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的孩子忘帶了」,這屆父母,不夠孩子操心的

2021-01-08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出門遛彎兒看見這樣一幕,有位媽媽,一手只抓著一根牽引繩,繩子另一頭空空蕩蕩,一隻手拿著手機低頭看,一邊看一邊往前走。

身後跟著個一歲多點的孩子,伸手去夠媽媽牽著的繩子,但總在快追上的時候被媽媽「逃過」。

孩子一邊走一邊追,媽媽一邊看手機一邊走,過了一會兒才回頭,發現另一頭並沒有繫著孩子,這才蹲下來給寶寶戴好。

寶寶說話說不清,但是指指脫了的牽引繩再指指媽媽,仿佛在嘮叨媽媽:「你怎麼回事,怎麼不看好你的孩子?你是不是把你孩子忘了?」

瞬間想起前段時間看過的一段小視頻,爸爸拿著一顆草莓故意「引誘」孩子往前走,網友調侃百米油耗一顆草莓……

還想起狗狗主人出門遛狗,狗狗主動叼著牽引繩跟在主人後面走……

一個是讓孩子操碎了心的媽媽,一個是讓狗狗操碎了心的主人。

而孩子的表現也超級搞笑,小小年紀就承受了太多,這屆父母太讓孩子操心了:

教育爸爸要珍惜媽媽:

「娶到我媽媽這樣的媳婦不容易你知道不?」

教育爸爸要愛小孩子:

「媽媽漂亮你就只愛媽媽,這麼可愛的小孩子你都不愛的嗎?」

教育吵架的爸媽:

你們吵架了怎麼能扔下孩子一個人在家就走了呢,大晚上的,不知道你閨女還在客廳呢嗎?

操心姐姐為什麼還不回家也不給自己回消息:

我給你打幾個電話了你都不接,是不是手機沒電了?

不得不說,有的孩子的性格就是天生愛操心,小小年紀就就開始承受不該承受的「痛」,簡直比爸爸媽媽還要成熟。

而同為爸爸媽媽,挺羨慕人家有這樣的寶寶的。

操心多的孩子,首先說明他對周圍環境的察覺和控制能力比較強。

他可以注意到周圍的環境,注意到身邊人的狀態,並且做出判斷,應該怎麼樣,然後去主動行動。

其次是他認知能力比較高,比較早熟。

在同齡的孩子還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他就會照顧家人,會為很多事情主動考慮了。

而且這樣性格的孩子還很細心,常常照顧別人,看起來很小大人。

比如胡可沙溢的兒子安吉就是這樣一個孩子,非常懂得照顧別人,也非常細心。

安吉和小魚兒一起參加綜藝節目的過程中,就能非常明顯的看到他在照顧弟弟,明明自己也才五六歲,卻可以在弟弟起床後像個大人一樣照顧弟弟,幫弟弟穿鞋,帶著弟弟一起玩兒。

當然,孩子愛操心,不僅是性格問題,還和家長的教育方式分不開。

我一個閨蜜平時性格比較大大咧咧,所以帶平時帶孩子也多是「散養」,她家孩子兩歲的時候到我家玩兒,每次臨走的時候就開始提醒媽媽:「記得帶奶瓶,記得帶帽子,記得帶充電器,要不然還得回來拿……」

媽媽在孩子面前的口頭禪不是「你要幹嘛幹嘛」,而是「行行行,我知道了。」

她們家這種倒過來的操心關係,經常被幾個寶媽們拿出來說,最後大家不得不承認: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果然是爸媽操心的多,孩子操心的就少,爸媽操心的少,孩子操心的就多,管的越少的孩子,越早成長。

畢竟大人不靠譜,孩子總得靠譜吧。

記得初中的時候有個男同學,廚藝特別好,他小學的時候就會做飯了,就是因為媽媽做的飯太難吃,忍不了的他從小學就開始學做飯,幾年下來,廚藝已經超過媽媽太多太多了……

就說說,有這樣的孩子你羨慕不羨慕?

說真的,我們現在很多家長養娃操心太多了,導致孩子什麼都不操心,生活技能很低,統籌能力較弱,獨立生活後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非常差,管理不好自己的飲食,管理不好自己的睡眠,看似生活的隨性,實則生活的失控。

有位媽媽跟我說,他女兒畢業三年了,工作很輕鬆,但是每天回到家什麼都不幹,就連每天要騎的電動車,都是媽媽幫著充電的。

孩子每天下班回家,媽媽第一件事就是叮囑孩子充電,但是孩子總說一會兒再說,然後媽媽就會替孩子充上,害怕孩子第二天到不了單位。

後來媽媽乾脆不說了,而是主動幫孩子充。但有次媽媽忙得忘了給孩子充,結果女兒回家後就生氣的質問媽媽,為什麼你昨天沒幫我充電?

