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書法「醜醜地」,以一己之力,打破臺灣書法保守的局面

2020-12-23 書法田園

一般認為,臺灣現代書法是較為傳統保守的,這種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對臺灣現代書家作品的印象。很難說這種看法不對,至少從整體看,臺灣現代書法較諸大陸現代書法是比較傳統保守的。

江兆申

但這種看法毋庸置疑地帶有很大片面性。這是因為,臺灣書壇不僅存在前衛性的現代書法運動,而且也有一些頗具創新意識的書家。至於說到于右任、張大千那就更不能以傳統保守來看待臺灣現代書壇了。而我們將要論到的江兆申似乎更能說明這一問題。

江兆申書法

江兆申出生於安徽歙縣,早歲即習書畫篆刻。1949年後到臺灣拜溥心畬為師,學習繪畫、書法詩詞。溥心畬乃清皇室後裔,自稱「舊王孫」,畫與張大千齊名,世稱「南張北溥」。書名雖為畫名所掩,但也堪稱一代帖學名家。溥對江兆申所視極高,稱曰「觀君文藻翰墨取徑至高,倘有時來此,至願奉接談論」。

江兆申書畫

論詩與畫,江兆申無疑受到溥心畬的教益和影響,而論其書法則看不出受溥影響的半點痕跡來。溥心畬書法取法魏晉「二王」,主要是帖學一路,俊骨逸韻,備極灑脫,尤精於筆法。而江兆申書法走的則是碑學的路子,很少來自帖學的影響,僅此一點便令人生奇:

生活在一個相對傳統的文化氛圍中,乃師又是對書法傳統有著全面深刻的理解和體認的一流大家,江兆申卻並沒有按傳統的路子走,而走的毋寧說是一條反叛性的路子,這怎麼說都有些出乎意料。不過,這倒頗能反映出江兆申對藝術獨創性的心儀和重視。

江兆申書法

江兆申書法有著明顯的尚碑傾向,這在他那一代書家應該說是一種自然不過的選擇,江兆申對碑學的認識顯然不具備清末民初以來碑學家對碑學的歷史性體認,而是帶有很大的變異性和非崇高性,換言之,他的碑學取向帶有很強的「審醜」成分。

他不取康有為所崇尚的排奡逸宕,也不取李瑞清、曾熙的正大方嚴,而是取「窮鄉兒女造像」,或乾脆就是強調碑學民間化的率意旨趣和感覺,在這一方面,江兆申與徐生翁有幾分類似。他作書強調造型和空間感,稚拙、質樸,帶有自然率真的韻致,極類人們所稱的「孩兒體」。

江兆申書法

這種書法審美取向與江兆申的畫家立場有很大關係。而在很大程度上,江兆申書法明顯可歸於畫家書一類。畫家書作為一個書法概念,是指在中國現代美術轉型中,由傳統意義上的書法與文人畫傳統的分裂所導致產生的一種書法創作現象——即畫家不再具有傳統意義的書法修養,書法與繪畫水平難於相當,或受西方現代美術觀念的影響,強調書法的視覺構成。

江兆申書法

畫家書作為概念的提出,並沒有貶義,而只是理出一種書法審美現象,但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受西方現代藝術思潮的衝擊,那種書畫合一的書法文人化傳統在現代已被打斷,而一般意義上,畫家已經不能自如地掌握書法這門技藝了。

江兆申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畫家,這對於他在書法上的作為具有極大的自律作用。對傳統筆墨的親和使他不至於在反叛性的路子上走得過遠,因而,他在以畫家立場作書時,還須臾沒有除卻來自傳統的浸潤。

江兆申書法

由此,我們看他的字,雖覺得不乏怪趣,但怪而不野,怪不失度,在怪中帶有一絲理性的優雅,而無一味求怪求野之弊。這可能就是江兆申在現代畫家書中,能夠出之畫家書但又有別於畫家書的關捩所在。

