,潘天壽享有無可爭議的大師級地位。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末,潘天壽與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被推為20世紀畫壇四大家。他們是將傳統文人畫推向極致,同時,又極具現代創新意識的真正意義上的劃時代人物。

潘天壽雖以畫顯,但於書法也頗著力。其書風格卓犖,自是一家。這又是與吳、齊、黃諸家頗為相同的。不過,如果僅從書法內部的角度來看潘天壽書法,結論無疑是頗為尷尬的。潘天壽書法強烈的個性化和反叛傳統意識在他那一代書家中是少見的,而筆墨的脫略畦徑,不主故常,更是無法以尋常審美眼光視之。

潘天壽書法

在很大程度上,潘天壽書法已逸出傳統書法的審美範疇,也與一般意義上的文人書法有著很大的不同。因而,論者出於審美把握上的無奈,大都將其歸為「畫家書」。

如果我們不帶任何貶義,而是完全從積極的意義上將潘天壽書法攬入「畫家書」這一範疇的話,那麼,潘天壽書法所表現出的現代空間視覺立場無疑使其暗合於畫家書的第二層內容和審美傾向。而從這一立場來把握闡釋潘天壽書法,無疑是符合潘天壽書法創作實際並且較為客觀公允的。

潘天壽書法

需要說明的是,潘天壽書法的「畫家書」審美立場,並沒有影響他具有堅定的書法傳統主義價值取向。對書法傳統的尊重和溫情使他甚至將書法看得高於繪畫,而抱有一種敬畏。他曾說過:「學畫大概二十年可成,學書至少要三十年。我的畫還馬馬虎虎,字還不行。」

作為一代國畫大師,他的繪畫是完全建立在傳統筆墨的基礎上,這當然離不開書法的陶養。這也是他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時,力主中國畫要從傳統線條、筆墨(書法)入手,而不能築基於西方素描的原因。因而,他極力要求中國畫系的學生要學好書法,並率先在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中開設書法專業,招收書法四年制本科生。

潘天壽書法教學材料

潘天壽書法築基於黃道周、張瑞圖、二爨,率為險峭勁厲一路。這與他崇尚陽剛、金石氣的審美傾向是頗為一致的。但與一般取法黃道周、張瑞圖者注重書法本身的「取像」和完整有序的「陳述」不同,潘天壽是完全站在繪畫的空間、視覺立場來間離地把握和取法對象。

他在保持黃道周、張瑞圖書法緊峭幽折、方筆翻絞的同時,筆法更趨銛利、破碎、斷裂,其線條不是遵循時空節奏地「寫」出,而是如其山水畫的大斧劈,大筆深刻、一味皴掃,具有畫法的塑造感。

潘天壽書法

而其章法上的不斷造險、破險,則使他的書法充滿了空間意義上的緊張感。潘天壽書法改變了黃道周書法縱向的空間節奏構成,而一變為「散點式」的繪畫視覺空間節奏,字法整合於章法。這使潘天壽書法的視看效果大於認讀效果。

潘天壽的書法與他的繪畫在審美風格上取得了驚人的協調和一致。它體現出與傳統書法審美觀念完全不同的現代繪畫視覺空間立場和現代美學意義上的崇高、壯美。不過,客觀公正地說,潘天壽的書法與其繪畫相比,在藝術上尚未臻於同一水平,甚或說還存在著很大差距——關於這一點,潘天壽也是承認的。

潘天壽書法

潘天壽書法雖然強化了書法的畫意,但生硬湊泊,缺乏自然之致,尤其筆法上有欠精熟,致使其書缺乏節奏上的協調一致。在20世紀國畫四大家中,論書法,潘天壽難望吳昌碩項背,與齊白石、黃賓虹較也明顯遜色,而論書法審美觀念、風格,潘天壽卻無疑是最新的。這或許也正表明,潘天壽意不在書家也。