所以說,在孩子小時候,父母不妨「假裝」自己不靠譜,讓孩子學會自己為自己操心。

電動車的電能夠跑多少公裡,每次充點需要多長時間,上班會耗費多少電量,這些都應該讓孩子自己來統籌,如果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可想而知孩子在工作中也不會有大局思維,不會主動學習自己工作以外的事情。

在孩子小時候,我們要為她制定一個不同年齡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參考表,讓孩子去負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掌握生活技能和做事情的方式,這是孩子在社會中的立身之本。

其次,還可以時不時的向孩子撒個嬌,給孩子一個機會照顧自己,就像霍思燕教育嗯哼那樣,對孩子示弱,孩子才會變得更強,主動願意去保護爸爸媽媽,長成一個大暖男!

相關焦點

  • 在孩子成長中,父母做得多比做得不夠還糟糕,你是哪種?
    儘自己的可能給孩子最好的,甚至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鋪好了以後要走的路。這看起來是父母愛孩子的表現,實則模糊了愛的界限。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孩子就缺乏獨立能力,慢慢會變得依賴他人,懶惰、缺乏自信,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這些表現,說明你為他做的太多了,現在改變還不晚。1.
  • 孩子為什麼選你做父母?你不甚在意的孩子,很可能是來報恩的
    5歲小朋友幫媽媽打包滷菜:有些孩子就是來報恩的一位網友在買滷菜時,忍不住拍下了這一幕:只見小朋友端著餐盒在嚼麵條,旁邊的媽媽在認真地做滷菜,小朋友看見客人過來買,立馬把飯盒放下來,沒咀嚼完的麵條往嘴裡一塞,開始為客人打包。這位網友說,看著瘦瘦小小的他,打包的樣子比吃麵條還流利,看著既心疼又讚嘆。
  • 父母養育孩子長大,孩子引領父母成長
    但是,爸爸清楚地意識到,孩子總有一天,會問他媽媽去哪裡了。他需要和孩子一起,勇敢地去面對這件事。於是,在帶女兒去露營時,坦誠地告訴了女兒:他和女兒共同的朋友,媽媽的存在,以及未來與媽媽的種種。這是兒童成長觀察紀實真人秀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中的一對父女,也是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70天帶4歲女兒騎行西藏」的主角。在節目中,爸爸表示:和女兒在一起,她一直在幫著我成長,我在帶著她長大,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想把這件事做好。
  • 父母育兒原則不一樣:爸爸捨得花時間,媽媽捨得讓孩子吃苦
    「我要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哪怕自己累點也不讓孩子受苦受累,這才是愛孩子。」雖然爸爸媽媽都愛孩子,但因為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本就存在差異,所以在當了父母以後,在孩子的養育問題上也應該區別對待:爸爸要捨得花時間多給孩子一點陪伴,媽媽要捨得讓孩子吃點苦頭,多給孩子一些放手。「我和父親有一種生疏感,有時候他向我靠近,想和我有些互動時,我會下意識迴避,和父親待在一起就會感到壓迫,沒有話說。我
  • 你家孩子是來報恩還是討債的?這兩方面表現很明顯,父母可要挺住
    生活中一直都有這樣的說法,孩子乖巧懂事就是來報父母恩的,孩子各種哭鬧難帶則是來討債的。這種說法當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只能說是父母的一種心願。哪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乖巧懂事的,只不過因為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再加上其他各種原因的影響,有的孩子從小就讓父母各種省心,有的孩子則是讓父母操碎了心。說到底,一般來講,在父母心中孩子是「討債」還是「報恩」的,主要是看這兩個方面。
  • 這些星座在家操心父母,婚後操心老公,老了操心兒女
    古代的女人,不需要承擔出去賺錢的責任,只需要在家帶孩子照顧公婆就可以了。可是現在的女性,外出工作不比男人差,可是家裡的活兒也是一樣沒少幹。其實,這種情況有時候也怪不了別人,因為有些星座女,天生就是愛操心,讓她們放手別管的話,她們反而會不自在。本期,我們分享的就是,天生勞碌命!在家操心父母,婚後操心老公,老了操心兒女的星座。
  • 「媽媽,我想再玩一會」,兩種父母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馬卡連柯曾說: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愛得不夠 孩子是每個家長心中希望的寄託。因此,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父母所注重的問題。「媽媽,我想再玩一會」,兩種父母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 為啥孩子在被「打罵」後轉眼就忘?不是記性差,原因讓媽媽很愧疚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打罵孩子的媽媽」樂樂媽說到這裡的時候,有一些生氣同時也有一些無奈。 可是畢竟孩子是媽媽心尖上的肉,每次忍不住打罵孩子一通後,樂樂媽又覺得非常後悔內疚。看著孩子被打罵後楚楚可憐的小模樣,樂樂媽真害怕孩子會記仇。可是後來樂樂媽發現,每一次孩子被打罵後居然會轉眼就忘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真的是因為記性差嗎?