相關焦點

  • 他的書法東倒西歪,「醜醜的」,為何能躋身於20世紀十大書法家
    提到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我們都能夠記起他們,在他們中,很多人是書畫雙絕之大家,諸如吳昌碩、于右任等等,對於他們可以說是一片讚嘆聲,而對於他的書法,很多網友卻並不買帳,他的書法看起來東倒西歪,醜醜的,卻為何能夠躋身於20世紀十大書法家?
  • 臺灣書法的「重」
    二 相比而言,大陸的書法,從外貌看,形狀要豐富得多。 下圖來自一個名為「西湖之春·全國少兒書法大賽」的獲獎作品集,在這張圖裡你能看到各種字體各種表現,相比於臺灣那幾圖工楷佔多數,你會感慨大陸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 《書法美學》之四——書法的空間美、有力美
    但書法的造型美,不能機械地模仿客觀物象而去描鶴畫龍,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轉化,是一種無形之相的抽象和造型運動的美。今人茹桂說古代書家們一致主張: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行行要有活字,字字須求生動,隨形而綽其態,審勢而揚其威,說寫出的字要如人坐臥立行,奔趨挹讓,歌舞擗踴,醉狂顛憂,各盡其意態方為有得。
  • 撅衄頓挫,書必入木:如何寫出書法之力
    文/一者書法,是依據漢字,以「寫」創造的藝術。寫是一種動作,是一種運動,都需要力量,就有了書法之力,即筆力。那何謂筆力?古人執筆法圖例所謂「力」即是控制,駕馭一枝筆的能力。能隨心所欲地寫出意象中的點畫和結構;能恰到好處地表現輕重疾徐的微妙變化,強弱得所。力要表現得自然、和諧、含蓄蘊藉、輕巧、自如、得心應手,以平和出之,方能稱之謂「力」。
  • 袁世凱之子袁克文的17書法精品欣賞,網友:深得其父書法之神韻
    袁克文袁克文的書法有深厚的根底,細觀其字、用筆結體、超凡脫俗。字散發著一種畫的優美,這種風格沒有極深的功力很難達到。他的字還算得體,筆畫勻稱是書法的」骨」,橫直撇捺點畫是書法的」肉」,起筆收筆動靜有致是書法的」神」。
  • 揭開書法頂峰之謎,盤點二王書法精髓,中國書法之美欣賞系列一
    王羲之的書法有妍美之態,筆勢飄落浮雲,矯若遊龍,風格俊逸優美,婉約自由。他的書法沉著、含蓄內斂、收放自如。這也歸結於它的內擫法,表現在筆法和結構上。明代的何良俊《四友齋書論》中說:「右軍用筆內擫而收斂,神彩斂煥,正奇混成也"。
  • 米芾書法《白日依山盡》欣賞!
    換言之,如果我們想要學好米芾書法,就一定要深刻理解、感受這5個關鍵字。①狂米芾生性狂傲,有兩大愛好:石和硯,愛到癲狂,還喜唐服,帽子、袍子仿效唐人,奇裝異服惹來不少爭議。恰恰是這樣的狂怪性情,顯現字裡行間。刻板迂腐之人,如何學好米芾?
  • 書法的筋骨血肉——《書法美學》之六
    書法的筋骨血肉書法美學術語,一般把筆鋒比做字之筋,講究藏(首尾蹲搶)和度(中間空中飛度)這樣才無死筆。字之骨,指執筆的大指下骨節。認為提之則字中骨健,縱之則字中骨轉軸活動。所謂字之血,即水墨。皆藏於副毫之內,蹲則水下,駐則水聚,用筆時視其具體情況而定。肉指筆毫。疏處平處要捺滿,即所謂肥:密處險處要提飛即所謂瘦。
  • 邵巖研究新書法:寫4字春聯祝福書法,作品風格很像沈鵬
    射墨大師邵巖被嘲笑,被大家戲說成是不懂書法的江湖大師,是醜書大師。真假難斷定,在整個書法圈子裡,有一批人一直捧著他,甚至形容邵巖是當代難得的創意書法大師。甚至連沈鵬書法家也不否定邵巖的存在,沈鵬的說法就是:允許書法圈裡有百花齊放的效果才好,說明書法市場是興盛的,是可以稱讚的。邵巖研究新書法:送4字新年祝福書法作品,風格發生大變化!邵巖的射墨書法還沒有玩夠,更沒有獲得廣大網友們的一致認可,但他又研究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新書法,你信嗎?在牛年到來之際,邵巖大師又寫了一幅4字新春聯的祝福送給大家。
  • 體玄書法待渠傳:讀寇克讓《條條大路通書法》
    寇克讓完全打破了這種既定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方法,他是以隨筆的形式,一個人獨立的感受直覺,還書法以最實際的書寫過程與書寫過程中反思遞進的過程。寇克讓對於書法的思考既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地以文化的觀照來反思書法的過程,這本書與他的《書法沒有秘密》一樣,揭開了書法所謂的神秘面紗,將書法作為對人的文化實踐與文化修養的一種有效途徑介紹給不同的學習人群。