潘天壽松蔭夜話

文:姜壽田

相關焦點

  • 他民國四公子之一,也是畫家金城最喜歡的一個!
    他民國四公子之一,也是畫家金城最喜歡的一個,同樣也是金城弟子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只可惜態度英才,英年早逝。陳少梅的山水畫筆墨瀟灑而不失法度,藝術面貌淵穆清華,洋溢著和諧的節奏與優雅的韻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於陽剛的清勁畫風,於藝壇獨樹一幟。張大千對於陳少梅高度點評,特別是他的人物畫張大千非常喜愛。
  • 鬱特裡羅 | 法國畫壇最傑出的天才畫家之一
    ▲母親瓦拉東筆下的鬱特裡羅鬱特裡羅,被譽為「巴黎之子」。奇特的身世與不幸的遭遇,他借酒逃避憂愁,少年時便成了酒徒。為戒除酒精的捆綁,在母親和醫生的建議下,他開始畫畫。從此,繪畫成了他壓抑之內心的出口,色彩是他的語言,巴黎的街是他傾訴的對象。他用色彩記錄著那裡的街景、教堂和煎餅磨坊等。他的畫在平凡中透著詩意,隨性中充滿真情。巴黎的街景被他不斷地觀看著,描繪著……無法對著一個人注目而視,這樣我就不能畫出什麼好畫了。
  • 海上寫意花鳥畫再迎春天,新「海上花鳥四家」續寫海派傳奇
    從「清末海派四傑」到20世紀60年代的「海派花鳥畫四大名旦」,再到今天的新時代,海上寫意花鳥畫歷經「兩個甲子」,在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之下再次迎來春天。11月21日,作為慶祝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大象復興——新時代『海上花鳥四家』作品展」在浦東新區碧雲美術館開幕。
  • 康師堯丨對20世紀西北花鳥畫壇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大家
    康師堯不僅是「長安畫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而且也是「長安畫派」畫家中唯一的一位以花鳥畫著稱畫壇的。與其他幾位大師相比,他的經歷沒有石魯坎坷,業績沒有趙望雲開創者般的顯赫,至於創作也沒有何海霞那樣「成為近代中國繪畫史的一個縮影」,但是在花鳥畫的創作上他卻獨得一席,開創了花鳥畫的新領域,被稱為「長安畫派」花鳥畫創新的主將。康師堯為人低調、謙和,長久以來湮沒在石魯、趙望雲等「明星」畫家的光環之下。
  • 清初畫壇「金陵八家」之一的他,雖為一介布衣,但性情豪爽
    又據《清初金陵畫派年表》載:1626年鄒典約在「30歲上下」),字滿字,號庚道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客遊留都金陵後,他遂定居於此。同代文人顧夢遊詩詠《待月節霞閣聞譚友夏至》、《同鄒滿字松塢閒步》等外,在《訪鄒滿字溪上》中吟誦:「言尋居士家,薄暮青溪道。荒原鳥獨飛,寒木雲相抱。入室聞疏鍾,開門見秋潦。落葉坐來多,清風時一掃。」
  • 他是20世紀功力深厚的傳統畫家,特別是山水深得人心
    打開中國繪畫史,我們不難發現有許多名人志士,他們辛勤和耕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了文化的繁榮作者貢獻,其中有這麼一位畫家,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他就是吳琴木先生。吳琴木先生是我國20世紀初期一位繪畫功力深厚的傳統型畫家,尤其以山水畫見長,兼能花鳥,人物,當然可能認識他的人不是特別多,他也沒有齊白石,徐悲鴻名氣那麼大,但是其藝術造詣是眾人認可的,他一生藝術道路由師古人近而師造化,由臨摹而創作,最後到底自悟的程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吳琴木先生吧。
  • 他的書法東倒西歪,「醜醜的」,為何能躋身於20世紀十大書法家
    提到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我們都能夠記起他們,在他們中,很多人是書畫雙絕之大家,諸如吳昌碩、于右任等等,對於他們可以說是一片讚嘆聲,而對於他的書法,很多網友卻並不買帳,他的書法看起來東倒西歪,醜醜的,卻為何能夠躋身於20世紀十大書法家?
  • 【國畫周刊】方濟眾的藝術及其對長安畫壇的貢獻與啟示
    他先後擔任過民國時期沔縣高小學堂校長、縣教育局長、財政局長、糧貿局長,晚年還被推薦為縣參議長。方家因此也成為沔縣四大名望家族之一。在方錫德的教養下,方家堂兄姊妹和睦相處,且均受過良好的教育,成為書香門第。20世紀70年代末方濟眾在陝西省美協大院讀報方濟眾的堂兄方濟勝、方濟浦、方濟英都痴迷繪事,方濟浦早年畢業於武漢美術專科學校。
  • 趙之琛說,他的書法與初唐四大家相抗衡,學習楷書應奉為圭臬
    初唐四大家是中國書法史,尤其是楷書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的書法各具風格,又光彩奪目。歐陽詢,史書記載他『八體盡能,筆力勁險』。他的書作在唐初影響很大,也極受歡迎,據說,當時的人能夠得到他的尺寸之書,都會當作範本臨摹學習。
  • 「沈、林、沙、啟」書法四大家
    「沈林沙啟四大家」按出生順序排列,一個世紀以來最傑出的四大書法家分別是: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啟功。四人書體皆有所長,沈尹默字跡端莊,林散之瘦勁飄逸,沙孟海字體雄強,啟功字體清秀俊美。
  • 揭秘丨臺灣畫家陳澄波的傳奇人生:妻子守護遺作三十二年,終於讓他重新閃耀畫壇
    在石川的指導下,他接受基本的寫生訓練與水彩技法,並立志成為一名畫家。這一時期他也積極融入當時的中國社會,他的名片上,印上號"慶瀾",籍貫"福建漳州"。他也成為中國當代十二位畫家之一,代表中國參加芝加哥博覽會,陳澄波在中國美術史上,逐漸佔有一席之地。