  • 家裡有位媽媽老師,孩子表示很崩潰,父母與孩子「共情」很重要
    長江網10月25日訊(記者毛茵)「你是我媽媽,不要當我老師!」6歲男孩冬冬終於忍不住衝著媽媽大叫。不要以為有位當老師的媽媽,孩子就會很聰明很愛學習,當你家裡「放」著一個媽媽老師,孩子的體驗就是:崩潰!我失去媽媽了!
  • 為什麼法國媽媽一人帶一群孩子,而中國媽媽一群人帶一個孩子?
    有些臭毛病,其實是慣出來的!你不妨學一下法國人,別把孩子當祖宗樣,讓他們有效的為家庭效力。法國5歲大的小姑娘,會為家人做沙拉調味料;2歲大的孩子會擇菠菜;3歲大的孩子會學著用安全到削黃瓜皮、切西紅柿,給法式薄冰塗黃油。如果親自動手準備,就會對食物本身更關注。法國媽媽就是這樣在孩子最初啟蒙她們,讓這些家務也能有孩子的參與,孩子也樂在其中。久而久之,家庭習慣就養成了。
  • 「孩子,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呀」,這句話道出了多少母親的不易?
    視頻中,一位媽媽,哭著對孩子說,「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媽媽也是生了你以後才當上媽媽。媽媽也有傷心的時候……,」原來,這位媽媽周末送孩子上興趣班,孩子鬧情緒,媽媽好好說,孩子還是不聽,於是,媽媽就發了脾氣,但上車後,媽媽感到又內疚又委屈,就情緒崩潰了。
  • 媽媽別內疚!你不欠孩子的,父母也不欠你的
    但是朋友就是不開,硬是讓孩子自己在樓道裡待上了半個小時。後來還是爸爸從外邊回來,把孩子帶進了屋,孩子爸爸生氣地對朋友說:你的脾氣和你爸一樣衝,可別影響了我兒子。朋友聽完呆住了。回想起來,她把孩子拉出門外的一幕,在自己小時候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
  • 上學遲到怪父母?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你為娃做得...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比做得不夠還糟糕的,是父母做得太多。當父母事無巨細,為孩子做得過多,孩子就缺少獨立做事、鍛鍊能力的機會,於是逐漸變得懶惰、依賴、被動、缺乏自信,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發展。當孩子有下面這5種表現,就說明你為他做得太多了,需要引起警惕。
  • 孩子背完上句忘下句?可適當施加「記憶壓力」,提升孩子記憶力
    孩子記憶力不好,在學習的路上總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也不見得比別人優秀。父母們對孩子這種背過就忘的"魚的記憶"很是擔憂,今天尼莫媽媽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些如何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記憶力,讓孩子學得更輕鬆吧。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活潑,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激勵的競爭環境,父母又擔心孩子的智商不夠會吃虧。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為你好」的父母,有想過孩子的感受嗎
    孩子的每一天,都在重複的折磨中度過。最後,這個孩子被逼得想自殺,結局可想而知,孩子每自殺一次,媽媽就回退一次。無論孩子怎麼苦苦哀求,怎麼保證自己會努力,都沒有用。直到後來,長大的孩子奮力的拿到了遙控器,終於大吼道:「這不是你的遙控器,它是我的!」可媽媽的一句話徹底將孩子打回了原形,媽媽說:「你以為我只有一個遙控器嗎?」
  • 孩子趴地上大哭,爸媽抱手淡定旁觀…這屆父母「變了」?
    孩子趴地上大哭,爸媽抱手淡定旁觀…這屆父母「變了」? 你以為90後還是孩子? 不! 第一批90後已經三十而立!
  • 聰明父母帶出自主孩子,培養這6個優秀品格伴隨孩子,受用一生
    基於「小時候,他們能成為快樂、自由的孩子,長大後,他們能成為獨立、幸福的成人」的育兒理想,以及對親子關係的上述認知,帶孩子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讓孩子自己做主。  聰明父母能帶出自主的孩子,培養這6個優秀品格伴隨孩子,受用一生。
  • 上學遲到怪父母?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你為他做得太多了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比做得不夠還糟糕的,是父母做得太多。小時候,嫌孩子吃飯慢、吃得身上到處都是,就給孩子餵飯吃;上幼兒園了,幫孩子穿衣服和鞋襪、整理書包,催孩子起床、睡覺;上學了,幫孩子檢查作業、收拾房間,幫他們做大大小小的決定……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說:「當父母為孩子做太多時,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當
  • 婆婆丟下一句「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自己回了老家
    作者:糰子姐母嬰群裡看到一個媽媽林陽傾訴:自己還沒出月子,婆婆就急著回了老家,臨走丟下一句「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林陽不是獨生子女,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哥哥家有兩個孩子,自己的父母在幫哥哥帶孩子,無暇顧及她。