  • @遼中書法迷 共賞沈延毅大師書法風採
    自幼秉承家學,從其父沈慶颺(羹唐)習書法,沈羹唐系清末拔貢,本為寒門子弟因發憤讀書而取得功名,先生能詩善文,尤擅書法,寫得一手地道的何紹基體,名重遼南。(如圖一)而沈延毅先生是把稜角森嚴的北碑,用婉轉流麗之筆法行雲流水地寫來,點畫峻宕跳躍、筆力厚重雄強,結字奇崛古厚,用筆與結構與上述諸家均不同,別開生面。
  • 洪秀柱、蔡英文的書法,你怎麼看?
    正所謂,巾幗不讓鬚眉,能戰、敢戰、善戰的「小辣椒」,無疑給政壇吹來了清新之風!對於兩岸關係,洪秀柱更是相信「兩岸同心,其利斷金」,並堅定地認為「九二共識」是維持兩岸善意互動的基礎,國民黨不會打破這個基礎,也希望民進黨能接受國民黨以往作法,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在這其中,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特點,成為世界最美的藝術之一。梁啓超認為:中國寫字有特別的工具,就成為特別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他說:「美術一種要素是發揮個性,而發揮個性,最真確的莫如寫字。如果說能夠表現個性就是最高的美術,那麼各種美術,以寫字為最高。」 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以及表現個性的美。
  • 臺灣書法名家揮毫 30分完成全臺最高春聯
    在優雅的古箏樂聲中,書法家陳世憲搭上吊車,升至20米高空,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外牆揮毫,花了30分鐘的時間完成全臺最高的春聯,為南科考古館增添年節氣氛。    以意象書法聞名國際的陳世憲,出身臺南白河,在臺灣各地進行書法表演及教學,作品曾在歐美、日本等地展覽。
  • 劉海粟書法進入化境階段,用墨拙樸又渾厚,不輸啟功的書法
    都說啟功的書法好,因為是屬於他的自創,「啟功體」書法太多人模仿,到後來說難得像瘦金體一樣,模仿不成。啟功的書法表現的是一種筆法上面的律動感,所以難模仿,尤其是他的字裡面有對傳統書法結構的打破與重建,難就是難在這兩點上。
  • 書法系列人物之武則天:我的職業是皇帝,愛好卻是書法
    她精於書法。尤其精於飛白書和行、草書。所謂「飛白」就是在筆畫中具有絲絲露白特點的書法,難度極大,但看上去卻極為高雅。武則天當年曾以飛白書把大臣姓名寫出來賜給他們,有大臣就上表說:「蒙恩作飛白書,題臣等名字垂賜,跪呈寶「貺」,仰戴瓊文,如批七曜之圖,似發五神之檢。
  • 9位書法大師解密:中國書法秘笈!
    本文,通過書法的「用筆之道」、「結構之門」、「章法之道」、「形神統一」、「氣韻之美」五個元素,匯總9位書法大師經典闡述,逐一解密。一、用筆之道書法作為獨特的傳統藝術,其藝術的物化形態就是用筆來書寫線條,結字造型的。
  • 有人這樣論書法——《書法美學》之二
    今人茹桂《書法十講》中說:有造詣的書法家他們靜觀默察,意隨心到,筆隨勢生,手提造化顯神功。其神奇之妙使之曲盡其美。有素養的欣賞者則觀之於字,會之於意,神馳字外,於無形中見有形,從靜止的字形中領略到活潑飛舞的動勢,獲得一種餘味回甘的美感享受。
  •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
    日月的運行,潮汐的漲落,侯鳥的遷移,等等,節奏普遍地存在於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之中。書法的美來自自然,其形態中不知不覺地選擇了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規律作為自己的特徵。由於天與道的統一,人們在欣賞書法的線條的節奏感時,也自然地把書法的節奏感與自然的各種運行規律聯繫起來,這樣,線條的節奏感就有了豐富的美學內涵,使其成為線條美的主要特徵之一。節奏感還表現了豐富的哲學內涵。
  • 人品與書品——書法品評標準的儒家倫理對歐、虞書法評價的影響
    由書法的載道功能,儒家便賦予書法以教化的重任,從而形成悠遠深厚的書教傳統。《周禮·地官·保氏》稱:「保氏掌請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藝,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