  • 他的書法「醜醜地」,以一己之力,打破臺灣書法保守的局面
    一般認為,臺灣現代書法是較為傳統保守的,這種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對臺灣現代書家作品的印象。很難說這種看法不對,至少從整體看,臺灣現代書法較諸大陸現代書法是比較傳統保守的。江兆申書法江兆申書法有著明顯的尚碑傾向,這在他那一代書家應該說是一種自然不過的選擇,江兆申對碑學的認識顯然不具備清末民初以來碑學家對碑學的歷史性體認,而是帶有很大的變異性和非崇高性
  • 走筆蕭公館(十三)蕭龍友之女蕭瓊,鳳舞畫壇
    走筆蕭公館(十三)——破解蕭氏家族龍飛鳳舞的傳世密碼謹以此文紀念京城名醫蕭龍友誕辰150周年文/鄒開歧蕭氏巾幗 女中豪傑鳳舞畫壇 香添國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乃人之常情。凡養兒育女之人,誰又不希望自己兒成龍,女成鳳啊!蕭公館的後代——蕭瓊,又名重華,蕭龍友之女,現代著名書畫家。
  • 南宗正脈在二十世紀晚期的復興 ——論陸儼少的藝術史意義
    它是自世紀初康有為、陳獨秀等「革四王(二石)的命」直至世紀中除舊布新的對象,其負面程度,堪比當時世人所欲打倒的「孔家店」。這是近代中國為儘快實現現代化的非常之舉,對傳統的士大夫型畫家而言,近百年間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在認同藝術服務大眾、社會之餘,如何保存傳統文藝的合理性,比如筆墨精粹包括與之連帶的文化修養。堅守看似已然搖搖欲墜的傳統,乃是這些畫家每天都須直面的考驗。
  • 江戶時期的南畫:受中國二流畫家影響的日本文人畫
    「南方狀態」是相對於「北方狀態」而言,此概念來自中國畫壇的南北對立,晚明文人畫家董其昌的畫論中即闡述了北方職業畫家與南方文人畫家之差異。董其昌在16世紀末受松江一地鑑賞圈影響,希望建構畫史的普遍規律性,他在《論畫瑣言》中引進禪宗南北二派劃分法作為追溯畫史系脈的典範。相較於北方,南方獨特的地理氣候給予了文人更加閒適寬裕的生活條件,若北方代表官場、功名利祿、理性,南方即代表著歸隱、悠閒與感性。
  • 他是江南花鳥畫的「四大才子」之一,曾為大會堂繪製《紅梅圖》!
    好鳥鳴春江寒汀(1903—1963),名上漁,字寒汀,畫室稱獲舫,江蘇常熟人,海上著名花鳥畫家、藝術教育家,與唐雲、張大壯、陸抑非並稱花鳥畫「海上四大花旦」。陶師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畫家,精於花鳥,尤善畫雞。江寒汀28歲開始,靠賣畫為生。到了中年,隨父來到上海,靠鬻畫為生,後來,曾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擔任老師。新中國成立後,他成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上海分會理事。1963年逝世於上海,終年60歲。江寒汀弟子眾多,可謂桃李滿天下,他們當中,不少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像曹簡樓、錢行健、房介復、顏梅華等,都是海上畫壇花鳥畫的佼佼者。
  • 留日生涯如何影響11位畫家的中國畫創作
    居氏自1875年在「十香園」設帳授徒至1904年去世,三十年間門徒數十人、私淑弟子近百,風格流韻主導廣東畫壇達半世紀之久。可以說,居派的「審物」精神和寫實追求,不僅不期然地契合了之後的科學主義,也與日本畫壇「日洋融合」中的主流傾向不謀而合,這是廣東畫家尤其是「嶺南派」畫家能夠更容易地接納和融合日本因素的重要原因。
  • 楷書四大家的特點比較
    歐、顏、柳、趙四大楷書的特點比較;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1、歐陽詢(557一641),字信本,潭州臨湘(;2、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3、柳公權(778-865),字誠懸,唐朝京兆華;4、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四大楷書,在森嚴細微與俊朗大氣中見分曉;歐體:字體以
  • 他4歲練書法,20歲為87版《紅樓夢》手寫字幕,字跡不輸印表機
    俗話說「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作為四大名著排在首位的《紅樓夢》,力壓明朝時期奉為「四大奇書」之首的《金瓶梅》,成為了如今文學界的經典之作,在近現代掀起了一股「紅學」潮流,無論是男生女生都為之陶醉,而隨著科技發展,電視誕生之後,它也成為了電視劇的首選,迄今為止最為經典的便是87年央視版《紅樓夢》了,而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不可忽略當年一位20歲小夥子的貢獻。
  • 畫壇巨擘鄭乃珖四子鄭大幹書法賞析——解析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鄭大幹預父親畫壇巨擘鄭乃珖書法追求一種樸質古拙的意境,其書的古拙是其敦厚耿直、溫文儒雅的人格精神的反映,在他繪畫、篆刻、詩文中 皆一再流露,而在書法中表露得最為直接且更完善。書法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在表現形式,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書法作品時,恰好可以看到他的人格、品行一樣,正如「字如其人」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